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内痔近远期疗效观察

邱东达;邓科平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Ⅲ~Ⅳ度, 内痔, 近期, 远期,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1~8月收治的97例Ⅲ~Ⅳ度内痔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PPH治疗,对照组47例行传统开放性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近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31~36个月,比较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6)min、(2.3±0.6)d、(7.9±1.3)d、(3.9±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5.7)min、(5.4±1.1)d、(6.5±1.4)d、(21.4±3.2)d,止痛药物使用次数为(1.4±0.3)次,少于对照组的(6.5±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常见症状评分为(0.9±0.3)分,排便功能评分为(0.6±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4)分和(1.7±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Ⅲ~Ⅳ度内痔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好于传统开放性痔切除术.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甘草素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异甘草素是从甘草根的水解产物中分解出的一种黄酮类成分,具有多种潜在的药用价值,相关研究发现异甘草素在肝癌、胃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口腔鳞状上皮癌、宫颈癌等癌症中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这与异甘草素抗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而了解这些信号通路可进一步探查异甘草素抗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为其早日运用于临床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田奇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部位及密度对下腰部位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部位及密度对下腰部位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脊柱骨科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106例(114个骨折椎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70岁组(26例)、70~79岁组(58例)和>80岁组(22例),平均随访时间2.1年.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PKP术后疼痛发生率,骨密度(BMD)和T值进行测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下腰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0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中单一骨折98例,2个椎体骨折8例;三个年龄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任意两年龄组的骨密度、T值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术后,下腰部疼痛发生率为18.9%(20/106);三个年龄组患者下腰痛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任意两年龄组的下腰痛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年龄组患者随着骨密度和T值的下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呈现上升的趋势.骨折部位距离下腰部位越近则疼痛发生率越高.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PKP术后有16.0%的患者发生下腰痛,椎体骨折部位及骨密度与下腰痛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强;马建国;靳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球囊联合人工周期及重复宫腔镜检查在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球囊联合人工周期及重复宫腔镜检查在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诊治的90例重度宫腔粘连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后重复宫腔镜检查、球囊及人工周期治疗[戊酸雌二醇2 mg(21 d)+黄体酮100 mg(后10 d),2次/d].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切除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人工周期治疗[戊酸雌二醇2 mg(21 d)+黄体酮100 mg(后10 d),2次/d],均治疗3个周期.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妊娠和分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粘连复发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内膜改善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改善率为8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122.3±21.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7.4±29.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妊娠总数(8例vs 6例)、自然妊娠(7例vs 5例)及IVF-ET(1例vs 1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联合人工周期及重复宫腔镜检查可以预防宫腔粘连,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莫坚;黄建邕;黄英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麻醉前保温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的效果

    目的 探讨麻醉前保温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棉被覆盖保温,观察组在麻醉前采用冲气式保温毯预保温,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手术期间体温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 麻醉1 h后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中心温度分别为(36.08±0.85)°、(36.28±0.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1±1.02)°、(35.97±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保温干预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寒战具有确切的效果.

    作者:吕倩茹;聂玲;罗晓敏;曲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法的改良和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在组织切片病理诊断中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良和应用,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病理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60例,每例选出病变蜡块1块,每块蜡块切片2张,1张用传统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另1张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比较两种染色方法的阳性率和染色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应用传统抗酸染色方法检出抗酸杆菌28例,阳性率为46.67%,应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出抗酸杆菌49例,阳性率为81.6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传统抗酸染色方法相比,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出的结核杆菌细菌量多,菌体粗且着色深.结论 改良的抗酸染色法提高了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梁;吴文川;卢志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LC-MS/MS定性分析大鼠尿液中益智提取物的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目的 通过LC-MS/MS法检测大鼠尿液中益智提取物中10种活性成分的存在形式.方法 采用LC-MS/MS法检测灌胃给药后0~4 h、4~8 h、8~24 h大鼠尿液中的益智代谢产物,与给药前大鼠空白尿液MRM图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大鼠尿液中9种主要活性成分均以原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未发现山柰酚及其葡萄糖酸代谢产物.结论 大鼠灌胃益智提取物后,益智活性成分在大鼠尿液中的物质形式以原形为主,为理解这些物质在大鼠体内的消除途径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作者:李佩佩;刘韶;文琪;麦世瑛;张俊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病态性肥胖症的手术配合体会

    肥胖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病,目前有效的肥胖症治疗方式是减重手术.精准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precise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PLSG)具有减重效果明显、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态、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与吸收过程等特点,拥有创伤侵袭小、大脏器保护、低医疗耗费等优点[1-3],已成为腹腔镜治疗肥胖症受欢迎的术式.

    作者:谭丹华;黄韦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应用磁性附着体制作全口义齿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常规全口义齿制作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基牙咀嚼效率(A值)进行测试.结果 观察组患者固位和稳定、咀嚼功能、语音功能、外观和舒适等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90.48%、85.71%、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68.75%、62.50%、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咀嚼效率(A值)为(0.621±0.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94±0.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全口义齿具有较好的固位与稳定性,可显著改善全口义齿的功能.

    作者:赖永才;廖健强;万巧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在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在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引产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法,观察组给予COOK双球囊联合静脉滴注缩宫素法,比较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宫颈Bisho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Bishop评分为(8.12±3.49)分,较治疗前的(4.28±1.51)分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的(5.83±2.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产程为(10.25±1.5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91±2.53)h,阴道分娩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宫颈不成熟足月引产可以有效起到促宫颈成熟的作用,进而缩短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冯敏锋;吴丽琼;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嗜酸细胞瘤五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患者无特殊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上表现无特异性.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应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进行诊断并确定手术方式,明确诊断需依据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应进行随访.

    作者:陆浩源;白先忠;蒙清贵;易贤林;张庆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臀部巨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是由有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细胞构成的,间质内含有玻璃样变的粗大胶原纤维条带及大量的肥大细胞,并伴有数量不等的脂肪组织,其组织学特点与乳腺的肌纤维母细胞瘤相似[1].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病理遗传学分类才新列出了此种肿瘤,至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此类肿瘤的个案报道不超过20例[2].本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但缺少影像学资料,本文通过介绍一例临床诊断为臀部巨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一步探讨和了解该病,并提供其影像学资料以供分析.

    作者:赵超宇;陈诗伟;范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清宫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直接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结果分为失败组(n=6)和成功组(n=60),对于清宫手术成功的患者根据术后有无残留组织分为残留组(n=22)和未残留组(n=38).比较各组的基线资料与术前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手术失败、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 失败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囊直径等明显高于成功组,剖宫产次、瘢痕肌层厚度、血流阻力指数等显著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组患者的停经时间、hCG、胎囊直径等明显高于成功组,瘢痕肌层厚度、血流阻力指数等明显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CG、胎囊直径、瘢痕肌层厚度是患者清宫手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停经时间、hCG、胎囊直径、血流阻力指数是患者术后病灶残留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直接清宫手术适合于早期CSP患者,尤其是停经时间短、血清hCG水平不高、胎囊较小、瘢痕肌层较厚、血流阻力较大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较低.

    作者:陈雪莲;钱沁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6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76例患者中有6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增生36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黏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75.0%、85.5%,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的72.2%、25.0%、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德红;刘艳红;赖丽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蒜素联合奥美拉唑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蒜素联合奥美拉唑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患者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以大蒜素+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予以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服药期间不良临床症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Hp再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为86.5%,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便秘不良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0%、8.3%、0、8.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38.5%、19.2%、42.3%、3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Hp再感染率分别为4.0%、1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蒜素联合奥美拉唑疗法治疗Hp相关胃炎疗效显著,且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小,Hp再感染率低.

    作者:王博;汪彤;熊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吞咽康复分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海南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2016年1~4月收治的中风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的吞咽训练方法,进行口腔或咽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吞咽训练的基础上加上针刺治疗,根据患者吞咽障碍分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穴位,治疗时间为40 d,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为(1.35±0.21)级,高于治疗前的(4.43±0.32)级,对照组治疗后为(2.31±0.28)级,高于治疗前的(4.68±0.16)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患者咽障碍分期的针刺治疗配合吞咽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作者:陈鸣;孙定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后循环TIA患者139例.入组患者完善头颈部CTA、头颈部增强MRA(CE-MRA)或全脑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95例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椎基底动脉中有10例正常,8例轻度狭窄,61例中度狭窄,9例疑似重度狭窄,7例其他情况.44例患者行头颈部CE-MRA检查椎基底动脉中有3例正常,4例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19例疑似重度狭窄,3例其他情况.对疑似重度狭窄的28例(CTA 9例,CE-MRA 19例)患者均行全脑DSA检查,其中9例CTA患者有8例存在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19例CE-MRA患者有15例存在重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2例其他情况.终139例后循环TIA患者中椎基底动脉正常13例(9.4%)、轻度狭窄12例(8.6%)、中度狭窄79例(56.8%)、重度狭窄23例(16.6%)、其他12例(8.6%).结论 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是后循环TIA重要的影像学表现,两者关系密切.

    作者:廖成钜;罗成宏;叶文卫;苏斌儒;许鹏杰;张秋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郑氏熏洗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郑氏外用熏洗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的患者共46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患者按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郑氏外用熏洗药加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及频次温水浸泡加功能锻炼,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评价、VAS疼痛评分、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分值提高明显,观察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握力、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度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氏熏洗药以其独特的中药外用配方,能明显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状,改善手腕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亚博;杨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7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别纳入正常尿酸组(n=25)和高尿酸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并比较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结果 本组72例MH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65.28%;高尿酸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为(53.13±5.55)mm,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7.38±6.21)mm,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1.07±0.23)、(51.24±5.32)%,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的(56.12±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患者CVD发生率为63.83%,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能反映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MHD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王柳雯;李萍华;汤日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滇西地区1512例不明原因不良孕产女性患者染色体分析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的不良孕产女性患者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进一步寻求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检查的1512例不良孕产女性患者的检查染色体核型,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及G显带,对每个受检者计数50个核型,分析5个G显带核型.异常者分析核型10个以上.必要时行C和R显带分析.结果 1512例女性患者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62例,占4%,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57例,占91.94%(57/62),成为了异常染色体的主要部分;其分布为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占4.84%(3/62),常染色体结构异常54例,占87.10%(54/62).数目异常5例,占8.06%(5/62),其中性染色体1例,占1.61%,常染色体4例,占6.45%.结论 原因不明的不良孕产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地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对于诊断病因、干预以及靶向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培;张若鹏;李正伟;许益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T-proBNP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不同病情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N末端前体脑尿钠肽(NT-proBN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并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NT-proBNP和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首诊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33例(轻度组)、严重脓毒症31例(重度组)和脓毒症休克30例(休克组),并根据患者30 d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和生存组59例,比较不同病情、不同预后效果患者间血清NT-proBN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应用秩相关分析法对血清NT-proBNP、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脓毒症病情程度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休克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30 d内死亡率、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率(HR)、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和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异常程度重于其他各组,重度组上述指标异常程度重于轻度组,三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MAP、CI、HR与脓毒症病情程度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年龄、血清NT-proBNP、MAP、CI、HR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NT-proBNP、HR与病死率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CI、HR和血清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是脓毒症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血清NT-proBNP、HR、MAP是脓毒症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危险评估和预后预测的可靠性指标.

    作者:王会迟;李兰;王杨;方军;赵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