晋鹏;李海;顾文亮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以及通过开展护理人性化服务,探讨护士与病人开展服务应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适当的科学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外二科2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基本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作者:张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理念的发展,术前病657300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术前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佳的护理方式已成为现代化手术护理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术前病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态,使其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张世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齿疾患对患者心理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牙科进行治疗的牙齿疾患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1例,女39例,年龄51.7±14.2岁.牙齿疾患类型为牙菌斑、蛀牙、牙周炎、牙齿松动、牙髓炎和牙龈炎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研究.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研究人群焦虑患者为32例,占45.71%,抑郁患者为23例,占32.86%.研究显示,对牙齿疾患治疗前后HAMA和HAMD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疾患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易引发心理焦虑和抑郁,及时进行治疗是控制患者心理的关键.
作者:邱宁;孙士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术后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腹腔镜组),以及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比经腹腔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效果好,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作者:龚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国智力残疾者智力水平与适应行为水平的关系,及二者与是否就业的关系.方法:用韦氏智力量表简式、婴儿-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及成人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深圳市406名智力残疾者进行智力水平及适应行为水平评定.结果:接近50%的智力残疾者的社会适应行为水平等级低于智力水平等级.适应行为能力水平等级高于智力水平等级者就业率高,适应行为能力水平等级低于智力水平等级者就业率低.结论:当前须加强康复服务方面的健康教育,对残疾人及家属开展康复知识普及,大力加强家庭康复训练.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机构,加强智力残疾人士的职业康复和职业功能评价,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
作者:何慧静;万国斌;韦臻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确诊经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妊娠期并发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其外科急腹症构成比、误诊原因进行分类探讨.结果:在132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中,82例患者进行外科手术、38例患者经过内科治疗后缓解,12例孕妇出现先兆早产,14例早产,7例孕妇先兆流产,2例孕妇胎儿死胎,无孕妇死亡.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子宫穿孔、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应积极手术治疗,而对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泌尿系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则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结论:妊娠期合并外科急腹症因妊娠期孕妇腹内变化导致急腹症诊断困难并易导致误诊,诊断及治疗必须慎重处理,及早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能降低流产、早产率及胎儿与孕妇的死亡率.
作者:窦秀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患者进行产科的子宫全切术后,全身血液的凝血参数的改变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38名患者的凝血参数,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20患者名患者,分为下肢电热脉冲按摩组和不按摩组,分别检测凝血参数,观察按摩疗效.结果:38名患者中,凝血参数平均值呈逐步上升趋势,经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参数与术前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小于0.05.20名患者中,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凝血参数明显降低,两组数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产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全身凝血亢进,如不干预,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威胁生命.在麻醉术中或者手术进行中对患者下肢进行脉冲电热按摩,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
作者:窦秀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容易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它促成并加重动脉硬化,是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的重要因素,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很大危害,故合理的指导治疗,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医师应重视的问题.
作者:刘耀东;徐安坡;孙丽萍;段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颊脂肪垫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75例口腔癌患者,联合颊脂肪垫修复组35例,术后分别采用舌瓣、腭瓣、颏下瓣联合颊脂肪垫修复术后缺损.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修复法.结果:75例患者修复均成功,颊脂肪垫联合带蒂瓣修复组口腔功能愈合恢复较好(p<0.05).结论:颊脂肪垫联合带蒂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提高了修复成功率.
作者:王长安;李庆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相继公布的临床实验大多建立在大规模的入选人群、长期随访的基础上,不但充分肯定了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同时,患者总体病死率显著降低;非心血管病病死率(如癌症、自杀等)没有增加.说明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尽管如此,作为心血管病患者的一种长期基础用药,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备受人们关注.
作者:孟青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分娩对于孕产妇而言是一种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其生理、心理上均面临着强烈的应激[1].剖宫产手术作为一种不通过软产道分娩婴儿的特殊方法,是解决部分产妇因分娩困难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2].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孕妇日益增多,对剖宫产产妇来说,保持良好的情绪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如果产妇的情绪非常不稳,就回造成不利于产妇健康的恶性循环[3].因此,产妇的心理护理尤为关键,及时有效的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是剖宫产护理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就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较大幅度延长,老年人占人口总数比例不断增加.因此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竞争激烈的工作压力,使得部分中老年人也过早地患有高血压病.而脑出血是高血压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地危害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其发病快、发病率高、恢复慢,常留有严重的功能残疾.随着临床医学与急救医学的发展以及外科对脑卒中治疗的开展和普及,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脑出血的预防大于治疗,切实做好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现将笔者近10年来在老年神经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防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介入技术治疗血管疾病的发展,血管造影检查及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步增多,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其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日益得到重视.现在的造影术后皮质盲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一般治疗原则为应用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扩张血管、抗脑水肿、高压氧治疗,因此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也得到了临床的重视.我院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中,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后出现了少见的皮质盲,术后发生双目失明,经积极处理后视力恢复.
作者:张华;黄海涛;王建祥;张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46岁,因胃肠功能不适前来就诊.半年前因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病人思虑过度出现腹胀、呃气、食欲减退,遂到综合医院消化科、中医院等反复就诊.曾做胃镜等多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服用各种中药、西药,症状未见好转,半年来体重下降10kg,常感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睡眠差、性欲减退,后不能胜任正常工作.
作者:孙桂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了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与焦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2009年~2011年对再入院的9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再诊断后,保持原诊断者36例(39.13%),更正诊断为抑郁症伴焦虑症状者56例(60.87%),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的HAMA量表分值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而HAMD量表分值则以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组为明显;在社会心理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生物学节律改变则以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组明显(P<0.01).结论:正确地判定和区别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明显的生物节律变化,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
作者:黄倩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护理人文关怀进行概述,提出了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概念认识不足;护理人文关怀继续教育缺乏;护理工作中容易忽视患者的需要层次是我国优质护理服务实行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人文关怀融入护理管理的全过程;人文关怀贯穿护理病人的始终.
作者:陆晓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又称改良电休克,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的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该方法在通电前先给予静脉麻醉和肌肉松弛剂,通电后不产生全身性强直、阵发性发作, 发作终止时立即给予吸氧、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为止.该治疗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副反应轻,治疗后感觉良好,病人能接受的特点.我院自2009年8月引进美国公司生产的醒脉通电痉挛治疗仪开展此项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230例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闵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原则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用FMA法和MBI指数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一次.康复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规范化康复.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均有提高,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晶;张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产科学及护理>是助产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对孕产妇的生理病理情况做出判断和处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且理论和实践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数家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4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70例f16.51%)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病变大小及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SAIDs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较多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溃疡或糜烂更易多发.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采取适宜策略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灵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