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曾国庆;陈爱宝;杨学洪;穆继宏
目的:观察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四维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四维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骶管注药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腰椎疼痛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椎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2.58±1.02)分和(19.24±4.6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69±1.37)分和(14.52±3.59),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腰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光;范章辉;陈光耀;钟康华;肖愫祺;温继智;梁汉坚;林厚余;廖凯明;吴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智能三维情景式生物反馈训练平台下,联合应用悬吊运动训练与WOND2000F5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在脑瘫患儿核心肌群肌力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悬吊运动疗法+WOND2000F5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悬吊运动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肌力、粗大运动功能以及大动作发育商。结果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儿肌力改善总有效率(88.00%)、粗大运动功能E区(38.20±7.50)分、D区(35.00±5.80)分、C区(39.90±9.70)分、B区(64.00±17.00)分、A区(59.00±15.30)分以及大动作发育商评分(67.21±18.54)分均高于对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68.00%)、粗大运动功能E区(32.00±7.00)分、D区(29.90±5.40)分、C区(34.20±9.00)分、B区(48.00±13.00)分、A区(39.70±13.00)分以及大动作发育商评分(55.24±16.21)分,B区以及A区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悬吊运动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核心肌群肌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发育商。
作者:范耀良;梁金环;何燕萍;段捷华;李静;童军;黄子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收治的结节性红斑患者9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和观察组(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患者),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泼尼松,观察组口服泼尼松和白芍总苷,连续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显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和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SR和CRP水平分别为(15±11) mm/h和(25±13) 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ESR (26±13) mm/h和CRP (37±16)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出现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陈启红;柳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验证微型快速成型导板辅助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其偏差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三峡大学人民医院12例受试者的枢椎CT连续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0.01重建后,导入UG7.0,设计偏差检测板及枢椎后表面互补基板。在桌面3D打印机器制作颈椎及导板模型,利用导板、直径3 mm克氏针在3D颈椎模型模拟置钉。后利用游标卡尺在偏差检测导板上测量出钉点距X轴、Y轴位移,克氏针置入长度,并同计算机测量数值比较。结果游标卡尺测量组同计算机测量组比较,在进钉深度、X轴位移、Y轴位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置钉准确性可靠。结论使用微型导板在减少设计、制造时间同时能有效的辅助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提高了该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为数字化导航手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严超;陈剑锋;尚峥辉;梁杰;覃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患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初发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患者776例,依据发病部位将患者分为葡萄膜炎、巩膜炎、角膜炎和结膜炎四组。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抗原表达,结合临床资料明确患者是否合并AS。结果776例患者中149例确诊合并AS,其中葡萄膜炎组130例,巩膜炎组6例,角膜炎组6例,结膜炎组7例。葡萄膜炎组患者的HLA-B27阳性率为25.80%,明显高于巩膜炎组的4.27%、角膜炎组的6.45%和结膜炎组的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患者合并AS诊断的灵敏度为94.63%,特异度为98.67%,阳性预测值为95.27%,阴性预测值为98.48%,正确指数为0.93。结论合并AS的眼部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也可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和巩膜炎等。临床上对初发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其是否合并AS。
作者:许晓风;崔莉;毛羽;刘向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大数据是医疗卫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合理利用健康大数据的优势服务医疗卫生事业是大势所趋。健康大数据将在医药研发、疾病诊疗、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居民健康管理和精准医疗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健康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居民隐私数据泄漏的风险,缺少制度机制层面的联动协同,缺乏更为专业的人才队伍等问题。因此未来应在这些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健康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牟忠林;王雅洁;陈娟;张文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BV相关肝衰竭的易感性及其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1型趋化因子配体3(CCL3L1)与趋化因子配体4(CCL4L)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HBV相关肝衰竭患者全血标本200例、HBsAg携带者全血标本100例以及健康者全血标本50例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检测CCL3L1、CCL4L基因,对HBV相关肝衰竭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各阶段的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CCL3L1、CCL4L基因拷贝数,分析影响HBV相关肝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AKI)预后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等相关因素,计算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值与变化率。结果 HBV相关肝衰竭患者CCL3L1、CCL4L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HBsAg携带者与健康者(P<0.05),HBsAg携带者与健康者相比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肝衰竭并发AKI的预后与年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合并肝性脑病等因素有关,CD8+变化值与CD4+/CD8+变化率在CCL3L1低拷贝组、平均拷贝组与高拷贝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91、6.286,P<0.05),CD8+变化值、CD4+/CD8+变化值与变化率在CCL4L低拷贝组、平均拷贝组与高拷贝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04、4.867、6.453,P<0.05)。结论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衰竭患者拷贝数平均下降1个拷贝,初步显示CCLSLI拷贝数与HBV相关肝衰竭易感性有关,且CCL3L1、CCL4L基因表达水平与HBV相关肝衰竭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有相关性,可初步得出CCL3L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免疫重建。
作者:韩光;于秀霞;国松;宋永娇;高庆伟;张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ER、PR、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9%和4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4%和94.3%,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5%和6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和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1%和18.5%,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8.1%,明显高于I期和II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级G3级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和17.6%,明显低于G1级和G2级,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2.4%,明显高于G1级和G2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和非腺癌患者的ER、PR和p5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Ki-67表达阳性率为84.5%,明显高于非腺癌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表达缺失和p53、Ki-67表达增高与子宫内膜癌有关,且与临床病理存在较大关系。
作者:王娟;李军;郭灿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尿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8)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尿酸A组、尿酸B组和尿酸C组,每组15例,对照组加入培养液,尿酸A组、尿酸B组和尿酸C组分别加入0.1 mmol/L、0.4 mmol/L和0.8 mmol/L尿酸,培养24 h,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生成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辅酶ⅡNADPH酶蛋白水平,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结果尿酸A组、B组和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生成量和NADPH酶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A组、B组和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亦呈剂量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A组、B组和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3.4±11.7)%、(322.6±23.2)%、(432.7±34.1)%,均高于对照组的(16.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干预能够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生成量、NADPH酶蛋白水平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尿酸浓度越高,超氧阴离子生成量、NADPH酶蛋白水平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越高。
作者:丁红;杨琦;李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建立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将2015年7月后建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15年7月前施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58±1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2±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31.02±10.58)分、(32.57±9.05)分和(36.44±11.24)分、(37.84±8.24)分,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作为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择期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亓华云;谢小玲;张绿云;魏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G (IgG)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及我院治疗的6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于急诊期和恢复期测定其CRP、TNF-α及IgG水平,就所有患儿在上述两个阶段的CRP、TNF-α及IgG水平进行比较。于急诊期对所有患儿进行心动图检测,按是否伴有冠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19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9例,对比两组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G水平。结果68例川崎病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G水平分别为(26.88±8.31) mg/L、(21.54±6.19) ng/L及(19.88±7.16) g/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治疗,患儿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患儿在恢复期的各指标水平分别为(8.15±2.94) mg/L、(13.41±5.02) ng/L、(12.51±4.13) g/L,明显低于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其CRP、TNF-α及IgG水平分别为(28.19±8.44) mg/L、(26.26±5.75) ng/L及(19.28±7.15) g/L,均明显高于未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的(17.28±5.36) mg/L、(18.21±4.58) ng/L及(13.75±5.28) 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TNF-α及IgG水平的变化与川崎病患儿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及病情发展有关,因此可将其作为预测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钟威达;陈元花;龙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病原体分布,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检测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1678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析感染性腹泻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以及病原体种类等,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1678例腹泻患者中1214例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男、女比例为1.44:1;<40岁者占34.7%,40~60岁者占33.0%,>60岁者占32.3%,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37.0%,学生占25.6%,工人占13.6%,自由职业者占10.6%,无业人员占10.3%,离退休人员占2.9%,农民比例高于学生,农民、学生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职业,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离退休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发病率高于春、秋、冬三季,春、秋两季发病率高于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春秋两季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以细菌为主(65.2%),其中副溶血弧菌所占比例高(25.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5%);病毒占34.1%,其中杯状病毒为常见(17.5%),其次为轮状病毒(14.8%)。结论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应加强该病病原体监测,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并通过多元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学贞;雷平光;甘艳军;金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骨挫伤是由一定暴力作用下导致皮质下骨髓水肿、出血及骨小梁断裂,进而引起局部疼痛。骨挫伤可见于全身各部位,常见于膝关节。过去临床医生对骨挫伤的认识不够,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常以软组织挫伤来处理。但有些患者疼痛症状却长期存在,对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近年来由于MRI的普及,以及临床医生对骨挫伤的重视,关于膝关节周围骨挫伤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膝关节周围骨挫伤相关的治疗方案、对关节的远期影响等还未形成统一意见。鉴于此,本文就膝关节周围骨挫伤的损伤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分型、治疗方案等做一概述,以期为临床创伤科医师做一参考。
作者:尤彬;安荣泽;李松军;赵俊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合并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12月我院急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截至研究终点两组有效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合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7d为一个疗程,休息3d行第二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以患者静息状态下血压数值以及高血压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达标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及达标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证候总积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合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改善高血压中医证候和降压疗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作者:吴川丽;林娴;薛兰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与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高流量吸氧组和无创呼吸机组,每组20例。两组按照呼吸衰竭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治疗,高流量吸氧组采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辅助通气,无创呼吸机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功能和临床表现,并予以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无创呼吸机组患者在呼吸频率控制方面略优于高流量吸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吸氧组患者较无创呼吸机组刺激较少,有助于缓解心动过速,在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方面表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在改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方面较无创呼吸机有一定优势,但在控制呼吸频率稍差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作者:陈配配;董丽秀;叶波;周耿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损伤重要发病之一,常导致住院患者较高的死亡率。当前临床常以肾脏替代疗法延长肾病患者生存期,暂无其他有效药物及相关治疗策略。本文通过综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现阶段相关药物研究,以期有助于临床治疗。
作者:杨康;邹媛(综述);喻俊峰(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诊断ICU肝病患者早期血流感染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监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健康对照者体检当日和530例新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肝病患者当日血清PCT浓度,对怀疑存在血流感染的肝病患者监测转入ICU后第1、2、3天清晨空腹血PCT浓度、WBC计数、血培养和细菌鉴定。结果有致病菌生长组266例,PCT均值8.0μg/L,阳性率94.3%(251/266);无致病菌生长组264例,PCT均值0.4μg/L,阳性率为35.6%(94/264);30例对照组血培养均阴性,PCT均<0.05μg/L,阳性率为0;真菌生长组40例,PCT均值2.8μg/L,阳性率为60.0%(24/40);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组82例,PCT均值6.1μg/L,阳性率为85.4%(70/82);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144例,PCT均值15.1μg/L,阳性率为95.8%(138/144)。有致病菌生长组、无致病菌生长组的PCT浓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组、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真菌生长组的PCT浓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白细胞(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在抗生素治疗后第2天和第3天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治疗有效组在血流感染后第3天的PCT浓度与峰值PCT浓度相比,下降幅度为87.8%,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组在血流感染后第3天的PCT浓度与峰值PCT浓度相比下降不超过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肝病ICU患者的PCT水平将有助于脓毒血症的早期干预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指导,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佳;陈霖;朱恒志;王淑英;李沛然;卞成蓉;李伯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别进行b值=300 s/mm2,800 s/mm2,1000 s/mm2 DWI扫描,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前列腺癌区信号强度(S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前列腺癌患者在b=300 s/mm2时,25例患者DWI呈等低信号,7例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b值=800 s/mm2时,11例呈稍高信号,29例高信号;b=1000 s/mm2时均呈高信号。随着b值增加,前列腺癌区信号强度及ADC值逐渐降低,不同b值条件下,信号强度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b值增加,DWI对前列腺癌越敏感,信号对比越明显,但图像信噪比降低,在b值=1000 s/mm2时,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作者:梁其洲;李香营;杨光;陈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并构建理想的兔膝关节开放性海水浸泡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新西兰白兔60只,建立兔膝关节开放性损伤模型,按照不同的海水浸泡时间分为对照组、0.5 h组、1 h组、3 h组和6 h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不予处理,各实验组制备膝关节开放性伤口,分别给予相应的海水浸泡时间。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伤口及存活情况,于术后7 d抽取各组白兔膝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关节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3 h组和6 h组的7 d存活率分别为91.7%、75.0%,其余各组均为100.0%;1 h组、3 h组和6 h组的14 d存活率分别为91.7%、83.3%和58.3%,其余各组均为100.0%。术后7 d,3 h组和6 h组中关节液IL-1β水平分别为(37.50±6.1) pg/mL和(38.40±5.1) pg/m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 h组和6 h组中关节液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 h组和3 h组关节液中的TNF-α水平分别为(297.48±35.7) pg/mL和(312.84±34.0) pg/mL,高于0.5 h组和对照组,低于6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 h组和3 h组关节液中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水浸泡3 h构建兔膝关节海水浸泡损伤的动物模型具有动物存活率高、炎性反应活跃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关节开放性海水浸泡损伤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文;曾国庆;陈爱宝;杨学洪;穆继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已经成为妇科常用术式。剖宫产的麻醉方式主要以腰麻为主。但腰麻术后常并发低血压、心动过缓、头痛、恶心呕吐、寒战等并发症。昂丹司琼作为一种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常用于围术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新研究发现,其在治疗产妇剖宫产术后低血压等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向思曲;邹学军;简道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