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血病患者肝脾改变的超声图像特点

郑辉;周春艳;罗丽颖;臧晓红

关键词:白血病/诊断, 肝/超声检查, 脾/超声检查
摘要: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是由髓系造血干细胞前体的异常克隆造成的,根据原始细胞数量及疾病进程可分为慢性及急性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存在血液循环中,会对全身脏器造成浸润,其中肝脏和脾脏浸润为常见,而超声诊断对肝脾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白血病患者肝脾超声改变机制及其与白血病类型的关系总结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新的微创手术方法,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42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术前、后护理.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恢复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一项新的、有效的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护理上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治疗的必要条件.

    作者:沈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VAP患病率和病死率由于诊断手段不同,各家报道不一.国外报道的VAP发病率为9.0%~69%,病死率为24%~76%;国内报道的VAP发病率均为60%,病死率为32.0%~39.1%[2].一旦发生VAP,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因此,明确VAP的危险因素,积极寻找对策成为ICU危重患者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分析VAP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水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1例分析

    对肾上腺结核致Addison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6岁.缘于全身乏力、倦怠5个月于2010-07-18入院治疗.于外院拍胸片发现两上肺及右中肺斑片状阴影,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用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2周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并逐渐加重,考虑为链霉素药物反应,27 d后停链霉素,改为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治疗,并用胃复安等药物对症治疗胃肠道症状,呕吐、恶心好转.

    作者:李桥;张翠英;赵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骨量及血清瘦素、骨代谢指标对照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量及血清瘦素、骨代谢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37例2DM合并OP患者、41例单纯OP患者和28例同龄、同性别及正常骨密度(BMD)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三组对象接受了腰椎L1~L4 BMD、左侧股骨颈BMD、血清瘦素(LEP)、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测定.结果 2DM合并OP组的腰椎L1~L4及股骨颈BMD、外周血LEP浓度明显低于单纯OP患者和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两者(P均<0.01~0.05).结论 2DM合并OP患者存在着较明确骨量减少及血清LEP低水平表达,但骨转换指标活跃.

    作者:王溪原;张远石;苑福生;张世纲;曹国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外伤6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人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手,然而,随着机械化、半机械化设备的应用,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使手外伤患者有日渐增多,手外伤成为急诊常见的损伤之一,在我国,手外伤占到外科急诊的30%~40%[1].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将患者的康复率提高,致残率下降,现将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玉霞;马鹏冲;孔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癌肝动脉介入治疗后镇痛泵持续灌注化疗20例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发现时大多为晚期,无手术指征,患者自然病程仅数月.我院2005年采用动脉化疗后镇痛泵持续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20例.为配合新技术开展,保证患者安全,术前我们进行充分讨论及护理设计,取得满意效果,体会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8~64岁,平均49岁.均经CT、AFP/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无手术指征患者,腹腔干动脉造影少血供者6例,中等血供、碘油沉积欠佳者14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karnofsky评分≥70分,单发巨块形4例,多发16例.

    作者:杨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ICC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常采用经外周浅静脉多周期化疗,易引起并发症如化学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漏导致皮肤和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PICC适用于肿瘤化疗是避免上述损伤的有效方法,熟练操作后成功率高.

    作者:夏征兵;孙艳红;刘飞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静脉置管术在白血病患儿化疗中的应用

    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是静脉穿刺.尽管目前临床上多采用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静脉输液港,大限度地保护患儿的静脉,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是有些患儿由于自身条件原因,无法留置PICC管和静脉输液港,在巩固治疗阶段,我们选择了深静脉置管术,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奇英;冷雪娟;杨洁;吴君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网站设计思路与发展前景

    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医疗体质也在不断的改革完善,所以现在的医疗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正可以利用发展趋势越来越强的网络来作宣传,建立医院网站.通过网站宣传来突出品牌特点,树立形象,这是目前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在宣传推广方面的共识[1].相信网站的建立会在形象塑造、效率提高以及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建立网站的具体情况,探讨一下医院网站的设计思路和前景发展.

    作者:常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脑梗死误诊12例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脑梗死误诊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我院2009-03-2010-01收治入院的小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 共有12例小脑梗死患者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梗死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有关.结论 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MRI检查和专科医生治疗是减少小脑梗死误诊的关键.

    作者:孙光明;刘林珠;高西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口腔科医生工作服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口腔科医生的工作服细菌污染情况.方法 从口腔科医生中随机抽取5件工作服,分别于穿后1d、3d、7d在不同部位进行细菌污染情况检测.结果 口腔科医生的工作服在穿后7d,左、右袖口及左前胸的污染情况严重超过了卫生部规定的物体表面带菌标准(10 cfu/cm2).结论 勤换工作服,至少2d一次,使患者的头面部接触到的工作服是干净的.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鞣酸软膏预防重症患者臀部腌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鞣酸软膏预防重症患者臀部腌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 分析2008-01-2010-12解放军第309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30例重症患者应用鞣酸软膏预防臀部皮肤腌红,并与同期30例只应用爽身粉干燥的重症患者臀部腌红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预防性应用鞣酸软膏组中共有1例出现了臀部腌红,对照组中发生臀部腌红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鞣酸软膏预防重症患者臀部腌红效果明显.

    作者:李琳;冉林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非酮症性高血糖性癫痫1例的急救护理

    糖尿病性癫痫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低血糖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但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状态,仅单纯高血糖亦可引起抽搐发作,称为非酮症性高血糖性癫痫,临床较少见[1].既往多无糖尿病病史,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神经内科,容易误诊.我科在2011-05收治非酮症性高血糖性癫痫1例,现将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朱小敏;周小龙;李婷;汪子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干动脉瘤诊断治疗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本文对我院腹腔干动脉瘤诊断治疗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1病历摘要男,50岁.无不适主诉,常规行PET/CT(64层)全身体检,发现腹腔干处膨大,当即行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为腹腔千真性动脉瘤.遂入院治疗,查体:BP 150/100 mm Hg,血糖6.4 mmol/L.既往: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多年.初步诊断:(1)腹腔干真性动脉瘤;(2)高血压;(3)糖尿病2型;(4)高血脂.入院后局麻下行腹腔干真性动脉瘤造影+栓塞术,术中见动脉瘤封堵完全,脾动脉,肝动脉及胃左动脉显影良好,术后1周复查CTA,未见动脉瘤显影,腹腔干分支动脉显影良好.

    作者:都日娜;李培秀;杨奋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对术后自控镇痛的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术后自控镇痛(PCA)的认知程度.方法 给手术科室的医护人员发放自制调查表,按职称分两组,中高级医护人员组(组Ⅰ)和初级医护人员组(组Ⅱ),进行PCA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46张,回收226张.组Ⅱ推荐使用PCA者占77.6%,组Ⅰ占67.1%;认为应用PCA的时间应为2d者,组Ⅱ 71.4%,组Ⅰ为51.9%;不用PCA主要原因是担心费用高和不良反应;以上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级医护人员的PCA认知程度较高.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术后PCA使用率和质量的前提.

    作者:李敏仙;顾颖红;周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肺巨大错构瘤1例分析

    1病历摘要男,67岁.以胸闷气短3a为主诉入院.胸部增强CT见:左侧胸腔内可见巨大不规则团块影,边界清晰,前后径约19.2cm,左右径约16.0 cm,其内密度欠均匀,低密度区平扫CT值约18 HU,增强后及延迟后未见明显强化;其内可见多发点状或块状高密度影;包膜局部较厚,平扫CT值约50 HU,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CT值70 HU,延迟后可见进一步强化,CT值80 HU;左侧肺野膨胀不良,临近纵隔结构受压右移,右侧肺野亦受压缩小,支气管变窄.左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作者:陈希涛;韩立波;陈东义;韩天赐;孙小飞;杜江;丛巍;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以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克罗恩病1例的护理

    克罗恩病又称为节段性结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或灰结肠炎,为亚急性与慢性全层性疾病,可侵犯消化道任何部位,多种病理改变合并存在,临床表现可涉及肠道本身及其他多个系统,缺乏特异性,而以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该病例的诊断及护理汇报如下.

    作者:江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观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减轻了患者每日扎针的痛苦,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魏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诊治分析

    目的 观察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对2007-01-2010-1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未出现股骨干骨折、股骨头坏死或切割、内植物局部感染或断裂失败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PFN A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很好的生物力学特性,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云程;杨立新;吴超;王宏伟;孟昭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系统萎缩1例的护理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以下简称MSA)是指一组迄今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早期的临床明确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且MSA患者生存时间仅7~9 a[2],而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影响较大.2011-05-06我科收治1例MSA患者,经过科学护理后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邢志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