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2激光治疗腋臭12例

熊爱君

关键词:CO2激光, 腋臭
摘要:目的:探讨CO2 激光治疗腋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用CO2 激光治疗腋臭12 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结果:12 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0 例已无明显刺鼻气味,2 例仍在随访中.结论:CO2 激光治疗腋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 线、CT 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8 例,男13 例,女5 例.所有病例均行X 线检查,其中同时行CT 检查者15 例.分析骨样骨瘤的X 线、CT 的瘤巢和周围改变,总结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一0.4~1.9cm 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瘤巢,边界清晰,周围骨质硬化及骨膜反应,髓腔及软组织水肿或关节腔积液.18 例中,X 线片16例(88.9%)显示瘤巢,15 例行CT 检查者全部(100%)显示瘤巢.结论:瘤巢是骨样骨瘤的特征性表现,CT 检查是骨样骨瘤准确的方法.

    作者:王振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技术治疗L5/S1 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6 例单节段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直视下气化切除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变性突出的髓核组织,以达到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和松解.结果:优23 例,良2 例,可1 例.结论: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洪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普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为切实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及保证医院的良好发展,需要加强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目前,在医院的护理安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普外科安全护理方面的问题,如制度监管不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为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制度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培训等.只有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医院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

    作者: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近年来,乙状结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乙状结肠癌隶属于大肠癌,临床以进展期多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是根据肿瘤的位置及乙状结肠的长短调整切除的范围,若癌肿位于乙状结肠上段,应切除乙状结肠及部分降结肠;若位于下段,切除范围则为部分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同时切除所属系膜及淋巴结,直肠终端吻合.本科1 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十天突发吻合口大出血,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江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观察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择期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 组干预前后焦虑率、SAS 评分变化及手术前后性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 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 组术后3 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 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性功能有帮助,适合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莲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职业行为模拟在护理教育中训练的实施

    护理教育中,通过整合课程,并实施护理职业行为模拟训练,如:开展人与人之间沟通技巧训练项目、提高心理素质的训练项目、护士礼仪的强化训练项目及应激情境的适应性训练项目等,对加强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达到对其能力和个性培养的目的,对护理教育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刘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护理对策.方法:2011 年2 月~2011 年12 月我院脑血管科接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患者78 例,通过进行年龄分层、主要并发史临床分析等研究并发症与TIA 发作的病理关系,据此提出临床护理对策.结果:高血压、脑卒中等是引发TIA 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提出了重点加强中老年人群TIA 知识宣贯,改善饮食结构,心理干预等护理对策.讨论:高血压史、脑卒中史等是引发TIA 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对以上因素加强护理是预防TIA 复发,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洪慧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符合消毒灭菌的要求,加强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真正体现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空间资源.本文从医院布局、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工作流程、效果意义、存在问题,前景展望等方面对国内外医院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状况做一阐述.

    作者:刘春英;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理的必要性.方法:对6 例患前均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严格各项检查,对记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给予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结果:本组共6 例患者通过上述各项综合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1 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OSAHS 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治疗的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管理和卫生部门决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2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患者满意度与之前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和加强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改善临床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田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BV 致癌机理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肝癌(PH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细胞肝癌是一种高度异质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种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病理阶段,涉及多种分子事件.本文从HBV 的生物学特性、HBx 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BV 与PHC 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孙志慧;邢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因此,有效的治疗与细心的护理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群居人群精神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群居人群精神病防治的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2003 年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共采取两种方法:2003 年1 月至2007 年10 期月间采取发现病人异常,送到当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确诊后住院治疗;2007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采取一般宣传防治措施结合对心理障碍早期的患者的预防治疗.结果:2007 年11 月至2012 年5 月期间精神病的发病人数为0,明显低于2003 年1 月至2007 年10 月期间发病人数(16 人).结论: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结合对心理障碍早期患者的预防治疗,可以降低群居人群精神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析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结核病人的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进行灌洗、治疗和吸痰的164 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良好的心理干预,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结核病人是非常重要的行为措施.

    作者:邱淑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夏季中药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病人共计152例,以自制中药贴敷肺俞、膻中、大椎、定喘、膏肓等穴,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年的肺功能及复发加重情况.结果:中药贴敷后患者肺功能下降趋势减慢,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夏季用中药白芥子、细辛、元胡、甘遂等组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有效的.

    作者:雷敏;方华;陆光兵;田良东;史艾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为80 例,观察组70 例.观察组予抗感染氨茶碱平喘化痰吸氧;治疗组此基础上予舒利迭及异丙托溴铵吸入.结论:舒利迭异丙托溴铵在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 年7 月至2012 年2 月经广西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32 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2 例患者HIV 的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29 人,注射毒品3 人;临床症状为发热、消瘦、乏力和咳嗽,部分病人无症状;肺结核的X 线表现不典型;合并其他的机会性感染如真菌性肺部感染、鹅口疮、腹腔脓肿、带状疱疹等等;死亡7 人.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①症状不典型;②肺部X 线表现不典型;③易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如真菌、细菌、病毒感染等;④浅表淋巴结肿大;⑤PPD 试验多为阴性;⑥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者死亡率高.

    作者:马艳华;蓝荣伟;谢世英;黄党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 日1 次,辛伐他丁20mg,1 日1 次,晚睡前口服,低分子肝素4000u,每12 小时1 次皮下注射,应用1 周,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75mg,1 日1 次.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ST 段压低.结论: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作者:黄燕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新拓展:舞蹈课程与实践的参与

    本文对高校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参与舞蹈课程对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并通过对几所高校学生参加舞蹈课程学习的相关情况调查作出分析,指出舞蹈课程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载体补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目的 舞蹈课程设置进行讨论与展望.

    作者:韦慧;李冬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对策探讨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较多,多需抢救,而抢救工作是一项抢救、观察、护理为一体的全方位为病人服务的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及无规律性.护士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若对这些心理因素处理不当会发生一系例的心理紊乱症状,影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质量.面对工作压力,自我调节是神经内科护士好的应对方式.

    作者:朱玉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