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锋;李贺伟;刘平;龚艳琳;刘佳丽;马琴;周华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脑病科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1.09±0.19)mm、(3.26±0.32)分和(1.17±0.16)mm、(3.67±0.39)分,与治疗前的(1.29±0.33)mm、(3.91±0.41)分和(1.28±0.24)mm、(4.01±0.42)分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任胜洪;柯绍兴;石燕芳;张瑞娟;郭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FOXO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分别50例、37例、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各组标本的FOXO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FOXO1蛋白在癌性组的染色阳性率为46.0%,而在良性组和癌旁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5.0%、70.2%;RT-PCR检测结果显示,癌性组、癌旁组、良性组的FOXO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526±0.011)、(0.885±0.017)、(0.841±0.026),FOXO1蛋白及FOXO1 mRNA在癌性组标本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及良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及FOXO1 mRNA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绝经状态、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无关(P>0.05).结论 FOXO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陈宝英;张英;黄胜超;颜泽铭;何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简要回顾神经功能重建系统与运动意念(运动想象)两项技术,重点介绍这两项技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探讨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和运动意念的结合应用是否会提高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同时为完善理疗方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史静;王晶;石梦丹;冯丹彦;李勇健;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1~8月收治的97例Ⅲ~Ⅳ度内痔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PPH治疗,对照组47例行传统开放性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近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31~36个月,比较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6)min、(2.3±0.6)d、(7.9±1.3)d、(3.9±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5.7)min、(5.4±1.1)d、(6.5±1.4)d、(21.4±3.2)d,止痛药物使用次数为(1.4±0.3)次,少于对照组的(6.5±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常见症状评分为(0.9±0.3)分,排便功能评分为(0.6±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4)分和(1.7±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Ⅲ~Ⅳ度内痔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好于传统开放性痔切除术.
作者:邱东达;邓科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对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配合进行统筹安排,包括组建专项护理小组、分配人员、准备物资、设计空间布局、逐个解决手术护理难点,从术前筹备、术中配合、术后转运的环节上详细设计规划并进行场景模拟,制定个性化手术护理方案.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两患儿均存活,术中无低体温现象,各项指征平稳.术后复苏时间短,呼吸、反射状态良好.结论 精细化管理对个案手术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思考方向和要求,使该例手术的护理选择了佳的方案,为手术安全及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作者:柯雅娟;廖敏;符虹清;甘立华;蔡淑琼;卢素文;周淑萍;蔡秋;张茜;郑秋梅;王彩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又称弥漫性腹膜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主要以盆腹腔遍布大小不一的平滑肌来源的肿瘤为特点,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女性,也有报道发生于男性、婴儿甚至是狗[1],目前文献报道不足200例.该病有类似恶性肿瘤弥漫生长的方式,术前易误诊,明确诊断依靠术中所见及临床病理,目前发病机理未明,治疗方式尚未统一.本文报道一例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LPD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疗进展.
作者:陈威;常佳豪;朱耀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内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对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临床分离的Aba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Aba的分布情况、耐药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824株Aba以痰标本检出率高,ICU为主要高发科室(300株).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耐药率为9.3%~18.4%,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药率为52.1%~75.3%;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ICU科分离出的Aba对抗菌药物4年总体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ICU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科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80.0%以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15年的检出率高为53.1%,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分别为6.3%、9.6%、12.5%、17.1%.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日益增多,应严格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符婷;林文科;杨进军;雷谢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孝感地区牙周炎发生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该地区牙周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6年6~10月选择孝感地区人口稳定社区进行抽样调查2000名,观察牙周炎发生状况;并同时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人群年龄、性别、刷牙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孝感地区牙周炎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64份,问卷回收率为98.2%,其中男性1018名,女性946名;1964例调查对象中,符合牙周炎诊断者604例,牙周炎发生率为30.8%;604例牙周炎患者中男性311例,占男性人群的30.6%;女性293例,占女性人群的3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饮酒、吸烟等为牙周病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而文化程度及刷牙次数为牙周炎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孝感地区牙周炎发生率较高,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饮酒、吸烟等均为牙周炎重要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及刷牙次数为牙周炎保护性因素.
作者:柳锋;张行涛;王敬;黄卫东;刘冲;胡玮;刘汉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可调节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对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可调节输液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则采用普通输液器进行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湿化液剩余量为(16.7±3.2)mL,对照组为(17.2±3.4)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湿化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湿化不足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为(12.2±3.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6±3.5)次,吸痰时、吸痰后2 min、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0.6±3.3)%、(94.1±2.3)%、(95.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3.1)%、(90.2±2.1)%、(9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6.7%、3.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30.0%、26.7%、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可调节式输液器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应用中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湿化效果,同时能够保证稳定、较高的血氧饱和度,且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丽;方军;李兰;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的前提,FibroScan等无创性诊断技术的出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抗肝纤维化治疗方面,中医药已成为目前及今后研究的热点,而中西药联合治疗是今后开展抗肝纤维化研究的方向和重要任务之一.现就近十年来,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程亚伟;杨华;杨永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郑氏外用熏洗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的患者共46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患者按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郑氏外用熏洗药加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及频次温水浸泡加功能锻炼,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评价、VAS疼痛评分、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分值提高明显,观察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握力、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度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氏熏洗药以其独特的中药外用配方,能明显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状,改善手腕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亚博;杨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钳检、刷检联合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行支气管镜检查的3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检查取材方法(如钳检、刷检及针吸活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结果 支气管镜下钳检+刷检+针吸活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97.14%,均明显高于钳检(82.85%)、刷检(68.5%)及针吸活检(6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时联合应用钳检、刷检及针吸活检可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对疑诊肺癌或难以定性的肺部病变应联合针吸活检.
作者:林颖;邹天士;杨志明;张凤群;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RNA恒温扩增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16年5~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咽拭子,分别用RNA恒温扩增法和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分别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根据公式计算灵敏度和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NA恒温扩增法检出肺炎支原体17例,检出率为8.5%,PCR荧光探针法检出肺炎支原体18例,检出率为9.0%,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法与PCR荧光探针法相比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9.5%.结论 RNA恒温扩增法与PCR荧光探针法检出率相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用于肺炎支原体临床检测.
作者:周杰;张莉;张鲍虎;黄伟忠;徐康立;张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直接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结果分为失败组(n=6)和成功组(n=60),对于清宫手术成功的患者根据术后有无残留组织分为残留组(n=22)和未残留组(n=38).比较各组的基线资料与术前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手术失败、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 失败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囊直径等明显高于成功组,剖宫产次、瘢痕肌层厚度、血流阻力指数等显著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组患者的停经时间、hCG、胎囊直径等明显高于成功组,瘢痕肌层厚度、血流阻力指数等明显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CG、胎囊直径、瘢痕肌层厚度是患者清宫手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停经时间、hCG、胎囊直径、血流阻力指数是患者术后病灶残留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直接清宫手术适合于早期CSP患者,尤其是停经时间短、血清hCG水平不高、胎囊较小、瘢痕肌层较厚、血流阻力较大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较低.
作者:陈雪莲;钱沁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靶病灶特点选用不同的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对肺占位病变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涿州市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间255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改进前后不同阶段的穿刺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改进前取材成功率为79.4%(81/102),并发症发生率为25.4%(26/102),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改进后取材成功率为88.8%(136/153),较改进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2.2%(34/153),较改进前的25.4%稍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同靶病灶各自特点选用适合的穿刺器械及引导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穿刺取材成功率,不增加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利锋;沙泉;韩晶;张淑妙;解少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评估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将其分别纳入重度缺损组(n=25),中度缺损组(n=28)及轻度缺损组(n=15),并根据患者治疗28 d时的NDS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佳组(n=19)与预后良好组(n=49);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NDS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血清hs-CRP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分别为(2.56±1.08)mg/L、(6.14±2.19)mg/L、(8.79±2.46)mg/L、(12.13±3.71)mg/L,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评分在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中分别为(12.56±4.68)分、(19.65±6.35)分、(32.47±12.89)分,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13.01±3.94)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9.28±2.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巫伟忠;邓永辉;黄仕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内一科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8.69±3.94)mg/L、(14.28±5.86)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52±8.33)mg/L、(20.65±7.26)mg/L,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宁晶娜;吴艳玲;欧阳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组织切片病理诊断中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良和应用,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病理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60例,每例选出病变蜡块1块,每块蜡块切片2张,1张用传统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另1张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比较两种染色方法的阳性率和染色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应用传统抗酸染色方法检出抗酸杆菌28例,阳性率为46.67%,应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出抗酸杆菌49例,阳性率为81.6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传统抗酸染色方法相比,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出的结核杆菌细菌量多,菌体粗且着色深.结论 改良的抗酸染色法提高了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梁;吴文川;卢志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性别对人肝癌细胞HepG2接种于BALB/C裸小鼠成瘤及移植瘤生长趋势的影响.方法 18只4~6周龄BALB/C裸小鼠雌雄各半,按照性别分成雌雄两组,每组9只,将全部裸小鼠肩胛部接种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浓度为1.0×107/mL的HepG2细胞0.2 mL,10 d后观察两组的成瘤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结果 雌性组成瘤模型4只,成瘤率为44.44%;雄性组成瘤模型9只,成瘤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造模成功的移植瘤体积走势图显示移植瘤生长速度雄性组大于雌性组.结论 人肝癌细胞HepG2接种于BALB/C裸小鼠成瘤率及移植瘤生长速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作者:张丽娜;林美桂;刘桃丽;古月瑜;廖晓忠;陶岚婷;莫穗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血糖升高特点,探讨调整控制血糖时胰岛素的用法,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内分泌科、血液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甲强龙治疗组(DM1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M2组)和强的松治疗组(DM3组),每组各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第2天上午8:00开始给药,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比较三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特点,即餐后3 h血糖水平、餐后血糖峰值及餐后曲线下面积(AUC)增值.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三组患者餐后3 h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治疗的第2 d升高程度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DM2组患者的血糖升高为明显,其次为DM3组,后为DM1组,且三组患者的血糖升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三组患者中餐、晚餐的血糖峰值及餐后AUC增值均明显高于早餐,增高程度依次为DM2组>DM3组>DM1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血糖变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在中、晚餐后表现出高血糖,而甲强龙对血糖的影响小,但仍需合理的给予降糖处理以控制血糖.
作者:史丽;张志英;袁小飞;杨金良;陈雷刚;张丽茜;谷君;许峥嵘;董运成;任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