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杰;韦德湛;陈洁莹;张吧凤;何凌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分为Ⅰ组(40例)与Ⅱ组(42例),两组患者分别行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丢失度、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差异。结果Ⅱ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Ⅱ组患者的Cobb角矫正丢失度及椎体前缘矫正丢失度显著优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1周及1年VAS评分显著减少,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均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后者在后期椎体恢复及矫正丢失方面更为理想。
作者:盛雷;莫臣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改进阿利新蓝单染胎鼠肢芽软骨技术,尤其是改进后的技术免用对人体有毒或致癌的试剂。方法将SPF级SD大鼠13~16 d龄的胚鼠前或后肢芽用阿利新蓝染液染色、丙三醇透明,后将透明好的肢芽标本用DPX树脂镶嵌在载玻片上待观测。结果胎鼠前肢芽各部分发育分化的软骨均被染成蓝色,标本完全符合在体视显微镜下对肢芽软骨是否畸形的观测及前肢芽软骨半定量Neubert 300分评价标准。结论阿利新蓝单染胎鼠肢芽软骨技术经改进后,肢芽软骨染色好,实验步骤简化、时间缩短、节约成本、安全环保。
作者:夏卉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刊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或n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 ng/L ±18.2 ng/L”可以表示为“(75.4 ±18.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作者:《海南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TOMOS)技术在口腔有固定金属假牙的颌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与多层螺旋CT (MSCT)进行对照。方法回顾分析口腔有固定金属假牙患者的TOMOS及MSCT的影像资料,每组各25例,观察曝光时间、患者受辐射剂量及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OMOS组的曝光时间为(0.700±0.050) s,明显少于CT组的(6.267±0.709) 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912,P<0.01);TOMOS组患者受辐射有效剂量为(0.033±0.004) mSv,明显低于CT组的(1.667±0.537) mSv,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812,P<0.01);对下颌角及升支病变显示,TOMOS明显优于MSCT。结论 TOMOS检查方法实用、便捷,其辐射剂量不到CT的2%,在有金属假牙者的下颌角及升支病变的检查优势明显,可部分代替CT检查。
作者:梁昌富;李建军;陈旺生;刘富金;王鸿;赵应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腰骶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肢体功能以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腰骶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的观察组,每组各3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肢体功能、血清TORCH抗体水平、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炎症因子水平等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低于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步行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MV-IgM、TOX-IgM、HSV2-IgM、RV-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NSE、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骶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肢体运动能力,降低TORCH抗体水平,平衡细胞因子分泌。
作者:陈章明;周孙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爆炸装置,建立战创伤性兔尿道狭窄动物模型,为战创伤性尿道狭窄的研究提供一种可靠、重复性强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成年新西兰雄兔25只。模型组20只,分离阴茎与肛门间膜状皮肤连接,暴露球部尿道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定位爆炸装置,将定位爆炸装置前端圆孔对准并紧贴球部尿道。引爆装置,造成球部尿道半壁缺损,清创后6-0可吸收线纵向间断缝合尿道,逐层关闭切口。对照组5只,仅分离阴茎与肛门间皮肤连接。模型制作后第15天和第3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尿道镜检查、逆行尿道造影和组织学检查评估模型构建效果。结果模型组95%(19/20)术后15 d尿道镜检查和逆行尿道造影均证实成功建立尿道狭窄模型。组织学检查提示狭窄段上皮细胞缺失,发生明显纤维化,尿道连续性被破坏。术后30 d尿道镜检查见狭窄处黏膜苍白、弹性消失,组织学检查见纤维化程度较15 d时有所加重。结论自行设计的定位爆炸装置,能有效建立战创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为战创伤性尿道狭窄救治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忠新;洪宝发;谭海颂;李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塞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脱水和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检测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和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降低脑梗塞患者血液黏滞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能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珲;王琴;戚妹;宋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不孕与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透明带抗体(ZP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Ab)的关系,为不明原因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对569例不明原因不孕妇女的血清进行ASAb、EMAb、AOAb、ZPAb、ACAb共5种抗体检测,并与212例正常生育的育龄妇女检测结果做对照。结果不明原因不孕组血清中ASAb、EMAb、AOAb、ZPAb、ACAb的阳性率分别为45.6%、36.9%、42.8%、46.9%、39.7%,5种抗体总阳性率为87.6%。正常对照组的ASAb、EMAb、AOAb、ZPAb、ACAb阳性率分别为5.8%、6.1%、2.3%、4.1%、3.7%。5种抗体总阳性率为17.6%。不明原因不孕组血清ASAb、EMAb、AOAb、ZPAb、ACAb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种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不明原因不孕者检测的阳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兴璇;生淑亭;韦丽丽;刘春明;孙一帆;王林春;龙康;张红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正常妊娠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各100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应加强对产妇和胎儿的评估,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并对孕妇产前进行针对性的安抚、宣教和指导,以更好地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为新生儿的预后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贺延斌;陈秋霞;杜玉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miRNA分子的表达差异,寻找潜在的结肠癌诊断分子标记物。方法以12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为对照组,采用miRNA芯片技术对12例结肠癌患者血清样本的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随后,扩大患者样本量至40例,扩大对照组样本量至4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对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3条miRNA表达水平上调,21条miRNA表达水平下调;Real-time PCR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患者血清中miR-508和miR-502-5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miR-508和miR-502-5p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潜在分子标记物进行开发。
作者:荣维;宋丽芳;朱旭;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已逐渐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对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必要性及具体方式展开探讨。
作者:彭亮;邓聪;吴晓蔓;邓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的Nance弓矫正器对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的矫正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实施改良Nance弓矫正,对比治疗前后曲面体层X线片中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角度的改变对矫正治疗的效果和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吸收变化。结果40例患者均采用改良的Nance弓完成矫正治疗,所有患者的第一恒磨牙均完全萌出且建牙。经过矫正治疗后患侧的倾斜角度为(92.8±5.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矫正之后的健侧的倾斜角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治疗后的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吸收程度比矫正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良的Nance弓矫正器矫正能够有效调整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的近中倾斜角度,但是应密切关注患者第二乳磨牙的牙根吸收情况,建议在轻度吸收时尽早进行矫正治疗。
作者:韦祖印;苏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疑似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MPR、Min IP、VR及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并比较其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5例患儿均获得清晰的CT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对异物显示较佳,显示率为100%(25/25),容积再现(VR)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及与气管的关系,显示率为97%(24/25),小密度投影(Min IP)对异物的测量较精确,显示率为97%(24/25),及仿真内窥镜(VE)能准确显示异物在气管内的位置及对气管的堵塞情况。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巫恒平;仲建全;郭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原则(DCS)下胰周外引流三造口术治疗闭合性胰腺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8例闭合性胰腺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DCS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DCS组采用损伤控制原则下胰周外引流三造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院时DCS组和对照组的APACHEⅡ、I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的APACHEⅡ、ISS评分较入院时均好转(P<0.05);DCS组的APACHEⅡ显著高于对照组、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CS组的治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5.19%,DCS组的死亡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14.81%,但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的术后并发症中胰周脓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胰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下胰周外引流三造口术治疗闭合性胰腺创伤患者具有和传统手术治疗相同的临床效果,但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率较低。
作者:聂明;陈志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应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辅助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我科在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确诊膝关节绒毛结节性关节炎患者24例,均给予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应用中药辅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3~54个月(平均24.2个月),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及后一次随访时关节功能。结果24例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55.12±6.14)分,后一次随访Lysholm评分为(85.12±5.11)分,经配对t检验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彻底切除病变滑膜,术后辅助中药治疗是治疗膝关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小涛;龚泰芳;孙景东;谢易;邰云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实验研究发现,靶向超声微泡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心肌梗死区域局部血管的通透性、提高该区域内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效率、增加梗死区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干细胞靶向归巢、改善心功能,提高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因此,本文通过整理总结相关资料,对将超声联合微泡技术应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香丽萍;穆玉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无气管插管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舒芬太尼佳剂量。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60例,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9岁,手术时间小于1 h。按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的分为四个剂量组(n=40):S1组、S2组、S3组和S4组,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剂量分别为0.1μg/kg、0.2μg/kg、0.3μg/kg和0.4μg/kg。静注氯胺酮1 mg/kg,患者入睡后进手术室,静注各组舒芬太尼剂量的一半剂量,静注丙泊酚2 mg/kg,然后丙泊酚8 mg·kg-1·h-1连续输注,在切皮前4 min静注各组一半剂量的舒芬太尼。如切皮后患者肢体活动,静注氯胺酮1 mg/kg。记录肢体活动、追加氯胺酮、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例数和苏醒时间。结果 S1组、S2组、S3组和S4组随着剂量的增加,体动反应明显减少(P<0.05),而追加氯胺酮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S4组呼吸抑制明显增多(P<0.05),S4组心动过缓明显增多(P<0.05),S3组和S4组心动过速明显减少(P<0.05),S3组和S4组恶心呕吐明显减少(P<0.05),S2组和S3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无插管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麻醉,舒芬太尼的佳剂量为0.2~0.3μg/kg。该剂量能有效抑制手术刺激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少、苏醒快,而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并发症少。
作者:李岳振;王文军;洪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儿嵌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搜集患儿的性别、年龄、是否早产、腹股沟管位置、腹压等一般资料。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疝囊内内容物、内环口形状、疝囊颈和对侧是否存在隐性疝等情况。对内环口进行分型。对腹股沟内、外环内径以及腹股沟管长度进行测量。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8例患儿中发生嵌顿17例,占11.49%。早产患儿嵌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患儿;不同内环口类型患儿嵌顿的发生率均不相同;嵌顿组患儿的年龄明显低于未嵌顿组;嵌顿组患儿的外环口直径及腹股沟管长度均显著长于未嵌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外环口直径以及腹股沟管长度是小儿腹股沟疝发生嵌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嵌顿多发生在幼儿年龄阶段,外环口直径以及腹股沟管长度是导致小儿腹股沟疝嵌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Bell麻痹的疗效和治疗体会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Bell麻痹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222例Bell麻痹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House-Brackmann分级法作为面神经功能的评估标准。结果 Bell麻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病变部分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0例(72.1%)3个月后完全恢复。入院时面肌完全瘫痪,发病到接受治疗超过3 d,缓慢起病,神经电图复合肌肉运动单位(CAMP)波幅比≤30%的患者完全恢复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时面瘫的严重程度、发病后就诊时间、起病方式及波幅比是判断Bell麻痹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陶涛;杨军;秦新月;李小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肿瘤病理学确诊的8例SFTP患者的临床症状、螺旋CT影像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8例患者病变均位于脏层胸膜,CT平扫显示6例肿块边界光整,1例边缘呈分叶状,1例呈不规则形状;5例密度较均匀,3例肿块中心有低密度区。6例行对比增强后4例不均匀强化,2例强化均匀,其中3例肿块内出现增强的血管。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有多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Vimentin(+)7例、CD34(+)8例、bcl-2阳性(+)8例,Sl00(-)7例。结论 SFTP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对SFTP的定位以及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会菊;李晓阳;邢国凤;张德江;付敬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