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柳;王任国;何志伟;邓靖;卢杰源;阮胜;赵枝林
目的 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8例,分析其临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 45岁以下患者41例(70.7%),肿瘤位于左侧者37例(63.8%).临床均有包块,21例(36.2%)伴非周期性疼痛,14例(24.1%)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血像无异常;钼靶摄影见腺体密度明显增高影或肿块,可伴颗粒状圆形钙化影.彩超见边缘模糊的多灶液性暗区.临床术前诊断疑癌5例(8.6%).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愈合良好.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有包块,不伴周期性疼痛,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钼靶及彩超都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及影像诊断可提高诊断可靠性,但术中送冰冻及术后石蜡是准确的诊断途径,同时手术又是彻底治疗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守菊;邱冬梅;刘文莉;刘福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水钠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颅脑损伤后并发水、钠平衡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例血钠、中心静脉压在15d内均纠正至正常范围.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颅脑损伤后水、钠平衡紊乱的关键.
作者:王良池;赵继军;刘成军;况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椎管内麻醉是将药物注入椎管内某一腔隙,可逆性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的一种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本文就椎管内麻醉方法的近期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研究的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浦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越严重.
作者:邵振兴;孙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生向临床医务工作者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论与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构建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和高尚职业素养的重要阶段.然而不是所有的实习医生都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年宝贵的实习机会,作为广东医学院本科教学医院的一名实习带教老师,笔者从以往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五点建议,供临床实习医生参考:
作者:姚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我市2002-2008年度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根据我市2002-2008年度的结核病报表及有关总结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项目实施期间(2002-2008年)发现涂阳患者1 101例,治愈1 001例,新涂阳患者登记率平均为36.3/10万,初、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91.6%和88.7%.结论 我市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和技术对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梁剑晖;冯予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青少年牙龈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诊治的青少年牙龈出血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因素87例,占82.1%,其中牙龈炎57例,占53.8%;全身因素19例,占17.9%,其中血液系统性疾病18例,占17.0%.用明胶海绵止血,效果满意.结论 青少年牙龈出血病因较多,需注意鉴别诊断,避免延误患者病情.
作者:林锦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包皮套扎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包茎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425例包皮过长包茎患儿行包皮套扎术后的效果.结果 425例手术时间短,无出血,阴茎外形美观,术后10~21 d包皮套环脱落;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一期愈合;78例患者局部水肿和疼痛;5例患儿出现龟头嵌顿现象,6例患儿出现排尿困难;术后随访满意.结论 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具有手术时间短、外形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康永明;孙先禹;何俊;曾定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05-2010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状况与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5-2010年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为150.63/10万~239.15/10万,农村高于城市,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为主要的意外死因.结论 意外伤害是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儿童意外死亡率.
作者:黄燕;张雅琴;姚燕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病因分布、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近年来收治的638例AP患者从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分型、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P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20~60岁患者明显高于>60岁和<20岁患者,病因以胆源性为主,高脂血症成为第二位因素,糖尿病因素不容忽视,同时各因素间相互影响,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及时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挽救患者生命,老年AP症状隐蔽,应高度重视.结论 AP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互为因果又恶性循环,应做好高危人群科普工作,非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进一步探讨AP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汤德良;邢佳丽;沈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9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5.6%、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2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手术继发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腹部急诊手术继发重度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后期完全戒酒率为58.3%,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手术继发重度酒精戒综合征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戒断症状,采取安全措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及原发病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卢保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分离出的22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均为100%),头孢吡肟为95.45%、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为90.91%、阿米卡星为86.36%、环丙沙星为77.27%、头孢他啶为68.18%、派拉西林为59.09%、头孢派酮为54.54%.结论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性较弱,但因其存在生物膜,体内用药时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培养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时,应注意是否为黏液型,以便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吴娟;胡昌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大型综合型医院建有庞大的组织系统,为推行执行力,医院常常设立不同的管理模式.本文简要介绍职能处室联系临床工作制度的由来、形式和取得的成效,并对采取该制度做了讨论.
作者:苏颖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影像学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几种常用的检查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本文综述了它们在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进展.
作者:陈志军;梁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曙光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合并抑郁的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并对其中医症候及不同辨证分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在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临床症状以乏力、视物模糊、口干口苦、手足发麻等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大多数病人有虚实夹杂的表现,临床上本虚以气虚、肾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在气血津液辨证中以气虚证多见,脏腑辨证中以肾精亏虚证多见.
作者:汪颖珏;徐佩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海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专业实习学生40名随机分为循证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0名).循证教学组教授循证医学知识、按照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带教,传统教学组以临床查房、经验传授和技能操作为主要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实习结束后两组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评分、神经病学理论、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本科毕业考试成绩.结果 循证教学组在掌握神经病学理论及技能方面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对神经病学兴趣和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在临床毕业考试成绩中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神经病学实习的兴趣,有利于运用正确的循证实践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为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工作形成良好的医疗行为打下基础.
作者:李其富;朱燕;王淑荣;王坡;蔡美华;陈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降低肝脏手术患者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本病区2009-2010年期间行肝脏手术治疗的137例患者护理过程做总结性回顾分析.结果 利用本文所述方法加上个性化护理措施,本病区在观察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结论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减轻患者术后腹部伤口张力,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患者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孙克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62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500 mg qd)+阿莫西林(1 g bid)+ RBC(350 mg bid)治疗10d;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500 mgbid)+阿莫西林(1 g bid)+泮托拉唑(40 mg bid)治疗10 d.观察两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在疗程结束4周后检测两组Hp的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55%( 29/31)、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的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0.32%(28/31)、87.10%(27/31)和1290%(4/31)、9.68%( 3/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RBC三联疗法根除Hp疗效优于标准三联疗法.
作者:杨爱萍;李正安;蒙启飞;金艳;张人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6例甲状舌管囊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瘘),未发现恶变;术后随访6~24个月,有1例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78%.结论 手术是甲状舌管囊肿(瘘)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不彻底性是导致术后复发根本的原因;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瘘)发病机理,避免急性炎症期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而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瘘管,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周博;陈妮娜;崔振英;周诗侗;李靖;后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