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宇;黄丽;杨四维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后缘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8例外伤后DR平片诊断胫骨平台后缘骨折、可疑骨折或平片显示阴性但患者局部症状明显且临床高度怀疑骨折者行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并与DR平片结果对照.结果 DR平片确诊胫骨平台后缘骨折25例,可疑骨折8例,阴性5例.螺旋CT确诊36例,阴性2例.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及关节面塌陷程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结论 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于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确诊较平片有明显优势,对于骨折的临床处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康伟峰;左玉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慢性缺氧型心脏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包括紫绀型先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型心脏病及高原型心脏病.慢性缺氧是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应激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促进心肌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本文就心肌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供基础及临床参阅和借鉴.
作者:李伟;刘学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通过阻断血小板凝集的后通路抑制炎性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其抗栓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已有实验证实其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减少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发生,同时还降低了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由于GPI对于ACS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特异性,为此,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周燕;吴明;马建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是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8%~19%,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癌症患者急症中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比非肿瘤患者高数倍,住院的肿瘤患者及接受化疗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更大.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及接受化疗患者较正常人群血栓形成的风险分别增加4.1倍和6.5倍[1].此外肿瘤相关的VTE的发生对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经费的支出都会产生严重影响[2],如住院患者VTE发病率增加、抗凝药物的使用、出血并发症、VTE复发风险增高及肿瘤治疗的延迟等.本文就一例膀胱癌患者合并左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从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的机制、高危因素、防治、用药监护和患者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覃业语;杨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联合肠内免疫营养是否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5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使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病例分为肠外营养(PN)组(n=12)、维生素D联合肠外营养(VitD+PN)组(n=13)、肠内免疫+肠外营养(EIN+PN)组(n=12)和维生素D联合肠内免疫,肠外营养(VitD+EIN+PN)组(n=13).各组均于术后2 d开始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或全肠外营养,维生素D均在术后马上补充.各组分别在术前1 d、术后4 d及8 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4+/CD8+),分析各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IgA、CD3+、CD4+、CD8+于术后4 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VitD+EIN+PN组的IgA、CD3+、CD4+、CD8+分别为(2.48±0.62)g/L、(60.53±4.16)%、(32.89±3.65)%、(30.42±3.71)%,PN组分别为(1.78±0.49)g/L、(55.56±4.73)%、(27.89±2.68)%、(31.72±3.56)%.术后8 d,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itD+EIN+PN组各免疫指标分别为IgG:(13.42±3.05)g/L,IgA:(3.27±0.92)g/L,IgM:(1.36±0.32)g/L,CD3+:(67.78±6.36)%,CD4+:(37.92±4.50)%,CD8+:(26.86±4.16)%,CD4+/CD8+:(1.48±0.32),在各组中免疫增强效果为明显.结论 维生素D与肠内免疫营养均具有增强免疫之效果,两者联合用于食管癌术后可获得更好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霖;莫伟民;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HPV的多型别感染在各种研究中得到证实,其中高危型别中的HPV 16型、18型以及低危型别中的HPV 6型在HPV多型别感染中常见.HPV的多型别感染是个体易感性的结果,同时也是肿瘤易感的关键点.本文就HPV多型别感染的常见型别作一综述,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HPV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作铺垫.
作者:成帆;肖长义;杜义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的7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32.86%(23/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90%以上,54.29%(38/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80%~50%之间,12.86%(9/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50%以下.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预后,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Ⅰ级患者60.00%(42/70),Ⅱ级患者32.86%(23/70),Ⅲ级患者5.71%(4/70),Ⅳ级患者1.43%(1/70),Ⅴ级患者0.结论 对于出血量在20~40 ml且尚未出现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血压控制稳定后行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出血率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作者:谢乐辉;邱平华;李汉城;蔡叶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有显著瘙痒的炎症性皮肤病,往往急慢性混合存在,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成人发病较儿童有一定的区别,其病因构成、发病特征、治疗方式等都值得关注,本文就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唐苏为;谢韶琼;宋勋;汪青良;沈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安岳县农村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2014年1~12月安岳县农村50岁以上的447390名中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调查内容包括家族中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肥胖、个人生活习惯及特殊嗜好(包括劳动量、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情况等)、有无合并症等生活史及遗传史,并现场抽取血液进行血糖检测.分析统计各年龄段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显示,我县农村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4.49%(20088名),男性总体患病率为3.32%(7733/233254),女性为5.77%(12355/214136),男性高于女性,且随人群年龄的增加,男女患病率均明显增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肥胖、饮酒、饮食、家族史及合并症等明显相关(P<0.05).结论 安岳县5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整体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2型糖尿病的患病危险因素主要为肥胖、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家族遗传史.
作者:龚世富;毛继;刘俊强;黄谦;余中国;刘志伦;李荃;代飞;王资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炎症和血小板活化与深静脉血栓(DVT)之间具有相关性.P-选择素(P-selectin)是一种敏感的炎症和血小板活化的标记物.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发现,P-选择素可能是DVT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浓度的增高与DVT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选择素在DVT的诊断、预后、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嘉尧;罗美华;周成宇;朱桥华;黄维;于新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工作模式对伤口治疗护理的效果,为多学科护理团队工作模式的深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6月我院尝试了构建外科医生、专科医生及造口治疗师等组成的多学科伤口治疗护理团队模式,在分工合作基础下共同制订并实施方案.并于实施多学科模式前后12个月对医护伤口处理的工作量及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多学科治疗护理团队模式后,护士处理伤口工作量增加了49.63%,医、护、患三方满意度分别提高了18.24%、31.17%、22.04%.结论 推行多学科治疗护理团队模式,促进了医护合作团队文化的建设及伤口护理专业化进程,使医、护、患三方受益.
作者:孙红;黄汉伟;曾茹英;李均贤;刘裕;祝月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尿酸(UA)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8月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mAlb和血清Cys-C、采用磷钨酸还原法检测UA.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尿mAlb平均值分别为(53.17±11.78)mg/L、(3.76±1.42)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UA平均值分别为(593.1±23.21)μmo1/L、(78.34±16.45)μmo1/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ys-C分别为(9.14±0.49)mg/L、(1.33±0.23)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尿mAlb和UA呈低度正相关(r=0.279,P=0.145),尿mAlb和血清Cys-C呈高度正相关(r=0.773,P=0.413).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与UA、血清Cys-C均有一定相关性,且与血清Cys-C相关性更好,三者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郝剑;贺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多年来,MTA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但是MTA存在着价格高、不易操作、固化时间长、含有重金属、易使牙齿变色等不足.法国赛普敦推出的Biodentine是生物性牙本质替代物的创新之作,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性能,并且易于操作,在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将就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牛雪微;郑鹏;刘金凤;李文月;张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状况,推广科学合理输血,保障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设计检查表,采取现场查看、工作人员问询、材料查阅等方式调查了81家医疗机构输血管理状况.内容包括用血资质和组织管理、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输血病历四个方面.结果 在被调查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私立医院输血管理中,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私立医院在用血资质准入方面好于其他医院,但在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化方面与其他医院有一定差距(P<0.05),部分妇幼专科医院输血科或血库面积布局需要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在输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服务能力等项目符合率较高,但有65.4%的医疗机构未开展相关血液回收、血液保护技术.输血病历中的输血前检查项目、输血同意书、输血医嘱等方面符合率较高.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输血后评估、自体输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 北京地区输血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输血准入制度的建立明显提高了输血治疗能力.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改进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障输血质量和安全.
作者:刘晓丽;李美霖;陈兰兰;李凤;李天君;车进;张燕华;麻静敏;张文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一株南海深海海洋沉积物来源放线菌SCSIO 11594分离出的5个天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将5个天然次级代谢产物命名为化合物1~5,通过CCK8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化合物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及1株正常肝脏细胞HL-7702后的效果,通过Graphad prism软件测定其IC50,并与经典抗肿瘤药物顺铂对比.结果 顺铂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3.75~5.32μmol/L,化合物2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0.24~0.74μmol/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顺铂的10~20倍;化合物4作用于5株肿瘤细胞的IC50值范围0.28~6.93μmol/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顺铂的1~10倍;化合物2和4作用于正常肝脏细胞HL-7702的IC50值分别为3.67μmol/L和12.47μmol/L,与作用于肿瘤细胞的IC50值相比,提示具有较好的抗肿瘤选择性.结论 放线菌SCSIO 11594分离出的次级代谢产物2和4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作者:刘光甫;黎飞;毕雪洁;张华;祝葆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对临床医生处理老年医疗事件的作用,为临床医师培训内容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三年的工作表现将113名医师分为优异组(三年内患者满意度调查均为良好及以上且年均工作差错次数不大于1次)和非优异组,利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医师进行评判性思维的评价并分为评判性思维能力强(A)、中(B)、弱(C)三组,利用SPSS19.0分析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老年医疗事件处理能力的关联性.结果 本次调查的113名医师中,优异组医师共51人,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强、中、弱组人数分别为28人、21人、2人,而非优异组医师62人,评判性思维评价为强、中、弱组人数分别为7人、24人、31人.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优异组和非优异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医师评判性思维得分为(362.8±21.98)分,明显高于女性医师的(317.4±53.07)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医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老年医疗事件的处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医疗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建议加强对临床医师及助理医师的思维评价并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评判性思维意识及能力,提高临床服务水平.
作者:梁培日;龙登毅;苏娅;黄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为多梳蛋白复合体(PcG)家族的成员之一,是多梳蛋白抑制复合体2(PRC2)的催化活性亚单位.目前研究表明,EZH2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与肿瘤的恶性进展、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随着对EZH2的深入研究,EZH2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对EZH2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蔡南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心绞痛应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同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324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心阳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内科药物治疗,选用药物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及普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滋肾通阳活血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心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总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积分指标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6.05%,与对照组的58.64%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炎症标志物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绞痛隶属于肾阴亏虚、心阳瘀阻证者,应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同西医常规治疗可大幅度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中医证候,虽无法更显著地改善心电图指标,但可显著地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状态,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迎春;马丽荣;刘盼功;张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73、p53和Ki67表达水平对囊性肾癌患者的分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囊性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组织中的p73、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水平和癌症分级、预后等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囊性肾癌组织中p73、p53、Ki67阳性表达分别为48例、47例、51例,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3例、0例和2例(P<0.01).不同分化程度(8例、27例、16例)、分期(10例、19例、13例、9例)、转移(26例、25例)和预后(29例、22例)的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7例、26例、15例)和分期(8例、18例、13例、9例)的癌组织中p7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p73、Ki67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98,r=0.849,P>0.05),p73、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8.366,P<0.05).结论 p73和Ki67参与了囊性肾癌的分级和分期,但对预后的影响各有不同.
作者:莫俊华;罗道升;莫志锋;梁镇锋;黄荏钊;李志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各肠段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等方法制备槲皮素PLGA纳米粒,进行纳米粒形态学分析与粒径考察及包封率的测定,并优化制备工艺;考察药物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同介质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的释放度;分别以Eudragit L100、Eudragit L100-55、Eudragit S10、HP55、HP50等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比较粒径、包封率,筛选肠溶材料及制备方法;分别于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测定不同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释放度,与槲皮素PLGA纳米粒比较;从吸收部位、药物质量浓度、灌流速度三个方面对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的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考察.结果 5种不同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的包封率、粒径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PLGA浓度为100 mg/mL和50 mg/mL时析出大颗粒沉淀;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为(84.6±9.8)%,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的(6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P<0.05);质量浓度为1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6.6±1.6)Ka/h,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3.5±1.5)Ka/h,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0±0.4)Ka/h,十二指肠、空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7.5±2.5)Ka/h,回肠、结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7±1.4)Ka/h;灌流速度为0.2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15.5±3.5)Ka/h;灌流速度为0.8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6.5±1.7)Ka/h;药物吸收速率在质量浓度10~20μg/mL范围内出现了自身浓度抑制;在十二指肠、空肠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明显高于回肠、结肠段,且药物吸收速度常数随着灌流速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槲皮素-聚乳酸-羟基乙酸(QC-PLGA)纳米粒可显著提高抗肿瘤的缓释作用,在质量肿瘤切除术后残留癌灶方面前景广阔.
作者:李际红;肖福香;王正容;杨帆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