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仙方活命饮加味内服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

高轩;丁幸坡;张雨;赵万良

关键词:髋关节滑膜炎, 儿童, 仙方活命饮, 外敷,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味内服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卧床休息及患肢皮肤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内服外敷。观察两组治疗7 d、14 d时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滑膜炎采取仙方活命饮加味内服外敷综合治疗行之有效,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疼痛等。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双侧髋臼内陷1例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髋关节时,可引起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终导致髋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病变晚期可合并出现髋臼内陷。本文报告采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髋臼内陷1例并文献复习,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周毅强;张建新;邱明山;郑晓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动物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及评价标准比较

    报告了类风湿关节炎造模方法的研究现状。常用的西医造模方法有佐剂诱导、胶原诱导等,常用的中医造模方法有模拟外感风寒湿、风湿热、肾虚等症状,常用的中西医结合的造模方法即将二者相结合。常用的模型评价标准主要从关节、病理、免疫、影像4个方面进行。

    作者:杨亚旭;邵丽娟;黄小丽;陈琳;朱琦;董小耘;卜平;孔桂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仙方活命饮加味内服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味内服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卧床休息及患肢皮肤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仙方活命饮内服外敷。观察两组治疗7 d、14 d时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观察指标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滑膜炎采取仙方活命饮加味内服外敷综合治疗行之有效,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疼痛等。

    作者:高轩;丁幸坡;张雨;赵万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巨淀粉酶血症、胰腺炎1例

    巨淀粉酶血症是指淀粉酶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不被肾清除而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临床较为少见[1],容易误诊为胰腺炎[2]。现报道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巨淀粉酶血症、胰腺炎1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62例术后康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患者62例,术后给予常规处理及功能锻炼,定期随访1年。结果:62例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0°~67°,而术后为110°~13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在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中的后续康复效果佳,疗效明确,术后并发症少,属于理想、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陈曦;曹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之“偻痹”病名考

    文章对强直性脊柱炎之“偻痹”病名进行了考证。中医学将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痹证”范畴,“尪痹”“大偻”之病名虽备受青睐,然究其病因病机仍未十分贴切,故提出“偻痹”之名。

    作者:潘彩彬;刘献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塌渍配合臭氧及护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及护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治疗,并定期向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同时给予精心护理。30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臭氧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且安全、可靠、痛苦小。治疗过程中辅以精心护理及有效的健康指导,可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雅;孙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王宏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王宏坤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而致津液不畅,关节僵硬疼痛难以滑利。根据王宏坤教授多年诊治过程总结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

    作者:齐秀春;陈艳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3例,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平均4.5个月。术后患者踝关节稳定性显著提高,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患者AOFAS总评分由术前(42.38±4.52)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81.35±3.1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FAS髋关节评分标准,良11髋,可2髋,优良率为84.62%。结论: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纠正畸形,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帅;张宏军;范克杰;王绍辉;穆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郭会卿教授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经验

    郭会卿教授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证属阳虚寒凝者,治宜助阳散寒,祛湿通络,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证属寒湿痹阻者,治宜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用温经蠲痹汤加减;病程日久,肝肾亏虚者,治宜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作者:李萌;王莉莎;郭会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骨关节炎专辑”征稿启事

    作者:《风湿病与关节炎》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李楠教授巧用中药药理学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李楠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湿热壅盛”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关键,又是其临床基本的证候类型,“祛风湿,清热解毒”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要原则,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纲领。李楠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以现代药理学理论指导药味选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病证结合”,特色鲜明且疗效确切。

    作者:陈泽华;林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多角骨切除、拇长展肌悬吊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手术指征的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7例,采用大多角骨切除、拇长展肌悬吊关节成形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Krimmer腕关节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6.07±1.93)分降到术后的(1.52±1.09)分;Krimmer腕关节评分由术前的(39.37±15.71)分提高到术后的(60.26±18.8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角骨切除、拇长展肌悬吊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较满意。

    作者:毛晓艳;高书图;刘又文;段卫峰;吴一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肝痹为五脏痹之一,是按五脏组织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黄帝内经》之后,众多中医文献中对肝痹系统论治较少,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肝痹认识不清。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肝痹的论述进行整理和研究,包括肝痹的病名、肝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肝痹的论述及肝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肝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满意;娄玉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膏方治疗风湿病优势探讨

    近年来,膏方因能“补益扶正”逐渐成为治疗慢性疾病的热点。追溯古代文献,总结现代各医家使用膏方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探讨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常见风湿病的优势。

    作者:方利;刘健;章平衡;谈冰;朱福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2015年《中医正骨》杂志

    作者:《中医正骨》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侧记

    201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于11月15~19日在美国著名的教育、医学中心,风景秀丽的古城波士顿召开,会议分为大会、小会报告,壁报交流等,内容丰富多彩。本次会议公布了将于2015年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推荐,更新了痛风指南,发布了首个中轴脊柱关节炎指南。这3个指南或推荐都不约而同地从方法学做了更严密透明的改进。会议回顾展示了风湿病领域的各项科研成果,并对未来风湿免疫病的诊治研究指明了方向。

    作者:林星;俞建钰;吴茂春;陈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MGB1在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中的意义及与RA-ILD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监测和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已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缓解期25例,活动期56例)血液标本,测定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并对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进行同步检测,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活动期患者各检测指标水平高于缓解期,缓解期高于正常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P<0.01)。活动期的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表达升高,并与病情活动度有一定相关性,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徐力;刘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论文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风湿病与关节炎》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恩施部分地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恩施部分地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状态情况及其原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恩施地区的54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抑郁140例,占26.92%;轻度抑郁270例,占51.92%;中重度抑郁110例,占21.15%;男性患者抑郁156例,占30%,女性患者抑郁364例,占70%。导致患者抑郁状态排在前3位的原因是担心疾病疼痛、担心生活不能自理和担心药物副作用,分别为138例、108例和6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6.30%、28.42%和17.89%,占所有原因的82.61%。结论:恩施部分地区73.08%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存在抑郁情绪,这与恩施地区属于武陵山区日照少有关,也与恩施地区经济条件较差,老年人负担重有关,还与长期使用抗风湿药物导致毒副作用有关。

    作者:谢晶芹;向珊;蔡德慧;黄元梅;朱晓琳;张翠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