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6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24h 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 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109 例,发生率为65.66%.其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多,占39.44%,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扑等也常出现,而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对其病因及诱因的治疗比抗心律失常更重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不是佳办法.
作者:赵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贫困生群体是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重,对贫困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文主要从辅导员这个层面去认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全文重点讨论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作用.
作者:张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国现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创伤之一.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自理能力降低,加上骨折后病痛的折磨,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不适,影响治疗效果.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灵魂上降低或缩短其不愉快的程度,达到愉快的状态.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到整体护理过程中,提高了病人的舒适程度.
作者:胡笑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 例26 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对1例胸9 椎体血管瘤、1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经皮骨水泥充填术,术前行CT、MR 检查,术中在C 臂X 线机定位下,经皮穿刺至病灶部位,将骨水泥注入病灶.结果:28 个手术穿刺均成功,术后全部达到止痛效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4 小时下床活动,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行,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的良恶性肿瘤,具有强化椎体,镇痛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绎志;杨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体液平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1 月-12 间神经外科收治的危重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容易出现体液失衡的情况,在进行体液平衡治疗时加入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的危重病情以及变化得以及时发现与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生命,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体液平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肾上腺占位性病变CT 、MRI 表现和分析,了解本病在当地的发病情况,提高医生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43 个病例分别来自青岛市三个医院三年间的就诊病人,全部病例进行了CT 检查,16 例又进行了磁共振检查,结合实验室相关项目的 测定,后经过临床和病理证实.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 综合征)14 例(32.5%)、嗜铬细胞瘤(pheochromcytoma)8 例(18.6%)、库欣综合征(Cushing)7 例(16.2%)、肾上腺囊肿3 例(6.9%)、肾上腺无功能腺瘤3 例(6.9%)、肾上腺癌2 例(4.6%)、肾上腺转移癌2 例(4.6%)、异性化腺瘤2 例(4.6%)、肾上腺畸胎瘤1 例(2.3%)、神经母细胞瘤1 例(2.3%).首诊影像误诊7 例,占了收集病例的16.2%.结论:根据青岛市三个大医院三年间统计,肾上腺各种占位性病变发病率与文献统计基本相符.由于CT、MRI 仪器的不断更新,显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也清晰易得,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有了实物性依据.
作者:陈瑞霖;于化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持续低效血液透析联合在线血容量监测治疗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后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用膜面积为1.0-1.3 m2 的合成膜透析器,采用低血流量180-200ml/min,低超滤率200-300ml/min,低透析液流量300ml/min 的治疗方法,,延长治疗时间至6-8 小时,增加透析频率至每周4-5 次,同时结合在线血容量监测系统,积极预防低血压发生.通过合理选用抗凝方案,充分预冲管路,定时生理盐水冲洗,加强治疗中后管路、透析器凝血等级评估,重视患者伤口、皮肤、粘膜、牙龈、眼底、穿刺点等部位出血观察,积极预防出凝血发生.结果:11 例患者在12 个月的治疗期间,无1 例发生低血压、出凝血等不良事件,现均以平稳过渡至常规透析状态.结论:持续低效联合在线血容量监测可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动态调整超滤量,有效预防低血压所引起心肌缺血的发生.此外重视治疗前中后期出凝血的观察与预防,对避免血栓进入体内引发二次栓塞,调整抗凝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耿野;孙亚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抑郁症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1 年11 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20例,均在使用Peg-IFN-α2a 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抑郁症给予S-腺苷蛋氨酸进行口服治疗,观察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的ZDS 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t=10.25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在使用干扰素所产生的抑郁症方面具有比较确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参考治疗.
作者:赵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初入大学校门,学生们首先要学会的是适应,适应新的宿舍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等,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心理适应是重要的,只有从心理上适应了新的生活,个体才能在行为上与大众融为一体,才能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本文拟从我国大学生心理适应的现状入手,分析大学生心理适应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让大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作者:吴文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分析.方法:选取我科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没有发生溶血的血清标本100 份,进行大力的搅拌使其发生溶血,分别对同一血清的不同溶血情况进行检测,并且详细记录,比较所获得数据.结果:发生溶血的标本对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钾(K)、血糖(GS)、钠(Na)、钙(Ca)、氯(Cl)、磷(P)、铁(Fe)、镁(Mg)、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肌酸肌醇(HBDH)、乳酸脱氢酶(LDH)对比溶血前及溶血后获得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b 获得的检验数据,差异性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对血清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蒋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压氧舱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喜爱.但是,它独特的治疗环境,使初次接触的患者望而却步,他们害怕高压氧舱不安全,影响健康,以及自己的适应程度,因此,只有做好病员的心理护理,才能保证高压氧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杨忠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与效果.
作者:周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骨髓异常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根据原始细胞、早幼细胞、单核细胞及环铁粒细胞可分为不同型分析各型表现及关系.方法:选定我院2008 年12 月-2012 年3 月24 例MDS 患者分析均做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24 例患者中均有一系、二系及三系减少并伴有细胞形态学异常.分型为RA9 例RAS1 例RAEB6 例RAEB-T7 例CMML1 例.结论:病态造血是诊断MDS 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由细胞种类、多少分为不同型,各型之间不是独立病型,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是走向急性白血病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
作者:刘静远;王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0 年2 月~2010 年12 月,对我院120 例择期手术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按时间奇偶数分为观察组62 例,对照组58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的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恐惧程度评分、术中平均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护理干预能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并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引言近年来内固定方法的改进及坚强内固定条件下的早期功能训练使肱骨髁间骨折治疗后患者肘关节关节功能恢复能够较以前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但手术显露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方法等技术的改进,仍然是为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服务的,作者分析了2006 年9 月至2011 年11 月38 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发现如果没有早期规范的康复功能锻炼,患者的肘功能还是不容易获得理想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树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柳州市不同群体参与无偿献血差异程度,并探讨挖掘无偿献血潜力的宣传招募策略.方法:结合柳州市人口分布情况,对柳州市2006 年-2011 年无偿献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群体参与无偿献血差异程度.结果:民族、性别差异对该群体参与无偿献血影响不显著(P >0.05),年龄、文化程度差异对该群体参与无偿献血影响显著(P <0.05、P <0.01).结论:针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和35 岁以上人员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是挖掘更多潜在无偿献血者途径之一.
作者:吴敬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检查、诊断、治疗以及临床情况以及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本次分析活动的对象是从我医院选取2009 年12 月份至2011 年12 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始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共计102 例.利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这102 例患者进行身体检查诊断,发现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有消化道出血患者48 例,无消化道出血患者64 例.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痰量增多、变浓或呈黄色、呕血或吐咖啡样物、排黑便或粪便潜血、气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口唇及口唇四周呈青紫色、心率加快,心律不齐等状况.按照患者症状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将102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别,A 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共48 例;B 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共54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心病状况以及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两组患者的病症情况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通过对102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1 至8 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为:A 组48 例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病情有所好转的患者24例,出现恶化10 例,死亡14 例;B 组64 例患者(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病情有所好转的患者46 例,出现恶化12 例,死亡6 例.结论:根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治以及临床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病情时说明已经到了较为危险的阶段,患者死亡率较高,治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需要特别注重这一时期的治疗.
作者:黎梅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有了深刻的变化与长足的发展,这给医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二是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那么就新形势下医院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作者:李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出血后抑郁症( PSD) 是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可以导致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延长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抗抑郁剂可以有效地治疗 PSD,改善神经症状,但因副作用较多而限制其广泛使用.本研究收集了 76 例PSD患者,比较新药黛力新与传统抗抑郁剂多塞平治疗 PSD 患者的疗效.2009 年 3 月至 2012 年3 月,我们将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用于76 脑出血后抑郁症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洋;汪应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5 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充分引流后,注入香菇多糖与顺铂.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及更换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5 例患者中,有效36 例,有效率达90%.结论: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观察及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朝阳;方媛;陈娅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