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气道病理改变主要为炎症细胞浸润表层上皮,黏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黏液分泌增加,在此基础上出现相应的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等病理生理学改变,黏液高分泌和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及多痰[1].因而气道管理在COPD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细菌感染是导致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在急性加重期痰液量增加明显,粘稠不易咳出,进一步加重将导致人工气道的建立,而急性加重期加强气道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气道的建立,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减轻人工气道建立所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韩江玲;刘志敏;张换春;唐健滨;何敬堂;刘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采血室锐器伤的危害因素与控制对策.方法 总结临床采血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通过不断学习采血时锐器伤的主要因素及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锐器伤后,必要时由专业人员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 加强采血室内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锐器所致的临床感染.
作者:李佩;姜丽民;苏兰香;赵冬梅;刘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女,16岁.2个月前发现右面颊部肿物,无疼痛,无面部麻木,右颊部略隆起,张口略感疼痛不适入院,既往体健.查体:颊黏膜区膨隆,可触及一约3 cm×1 cm大小的肿物,质韧,触痛,下游离缘光滑,活动度尚可.MRI检查:右侧翼腭窝区可见一大小约为1.8 cm×2.7 cm×3.3 cm的等T1长T2信号,其内夹杂长T1长T2信号.手术及病理所见:于上领窦后外侧壁找到肿物边缘,其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边界不清.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及腺泡型,以透明细胞为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AACT(+),CK8(+),CK5/6部分阳性.病理诊断:涎腺腺泡细胞癌.
作者:马新波;赵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23例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心理护理组除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差别.结果 心理护理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指数(SAS)评 分与人院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程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利用思密达、药用炭粉、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临床诊断腹泻病的2岁以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用温生理盐水、思密达十药用炭粉混悬溶液保留灌肠;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口服思密达治疗.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结果 通过思密达十药用炭粉混悬溶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总有效率达95%.结论 利用温生理盐水、思密达加用活性炭混悬溶液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桂红;赵桂珍;徐晓芹;张晓娟;田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溶栓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监测及取栓溶栓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留置导管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早期取栓溶栓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秋兰;宗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等心理学量表为工具测量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及心理特征,入院后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然后将入院时和入院后六周的各项因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入院6周后患者临床及心理问题明显消失或缓解,心理学量表各因子分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结合老年抑郁症患者人格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可有效促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用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净化126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观察效果,留置导管时间及其并发症.结果 尿毒症治疗效果与内瘘相当,导管留置时间为3~50 d.按并发症出现例次,有血流量不足、导管脱出、堵塞、局部感染、渗血等.结论 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解决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正确选择.护理措施恰当,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邱影;沙丽艳;林冬梅;孙莉;翟美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鼻腔异物误诊为鼻窦炎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8岁.患儿家长诉5 a前始,患儿出现左侧鼻塞,持续性,时常流脓涕,偶有涕中带血.且每年夏天左鼻腔有臭味.无发热,无头痛.曾经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鼻窦炎,并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口服以及滴鼻药,症状无改善.近几日因天气热,鼻症状加重,于2011-06-10到我科就诊.询问病史,查体:外鼻无畸形,右鼻腔未见异常,左鼻腔充满脓性分泌物,吸引器吸除之,可见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肥大,鼻腔中后段既中鼻甲与鼻中隔对应处见灰黑色混有脓性分泌物团块,坎顿在中鼻甲处,中鼻甲有挤压变形.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孕期心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心理状况的改善.方法 应用心理量表对河北昌黎县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将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4例和256例.对照组接受的是一般的产前护理,而干预组则接受心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临产前的焦虑和抑郁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可以通过对其心理干预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史孟艳;冷瑞梅;孙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孤立肺结节为表现的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周围性肺癌28例应用GEBrightspeed螺旋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8例在CT片上均显示为肺内的孤立性小结节,均位于肺外周,19例浅或深分叶征、16例毛刺征;12例胸膜凹陷征;11例血管集中征;5例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结论 CT影像学能够为肺孤立结节周围型肺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需与腺瘤、结核球鉴别,暂时不能作出诊断者,定期复查或穿刺活捡进一步定性.
作者:宋福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93例产后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69例,胎盘因素17例,软产道裂伤2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其他3例.全部治愈出院,但有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做好孕产妇的高危管理,积极治疗并发症,正确处理产程,产后认真观察,细心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强国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特勤人员长期处在特殊环境工作,活动空间受限,精神紧张,与社会家庭隔离,体力、脑力、心理负荷常常明显地超过其他人群,且部分特勤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不足,造成特勤人员的生活方式不容乐观.因此,在特勤疗养人员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特勤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1].
作者:田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共治疗80例,均于术后24 h下床活动,术后10d出院,随诊6~12个月,全部病例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患肢活动自如.结论 对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是保障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柏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对早期十二指肠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3岁.入院1个月前出现上腹痛,呈阵发性隐痛,伴反酸、暖气.明感腹胀,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未觉明显体重减轻.入院查体:神清,未见肝掌及蜘蛛痣,颈静脉无充盈,心肺心诊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腹平片示:右侧中上腹部局部肠管扩张并液平.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一斜行类似笔杆压迫的切迹,并可见十二指肠逆蠕动.腹部CT示:胃腔扩张明显,十二指肠肠壁增厚.腹部血管造影示:腹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结构正常,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间夹角较小,约12°左右.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多发息肉可能.术中见:十二指肠三、四段交界处一约2 cm×2 cm大小表浅溃疡型肿物,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较小,压迫十二指肠.术后病理示:十二指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犯肠壁全层.
作者:梁贤文;彭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规范化培训提高在职护士操作技能.方法 以培养操作技能示教老师为切入点,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以示教方法传授给护士,按其标准规范进行练习,定期进行考试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晋升、评优挂钩.结果 制订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性的流程,从目的→评估→用物准备→流程→注意事项→评价→终末处理,操作成功率由68%上升至99%,患者满意度由78%上升至98%.结论 护士流动性大、年轻、学历低、水平参差不齐,要培养一支精湛技术的护理队伍,通过培养示教老师进行示教形式的在职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丁玉琴;沈莲;张英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a湘潭市中心医院的3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床旁胸片及肺部CT影像.结果 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影像表现为肺间质及肺泡内渗出性病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出现及吸收时间不同.结论 胸片和(或)肺部CT检查,对烧伤合并吸入性肺损伤病情诊断、评估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帅志峰;向飞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阿昔洛韦致老年患者急性肾衰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0岁.因左侧胸部疼痛3d在本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门诊治疗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成都平原药业批号1002010.5)0.5+0.9%氯化钠溶液250静脉滴注2次/d,阿昔洛韦片(石家庄以岭药业批号1001010.2)口服0.2,2 g/d,次日出现恶心、呕吐,3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腰痛、尿少、意识模糊.入院查尿素氮24 mmol/L,肌酐570 μmol/L,钾5.1mmol/L,钠143 mmol/L,氯109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4mmol/L,尿常规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1.4g.血常规:Hb 100 g/L,pH 4.297,Be:-16 mmol/L.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APF).停用阿昔洛韦,保护肾功能,利尿治疗,抗贫血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心脏功能.对症治疗.经10 d余的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世东;常淑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11-2010-11收治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2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暖箱保暖,维持血糖、血压、酸碱平衡稳定,保证气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静脉营养,维生素C,ATP等支持对症基本治疗.对照组使用氨茶碱,首剂5mg/kg,0.5h内静脉滴入,12 h后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一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次),每8h一次静脉泵入,与氨茶碱交替使用,两组治疗至呼吸暂停消失后减停.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62.5%),有效9例(28.1%),无效3例(9.4%),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显效13例(43.3%),有效7例(23.3%),无效10例(33.3%),总有效率66.6%.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6,P<0.05).结论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优于氨茶碱单独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且用药安全性高,加上纳洛酮价格低廉,配制简便,故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乐功芳;彭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住院期间发生排泄(排尿、排便及排汗)障碍患者69例,另有107例同期住院无排泄障碍的同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及近期预后指标变化.结果 排泄障碍组的CT中线移位例数、急性期并发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院时MMSE评分、MODS评分、NDS评分、FIM评分和MBI评分却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 卒中后排泄障碍患者急性期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较差.
作者:田沈;周铁柱;徐传丽;周环;高连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