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燕;金晓红
目的 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膝关节OA)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46例膝关节OA患者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应有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我院自制活络祛风液外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93,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疗效明显.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段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心肌酶谱五项指标中,CK-MB是对心肌损伤诊断的特异性高,曾经被认为是心肌梗死诊断的一项金标准.尽管目前有肌钙蛋白等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但CK-MB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治疗中仍具有重要意义.CK作为总酶,包括同工酶CK-MM、CK-MB和CK-BB,以及一个存在于线粒体的同工酶(CK-Mt).CK-MM主要存在骨骼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其次在胃肠道和子宫平滑肌内,正常成人血清中无CK-BB,当上述组织坏死时可出现血清CK-BB活力增高.临床上通常以CK-MB/CK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在理论上,同工酶CK-MB不可能大于总酶CK.
作者:武冬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现将我护理的胎盘早期剥离30例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34岁,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5例,占16.7%;轻型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25例,占83.3%,合并妊高症17例,双胎妊娠1例,羊水过多5例,脐带过短3例,不明原因4例.
作者:方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肝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总结45例肝癌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44例锁骨下静脉留置管通畅,1例致轻度气胸,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肝癌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给药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爱梅;付世艳;刘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人神经母细胞瘤(adult neuroblastoma ANB)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盛京医院诊治的4例AN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4例ANB患者发病年龄22~33岁,男女比例3∶1.临床主要表现为胸腹部包块、隐痛不适.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小儿NB表现相同:瘤细胞圆形深染,大小较一致,可见坏死及钙化.瘤细胞表达NSE、NF、Syn.结论 ANB是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在临床和病理诊断时要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
作者:舒红;李洪飞;孙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黄汤浸泡联合抗生素治疗化脓性指头炎的疗效.方法 60例化脓性指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三黄汤浸泡联合抗生素肌内注射,7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一抗生素肌内注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三黄汤浸泡联合抗生素治疗化脓性指头炎优于单一抗生素治疗.
作者:贺晓茹;梁红敏;孙崇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女,28岁.因角膜炎在当地卫生院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在输液过程中颈部皮肤出现红斑皮疹,自觉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随之出现下腹部剧痛,无腹泻,否认痛经史,无阴道流血.当地医生立即作停止输液,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 mg,于2011-06-16T16:30送我院急诊科.查体:T 36.0℃,P 92次/min,BP 120/8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表情痛苦,五官端正.左侧颈部可见散在红色皮疹,颈软.心肺无异常.
作者: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态肥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常并发呼吸、循环等系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1].手术能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2].近3 a来,我院开展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病态肥胖共19例,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我院收治的脑型恶性疟疾误报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0岁.5周前到非洲乌干达工作,于发病2周前回国.1周前着凉后出现发热,热峰40.1℃,热型不规则,伴有寒战、大汗后热退,反复发作,并伴有头痛、干呕,无昏迷、抽搐,自行服用抗感冒中成药,上述症状无好转;于3d前至当地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就诊,拟发热待查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1d前出现间断性意识障碍,时有胡言乱语,无昏迷、抽搐,查末梢血可见红细胞内有环状体,初诊疟疾于2010-08-10晚转诊我院.
作者:吴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开腹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开腹术后合并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进行分析总结讨论.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手术史,内异症和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效果好,预防的关键在于行剖富产时要注意保护腹壁切口.
作者:李娜;李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的造成的伤害,使其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方法 将职业危害分为三类,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各种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危害情况.结果 心理社会性危害的伤害大,其次是物理性伤害及其他伤害.结论 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加强安全防护,减少职业危害,可提高急诊抢救护理水平,为社会为医院做出大的贡献.
作者:许少辉;周朝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女,16岁.2个月前发现右面颊部肿物,无疼痛,无面部麻木,右颊部略隆起,张口略感疼痛不适入院,既往体健.查体:颊黏膜区膨隆,可触及一约3 cm×1 cm大小的肿物,质韧,触痛,下游离缘光滑,活动度尚可.MRI检查:右侧翼腭窝区可见一大小约为1.8 cm×2.7 cm×3.3 cm的等T1长T2信号,其内夹杂长T1长T2信号.手术及病理所见:于上领窦后外侧壁找到肿物边缘,其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边界不清.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及腺泡型,以透明细胞为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AACT(+),CK8(+),CK5/6部分阳性.病理诊断:涎腺腺泡细胞癌.
作者:马新波;赵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血友病血肿形成致股神经损伤漏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2岁.因右下肢疼痛、麻木、渐进性肌肉萎缩4个月于2011-01-11来诊.患者于2010-09不慎外伤后出现右侧腹股沟及右大腿肿胀及疼痛不适,不能下床行走,初疼痛、麻木范围局限于肿胀部位.当时在南方打工,就诊于当地某医院,经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好转,但逐渐出现右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周围疼痛、麻木感,严重时不能行走,并右大腿内侧肌肉逐渐萎缩.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未见出血点,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各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右大腿前外侧至右小腿膝下20 cm处痛温觉减退,复合感觉存在.
作者:黄继林;封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三大疾病[1].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久未怀孕的原因归罪于女性,所以不孕妇女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情感波动[2].笔者对不孕妇女早孕后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为其顺利渡过妊娠期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青梅;王云双;刘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93例产后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69例,胎盘因素17例,软产道裂伤2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其他3例.全部治愈出院,但有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做好孕产妇的高危管理,积极治疗并发症,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认真观察,细心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强国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选择我科肾病综合征患儿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1~14岁.均为长期用激素治疗后反复发作的患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及电解质紊乱,且血液呈高凝状态.为了治疗,都需要静脉输液.都使用静脉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留置时间短24 h,长不超过1周,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5%.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血肿复发的原因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9岁.因右下肢走路乏力经头部CT扫描诊断左侧幕上硬膜下血肿.0.5a前有过头部轻微碰伤.入院后查体BP140/80 mm Hg P 80次/min,呼吸平稳,神清语明.主要阳性体征:右侧肢体轻瘫,上肢肌力约Ⅳ级,下肢肌力相当于Ⅲ级.
作者:周及彤;王德伟;白玉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特勤人员长期处在特殊环境工作,活动空间受限,精神紧张,与社会家庭隔离,体力、脑力、心理负荷常常明显地超过其他人群,且部分特勤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不足,造成特勤人员的生活方式不容乐观.因此,在特勤疗养人员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特勤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1].
作者:田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几年,我院承担了武汉大学医学部、徐州医学院、咸宁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在努力提高实习生带教质量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体会如下.1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要保障教学工作和谐、顺利地进行,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我们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范围,从分管院长到科教科、教研室、二级科室到带教老师都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作者:张玲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二期梅毒误诊为过敏性皮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1岁.躯干、四肢红斑、丘疹伴瘙痒半个月.患者2011-06无明显诱因左肩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明显,未予重视,皮疹逐渐增多,扩展至四肢及躯干,并于红斑基础上出现米粒大小丘疹,未予任何治疗.初步诊断过敏性皮炎.患者否认冶游史,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疼痛、脱发及外阴溃疡.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张芳芳;刘辉;胡楠;史晓蔚;罗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