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娟;钟冬梅;李崇建;黄瑞军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再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7例LC术后因不同原因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中手术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再手术者19例,漏误诊8例,全组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减少LC术后再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LC的适应证,严格的术前检查,术中精细操作,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时再手术处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福;夏刚;何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不孕症的54.55%、21.21%及14.40%,前者多为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而后两者多为原发不孕症的病因.手术后妊娠率为41.9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育芳;齐青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检验内镜止血夹对消化道出血及息肉治疗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病例35例,其中溃疡活动性出血21例,其他如胃肠息肉病变等14例.采用止血夹放置器和止血夹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出血情况.结果 35例病例治疗成功率为100%,疗效确切,未见并发症.结论内镜止血夹为消化道出血及息肉治疗等提供了一种损伤小、止血及预防再出血成功率和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杰;陈基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近年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46例STD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做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验盒进行检测.结果 446例中支原体阳性211例,感染率为47.31%.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9.46%(176例)、2.02%(9例)、5.83%(26例).UU对9种药物敏感性高的是交沙霉素(99.43%),其次是美满霉素(96.02%).耐药性高为氧氟沙星(76.14%),其次为左氧氟沙星(67.05%).结论 STD门诊支原体感染率高达47.31%,主要为UU引起(39.46%);交沙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唐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改良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35例,化疗剂量:第1天使用多西他赛60 mg/m2,第1天到第5天使用顺铂20 mg/m2,21d为一个化疗周期,至少治疗两个周期以上.结果 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4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PR)为40%.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为88.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68%,以I-II度为主.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时,通过改变顺铂的给药方式,疗效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凌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检测,为TIA提供独到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TCD对126例TIA患者行颅内动脉检测,观察、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信息.结果 87.5%血管流速异常.其中51%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23.9%的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15.8%为单纯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2.5%为血管流速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为动态、实时观察―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早期预防提供了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探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124名手术后患者分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对照绗1名病人发生了压疮;试验组62名手术病人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玲;刘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取头困难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我中心所开展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的原因与麻醉效果差肌肉不够松弛、胎头高浮或深嵌骨盆、胎儿过大、臀位或横位有关.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前必须判断麻醉效果、估计胎儿大小以及胎先露下降等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避免术中取头困难的发生.
作者:吴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290例作为观察对象,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采用容积法加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18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5.36%,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4.34%,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倪飞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治疗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甘露醇、地塞米松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1次/d,连续1-3 d(儿童按1.5g/kg体重剂量),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儿童按0.2mg/kg体重剂量),1次/d,连续1-3d或以上,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抗生素按常规剂量给药;止血剂组常规给予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抗生素治疗.结果Ⅰ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经治疗后的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27.7h,止血剂组前房出血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54.20h,两组比较,t=-14.265,P﹤0.01,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45例,治疗后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为69.16h,止血剂组25例,治疗后前房出血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为97.16h,两组比较,t=-11.246,P﹤0.01,两组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9例,治疗后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121.33h,止血剂组5例,治疗后前房出血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159.20h,两组比较,t﹦-5.915,P<0.01,两组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作为治疗前房出血的常规用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止血剂治疗.
作者:许生敏;邢美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具有典型症状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头孢呋辛钠1.5 g iv bid 加痰热清注射液20 ml iv qd, 疗程10 d;对照组予头孢呋辛钠1.5 g iv bid,疗程10 d,观察痰热清的疗效.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对缓解肺炎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缩短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较少.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
作者:单洪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活检获取34份快速尿素酶检测HP阳性组织标本,-80℃冻存,然后集中对标本进行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34例胃镜活检标本中有3例出现端粒酶活性阳性.结论在良性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低,但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的根治值得重视.
作者:喻清和;彭燕;吴静;潘素滢;王鹏;潘俊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频率增快或减慢、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等中枢性呼吸衰竭.排除了肺部严重的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行头颅CT已明确诊断,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22例患儿治愈,3例死亡.结论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病情恶化,延误治疗,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作者:彭雪梅;郑碧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管人工流产手术在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具有高危因素早孕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管人工流产,对照组常规金属管施术,两组手术专人操作,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微管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结论 微管人工流产手术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孙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对妇科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造影显示输卵管阻塞患者66例行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其中单侧输卵管阻塞6例 双侧输卵管阻塞60例.结果 66例患者共126支输卵管有狭窄、粘连或闭塞,施行再通术后共有114支输卵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90.47%.其中间质部再通成功率达93.22%.术后随访5年,受孕率32.5%.结论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粘连及闭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士坤;耿雷;黄晓明;周建国;李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腹腔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 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 28例(对照组),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CHPP)并射频透热(RF)组28例(热灌组).结果 热灌组有效率(65.8%)高于对照组(4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铂腹腔热灌注并射频热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居来提·阿布都克力木;关军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流动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为社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9至10月对1809例已婚流动育龄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妇科内诊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乳腺扫描,盆腔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09例受检,患病率80.7%;妇科常见病中,慢性宫颈炎占首位,为886例,占48.9%.其次为阴道炎569例,占31.5%.乳腺疾病486例,占26.86%.宫颈糜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P<0.01).结论 社区流动育龄妇女对妇女病重视不够,患病率高,应广泛宣传妇女保健知识重视每年的妇女病普查普治,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
作者:贾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危重病人对不同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在ICU使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的危重病人,记录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所得各项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共有93例危重病人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其中使用能全力的有44例,均浆膳49例,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间分别为(1.9±1.1)d和(2.4±1.5)d(P=0.557).能全力组及均浆膳组分别有23和38例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肠内营养支持14 d后,两组间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常出现胃肠道不耐受表现,但对标准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的耐受性较好.
作者:余雪涛;刘美描;熊敏;黄海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和高胆组122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心肌酶测定,高胆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心肌酶测定.所有病例入院初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高胆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新生儿心肌损伤,但这种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可逆性的.
作者:宋峻;袁传顺;陈吉庆;张子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药剂科开展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设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运用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等规范化管理.结果 我院达到药房规范化管理要求,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质量.结论 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万爱萍;李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