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世富;毛继;刘俊强;黄谦;余中国;刘志伦;李荃;代飞;王资安
目的 探讨宫颈存在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且均存在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10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内无宫颈上皮病变的367例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HPV基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至少一种高危型HPV(HR-HPV)者占37.2%(390/1046),对照组占8.2%(30/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V-16/18感染率为21.0%(220/1046),对照组为3.3%(12/3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感染HR-HPV的概率相对较高,HR-HPV基因分型能够有效判断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的预后,对监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潘在轩;周一智;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作者:谭宇;黄丽;杨四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乳腺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例乳腺假体MRI特征.结果 ①假体退行性样改变:Silicone-Sup序列上表现为片状不规则混杂信号或气泡样无信号结节.②假体包膜挛缩、假体变形移位:表现为假体边缘呈波浪状,囊壁增厚.③假体破裂(分囊内破裂和包膜破裂):囊内破裂Silicone-only序列表现囊内曲线状、弧线状低信号;包膜破裂表现为假体包膜连续性中断、假体周围间隙内存在结节状或片状假体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乳腺假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视野全面,无需压迫,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陈竹碧;刘天然;左稳;韩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海南省地中海贫血的发病,对本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发生频率等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患者血样,使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反向斑点杂交对其基因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采用Excel 2010和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1693例样本中,α地中海贫血检出604例,占35.68%,其中东南亚型常见,其次为静止型,β地中海贫血检出246例,检出率为14.53%,CD41~42、-28、S-Ⅱ-654为常见突变,复合型75例,占4.43%.结论 地中海贫血在海南高发且以α地中海贫血为主,医疗机构和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采取大规模筛查和产前诊断等措施,防控重型地贫患儿出生,提高人群素质.
作者:张继业;李晓娟;符生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各肠段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等方法制备槲皮素PLGA纳米粒,进行纳米粒形态学分析与粒径考察及包封率的测定,并优化制备工艺;考察药物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同介质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的释放度;分别以Eudragit L100、Eudragit L100-55、Eudragit S10、HP55、HP50等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比较粒径、包封率,筛选肠溶材料及制备方法;分别于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测定不同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释放度,与槲皮素PLGA纳米粒比较;从吸收部位、药物质量浓度、灌流速度三个方面对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的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考察.结果 5种不同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的包封率、粒径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PLGA浓度为100 mg/mL和50 mg/mL时析出大颗粒沉淀;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为(84.6±9.8)%,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的(6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P<0.05);质量浓度为1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6.6±1.6)Ka/h,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3.5±1.5)Ka/h,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0±0.4)Ka/h,十二指肠、空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7.5±2.5)Ka/h,回肠、结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7±1.4)Ka/h;灌流速度为0.2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15.5±3.5)Ka/h;灌流速度为0.8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6.5±1.7)Ka/h;药物吸收速率在质量浓度10~20μg/mL范围内出现了自身浓度抑制;在十二指肠、空肠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明显高于回肠、结肠段,且药物吸收速度常数随着灌流速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槲皮素-聚乳酸-羟基乙酸(QC-PLGA)纳米粒可显著提高抗肿瘤的缓释作用,在质量肿瘤切除术后残留癌灶方面前景广阔.
作者:李际红;肖福香;王正容;杨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为多梳蛋白复合体(PcG)家族的成员之一,是多梳蛋白抑制复合体2(PRC2)的催化活性亚单位.目前研究表明,EZH2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与肿瘤的恶性进展、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随着对EZH2的深入研究,EZH2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对EZH2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蔡南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探讨其与TIA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TIA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获取两组受检者的空腹血液标本,立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检测其血清Hcy、hs-CRP、UA的浓度,SysmexCA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D、FIB水平.比较不同组受检者的血清Hcy、hs-CRP、UA及血浆DD、FIB含量和阳性检出率,并对TIA组患者血清Hcy、hs-CRP、UA和血浆DD、FIB之间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以研究血液标志物与TIA的内在联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IA组的血清Hcy[(14.67+5.16)μmol/L vs(8.91+3.01)μmol/L]、hs-CRP[(2.20±1.72)mg/L vs(1.55±0.95)mg/L]、UA[(329.43±87.07)μmol/L vs(254.67±53.80)μmol/L]及血浆DD[(0.37±0.20)mg/L vs(0.25±0.11)mg/L]、FIB[(2.80±0.52)g/L vs(2.20±0.46)g/L]含量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者的Hcy与hs-CRP、UA、DD、FIB无相关性(r=0.057、0.057、0.064、0.084,P>0.05);TIA组患者的Hcy、UA、D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1%、17.1%和17.1%,均高于对照组的11.4%、4.3%和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患者的血清Hcy、hs-CRP、UA和血浆DD、FIB浓度水平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五项血液标志物和TIA的发生可能有密切联系.
作者:徐东升;黄伟;陈炜;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482例,调查发生术后感染例数、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感染32例(6.6%),分离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57.4%),革兰氏阳性菌15株(27.8%)以及真菌8株(14.8%),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克雷伯菌属为主,占20.3%,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4.8%.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伤口异物、手术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均为导致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手术时应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以免对患者术后造成影响.
作者:欧洪波;王启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症状出现较早、诊断较容易、预后较好[1].但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者十分少见,容易漏诊和误诊.
作者:龚杰;黄雄;何山;卜君;徐尔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多年来,MTA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但是MTA存在着价格高、不易操作、固化时间长、含有重金属、易使牙齿变色等不足.法国赛普敦推出的Biodentine是生物性牙本质替代物的创新之作,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性能,并且易于操作,在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将就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牛雪微;郑鹏;刘金凤;李文月;张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渐进性精神疾病,有缓解,也有复发.住院期间,医生选用合适的药物来稳定患者的病情,缓解后治疗目标则为预防复发.药物治疗目前为有效,但传统药物的副反应较大(如锥体外系反应),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易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哪种药物有效、不良反应少且成本效益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近期,新加坡心理健康协会Lin教授对11种抗精神病药物在预防复发方面做了成本效益荟萃分析[氨磺必利(Amisulprid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氯丙嗪(Chlorpromazine),氟哌啶醇(Haloperidol),奥氮平(Olanzapine),帕利哌酮(Paliperidone),喹硫平(Queti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舒必利(Sulpiride),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结果表明奥氮平预防复发性价比高,采用奥氮平治疗的年复发率为24%(95%CI 0.13~0.38),显著低于安慰剂的75%(95%CI 0.73~0.78).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73、p53和Ki67表达水平对囊性肾癌患者的分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囊性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组织中的p73、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水平和癌症分级、预后等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囊性肾癌组织中p73、p53、Ki67阳性表达分别为48例、47例、51例,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3例、0例和2例(P<0.01).不同分化程度(8例、27例、16例)、分期(10例、19例、13例、9例)、转移(26例、25例)和预后(29例、22例)的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7例、26例、15例)和分期(8例、18例、13例、9例)的癌组织中p7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p73、Ki67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98,r=0.849,P>0.05),p73、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8.366,P<0.05).结论 p73和Ki67参与了囊性肾癌的分级和分期,但对预后的影响各有不同.
作者:莫俊华;罗道升;莫志锋;梁镇锋;黄荏钊;李志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的治疗效果,探讨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左半结急性病变而施行一期缝合术.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31例,死亡1例;出现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4例,心律失常3例,肠梗阻1例,术后吻合口漏1例.结论 严格把握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十分必要,在严格执行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安全且可行.
作者:吴坤远;王浩;刘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检测在CH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19例CHF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血液中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的水平,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同心功能之间各指标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而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法,NT-proBNP与其他生化指标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NT-proBNP、UA和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5224.03±8119.83)pg/mL vs(139.46±96.75)pg/mL,(428.06±168.33)μmol/L vs(244.45±67.74)μmol/L,(15.60±24.81)mg/L vs(1.58±0.69)mg/L],而TC、HDL-C和LDL-C的水平均降低[(3.90±1.12)mmol/L vs(4.07±1.25)mmol/L,(1.01±0.95)mmol/L vs(1.59±0.54)mmol/L,(2.03±0.76)mmol/L vs(2.44±0.53)mmol/L];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NT-proBNP、UA和hs-CRP水平都升高(F=28.755,P<0.001;F=6.573,P<0.001;F=3.676,P=0.007),而TC、HDL-C和LDL-C水平都降低(F=3.052,P=0.029;F=2.479,P=0.045;F=2.947,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UA和hs-CRP为C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P<0.001;OR=1.03,P=0.011;OR=1.39,P=0.021).结论 NT-pro-BNP、UA、hs-CRP、TC、HDL-C、LDL-C等标志物与CHF密切相关,这些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控制CHF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许淑文;李艳;戴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56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恶性肿瘤患者ECT全身骨显像诊断结果显示,共46例检出肿瘤骨转移,检出率为82.14%,其中以乳腺癌的肿瘤骨转移检出率高(90.91%,20/22),其次为肺癌和肝癌,检出率分别为87.50%(14/16)和80.00%(8/10),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低(50.00%).ECT共检出肿瘤骨转移部位72处,其中以肋骨转移比例高,为41.67%,其次是椎骨和四肢的检出率分别为25.00%和11.11%,其他部位的检出率合计为22.22%.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67%)和阴性预测价值(91.67%),但特异性较低(73.33%).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在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较传统影像学方法效果更好,可提前骨转移的检出时间,为患者赢得更宝贵的生存时间.
作者:吴国;朱郧鹤;王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通过阻断血小板凝集的后通路抑制炎性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其抗栓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已有实验证实其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减少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发生,同时还降低了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由于GPI对于ACS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特异性,为此,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周燕;吴明;马建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胸痛患者行炫速双源CT扫描整个胸部,同时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104例.采用多种重组方式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评价成像质量和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扫描时间为(7.3±1.9)s.升主动脉CT值为(440.5±84.3)Hu;肺动脉平均CT值为(344.5±88.8)Hu,主动脉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全部为优.全组1352段冠状动脉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其中优89.5%,良10.3%,差0.2%.共15段管腔重度狭窄(其中3段闭塞),27段管腔中度狭窄,43段管腔轻度狭窄,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炫速双源CT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自由心率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好,对胸痛三联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洪亮;邱丽华;刁显明;张君海;袁梦华;敖永胜;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上海崇明地区汉族人群中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NSP)基因单核苷酸(SNP)多态性位点rs6797312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方法 以106例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因缺血性脑卒中在我院住院的汉族患者(进展组)和102例同期间在我院经健康体检排除脑卒中的汉族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所有人员性别、年龄、吸烟史和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等资料.采用Taqman-MGB探针技术检测NSP基因SNP位点rs6797312的多态性,对所有人员进行DNA提取并进行SNP基因型分型.结果 进展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在年龄[(58±8.8)岁vs(57±8.5)岁]和性别比[进展组男女比例(65:41)vs(56:46)]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吸烟史[37.74%(40/106)vs 20.59%(21/102)]、高血压史[48.11%(51/106)vs 28.43%(29/102)]、糖尿病史[21.70%(23/106)vs 4.90%(5/102)]、心绞痛史[14.15%(15/106)vs 43.92%(4/102)]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均出现AA、TT、AT三种基因型[进展组分别为6例(5.7%)、42例(39.6%)、58例(54.7),对照组分别为4例(3.9%)、37例(36.3%)、61例(59.8%)]和A、T两种等位基因[进展组为54例(25.5%)和160例(74.5%),对照组为46例(22.5%)和158例(77.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崇明汉族人群中NSP基因SNP多态性位点rs6797312和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施德;谢娟;王文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评判性思维对临床医生处理老年医疗事件的作用,为临床医师培训内容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三年的工作表现将113名医师分为优异组(三年内患者满意度调查均为良好及以上且年均工作差错次数不大于1次)和非优异组,利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医师进行评判性思维的评价并分为评判性思维能力强(A)、中(B)、弱(C)三组,利用SPSS19.0分析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老年医疗事件处理能力的关联性.结果 本次调查的113名医师中,优异组医师共51人,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强、中、弱组人数分别为28人、21人、2人,而非优异组医师62人,评判性思维评价为强、中、弱组人数分别为7人、24人、31人.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优异组和非优异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医师评判性思维得分为(362.8±21.98)分,明显高于女性医师的(317.4±53.07)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医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老年医疗事件的处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医疗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建议加强对临床医师及助理医师的思维评价并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评判性思维意识及能力,提高临床服务水平.
作者:梁培日;龙登毅;苏娅;黄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评价延续护理模式对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OVI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4月.对其中运用延续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RCT,135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延续护理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随机效应模型,WMD=-7.25,95%CI=-8.46~-6.04,P<0.01),降低患肢水肿发生率(固定效应模型,RR=0.3,95%CI=0.16~0.55,P<0.01),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随机效应模型,WMD=11.54,95%CI=6.93~16.15,P<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张婷;邹金梅;杨可;王丹;傅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