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忆;潘月明
本研究选取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19 名,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基础上,旨在调查大学生追求主观幸福感途径的性别、专业和学历差异.结果表明:(1)大学生追求主观幸福感的途径首要为愉悦,其次为意义然后是投入,后为成功.(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专业类型和学历方面差异不显著.(3)在投入途径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差异不显著.(4)在意义途径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和文科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异不显著.(5)在愉悦和成功两个途径上,性别、专业类型和学历差异都不显著.
作者:段玄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介绍腔镜及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点、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强调手术成功关键与医护配合及术中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杨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对儿童哮喘进行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儿童哮喘患者病例96 例,对其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的儿童哮喘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史荣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介绍在肝移植手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方法,强调Rh(D)阴性患者术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解决血源紧张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夏季中药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病人共计152例,以自制中药贴敷肺俞、膻中、大椎、定喘、膏肓等穴,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年的肺功能及复发加重情况.结果:中药贴敷后患者肺功能下降趋势减慢,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夏季用中药白芥子、细辛、元胡、甘遂等组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有效的.
作者:雷敏;方华;陆光兵;田良东;史艾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对使用人性化护理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 年1 月到2011 年7 月收治的160 例孕产妇,将这些孕产妇分为两组,在观察组中,对80 例孕产妇将采用人性化护理,在对照组中,对另外80 例孕产妇采用一般的护理,观察在采用人性化护理后,对患者的作用是如何,并将所得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使孕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产妇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影响情况.方法:对343 例健康体检合格者分组后,t 检验分析标本静置时间、采血体位与抗凝剂对9 项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AST、ALT、TP、TBL、CREA 和UA 检测结果随标本静置时间不同有显著性差异;不同采血体位,TP、ALP 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是否添加肝素抗凝,9 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无差异.结论:血生化检测结果不受是否添加抗凝剂影响;随静置时间、采血体位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但未超出参考值范围.
作者:文艳琼;江雁琼;冼中任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 年5 月~2010 年3 月收治的冠心病便秘患者98 例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98 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1 个月后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者65 例,占66.3%;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好转、偶有便秘者24 例,占24.5%;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者9 例,占9.2%.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便秘引起的冠心病加重,便秘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冠心病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30 例踝关节骨折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作一总结分析,得出踝关节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有效,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骨折,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结论.
作者:郭伟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本文通过在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开展科研实践,从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取得成果,进一步阐述机能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旨在强调机能学课程加强科研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机能学课程体系设置、技术平台建立、机能学实验系列改革以及对实验技术人员和大学生之间互动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基础实验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证明无论实验技术人员或大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结论:在临床医科大学生低年级学习过程中机能学实验融入科研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机能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贾月霞;闫琳;周永忠;杨怡;姜怡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较多,多需抢救,而抢救工作是一项抢救、观察、护理为一体的全方位为病人服务的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及无规律性.护士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若对这些心理因素处理不当会发生一系例的心理紊乱症状,影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质量.面对工作压力,自我调节是神经内科护士好的应对方式.
作者:朱玉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的疗效,探讨该药物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患儿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患儿在发热、意识障碍、呕吐、病理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呕吐、意识障碍、病理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疗效明显,能够及时有效地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孔建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研究.方法:给予本院2007 年2 月至2012 年2月收治的16 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剂量的甲强龙冲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常规生化指标(尿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治疗后的常规生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其中白蛋白水平升高,其余指标均降低;(2)完全缓解9 例(56.25%),基本缓解6 例(37.50%)和无效1 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3)除1 例感染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改善生化指标和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陈鉴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新药不断应用于临床,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在临床中较多见.但许多药物的配伍未及时列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头孢匹胺与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对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了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周荣花;邢华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以辛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statins)属于3-羟基 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体内具有显著的多靶器官效应性.本文从对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降低痴呆和帕金森病风险、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让同行朋友们对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罗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理的必要性.方法:对6 例患前均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严格各项检查,对记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给予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结果:本组共6 例患者通过上述各项综合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1 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OSAHS 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前言消化道肿瘤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甚至影响临床治疗的正常进行[1].本研究旨在回顾与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现状,现概述如下.
作者:高洁;袁小红;姚旭;白莉娜;马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临床在行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本文将选取本院收治的58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通过采用SDS、SAS 评定,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还会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洪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导乐分娩中运用自由体位对产妇的影响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 年5 月~2012 年4 月收治的产妇3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2 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助产分娩模式,观察组产妇给予导乐分娩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导乐分娩中运用自由体位对产妇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60 例脑卒中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从接入院通知单至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开始所用时间看.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19.5min,观察组的平均时间为9.8min;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分析,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3.3%,观察组的发生率为6.7%.以上情况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病人护理时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大大缩短病人的有效治疗护理时间,为病人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
作者:任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