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金钟;汪明新;阿孜古丽;王疆荣;胡彦兵

关键词:臭氧, 局部, 注射治疗, 软组织, 损伤性疼痛,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观察, 就诊人群, 仪治疗, 氧治疗, 疼痛科, 赫尔曼, 门诊, 疾病, 德国
摘要: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在疼痛科门诊就诊人群约占2/5.我科自2006年开始,采用德国赫尔曼臭氧治疗仪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临床观察常见的8种疾病,共141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1]是指包括多种疾病状态,以颞下颌关节运动为中心,以影响张口、咀嚼为主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功能紊乱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其中的一个类型,其治疗方法繁多,但疗效并不确切,而且治疗过程漫长,本文采用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a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方法,以期提高疗效.

    作者:王久国;单维芳;杜启涛;曲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4年8月~2006年7月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LIDP)120例,并与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的80例患者对比观察,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海;沈玉杰;闵俊;谢来芬;李华;张明广;黄富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注氟比洛芬酯对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氟比洛芬酯(凯纷)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可行性.方法: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n=12):A组(术前静注凯纷1mg/Kg),B组(术毕静注凯纷1mg/Kg),C组(空白对照).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即刻(T1),1(T2),2(T3),4(T4),6(T5)和12小时(T6)后的VAS评分(P<0.05).结果:术后4小时内,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12小时内,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接受凯纷镇痛的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与术后给药相比,术前静注凯纷提供了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见.

    作者:何星颖;刘虎;袁红斌;王成才;石学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海拔地区老年性骨性膝关节炎的冲洗和关节腔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骨性膝关节炎是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改变.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为2200米),老年性骨性膝关节炎更为多发病.我科近两年时间采用关节腔冲洗和关节腔注射治疗的方法(个别患者周围阻滞),有效控制了膝关节的疼痛,改善了膝关节的功能.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育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非手术治疗据Saal[1]统计,80%~90%的LDH患者通过卧床休息,腰椎牵引,消炎镇痛药,理疗及微创治疗等就可得到缓解或临床治愈.其中,微创治疗因疗效确切,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LDH的微创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熊艳峰;杨晓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改良胸膜间阻滞治疗严重胸背部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胸膜间阻滞治疗严重胸背部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严重胸背部PHN患者36例,自患侧腋中线第9肋上缘以改良16号硬膜外穿刺针垂直进针达肋膈隐窝(胸膜腔宽的位置),置硬膜外导管,将导管埋于皮下隧道,以0.5%布比卡因20 ml(含5μg/ml肾上腺素)经导管注入此腔,1次/d,疗程为2 w,每次注毕使患者头侧稍降低,平卧30 min.对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和3月行VAS评分,评价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3月后随访,疼痛无明显增加,治疗3天和3月后的疗效优良率分别75%,72%,有效率分别为97%,93%,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胸膜间阻滞治疗严重胸背部PHN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门诊即可实施.

    作者:贾和平;金瑞林;孔桂良;李英杰;徐谦;李亚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鞘内注射士的宁对吸入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strychnine-sensitive glycine receptor,GlyR)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乙醚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i.p.)吸入麻醉药,以甩尾法和福尔马林法观察鞘内注射(i.t.)士的宁(strychnine,Stry)对吸入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在甩尾实验中,Stry 0.1 μg i.t.能降低乙醚镇痛小鼠的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ency,TFL)(P<0.05),但对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镇痛小鼠的TFL无明显影响(P>0.05).Stry 0.2,0.4 μg则使四种吸入麻醉药镇痛小鼠的TFL降低(P<0.05).福尔马林实验中,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能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但Stry(0.1,0.2,0.4 μg)i.t.对上述4种麻醉药的镇痛作用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脊髓GlyR可能是吸入麻醉药抗热刺激伤害的重要靶位,但不影响吸入麻醉药对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

    作者:陈(龑);李惠萍;戴体俊;巩春智;孔莉;曾因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骨性关节病.该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8月应用O2~O3混合气体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导如下:

    作者:刘宝君;郑眉成;谢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胶原酶溶解术的穿刺方法与技巧

    胶原酶溶解术以其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及患者认可,成为国内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经各科医生的不懈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胶原酶的注药途径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穿刺方法日益规范,穿刺准确性更趋精准,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这项技术得到健康的发展.笔者就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近万例的穿刺操作,谈谈临床常用穿刺方法应掌握的一些穿刺技巧,供医生参考.

    作者:姜才美;王助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损伤大鼠L5脊神经及其前后根对痛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腰5脊神经和脊神经根不同部位损伤对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腰5脊神经结扎加切断(lumbar 5 spinal nerve ligation,L5 SNL)、腰5前根切除(lumbar 5ventral rhizotomy,L5 VR)和腰5背根切除(lumbar 5 dorsal rhizotomy,L5 DR)诱导大鼠痛觉过敏,结合痛行为学测试观察病理性疼痛的发展过程.结果:(1)L5 SNL可引起大鼠病理性疼痛.双侧后肢50%撤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撤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于术后1d明显下降,痛觉过敏的症状,在同侧后肢持续了5周,在对侧后肢也保持3周.(2)L5 VR也可诱导大鼠产生病理性疼痛.双侧后肢50%PWT和PWL于术后1d明显降低,并维持到了术后第5周.(3)L5 DR没有引起大鼠产生痛觉过敏症状.与术前基础值和假手术组比较,L5 DR后50%PWT和PWL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性损伤运动纤维和损伤脊神经均能诱导大鼠产生病理性疼痛,但脊神经背根损伤不引起痛觉过敏.

    作者:许继田;涂会引;樊红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鼻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在鼻腔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鼻腔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Ⅰ组患者术前5分钟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 mg/K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观察术中的出血量,血糖的变化,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记录术后2、6、12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麻醉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出血量Ⅰ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前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和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6小时VAS评分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小时VAS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中均未发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氟比洛芬酯可用于鼻部手术的术后镇痛.

    作者:胡蓉;李季;欧阳文;段开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分析

    目的:本文对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的状况,腰痛的性质、特征和诱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1132名高原汽车驾驶员的问卷调查和91名驾驶员的体格检查,分析各种造成腰痛的原因和相关因素.结果:(1)高原缺氧反应可导致驾驶员发生腰痛,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职业行为和不良工作体位与腰痛有关.(3)腰痛性质以酸痛为主.(4)半数以上驾驶员腰背部有压痛点,而与腰背肌有关的压痛点占45.61%.结论: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的病因较为复杂.此种腰痛为一种可逆性、与职业习惯相关的亚临床症候群.

    作者:于红;何丽华;吴闻文;候树勋;王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在疼痛科门诊就诊人群约占2/5.我科自2006年开始,采用德国赫尔曼臭氧治疗仪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临床观察常见的8种疾病,共141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钟;汪明新;阿孜古丽;王疆荣;胡彦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痛行为学和骨损害的观察

    目的:在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骨质损害的程度.方法: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21、28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和痛行为学表现:von Frey细丝刺激足底测量机械缩足阈值和行走后足使用评分评价行走诱发患肢痛;分别于注射后7、14、21、28天进行X线检查评估股骨破坏程度;取股骨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和骨结构破坏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在注射后第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体重(P<0.05),注射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第14天出现行走诱发患肢痛.第14天X线摄片显示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8天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小鼠骨癌痛模型复制成功.

    作者:马正良;夏小萍;朱巍;业光衡;韩鹂;费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维适形放疗加希罗达对晚期胰腺癌止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同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2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14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给予希罗达同步化疗.放疗开始的第1 d开始口服希罗达,每日1000 mg/m2,bid.连用14 d,停药7 d,21 d为一周期,至少用药2个周期以上.单放组14例,单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两组病人照射剂量相同(45~56 Gy,1.8~2 Gy/次,5次/周).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5.7%、42.9%,疼痛改善持续时间分别为137 d、102 d.两组疼痛缓解率和疼痛改善持续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综合组(6.8个月)较单放组(4.7个月)延长(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可以改善晚期胰腺癌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希罗达可能有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房彤;陈力;孙保锦;高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麻气管插管中HANS对皮质醇、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韩氏仪(HANS)用于全麻气管插管对血清皮质醇、血糖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韩氏仪(HAN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HANS组以韩氏仪刺激合谷-劳宫穴,对照组无穴位刺激,均以相同的静脉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抽血测定韩氏仪使用前和插管前后的皮质醇、血糖,并记录血压、心率.结果:HANS组的皮质醇于气管插管前后均明显下降,且都低于应用HANS前,血糖保持稳定;对照组皮质醇、血糖于插管后明显升高.HANS组、对照组血压于麻醉诱导后下降,插管后HANS组血压升至基础值水平,对照组血压则高于基础值.HANS组插管后心率稳定,对照组插管后心率明显升高.结论:HANS用于全麻气管插管,可有效抑制皮质醇、血糖、血压、心率等升高的应激反应.

    作者:叶庆明;李朝阳;张华丹;蒋劲;马伟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物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或银质针导热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紧张型头痛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头痛,一般采用心理调节及抗抑郁复合镇痛药治疗,起效慢且效果不满意,我们从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采用三种临床方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赢;王海鹰;张雷;石伟;王苗;雷秀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痛点注射和肌注神经妥乐平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发病年龄多为50岁左右,高龄人也不少见.初起疼痛轻微,逐渐加重,甚者疼痛难忍,夜不能寐.患者非常怕凉,随症状进展.肩关节粘连功能受限,重者及高龄人生活自理困难,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肩周炎都有效果,但对疼痛的缓解及功能的恢复较慢,治疗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我科于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应用神经妥乐平加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曾宪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