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社交媒体管理对儿童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吴少皎;陈冰;陈实;王灵;曾霞

关键词:社交媒体, 管理, 儿童哮喘, 疗效, 依从性
摘要:目的 为了拓展医生和患儿之间的沟通渠道,实时便捷的传播与更新哮喘防治知识,采用新型社交媒体对儿童哮喘进行管理,并评估其对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哮喘防治中心就诊并接受治疗的220例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新型社交媒体管理模式(112例),如微信公众号《海南省医陈实团队的儿童哮喘管理群》来管理儿童哮喘患儿,对照组依照传统患儿管理模式(108例),评估两种管理模式对患儿哮喘防治知识的改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哮喘基本知识、过敏原知识、雾化吸入知识、应急处理知识得分分别为(6.29±0.14)分、(6.42±0.10)分、(5.89±0.13)分、(6.26±0.12)分均低于观察组的(8.11±0.07)分、(8.26±0.06)分、(7.47±0.11)分、(7.74±0.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与观察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71.19%、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AQLQ各维度(症状、活动、情感)的得分分别为(5.63±0.09)分、(6.04±0.06)分、(5.83±0.05)分,观察组分别为(6.51±0.06)分、(6.37±0.08)分、(6.19±0.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的急性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分别为(5.23±0.08)次、(3.87±0.06)次,观察组分别为(3.37±0.11)次、(2.12±0.05)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社交媒体管理模式有助于普及哮喘的防治知识,显著提高了哮喘患儿的疗效与依从性.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 研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5名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4+及CD4/CD8)及CD5+、血清IL-2水平分别为(57.20±5.15)%、(35.35±3.60)%、(28.98±2.81)%、(1.23±0.12)、(63.23±5.75)%及(4.31±0.4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4.24±5.78)%、(42.56±4.18)%、(37.35±3.95)%、(1.78±0.21)、(70.45±6.38)%及(6.20±0.63)ng/mL,其他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20+、CD40L+及CD5+CD19+)及Th1类细胞因子(IFN-γ、TGF-β及TNF-α)分别为(6.84±0.45)%、(9.45±0.63)%、(5.72±0.46)%、(105.64±10.72)ng/L、(276.72±34.75)pg/mL及(1.63±0.24)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3.31±0.25)%、(5.25±0.37)%、(2.43±0.22)%、(80.25±6.34)ng/L、(169.89±20.34)pg/mL及(0.83±0.13)ng/mL,且观察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及是否伴有脾肿大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呈现明显异常表达状态,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及脾肿大均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作者:何亚;李卓成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减轻深静脉穿刺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减轻深静脉穿刺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肿瘤内科行深静脉穿刺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利多卡因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于清醒状态下用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进行局部麻醉,B组患者于清醒状态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进行局部麻醉,均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各时点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组内比较:A组术后2 h、4 h、12 h、24 h各时点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 h、24 h比较,B组术后4 h、12 h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组间比较:术后4 h、12 h比较,B组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而两组术后2 h、24 h穿刺部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1%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于深静脉穿刺部位,术后伤口无明显疼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培阳;张烨铃;贾广锐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Eph-Ephrin信号通路双向调节功能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Eph受体亦称之为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肝细胞受体,其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通过一种双信号传导模式与其配体Ephrins结合,调节细胞粘附、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新近研究表明,Eph受体与其配体Ephrin参与多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因此,关于Eph受体与其配体Ephri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会有助于深入理解胃癌的机制,并有助于寻找抗癌治疗靶点.本文将就目前关于Eph受体和其配体与胃癌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王海洋;夏化文;王葆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清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CHF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心衰程度将CHF组患者分为NYHA心功能Ⅱ级组31例、心功能Ⅲ级组35例和心功能Ⅳ级组32例.检测各组受检者的血清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以及甘油三酯,分析血清Gal-3与NT-proBNP、hs-CRP、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①CHF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Gal-3[(32.69±12.37)μg/L vs(14.59±10.33)μg/L]、NT-proBNP[(2.64±0.47)pg/mL vs(1.18±0.39)pg/mL]和hs-CRP[(6.39±2.75)mg/L vs(3.41±2.46)mg/L]水平比较,CHF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分别为(23.05±2.41)μg/L、(26.39±2.75)μg/L和(28.52±2.77)μg/L,血清Gal-3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Gal-3与NT-proBN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957、0.78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31,P<0.05).结论 血清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博;葛兴利;方顺淼;郝春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术后3 d予以静滴唑来膦酸针,对照组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两组患者自入院起均予以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600 m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骨密度、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特殊序列(β-CTX)浓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53±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为(0.579±0.048)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89±0.05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血清PⅠNP浓度分别为(14.22±2.15)ng/mL,(16.52±1.8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17±1.46)ng/mL、(20.82±2.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的β-CTX浓度分别为(0.18±0.03)ng/mL、(0.22±0.0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1±0.02)ng/mL、(0.30±0.0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新发椎体骨折少.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可增加患者椎体骨密度、改善患者疼痛、预防新发椎体骨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占道禄;林明侠;林庆彪;陈建;戴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

    目的 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108例进展期结肠癌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行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5例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FOLFOX4化疗方案8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盆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内出血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8.92%、16.07%、1.78%、7.14%、12.5%,对照组分别为7.69%、19.13%、1.92%、5.76%、9.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92.85%、3年累计生存率为71.4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5%、6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联合雷替曲塞术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志伟;赖家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0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则在二维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为(6.16±2.3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9±3.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97.33%和(13.54±4.18)d,均高于对照组的88.67%和(10.72±3.27)d,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实时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进而减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作者:张华东;王薇;潘楚云;陈怀生;洪澄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新型社交媒体管理对儿童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为了拓展医生和患儿之间的沟通渠道,实时便捷的传播与更新哮喘防治知识,采用新型社交媒体对儿童哮喘进行管理,并评估其对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哮喘防治中心就诊并接受治疗的220例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分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新型社交媒体管理模式(112例),如微信公众号《海南省医陈实团队的儿童哮喘管理群》来管理儿童哮喘患儿,对照组依照传统患儿管理模式(108例),评估两种管理模式对患儿哮喘防治知识的改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哮喘基本知识、过敏原知识、雾化吸入知识、应急处理知识得分分别为(6.29±0.14)分、(6.42±0.10)分、(5.89±0.13)分、(6.26±0.12)分均低于观察组的(8.11±0.07)分、(8.26±0.06)分、(7.47±0.11)分、(7.74±0.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与观察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71.19%、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AQLQ各维度(症状、活动、情感)的得分分别为(5.63±0.09)分、(6.04±0.06)分、(5.83±0.05)分,观察组分别为(6.51±0.06)分、(6.37±0.08)分、(6.19±0.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的急性发作次数与急诊次数分别为(5.23±0.08)次、(3.87±0.06)次,观察组分别为(3.37±0.11)次、(2.12±0.05)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社交媒体管理模式有助于普及哮喘的防治知识,显著提高了哮喘患儿的疗效与依从性.

    作者:吴少皎;陈冰;陈实;王灵;曾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临床药师参与甲亢伴肝损害患者药物治疗实践与体会

    甲状腺毒症是指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毒症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型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1].

    作者:黄茂莘;韩鹏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泼尼松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癌性疲劳、厌食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泼尼松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癌性疲劳、厌食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梨园医院肿瘤科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小剂量组(20 mg/d)、大剂量组(40 mg/d)及对照组(佳姑息支持治疗),各32例.应用ESAS症状评分系统评估三组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的疲劳与厌食情况及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学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的ESAS疲劳评分及厌食评分均下降,其中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的ESAS疲劳评分分别为(3.34±0.55)分、(3.51±0.61)分,ESAS厌食评分分别为(3.47±0.60)分、(3.52±0.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0.70)分、(4.53±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低于大剂量组的4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晚期肿瘤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癌性疲劳及厌食症状、改善营养状态的前提下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书勤;马薇;魏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22例

    目的 探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关节脊柱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对22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35.1~78.1岁,平均(55.5±10.2)岁;2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痛风,2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病程10个月~20年,平均5.2年;置换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35~45分,平均38分.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结果 同期双侧置换手术时间2~4.3 h,平均2.9 h;术中平均出血450 mL,术后48 h内平均引流积血650 mL,20例予异体输血,平均输血量960 mL.术中无心肺脑并发症发生,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假体周围骨折发生,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无明显肢体不等长,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Harris评分73~98分,平均88分,手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慎重选择适当病例,围手术期充分准备,一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或晚期双侧髋关节疾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世兴;黄敬叶;黄桂雄;钟毅;董桂甫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无宫颈病变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妇女的2年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无宫颈病变而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R-HPV)妇女的病毒自然清除时间及两年内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来南通市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查有单一HR-HPV感染但并无宫颈病变的妇女67例,平均年龄(41.58±4.94)岁,定期对受试对象进行随访,检查妇女不同亚型病毒的病毒清除时间,观察两年内转归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均不同,其中16亚型占38.81%,其次是18、39及42亚型;不同年龄段妇女不同亚型的清除时间也均有差异,16亚型病毒在20~29岁组的清除时间低于其他年龄段组,其中20~29岁组清除时间与40~49岁及≥50岁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一亚型病毒亦呈现相同的趋势;20~29岁组妇女所有亚型的平均清除时间为(7.26±1.07)个月,30~39岁、40~49岁及≥50岁年龄段组的清除时间分别为(8.56±2.21)个月、(10.44±2.21)个月及(14.56±3.98)个月;两年内随访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转阴性者为60例,转阴率为89.56%,有7例妇女仍保持阳性.结论 本组所有妇女在两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大部分可以自然清除,其中年龄与清除时间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建议对单一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且无宫颈病变的女性采用姑息处置,以减少药物的使用.

    作者:周姝;仲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疱疹性唇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疱疹性唇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武警海南边防总队医院就诊的疱疹性唇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五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好转的时间,随访一年,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疱疹结痂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91±0.82)d、(3.34±1.02)d、(4.80±1.14)d,均短于对照组的(3.24±1.15)d、(5.78±1.36)d、(8.51±1.9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7.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疹性唇炎具有疗程短、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梁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变应性因素与慢性鼻-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CRS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54例CRS手术患者,其中CRSsNP 132例,CRSwNP 1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的患病率的差异.根据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进一步将患者分为sIgE阳性组和IgE阴性组,对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CRSsNP和CRSwNP两组患者在sIgE阳性率(44.70%vs 39.34%)、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病率(31.06%vs 36.89%;9.09%vs 15.57%)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9±0.21)×109/L vs(0.35±0.32)×109/L)]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gE阳性和sIgE阴性患者鼻窦CT评分在CRSsNP组[(7.37±3.13)分vs(6.71±3.52)分]和CRSwNP组[(11.93±6.29)分vs(11.20±6.0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sNP和CRSwNP患者CT评分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5,P<0.05;r=0.383,P<0.01).结论 变应性因素的分布在CRSsNP和CRSwNP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可能参与CRS的发病,却不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郑静;魏欣;粘家斌;姜鸿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全肠外营养液不同存放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肠外营养(TPN)液不同存放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两种配方药物配制成TPN液,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其外观性状、pH值、渗透浓度、脂肪颗粒直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两种配方TPN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均为白色、乳浊液,类似于脂肪乳,观察期内未见分层、沉淀以及絮状凝集.两种配方TPN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不同时间点的pH值及渗透压与配液即刻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配方TPN的脂肪颗粒直径在4℃条件下放置1 d、2 d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 d后平均直径与即刻、1 d、2 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5℃、37℃条件下放置1 d时脂肪颗粒平均直径与配液即刻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置2 d、3 d时直径与配液即刻、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配方TPN液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存放条件对TPN液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只有保证TPN液在各个环节都遵循质量控制的原则才可配置出符合要求的TPN液.

    作者:莫火弟;容令新;廖淑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内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5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肺减容术治疗的53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1周与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时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患者手术后6个月、18个月的1 s内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指标中的躯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活力与总体健康水平也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肺减容术能够显著改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伟;林刚;林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诊断卵巢上皮性癌铂类耐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诊断卵巢上皮性癌铂类耐药患者中的价值,为非手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化疗药物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经铂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卵巢癌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经铂类药物治疗获得改善的卵巢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耐药相关蛋白(SERPINA1、FN1、ORM1、annexinA3、destrin、IDHl))的表达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病理穿刺,获取病理组织,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病理组织中的上述耐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分析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和病理组织检测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水平分别为(753.6±138.6)μg/μL、(223.5±51.5)μg/μL、(72.2±40.9)μg/μL、(331.5±21.8)μg/μL、(344.2±40.6)μg/μL、(44.5±21.3)μg/μL,病理组织中上述指标分别为(38.69±6.7)%、(32.32±6.6)%、(35.48±6.1)%、(29.44±5.4)%、(26.63±4.8)%、(11.37±1.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水平分别为(512.6±113.4)μg/μL、(125.5±41.4)μg/μL、(64.6±41.4)μg/μL、(215.7±21.1)μg/μL、(23.42±5.3)μg/μL、(115.5±21.3)μg/μL,病理组织中上述指标分别为(27.49±5.7)%、(21.38±5.4)%、(23.41±5.2)%、(23.41±5.2)%、(21.22±4.6)%、(29.43±2.3)%.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清中IDH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癌病理组织中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IDH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检测的SERPINA1、FN1、ORM1、destrin、annexinA3、IDHl水平与病理组织中检测的结果的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34、0.683、0.702、0.682、0.593、0.61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中的检测结果密切相关,对于无法行手术探查或者治疗的患者,采用血清样本检测耐药相关差异蛋白质可为化疗药物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敬巧;文爱平;黄晓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AC-T序贯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AC-T序贯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ABCG2)、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不可手术的分子分型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4个周期AC-T序贯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四个周期FAC化疗方案,两者化疗后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两组化疗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率(OS)及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P-糖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化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出现1例患者死亡.化疗后,观察组患者1年、3年的DFS分别为92.5%、82.5%,对照组为87.5%、77.5%;观察组OS为87.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前BCSCs微球体数目分别为(2±1)个和(2±1)个、直径为(112.3±4.5)μm和(113.3±4.0)μ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BCSCs微球体直径均较化疗前显著增大,分别为(259.7±5.8)μm和(261.3±5.9)μm,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SCs微球体数目分别为(2±1)个和(2±1)个,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BCSCs微球细胞ABCG2、P-gp、CD44+、CD24-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ABCG2、P-gp、CD4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D2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BCG2、P-gp、CD4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CD2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序贯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与FAC方案疗效相当,但出现肿瘤耐药程度轻于FAC化疗方案.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确实会下调癌细胞ABCG2、P-gp表达,从而减轻患者的耐药性.

    作者:李海东;李季丹;赵四成;邢潇潇;李文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VIP、CNKI、CBM和WanFang Data,查找所有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15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3名研究者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9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有效性方面: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愈合总体有效率[OR=3.33,95%CI(1.82,6.06),P<0.01]高于对照组;对溃疡愈合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痊愈率高于对照组[OR=1.92,95%CI(1.29,2.87),P<0.01],无效率低于对照组[OR=0.35,95%CI(0.16,0.75),P<0.0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88,95%CI(1.77,4.67),P<0.01]高于对照组;②在安全性方面:腹痛消失时间较早[SMD=-1.06,95%CI(-1.91,-0.22),P=0.01].通过Jadad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所有研究均为5分,文献质量较高.结论 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明显疗效;但因纳入研究较少、质量参差不齐、样本含量小、各研究方法变异性大,建议临床上慎重选择使用,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作者:胡雪;马静静;田山;董卫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深圳市石岩街道学龄期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及对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调查深圳市石岩街道学龄期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对患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07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石岩街道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施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并对纳入研究的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纳入研究儿童Hp感染状况,依据有无感染Hp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儿童感染H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比较感染组及未感染组的血清铁蛋白、身高、体质量等营养状态.结果 300例受试儿童总Hp感染率为26.67%,有胃肠道症状儿童Hp感染率为45.00%,明显高于无胃肠道症状儿童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专用餐具、监护人学历低、啃玩具或手指、家庭月收入低及有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均是本组学龄期儿童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儿童的血清铁蛋白[(19.32±1.90)μg/L vs(30.08±2.19)μg/L]、身高[(83.49±2.28)cm vs(120.50±4.89)cm]、体质量[(12.59±1.28)kg vs(15.49±3.39)kg]比较,感染组均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石岩街道6~12岁学龄期儿童Hp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Hp感染严重影响儿童期营养.无专用餐具、监护人学历低、啃玩具或手指、家庭月收入低及有家族胃肠道疾病史均是导致儿童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林世光;尹俊;吴祖成;杨光朝;何鞍生;李建安;叶燕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