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体会

姚伯元;刘荫虎;张金泰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巨脾切除, 贲门血管离断术, 手术死亡率, 中行,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分析报告, 分流手术, 粘连性, 适应症, 处理, 出血
摘要: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中行血管分流手术和/或贲门血管离断术意见虽尚未统一,但术中行脾切除适应症已明确,手术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广泛血管粘连性的巨脾切除仍相当困难,处理不当合并出血比较凶险.本文就22年以来本院行困难的脾切除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配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患者一般状况差,年龄大,且多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不损伤骨折部位的血运,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老年人容易接受.本文总结了3例外固定架治疗股内粗隆间骨折的病例,将手术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新;王世明;杨喜珍;刘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的术后分析

    目的分析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和对部分喉切除术的回顾分析.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部分喉切除术后肿瘤切缘组织PCNA表达和9例肿瘤复发的关系及7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治疗效果的回顾分析.结果在77例部分喉切除病例中,13例在术后2周拔管,11例3个月拔管,41例1个月拔管,1例6个月拔管,11例未能拔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1%.共9例复发,其中3例做了全喉切除术.结论如适应症掌握恰当,肿瘤切除足够,部分喉切除治疗喉癌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切缘保留组织中PCNA阳性可为防止肿瘤复发提供较敏感依据.

    作者:贾秀华;王世军;孙艳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霉素引起溶血反应一例报告

    青霉素引起溶血反应是青霉素反应的一种,多表现全身紫瘢,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剧烈,无尿、血尿、蛋白尿、黄疸、烦躁不安等.据文献报告我国仍发生了5例,3例因抢救无效死亡,2例痊愈.在本地区甚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宏;刘翠红;彭艳;刘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前列腺切除术出血处理的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龄的老龄化,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本院自1980年至今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近400例,其中140例行TVP(耻骨后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大的难点是止血困难[1],也是泌尿外科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围绕此点对本组手术止血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对以后的手术有所借鉴.

    作者:何俊龙;孙复正;苏军;徐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第六届全国局解手术学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桡动脉变异一例

    解剖一具青年尸体,发现其左侧桡动脉存在变异:桡动脉起自肘关节上方的肱动脉前壁,斜过肘关节前方,在前臂桡侧伴桡神经浅支走行,经桡骨茎突前方并在其远侧发出掌浅支与尺动脉末端形成掌浅弓,主干转向掌背,再穿第一、二掌骨间隙走向手掌侧面而延续为拇主要动脉.

    作者:王灵战;汤文莉;巴根;王晓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雷诺病

    目的研究胸腔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或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雷诺病.方法本组5例,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0~65岁(平均43.5岁).雷诺现象只表现在手部者1例,只表现在足部并伴有1足趾坏疽者1例,其余3例四肢均受影响.对有手部症状者行胸腔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而对足部症状者行化学性腰L2-3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结果5例随诊12~48个月(平均24个月),有手部症状者均于术后立即得到改善,双手温暖,效果满意.但6个月后有2例原有症状均复发.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者,双足温暖,一直未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手部雷诺病获得短期缓解,但效果不甚理想.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雷诺病有显著效果,症状消失不再复发.

    作者:武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欢迎订阅《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与腹股沟解剖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总结305例14岁以下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病例资料,按解剖进行分类,观察手术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原因.结果一次手术治愈无并发症者289例(95%),术后复发8例,单侧输精管损伤1例,术侧睾丸萎缩4例,术后阴囊积液(血)3例.结论①熟悉腹股沟解剖,对防止术中意外损伤十分重要.②术前明确诊断,恰当分类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③加强术后观察,定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姚长乐;关宗杰;邹永强;翟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视辅助胸腔内窥镜手术的配合体会

    近年来,随着高度发展的影像技术和微型窥镜手术器械与外科技术结合形成的电视辅助胸腔内窥镜手术(简称VATS)日臻完善.使以往认为不可能解决的胸内问题变成了可能.VATS以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倍受青睐.我院于2001年1月引进此项设备,并开展实施了20例手术,其中肺大疱摘除术8例,食管切除术3例,肺表面机化纤维板剥离术6例,胸膜固定术2例,胸膜活检术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其手术配合谈一下体会.

    作者:张自力;张宝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茧症的诊治与手术并发症

    腹茧症虽然是临床一种少见的腹部疾患,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病因及诊断和治疗却屡有报道[1].由此可见腹茧症并非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尽管文献不断地报道该病,但早期及术前诊断却寥寥无几,多以误诊和术中发现为主[2].

    作者:王育瑞;张金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一例报告

    一、临床资料病例,患者,女,24岁,已婚,孕1产0,因月经紊乱1年半,伴闭经多毛4个多月,于1996年11月12日入院.近1年来每月月经来潮2次,经期14 d,量中等.同时发现腿部、下腹部及阴毛增多,无声音增粗及性格情绪等明显变化.7个多月前起月经量进行性减少,4个多月前开始闭经至今,并伴烦躁、声音增粗,体毛明显增多,增粗.

    作者:曾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包块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包块的压迫作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临床问题.方法手术治疗6例无继发甲亢的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包块,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血压、心律及体力活动能力的变化,分析它与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包块的压迫作用的关系.结果6例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包块并发的短期的高血压(6例),心律失常(4例),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6例),术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包块对颈胸部大血管的压迫,可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劳力性心悸,不应将这些并发症视为手术禁忌症,只有手术解除包块的压迫,才能根本治愈循环系统的并发症.

    作者:徐志纯;兰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S-100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中耳鳞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耳癌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的关系及中耳癌的组织来源.方法石蜡包埋标本超薄切片,ABC法检测中耳癌S-100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9例中耳癌标本100%PCNA阳性,6例中耳炎粘膜PCNA阴性,6例正常中耳粘膜中2例(33%)S-100蛋白阳性.结论PCNA是评估中耳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指标,并可用于肿瘤恶性程度,生长速度和预后的判断.S-100蛋白可能成为判断中耳癌组织来源的一个指标.

    作者:贾秀华;郑鹏举;王世军;董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谈规范化语言在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涉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融汇贯通,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作者:祁九伟;刘淑艳;刘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陈旧性会阴裂伤42例临床分析

    会阴裂伤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几乎每例足月初产妇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会阴裂伤,由于不及时缝合及修补,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功能和正常生活.及时正确地论断、处理和预防软产道损伤是围产保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亦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的陈旧性会阴裂伤42例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作者:黄雅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视透视下输卵管造影术167例临床分析

    引起不孕症的原因很多,但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症比较多见.本文对1998年元月~2001年2月在本院行电视透视下输卵管造影术167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徐超珉;袁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者心理状态分析

    近20年来,世界各地剖宫产率均不断上升,剖宫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儿的预后.但无恰当指征的剖宫产,并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目前,社会因素剖宫产不断增加,在部分基层医院,已构成剖宫产的首要指征.本文对10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掌握此类产妇心理状态,旨在为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祝美洲;王丽华;陈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嵌顿疝手法复位后致腹膜炎一例

    一、临床资料病例,患儿男性,3岁,因右腹股沟区肿块伴疼痛5 h于夜间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哭闹,腹部软,未及压痛及肌紧张,右阴囊肿大约6 cm×5 cm×5cm,光滑无红肿,质软伴压痛.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嵌顿.即行手法复位,复位中较感困难.经约十余分钟复位成功,肿块消失,患儿遂安静.经留院观察至次日约9 h,发现患儿哭闹不止,发热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

    作者:徐欣;邵锦辉;穆云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婴儿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

    小儿患肝脏肿瘤的较为少见,婴儿患巨大的肝脏肿瘤就更为罕见了.起源于肝细胞的肿瘤,以肝母细胞瘤和肝细胞瘤多见.三岁以下的肝肿瘤,20%为肝母细胞瘤,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何保证婴儿顺利通过手术,确保手术治疗的成功,手术前后高质量的特别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刘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