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分析

李立芳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 急性缺血性中风, 西医治疗, 疗效评价
摘要:比较分析中医综合治疗和西医治疗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证实中医综合治疗的确切疗效.指出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XT-2000i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进行体外诊断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融合了流体动力学聚焦技术(电阻抗法)、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技术和核酸染色技术.以流式细胞术原理分析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检测部分采用流体动力学聚焦技术,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检测部分采用SLS 血红蛋白检测法分析血红蛋白( HGB),在信息处理单元(IPU) 显示分析数据.该仪器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使用中文操作系统,无语言障碍,操作简便能分析并输出血液标本共30个参数结果,为临床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先进而独特的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复杂而智能的报警系统及时为我们提供详细的故障信息.特别是该仪器能自动检测网织红细胞,提供多种网织红细胞参数.因此,在全国多数三级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受到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

    作者:王科文;刘伟平;殷明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老年健康调查结果分析及合理营养膳食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的期望寿命明显延长.2007年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称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营养状况,在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老年人的慢性病发病居高不下,了解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有助于明确中老年保健方向、防治各种中老年常见病,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对中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延缓衰老进程,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中老年期的健康状况及营养需要、合理膳食十分重要.

    作者:张保华;张珊;郭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60例临床分析

    对6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昏迷,其中老年人发病率高,60岁以上占58.33% ( 35 /60),且口服降糖药出现低血糖严重而持久,2例 82岁患者持续超过 1周.6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教育,用药过程中及时监测血糖,尤其对老年人,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避免出现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昏迷,及时救治,预后较好.

    作者:史改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康复方面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临床的一般疗法,配合基础性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施行康复护理.时间为4个月,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价方法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得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在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其效果十分明显,能够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大幅恢复,使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残疾率显著减低,由此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穆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胸部开放性或闭合性创伤中较多见的是肋骨骨折,且多是老年人,由于儿童肋骨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肋骨钙化加强,也就失去弹性,再随着年龄的老化,肋骨逐渐脱钙,变的脆弱,所以老年人遇暴力易发生骨折,临床多见一根肋骨的一个部位骨折,多根肋骨的多个部位骨折少见,原因是肋骨之间的肋间内外肌肉交叉固定连成一体,起到固定作用,且发生骨折后一般移位较少,但是一旦发生则可伤及内脏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岳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8例伴有抽搐的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伴有抽搐反应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对其中属于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的患者进行对应的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临床诊断分析的对象是从本院选取2008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92例伴有抽搐症状的患者,通过检查分析,对其中8例患有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患者的治疗资料作为原始的分析依据.在收治192例伴有抽搐症状的患者后,通过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情况,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其中有8例患者是由于肾上腺皮激素(corticotropin hormone,ACTH)缺乏的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multiple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MPHD)而引发低血糖性抽搐、低钙血症性抽搐、低镁血症性抽搐或惊厥现象.将其按照症状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垂体激素缺乏症引发低血糖症的患者,共3例,B组为垂体激素缺乏症引发低钙血症性抽搐的患者,共3例,C组为垂体激素缺乏症引发的低镁血症性抽搐的患者,共2例,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通过治疗,三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检测血糖标准基本达到餐前3.9至6.1毫摩尔/升,餐后两个小时不超过7.8毫摩尔/升.有效率达到100%,抽搐症状消失.B组有1例患者治疗后仍不见好转,总有效率50%,抽搐症状消失,C组通过治疗血清中镁Mg2+的浓度有了很大的改观,有效率100%,抽搐症状消失.结论:抽搐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产生,但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引发的抽搐现象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可以引发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均可造成患者短时间抽搐的现象,因此我们在治疗时要正确鉴别与诊断才能够对症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作者:许志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接种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1 接种及发病情况患儿男,2009年2月16日出生,第一胎,足月顺产.2010年10月18日于青海省贵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接种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Hepatitis A Vaccine (Live), Freeze-dried Donggan JiaXing Ganyan Jiandu HuoYimiao ] 1mL,接种部位为右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产品,批号为2010010501,有效期至2011年7月16日.

    作者:扎沟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社区60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精神症状的消失的时间、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CG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较好,能够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李文华;毛红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对照组3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有利于根除HP,促进溃疡面愈合,且毒副作用小,是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倪少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探析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葡萄糖堆积过多的疾病,老年人较容易发病,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中收集了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可见通过科学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析手术室护理操作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联

    目的:对医院感染控制和手术室护理操作的关联性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各类手术病患19833例,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并综合回顾、总结、分析手术室与医院感染控制关系.结果:通过对本组19833例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操作,切口发生感染者23例,占0.12%,获得了显著效果.结论:通过手术室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制定严格的护理措施,能够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陶群芬;付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阶段健康教育对直肠肛门手术患者的应用

    通过对痔瘘手术患者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及护理有清晰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健康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晓玲;孙萍;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治疗房颤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对32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CPVA)的观察和护理.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加强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2例患者均实现肺静脉电隔离,在术后3~12个月的随访中,6例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1.25%.6例复发患者中2例接受再次消融并成功,两次消融成功率为87.5%.结论: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恰当、准确、及时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严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3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结果:术前心理干预、术后各管道的护理和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主要措施.3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经护理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沈淑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讨论使用高压注射器后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处理,确保CT增强检查的顺利进行,获得更高质量的影像资料.造影剂外渗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外渗应及时加强患者的患处护理.

    作者:张远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检测抗核抗体谱在诊断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44例SS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6种自身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97.7%,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均质核仁型;IB检测6种ENA结果显示,SSc患者以抗Scl-70抗体、抗SS-A抗体和抗nRNP抗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68.2%、27.3%和4.5%.结论:SSc患者可能伴随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发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从实验中发现,IB法对ANAs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高,可能是一种更适用于SSc诊断的检测方法.

    作者:严鸣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要的几种ATG蛋白在自噬过程中的作用

    巨自噬是由自噬小体介导的,把细胞质内的废物运输到溶酶体内降解的过程.这是一个广泛的非特异性的自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形成双层膜或者多层膜包被的自噬小体.酵母中ATG相关系列蛋白的发现使得关于自噬小体形成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同样地,在高等真核生物中也存在着ATG相关蛋白的对应物.在本篇文章里,我们将重点讨论ATG蛋白在其中的作用.

    作者:温润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二尖瓣置换29例分析

    目的:总结29例电视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经验.方法:采用全身麻醉下,双腔气管插管.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右侧颈内静脉引流进行外周体外循环,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3- 5 cm),经第4肋间进入胸腔,在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结果:29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途转正中切口开胸手术,主动脉阻断(22±5 ) 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1个月后心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瓣周漏.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作者:陆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胶囊和活血祛瘀化痰中药;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西比灵胶囊和肠溶阿斯匹林片.均治疗一疗程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胶囊和活血祛瘀化痰中药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是较好方法.

    作者:吴芳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安全隐患与对策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程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是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作者:曾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