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岩;张泉山;杨春晖;姚苗苗;吕峻峰
目的 调查急诊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2011年8 月至2012 年3 月入住我院ICU 的76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气管切开术、呼吸机、留置胃管)进行多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 回归显示,住院时间、呼吸机、气管切开术、留置胃管与急诊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相关性.结论 气管切开术、住院时间、呼吸机、留置胃管是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祥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CJD)的临床及脑电图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 例CJD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CJD患者以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四肢震颤伴意识不清为首发症状.脑电图呈阵发周期现象,周期波以高幅尖波、慢波、三相波或多相波为主要特征,且这种脑电图的异常程度随患者病情加重而持续加重.头颅MRI可见右侧顶枕叶皮层缺血性改变,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及双侧放射冠、基底节区等多发脑缺血或者腔隙性脑梗死及软化灶,存在一定程度的脑萎缩.结论 以高幅尖波、慢波、三相波或多相波为主要特征的阵发周期脑电图可作为CJD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周月玲;姜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2010 年5 月至2012年5 月期间我院共诊治5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尿潴留发生,对照组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佩云;王银国;王艳芳;程真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临床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当血小板低于20×109/L 时会发生严重内脏出血,而成为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1].对此类患者需要紧急快速扩容输血输液等治疗,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管径粗、流速大、穿刺容易等特点,是危重患者输血、输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血液动力监测的重要诊治措施,临床应用广泛.行中心静脉置管,使局部皮肤和血管完整性受损.由于血小板较低,机体的凝血机制障碍,血液成分沿着导管壁不断渗出,当拔出导管后按压方法不正确可出现更严重的出血,甚至喷血而危及生命.
作者:王田芳;聂媛媛;赵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200 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进展组(62 例)和非进展组(138 例),回顾分析患者入院24 h 内行经颅多普勒观察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是否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38 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TIBI 分级0~3 级13 例,4 级35例,5 级90 例,62 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中,TIBI 分级0~3 级10 例,4 级25 例,5 级27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急性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曹欣;宋志彬;焦琳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 例经皮肾镜下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铸型结石33例,多发肾结石30例,感染性结石17例,结石长径为1.8~6.0 cm.结果 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平均失血50 ml,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复查碎石效果满意.结论 经皮肾镜下EMS第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出血少、碎石清石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宏辉;杨伟锋;王可兵;李文杰;汤珺;方建明;沈军;崔建军;郭国响;刘建;叶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桂东梧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患儿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CPN-IgM)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 442例,取其血液用XK2100生物芯片进行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CPN-IgM)检测,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42份标本中有129份检出了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CPN-IgM)阳性,总检出率为5.28%.男女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之间肺炎衣原体异性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79,P=0.06).三年中不同年份组之间的肺炎衣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检出率高,达6.9%.2010年和2011年不同季节肺炎衣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秋季检出率高,2011年夏季检出率高.结论 肺炎衣原体是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重要病原体,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夏季和秋季肺炎衣原体检出率较高.
作者:殷炽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中心2009-2011 年间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120 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有无使用米索前列醇分成实验组62 例和对照组58 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宫颈软化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镇痛效果、术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以及术后组织残留的相关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术中宫颈软化程度、术中镇痛效果均比对照组好,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后组织残留上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中可以软化宫颈、减轻术中疼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对减少人流不全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麦小珊;朱少萍;梁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 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甲基强的松龙+利巴韦林+维生素C)、对照组(利巴韦林+维生素C).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结痂时间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可以缩短发热时间、提早主动进食时间,不延长病程,使用安全.
作者:赵蔚;瞿志军;庄桂龙;邝建玉;周金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三亚地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状况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 对性病门诊全年859 例拟诊为NGU患者进行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及12 种药物敏感试验,测定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以上药物的的敏感率及耐药率.结果 230 例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阳性标本中,Uu阳性185 例,Mh阳性1 例,Uu和Mh同时阳性44 例.敏感率高者为交沙霉素(99.13%),其次是美满霉素(94.78%)和强力霉素(93.91%);敏感率低者为诺氟沙星(10.00%),其次是氧氟沙星(36.96%)、四环素(46.09%)、司帕沙星(49.57%)、左氧氟沙星(54.35%)、红霉素(54.35%)、罗红霉素(73.04%)、克拉霉素(75.22%)、阿奇霉素(74.78%).结论 Uu和Mh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其耐药性高,耐药菌株各地差异很大.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提高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愈率.
作者:范和发;卢家恺;林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 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 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首次负荷剂量为1.5 μ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 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连续用药72 h,现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测定血浆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未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72%)高于对照组(60.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率、血压、LVEF、NT-proBNP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率、LVEF、NT-proBNP 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NT-proBNP 值、LVEF、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01),但治疗组的NT-proBNP值、LVEF和心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加显著(P<0.001).两组血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浆中NT-proBNP 的浓度,使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好.
作者:胡碧江;王薇;何平;丁毅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人文课程在医学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课程中强调医学生参与医疗和社会实践,调整自身心态,并加强医患交流,对医学生的成长和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至关重要.
作者:刘燕;李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平滑肌层少见的间叶性肿瘤,而其中小肠部位的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tumors,SIST) 的发病率(20%~30% ) 仅次于胃(60%~70%)[1].由于小肠间质瘤的典型病史、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因此如何早期、准确的诊断本病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现将我院收治的1 例小肠间质瘤表现为肠套叠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毛润佳;何书为;王纯恩;吴惠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降脂治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符合标准者为来自海南省10 家综合性医院的1 118 例患者,调查患者入院时降脂药物的应用状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筛查,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降脂治疗知晓率为32.9%,治疗率为19.3%,达标率为1.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OR=2.590,95% CI:1.425~4.736)、健康教育(OR=3.411,95% CI:1.675~7.989)、医疗保险(OR=5.162,95% CI:2.416~10.152)是患者服用降脂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婚姻状况等和降脂药物依从性无关.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降脂治疗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低,应加强临床医生对降脂的认识,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建议患者长期服药,消灭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降脂防治力度不足的医源性因素.
作者:龙发青;蔡毅;苏庆杰;曾超胜;吴海荣;吴映曼;李鹏翔;王德生;陈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量研究表明,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京尼平苷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价值,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近年来关于栀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栀子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新药研发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吴清柳;陈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102 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鼻内窥镜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内窥镜组与传统手术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主要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但内窥镜组的平均得分较传统手术组更低,术后1 个月两组主要症状得分差异不明显,术后3 个月两组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两组头晕头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12 个月4 项主要症状两组差异均具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 鼻内窥镜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纪辉;朱汉平;磨宾宇;孙文忠;韦富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微生物感染的日趋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加大.如果疏忽了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在实验工作等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因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故[1].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并做好有效的职业防护.
作者:易虹;易权华;鲜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治疗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GSEL)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 年7 月至2012 年10 月期间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为GSEL,并经内镜治疗的4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 例直径0.2~0.5 cm的GSEL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完全切除,术后未出现并发症;27 例直径为0.6~2.0 cm的GSEL行EMR、ESD及ESE 完全切除,术中未发生并发症;10 例直径≥2.0 cm的GSEL行EMR、ESD及ESE 切除,其中1 例直径2.2 cm 切除过程中出现0.5 cm 大小穿孔,行尼龙绳套扎闭合穿孔术,未能成功,改行手术,另有1 例直径2.0 cm,切除过程中创缘出血,止血钳成功止血,共出血50 ml,其余均完全切除,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未见复发患者.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切缘及基底部均已切净.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内镜(EUS)基本吻合,其中间质瘤26 例,平滑肌瘤8 例;脂肪瘤4 例,异位胰腺10 例.结论 内镜治疗GSEL,特别对于<2.0 cm的GSEL,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2.0 cm的GSEL,内镜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赵岩;李闻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评价方法.方法 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0 月收治66 例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26~79 个月,对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评价指标(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术后早期Rasmussen 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术后远期Resnick-Niwoyama 退行性关节疾病评分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66 例患者均有完整术后随访评价的资料,经26~79 个月的随访均愈合.术后早期Rasmussen 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显示,优41 例,良19 例,可6 例;术后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优45 例,良20 例,可1 例;术后远期Resnick-Niwoyama 退行性关节疾病评分显示,无退行性关节疾病51 例,轻度7 例,中度4 例,重度4 例.术后早期Rasmussen 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与术后HSS 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及术后远期Resnick-Niwoyama 退行性关节疾病评分的相关性好(r=0.390 2,P=0.001 2;r=-0.655 0,P<0.000 1).结论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Rasmussen 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Resnick-Niwoyama退行性关节疾病评分标准均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评价指标.
作者:欧海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寻找基层医院护理缺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我市12 家二级医院96 例护理缺陷事件,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缺陷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薄弱有关,占51.04%;工作1~2 年者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占44.79%;其中由护师造成的常见,占70.83%.结论 临床工作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可以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韦桂源;黄芳艳;吴雪瑛;黄毅;罗伟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