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十分娇嫩,医院护士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婴儿皮肤的护理措施,以期能对同仁的工作带来便利.
作者:王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颈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脊髓或颈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对于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比较可靠而有效的方法,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则是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晓艳;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尽管原发性高血压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已有大量资料证明除了遗传、饮食、体质量等因素外,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其发病重要因素.由此看出高血压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心理因素会严重影响病情的发展[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成为医学的一部分.研究表明,70%-80%的老年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且心理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临床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在疾病冶疗过程中,医疗虽是主要的,但心理护理也是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已或为治疗疾病的主体.例如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冠心病、肿瘤等,都与人的情绪有关.
作者:董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 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两者能互为辅佐,相得益彰,减少脑血栓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经常因跌倒所致.而老年人受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而且受伤以后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很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即使出院,康复期也较长,因此,做好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于绪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机制.方法:应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耳聋28 例32 耳,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 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 次,10~15 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率为84.38%,治愈率为31.25%,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较满意.
作者:齐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肺转移的葡萄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 年10 月至2010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并发肺组织转移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30,例,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全部30 例患者经本次治疗后均为显效,临床疗效为100%;其中有3 例行子宫切除术,占10.0%,2 例行肺叶切除术,占6.7%;在流产患者比例、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比例以及治疗前血β-hCG 水平三方面,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停经时间方面,观察组为(15.4±3.2)周,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8±4.2)周(P<0.05);结论清宫前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肺转移的发病与患者停经时间具有密切相关性,故确诊后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应及早进行清宫术以避免肺转移的发生,对于已伴有肺转移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经过正确、有效的化疗仍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雷伟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运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对176 例情志异常的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后,改善或纠正了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异常情志,增强了临床治疗效果.从中探索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情志异常的特点及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作者:罗方英;聂伟;张山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是一例因患妇科肿瘤需手术治疗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求助者是一名职工,因体检发现妇科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出现害怕、焦虑、紧张不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咨询师通过和求助者商议后,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4 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睡眠障碍基本解决,能以正常的心态面对手术,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专职人员为主,临床感染监控小组成员配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 年元月5 日0 时至24 时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51%,按感染部位依次排列为胃肠道感染6 人(28.67%);下呼吸道感染5 人(23.81%);上呼吸道感染4 人(19.05%),泌尿道感染2 人(9.52%).ICU、儿科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尿管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52%.结论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艳;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门诊人工流产术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未婚先孕者居多.人工流产手术属侵袭性操作,不可避免地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有资料表明在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中,大多数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2009 年6 月-2011 年6 月在206 例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运用整体化护理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都得到了满足,减少或降低了不适的程度,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玲玲;陈素梅;段培园;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符合消毒灭菌的要求,加强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真正体现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空间资源.本文从医院布局、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工作流程、效果意义、存在问题,前景展望等方面对国内外医院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状况做一阐述.
作者:刘春英;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6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将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MDI 值和PDI 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MDI 值和PDI 值均优于对照组 (均P
作者:张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远外侧入路是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病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手术视野开阔 ,显露清楚[1] ,我科自 2006 年 1 月开始采用经远外侧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 ,16 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术后获得满意效果 ,通过对 16 例患者的围术期系统护理的一些体会 ,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一、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8 岁,为我部修理所战士.因双眼疼痛、有灼热感,不能睁眼,伴流泪、畏光20 分钟来就诊,询问病史,患者曾于4 小时前因工作忙未戴防护眼镜进行电焊焊接工作.查体:双眼球结膜充血,双角膜上皮未见点状剥脱,余未见异常.诊断为双眼电光性眼炎.正巧患者妻子正处在哺乳期,嘱患者用人乳治疗会疗效好,患者同意.方法是:用75%酒精棉球消毒乳头,然后将乳汁徐徐挤入无菌处理过的滴眼瓶内.用时,将鲜人乳滴入双眼内,每侧2-3 滴,滴后闭眼数分钟,开始时每隔10-15 分钟滴1 次,症状减轻后,改为每 1-2 小时滴1 次.结果是:滴后20 分钟后疼痛迅速减轻,能睁眼视物.4 小时后来门诊复查,发现双眼球结膜充血明显减轻,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上述治疗,18 小时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病人痊愈.
作者:王家玉;杜书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mus,PG)是一种少见病,以皮肤坏死、潜行性溃疡为特点,并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其他器官被累及的慢性疾病,PG 的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我们采用激素冲击联合雷公藤多甙及沙利度胺治疗1 例PG,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李玉良;陈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风是指急性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局部脑损害,又叫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可分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溢血.中风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发病率高而且有上升趋势,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单一的药物对中风具有决定性的康复作用,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康复训练是改善中风病人功能障碍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和必要手段,其整体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耿霞;周钦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模式,研究对培养能力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培养目标上应突出本科特色,让学生看到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更要让他们明确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专业理论不成熟、课程体系不完善等不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用历史使命去激发护生的责任感,用发展前景来增进护生的职业荣誉感.[1]
作者:施李娟;陈翠;庄海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持续低效血液透析联合在线血容量监测治疗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后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用膜面积为1.0-1.3 m2 的合成膜透析器,采用低血流量180-200ml/min,低超滤率200-300ml/min,低透析液流量300ml/min 的治疗方法,,延长治疗时间至6-8 小时,增加透析频率至每周4-5 次,同时结合在线血容量监测系统,积极预防低血压发生.通过合理选用抗凝方案,充分预冲管路,定时生理盐水冲洗,加强治疗中后管路、透析器凝血等级评估,重视患者伤口、皮肤、粘膜、牙龈、眼底、穿刺点等部位出血观察,积极预防出凝血发生.结果:11 例患者在12 个月的治疗期间,无1 例发生低血压、出凝血等不良事件,现均以平稳过渡至常规透析状态.结论:持续低效联合在线血容量监测可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动态调整超滤量,有效预防低血压所引起心肌缺血的发生.此外重视治疗前中后期出凝血的观察与预防,对避免血栓进入体内引发二次栓塞,调整抗凝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耿野;孙亚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血液透析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出院前让患者填写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比较2 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更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作者:李雪莲;王清虹;胡丽;邓鸿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