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进展

黄育强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治疗, 进展, 新观念
摘要:有机磷农药是目前应用广的一类广谱杀虫剂,对人、畜均有毒性.有机磷中毒是我国常见中毒,其毒性作用大,若服毒量大,抢救不及时、处置不得当,病死率相当高.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4例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分析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和程度.方法 对2008年1月至3月份在我院住院的204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1.18%,其中Ⅰ、Ⅱ度为82.14%,Ⅲ、Ⅳ度为17.86%.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率高为100%,其次为血液系统肿瘤66.67%,乳腺癌42.86%,消化道肿瘤贫血发生率41.38%,肺癌33.33%,其他肿瘤18.18%,有贫血症状39.29%,有治疗措施28.57%,有输血记录10.71%,有贫血诊断10.71%.结论 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高、漏诊率高、治疗率低,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李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析中药国际化发展的前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与国际交往更为紧密,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消除了贸易壁垒,促进了经济合作.中药产业作为我国医药经济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作者:郭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人群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肾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实验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降压疗效,治疗前后用双缩脲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P<0.01),联合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下降,且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人群,降压疗效确切,不仅明显减少了蛋白尿的生成,而且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董伟;代波;万少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儿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和斜刺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和斜刺两种方法 成功率的高低.方法 将我院儿科住院部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的1010例1岁以下的患儿分为两组做比较,实验组560例为直刺方法 入针,对照组450例为斜刺方法 入针.结果 直刺方法 入针成功率明显高于斜刺方法 入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入针方法 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罗瑞珍;李美花;林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131Ⅰ治疗Graves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131Ⅰ治疗Graves病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67例Graves病患者在甲亢放射131Ⅰ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 患者主诉症状明显减轻,对治疗均表示满意,首次治愈213例(79.8%),好转39例(14.6%),早发甲减15例(5.6%),好转病例中有35例(89.7%)要求再次131Ⅰ治疗.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131Ⅰ治疗Graves病的效果.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替硝唑药膜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替硝唑药膜在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84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按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治疗分为A、B两组,每组分别再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局部使用替硝唑药膜,另一组常规治疗上碘甘油作为对照组,每组治疗均为1次/d,观察1-5 d局部用药的疗效.结果 无论是否辅助全身抗生素治疗,替硝唑药膜组疗效明显优于碘甘油组(P<0.05).结论 替硝唑药膜用于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曾素娟;刘江峰;方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立体定向大分割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技术和质量保证探讨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大分割放射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定位技术的精度、初步的临床疗效、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 .方法 利用体部框架定位系统和真空垫制模固定病人,采用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患者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和靶区的确定,进行三维方向的放射治疗肺癌46例,肝癌11例;分割方法 为3-12Cy/次,共4-20次,3-5次/周.利用重复的CT影像和X线模拟机进行靶区中心的重复验证,控制治疗中心的准确性.结果 经过两次或多次的CT重复扫描,X线模拟机靶中心正侧位摄片验证在3个方向的偏差:前后轴方向(AP)5-10 mm(mid.7mm);上下轴方向(VERT)6-14 mm(mid.9mm);左右方向(LAT)5-10 mm(mid.6mm).57例临床病例的初步临床结果 (经10-24个月随访),肿瘤消失13例,肿瘤缩小20例,不变15例,局部控制84.2%(48/57),增大9例.对于肺癌病例出现6例2-3级放射性肺炎,2例放射性肝功能损伤.结论 对于孤立的胸腹部小肿瘤,采用较大分割剂量并没有增加治疗毒副反应;保证治疗的精度对提高疗效和减小副反应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宗友;温尊北;张坤强;林启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经过.结果 本组中2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大量胸腔积液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中,除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外,针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小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环孢素合并皮质激素在治疗类天疱疮中的作用.方法 将类天疱疮皮肤病患者分为采用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组,24例)组与纯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20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疹控制时间、皮疹控制时激素的累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素在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类天疱疮中能部分替代或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

    作者:何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麻复合硬外麻醉应用于大型胸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单纯全麻与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胸部和腹部大型手术患者的循环、麻药用量、术后镇痛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胸、腹部大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组,诱导前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 ml,有麻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与Ⅰ组相同,术后全麻组接静脉镇痛泵,全麻复合硬膜外组接硬膜外镇痛泵.结果 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速度、镇痛满意度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外麻醉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在术野内提供良好的肌肉松驰,减少全麻药物用量,苏醒快,术后镇痛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

    作者:肖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年轻化及上升趋势.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早期(Ⅰ期-Ⅱ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1].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2].

    作者:苏雪红;黄秀群;梁如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前沿学科,内容抽象不直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基础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生物化学内容.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情绪及行为神经的影响与护理

    目的 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情绪及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3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每天游泳和抚触各1次,对照组每天进行传统沐浴1次.对2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睡眠、哭闹情况及行为神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1),哭闹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1),行为神经评分优于对照组(P<0.1).结论 游泳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大脑、行为神经的发育及新生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

    作者:胡炜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进展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应用广的一类广谱杀虫剂,对人、畜均有毒性.有机磷中毒是我国常见中毒,其毒性作用大,若服毒量大,抢救不及时、处置不得当,病死率相当高.

    作者:黄育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苯巴比妥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肠黏膜保护药思密达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将180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分成两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苯巴比妥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7.10±26.24)umol/L,对照组为(41.17±22.08)u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巴比妥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廖伟;梁儒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妊娠期胎儿超声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期胎儿超声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分析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异常核型出现的类型及与超声异常的关系.结果 超声检查异常中,染色体异常20例,占10.81%,三体患儿11例,占5.95%.其中21三体4例、18三体5例、13三体1例、8三体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9例,占4.86%.结论 异常超声波检查对产前诊断意义重大,对超声异常孕妇应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作者:钟进;邓璐莎;郭晓玲;陈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满18-24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和制剂的副反应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的推广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本院对18-24个月龄儿童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9%,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2.5%;一般百白破混合剂出现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13.2%,出现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5%.结论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安全可靠,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需要接种百白破疫苗,尤其是满18-24个月龄的儿童可全面覆盖注射.

    作者:陈敬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局部用药结合宫腔镜妊娠物清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应用价值.方法 15例CSP患者先期采用B超引导下羊膜腔内注射MTX及妊娠部位局部注射MTX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当CSP患者血HCG逐渐下降达200 u/L以下,B超显示妊娠包块缩小,包块周围血流信号消失时,联合宫腔镜清除妊娠组织.结果 15例CSP患者治疗均获成功,宫腔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避免了子宫切除,并保留患者生育能力.结论 B超引导下羊膜腔内注射MTX及妊娠部位局部注射MTX结合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措施,其具有术中出血少,病灶切除确切,术后血HCG下降迅速,局部包块吸收快,保留患者生育能力的优点.

    作者:唐晖;王莉莉;彭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间歇性外斜视50例双眼视功能临床观察

    目的 寻找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损害的规律,探讨其远近立体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动态随访病人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的临床资料(如用同视机检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三级视功能,包括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觉,包括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结果 间歇性外斜视以远立体视大部分损害、近立体视保存为特征.远立体视中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顺序发生逆行损害.近立体视中非交叉视差、交叉视差及零视差依次受损.保存的视锐度低于正常人群.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融合功能的损害出现早、严重,故对于融合范围异常的患者,即使视锐度正常也应立即手术,以利于功能治愈;如三级视功能基本正常,可进行正位视训练治疗.

    作者:王朝球;崔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亢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周期性麻痹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3例周期性麻痹甲亢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血清钾3.0-3.5 mmol/L 10例,2.5-2.9 mmol/L 6例,2.0-2.4 mmol/L 3例,低于1.5-1.9 mmol/L 4例.结论 周期性麻痹的甲亢应引起临床重视;诊断明确后在及时补钾的同时应尽快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控制后继续积极治疗原发病乃是防止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再发的关键;高温环境、高糖饮食、疲劳、激烈活动可诱发周期性麻痹的发作,应注意避免.

    作者:贝文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