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治疗胎盘植入5例的护理

江钰霞;吕海燕

关键词:胎盘, 侵入性/台疗/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例确诊胎盘植入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子宫动脉栓塞术,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5例经皮介入治疗后能及时有效地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量输注异型血液未引起输血反应1例分析

    对大量输注异型血液未引起输血反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3岁.2010-11-23因外伤、失血性休克入院进行抢救.术中先后输注A型600ml全血和A型200 ml红细胞悬液,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d后输血科再次交叉配血不合,重复血型鉴定怀疑首次血型定型错误,申请进行疑难血型鉴定.血型血清学检查:所用标准血清、试剂红细胞、筛选细胞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抗-A、抗-B标准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抗-H、抗A1及抗-A,B标准血清、抗人球蛋白血清为上海红十字血液中心生产;聚凝胺不完全抗体检测试剂为台湾BASO公司生产;A、B、O型试剂红细胞,筛选红细胞为上海红十字血液中心制备;1%菠萝酶自配.九宝田KA-2200型离心机,日本产.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血型血清学操作规程部分血型及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标准操作.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见表1.

    作者:吕延中;杨丽艳;郁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静脉入壶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

    1病历摘要男,32岁.主因自食新鲜人参0.5h后周身瘙痒、荨麻疹来院就诊,考虑为食物过敏,给予地塞米松10 mg(批号为2010612)静脉入壶,地塞米松入壶约2 min,患者突然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有濒死感、小便失禁.查体:BP 60/40 mm Hg,意识模糊,呼吸频率达32次/min,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HR 110次/min.即刻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心电监护,约2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呼吸平稳,哮鸣音消失,HR 76次/min,BP 120/70mm Hg,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观察1h一切正常.

    作者:贺晓茹;梁红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增生性疾病214例分析

    目的 研究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增生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利用棉签蘸取液氮冷冻皮肤增生性病变部位,冷冻范围约超出病变范围1~2 mm,每个疗程冻融3次,两次冻融间隔时间为5 min.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在214例皮肤增生性患者中,痊愈170例,好转4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5%.结论 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增生性病变疗效良好,是一种不良反应轻微、易于操作和价格低廉的方法.

    作者:宋秀春;白云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部外科术后ICU患者的疼痛护理进展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被日益受到重视.据统计75%的手术患者有比较明显的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持续疼痛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不利于术后康复[2].随着对疼痛机制的认识深入,及现代护理理念的更新,术后疼痛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腹部外科术后ICU患者的疼痛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腹部外科术后疼痛常见原因腹部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和各种导管插入或因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心理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有关,也于个人对疼痛的感知程度,人的情感反应,以及患者性格、性别、年龄、痛阈、文化背景、社会层次、过去对疼痛的体会等有关.患者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越差,男性较女性耐受力差;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ICU患者病情重、波动大、变化快,因病情需要一般不允许陪护.ICU特殊的环境和设置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ICU患者术后疼痛占38.46%[3].

    作者:尤小贵;叶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妇科血见愁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妇科血见愁丸治疗功血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围绝经功血患者15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妇科血见愁丸,对照组予雌孕激素,检测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2%)高于对照组(59.2%),P<0.05.用药后治疗组HGB、Ca较对照组升高,PT、APT T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血见愁丸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从而治疗功血.

    作者:刘艳芹;韩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胶囊20 mg,1次/d,联合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疏血通注射液6 ml/次,1次/d,治疗14 d后判断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治疗组44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乃梅;赵晓玲;杨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会厌炎2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1-03-2011-03收治的23例糖尿病合并急性会厌炎患者的资料.结果 23例均有咽痛,吞咽困难,3例有憋气,血糖在7.8~10.3 mmol/L之间,所有患者给以抗生素、地塞米松,控制血糖治疗,22例痊愈,1例行气管切开后出现昏迷.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急性会厌炎的患者再给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注意控制其血糖,必要时给以胰岛素控释血糖,有利于其炎症的好转.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姜堰市淋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姜堰市2010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淋球菌的耐药性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标准按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结果 200株淋球菌中检出154株对青霉素耐药(77.0%),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36株(18.0%);四环素耐药率为79.5%;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0.0%.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作者:吴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院2009-2010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a中共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因此,临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应用.

    作者:张大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创新基础护理理论考试形式初探

    我院打破传统考试的常规,创新了基础护理理论考试形式,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做法与体会向大家介绍.1创新基础护理理论考试形式的具体做法1.1建立基础护理理论考试电子题库,自动组卷 由护理部组织专人,顺利完成基础护理学电子题库的建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道试题有5个备选答案,题库内共有试题2021道.建立试题库是继续完善考试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1].在组卷时,可根据设定的条件自动随机生成符合要求的试题,在管理界面设置每一套试题的构成时,能够控制到每一章、每一节的试题数量、每一套试题中难、中、易三种难度试题的构成比,满足不同的考试目标与需求.

    作者:肖适崎;范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以由多种疾病、危害因素引起,CKD是与心脑血管疾病同等危害健康的疾病.因此,积极探讨和研究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临床经验体会,结合国内外文献,要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平时要注意养生保健,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不滥用药物等.1感染性疾病对肾脏的危害咽扁桃腺等部位发生链球菌等感染时,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其造成肾损害主要有二种:(1)免疫性肾炎;(2)栓塞性肾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地区、任何季节、任何人群,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链球菌感染时宜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应用青霉素G疗程要充足,否则无法彻底治愈肾脏病,致使急性肾炎慢性迁延.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均可引起IgA肾病发生,以及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加重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应积极控制感染性疾病.

    作者:韦振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地西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给予地西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2007-01一2010-07在乐亭县医院治疗的AMI患者10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于入院30 min内静脉给予地西泮.结果 观察组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静脉给予地西泮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佟桂侠;陈静;孙淑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成人破伤风46例的安全管理

    目的 保障破伤风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安全.方法 针对破伤风患者在病程中存在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安全隐患,班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6例破伤风患者无坠床、跌倒、窒息;1例舌咬伤;肺部感染21例;治愈43例,死亡3例.结论 护理人员树立安全管理意识,掌握疾病特点,及时有预见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患者出现护理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郭晓华;刘唏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脑反射及利多卡因抗眩晕12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抗眩晕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眩晕患者120例给予脑反射治疗及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辅以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20例,治愈87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45例于当天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42例于第2天症状消失.20例于第3天症状明显减轻.3例于第4天症状明显减轻.2例于第7天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应用该疗法辅以综合护理,疗效满意,起效快、疗程短,简便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军英;赵英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2例的护理

    本文回顾性总结42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2010年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74士4)岁.其中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4例.1.2术前护理高龄患者的心理压力较重,对手术的恐惧感,担心手术是否安全等,这些不良因素可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易使病情加重,影响手术进行.术前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应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排除不良心理因素.有些老年患者担心愈后情况,如有无并发症、再狭窄问题等,护士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PCI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认识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受益之处,解除担优,减轻心理负担,敢于接受治疗.

    作者:胡秀钦;刘均英;刘娟;陈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小儿肺炎及胸腔积液10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对小儿肺炎及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经住院治疗确诊的小儿肺炎及胸腔积液的声像图特征并随访观察.结果 小儿肺炎90例,超声见实变肺呈不规则低回声影像;肺炎伴胸腔积液18例,超声见肺实变周围无回声区包绕.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及胸腔积液疾病,超声能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并及时、准确做出诊断.

    作者:丁雪丽;卢迪;陈英生;刘海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发现临床路径在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提取原始数据经整理后,用Fxm数据库软件分析汇总.对医院单节椎体滑脱应用临床路径的费用控制进行探讨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行临床路径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患者实际补偿比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控制医疗费用具有现实意义.结论 由此说明实施临床路径能在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也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完善医保结算制度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有益的指引.

    作者:刘秀春;王齐;赵巧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肠镜检查致迟发性肠穿孔1例分析

    对结肠镜检查致迟发性肠穿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2岁.便秘2a.于2010-03-18就诊,预约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常规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检查前1d进流食,并分别于17:00、20:00口服50%硫酸镁30 ml,检查当天5:00口服稀释后的浓灌洗液2 500 ml).检查时见肠道清洁良好,循腔进镜,达横结肠时镜身不够用,有结襻现象,患者诉轻微腹胀,能耐受,通过反复拉镜,进镜,改变体位,体外腹部按压防襻,终达回盲部,耗时约40 min,退镜观察,直肠黏膜血管网模糊,余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直肠炎,患者未诉不适,离院.4d后该患者因腹痛急诊入院,查体左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提示肠穿孔,急诊剖腹探查,发现乙状结肠一2 cm裂口,外科处理后行穿孔处结肠造瘘,6个月后行Ⅱ期手术肠吻合,治愈出院.

    作者:郭蓉;彭怀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学护理学专业心电图实践教学探索

    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心电图的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已成为临床各科室不可缺少的诊疗手段之一,对提高临床的医疗质量、减少病死率有十分重要意义,也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临床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护理学员的心电图教学质量与实践技能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参加临床工作的素质,为适应当前医学的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护理学心电图教学事关重要,我们心血管病研究室进行了3 a的护理学员心电图教学改革实践,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探索.

    作者:展萍;陈瑞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射频肿瘤热疗机的操作体会

    射频肿瘤热疗机是治疗肿瘤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物理疗法,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在计算机控制下,使肿瘤区域温度高于正常温度5~10℃,从而使肿瘤细胞造成热损伤,使其生长受阻,甚至凋亡的一种治疗方式,既可独立应用于治疗,也可在综合治疗中发挥增敏作用.我科2005-03引进恒埔科技HY7000型射频肿瘤热疗机,该机工作频率为40.68 MHz,采用上下、左右两对辐射器交替加热,大输出功率1 500W.它将人体的局部(病灶区域)作为一种介质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当频率为40.68MHz的电磁场通过病灶区域时,体内的带电粒子、带电胶体和极性分子间发生碰撞、摩擦等运动,从而直接产生热,可使人体组织迅速产热.当局部聚热把肿瘤邻近正常组织加热至43℃时,正常细胞因血液循环好,将大量的热能带走,而不会损伤,但肿瘤内部血循环差,散热困难热量积聚,内部将达到48~53℃,使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杀死肿瘤组织的目的.

    作者:韩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