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岩;武仁;史君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手术组,选择同期行保守治疗的37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保守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入院后疼痛评分变化趋势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组81例手术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疼痛评分、呼吸频率明显降低( P=0.000),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02),咳痰困难、呼吸困难及活动困难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手术组疼痛评分在入院第4天之后即手术高峰时段之后明显下降,而保守组疼痛评分总体下降缓慢。2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结论对于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肋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疗效迅速、显著;病程第4天为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石勇;阚奇伟;刘泗军;刘汉云;催辉;郑磊;胡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脏电生理知识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初学者来说,学习和理解电生理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扎实的心脏解剖学知识,是理解和掌握电生理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目前医学本科的电生理知识教学中,尚缺乏对心脏解剖学知识的强调、巩固和运用。本文结合我们的近年来实习教学实践,探讨基于CAR-TO心脏标测系统建立心脏的立体解剖模型在心脏电生理教学中如何贯彻心脏解剖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治常见心律失常疾病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钟理;陈兴华;舒茂琴;宋治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动态变化,评估PCT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我院68例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对抗生素的终疗效分为抗生素有效组和抗生素无效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血清PCT水平。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第5天及第7天抗生素有效组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抗生素无效组血清PCT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感染患者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监测PCT变化可以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作者:向怒涛;申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创新性互动随访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有效性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0日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48例,以患者为中心,成立各个地区粉红丝带俱乐部,组成患者互助小组,结合护理门诊并专人电话网络随访患者院外情况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随访患者并填写问卷调查表。将2013年同期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相关随访信息,统计分析患者有效随访率、术后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情况。结果2014年患者与2013年同期患者比较有效随访率明显提高,且患者满意度高;相比2013年的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13%,2014年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率降低至7%,抑郁自评得分由平均(51.90±8.55)分降低至(35.81±6.21)分。结论互动式随访模式在多个方面有益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和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显春;宗贝歌;蒋成刚;杨英;王泽惠;谭璇妮;曾令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发展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多生活在边疆和文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由于经济、文化和地域等的差异,少数民族心理呈现出与汉族不同的特点。关注少数民族群体,探讨其心理健康及维护,对促进各民族的全面发展、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教育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丽;杨国愉;李晨;贺英;赵梦雪;杨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网篮法判断胆总管通畅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技巧、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完成32例,31例经取石网成功取石,1例胆管内无结石。术后患者均顺利康复,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无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良好,与传统开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等优势。大号取石网篮通过胆总管下端后注入美兰不返流是判断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的简易方法。
作者:王德树;蔡双勇;陈文浩;张军;曹冠柏;吴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腰椎滑脱患者术前经X片及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确定椎体滑脱程度和Modic分型。将患者按照滑脱程度及是否合并Modic改变分为6组:A组,Ⅱ°滑脱;B组,Ⅲ°滑脱;C组,Ⅱ°滑脱伴Modic I型;D组,Ⅱ°滑脱伴ModicⅡ型;E组,Ⅲ°滑脱伴ModicⅠ型;F组,Ⅲ°滑脱伴ModicⅡ型。患者术前和随访按视觉疼痛模拟量表( VAS)评分和Osew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ODI)进行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疼痛及功能障碍评分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内术后的腰腿痛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001);各组间腰腿痛及ODI评分的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Modic征改变的腰椎滑脱患者经PLIF术治疗可获得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易文强;肖洪;任小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为了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不断扩大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1]。医学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2]。外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解剖学基础是决定其临床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其培养质量的关键[3]。为此,我们进行了外科专业研究生应用解剖学实验平台建设的实践,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冉建华;汪克建;盛华均;楚磊;贺桂琼;骆世芳;陈通;孙善全;邓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分支阻滞的佳麻醉药物剂量。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手外科6~12岁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各12例,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0.25 mL/kg、B组0.2 mL/kg、C组0.15 mL/kg、D组0.10 mL/kg,术中根据麻醉情况追加氯胺酮。根据神经阻滞情况评价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持续时间、全麻药物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C 组阻滞30 min后各神经支配区阻滞效果相当,均比D组的麻醉有效率高、追加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阻滞时间短于其他各组,氯胺酮追加多,且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长于其他3组(P<0.05),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组有2例转为全麻。4组均未发生麻醉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分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药用量为0.15 mL/kg即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伍捡林;刘安林;黄波;伍捡雄;陈明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估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诊断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51例侧脑室增宽的孕妇资料,对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系统的超声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MRI检查、随访观察等,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共51例,轻度侧脑室26例,其中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46.0%(12/26);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1.5%(3/26)。结论超声对筛查胎儿轻度脑室扩张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高龄孕妇及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轻度侧脑室增宽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吴岩;武仁;史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眼耳鼻喉科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100例实施鼻内镜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术后即刻、24 h、48 h的HR、SBP、DBP、MAP指标在2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即刻过程中和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患者术后1 h、4 h、8 h、16 h、24 h、48 h VAS评分较术后即刻均显著降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镇痛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6例(12%),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32%)(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后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高策;陈文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HGF和IL-6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109例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手术,术前检测血清中HGF和IL-6的浓度,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患者肿瘤分期:Ⅰ-Ⅱ期组67例、Ⅲ期组38例及IV期组2例;肿瘤类型:腺癌( ADC)患者79例、鳞癌( SCC)患者26例以及4名其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NM分期:pN(-)组72例、pN(+)组31例;pT ( T1-T2)组77例、pT ( T3-T4)组28例。结果血清中 HGF和 IL-6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60 pg/mL和2.7 pg/mL。生存分析显示血清HGF水平并不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分型,而鳞癌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癌症类型患者(P=0.001)。高HGF和IL-6组的患者总生存率要差于低HGF和IL-6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F,P=0.019;IL-6,P=0.002)。Ⅲ期患者中分析显示,与低HGF和IL-6组的患者比较,高HGF和IL-6组表现出较差的总生存率。结论 HGF和IL-6的水平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孙真;薛颖;王东霞;王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工作场所中的各种职业有害因素主要经呼吸道暴露、经消化道暴露和皮肤接触暴露。其中,以经呼吸道暴露的有害因素种类多,影响人群广,防护为困难,造成的职业健康危害为严重。有毒气体、有毒气溶胶、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因素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首先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并且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多器官损伤[1]。因此,在《职业卫生学》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不但是教学的重点,同时由于有害因素的种类繁多,造成的器官损伤特点各异,因而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呼吸道解剖学知识融入到该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旻蒂;卢永辉;李敏;周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单侧输尿管梗阻( unilateral ureter obstruction,UUO)是尿路梗阻性病变的一种主要类型,梗阻的长期存在会进一步加重输尿管损伤。梗阻和损伤的相互作用常可引发输尿管狭窄、纤维化,进而加重尿路梗阻、引起尿液输送异常、终导致肾脏功能受损。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系的多能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及自分泌作用对输尿管损伤进行修复,并且能够促进输尿管组织工程支架的血管新生,抑制支架的再发梗阻及纤维化,在输尿管损伤的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潜力。本文在介绍输尿管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同时重点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对输尿管损伤的修复及MSCs在输尿管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新认知及进展,为临床上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邢健生;白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经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椎体愈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6.52±9.1)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28±0.43) d]短于对照组[(113.46±13.44) min,(5.67±0.68) d],术中出血量[(36.14±4.28) mL]、术后引流量[(17.92±2.12) mL]少于对照组[(55.23±7.15) mL,(29.64±4.28) mL]。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出现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的膀胱容量[(6.12±0.68) mL,(456.56±51.78) mL]、残余尿量[(241.45±28.56) mL,(63.78±7.24) mL]低于对照组[(9.78±1.21) mL,(335.54±36.86) mL,(586.35±63.12) mL,(96.32±10.22) mL],椎间隙高度[(12.62±2.81) mL]高于对照组[(8.41±1.32) mm]。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柱缩短术治疗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纠正后凸畸形,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余贵华;陈军;向福胜;王冶;石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比剂注射技术对乳腺癌磁共振间质淋巴成像的影响,建立并标准化乳腺癌磁共振间质淋巴成像对比剂注射技术流程。方法将3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研究对比剂注射剂量及注射后局部按摩时间的差异对磁共振间质淋巴成像中前哨淋巴结达到佳强化所用时间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选择佳对比剂注射技术方案。结果相同按摩时间下,注射不同剂量对比剂对前哨淋巴结达到佳强化图像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相同剂量对比剂情况下,不同按摩时间对出现SLN佳强化图像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采用乳晕皮内注射对比剂每人0.5 mL的剂量,注射后局部按摩1 min,可使乳腺局域淋巴系统佳显影。
作者:程琳;孟珊;刘晓玲;李传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利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凝胶,将其与软骨细胞复合,观察软骨细胞增殖与表达,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提供良好支架材料。方法将兔静脉血使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检测其中多种生长因子浓度,并与分离培养的兔软骨细胞混合后以激活剂激活,培养并以MTT法观察软骨细胞增殖情况,使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软骨细胞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基因表达,并与普通培养软骨细胞比较,明确富血小板凝胶与软骨细胞混合后软骨细胞增殖表达情况。结果富血小板凝胶萃取液中PDGF-AB、TGF-β1、IGF-1、VEGF生长因子浓度明显高于全血(P<0.05)。富血小板凝胶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软骨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普通培养软骨细胞(P<0.05)。培养7 d后检测软骨细胞中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普通软骨细胞(P<0.05)。结论富血小板凝胶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可明显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表达,是优良的组织工程软骨构建方案。
作者:康健;袁文;常正奇;孙海宁;于秀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摘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应用内镜辅助找到蝶窦开口,导入鼻窥镜,用传统显微镜技术切除肿瘤,然后内镜观察有无肿瘤残存,继而将残存肿瘤切除。结果全切22例,次全切3例;术前视力障碍8例中,术后全部改善。术中发现脑脊液漏4例,修补后未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一过性尿崩2例,迟发性低钠血症1例,经过处理后治愈。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镜经碟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彻底,避免了单纯内镜止血困难的问题。
作者:卢进发;王文犀;王新亮;姚宝军;荆鸿道;苏玉涛;何志刚;张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肾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1例小肾癌(大直径小于等于4.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后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肾肾功能与年龄、合并糖尿病、阻断时间、肿瘤的大小、肾体积减少比例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肾肾功能与年龄、阻断时间、肾体积减少比例是影响术肾功能的相关(P<0.05)。结论年龄、阻断时间、肾体积减少比例是影响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肾肾功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德迎;张新明;李坚伟;徐华;陈巧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种干预措施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于我科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的663例患者资料,根据研究因素将患者分为6组:2组分别为使用硅胶导尿管或乳胶导尿管,作为导尿管观察组;2组分别使用加温冲洗液或常温冲洗液,作为冲洗液温度观察组;2组分别使用丁卡因混合冲洗液或普通冲洗液,作为混合冲洗液观察组。观察2种处理措施对各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硅胶导尿管、加温冲洗液、丁卡因混合冲洗液的各观察组患者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与硅胶导尿管及加温冲洗液减少了对膀胱黏膜的刺激,丁卡因胶浆能有效降低膀胱神经敏感性有关。结论使用硅胶导尿管、加温冲洗液及丁卡因混合冲洗液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作者:夏阳;钟晓;王平贤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