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花;曹宇;贾琳;黄越;黄海涛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8例,将实施强化心理干预护理的49例归为研究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不良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各项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孕妇的不良情绪评估及血糖水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血糖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强化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孙赵娜;李云云;吴兰君;吴小燕;朱庆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费春华;张平;杜昊;陆光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干预后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在岗护理人员80例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80例护理人员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情况评分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及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个人成就感的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以及个人成就感和SCL-90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医患认可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医患认可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随着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增加,其心理健康也表现出更差的趋势,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联系(r=-0.734,P=0.001).结论 为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较好地改善其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敖秀兰;张婷;程维;柴文;倪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研究组给予三天帕利哌酮片3mg/日口服,无药物过敏反应即予以棕榈酸帕利哌酮150mg肌肉注射;间隔8天注射100mg,之后每月一次,剂量75mg或100mg或150mg,无口服药补充;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口服,起始日剂量5mg,大剂量30mg;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2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同一时点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时点PANSS、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4.226 P1=0.014 F2=4.823 P2=0.01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126 P---0.172);两组血糖、血脂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772P=0.017).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当;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奥氮平轻.
作者:戢汉斌;赵孟;李四冬;巫珺;肖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森田疗法联合内观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12月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森田内观整合组和森田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改良式森田治疗,但森田内观整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内观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月、第6月分别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ATIQ)量表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ANSS,SSPI和ATIQ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3月后、6月后,森田内观整合组的PANSS评分评分低于森田组,ATIQ和SSPI评分高于森田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改良式森田疗法联合内观疗法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社会功能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艳;赵景新;王秀梅;宋长惠;董万森;梁学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n=40)和常规护理组(n=40)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配合治疗、自我调整、定期复诊、病情好转情况、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I)及附着丧失(AL)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结束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配合治疗、自我调整、定期复诊、病情好转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PD、BI、PI、AL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5.0%(26/40)(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痛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宏;刘苗苗;李志萍;段敏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晚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0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和EORTC QLQ-C30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果;郝君峰;金海花;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焦虑状况与其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心理韧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测定.生存质量评价采用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LQ-C30)进行测评,分析患者焦虑状况与其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中合并焦虑者为42例(53.84%).直肠癌患者中女性、离婚或丧偶、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较困难者容易合并焦虑(P<0.05).女性患者、已婚、文化程度越高和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者其心理韧性更好(P<0.05).已婚患者和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者其生存质量更好(P<0.05),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焦虑与心理韧性不同维度(自强、乐观、坚韧)、生存质量各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家庭经济水平、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心理韧性与生存质量影响直肠癌患者的焦虑程度.结论直肠癌患者焦虑程度与其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程度存在负相关,应积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以改善焦虑和心理韧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起贤;魏荣华;张生梅;李青红;王林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临床研究显示,体重增加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在治疗时引起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SGAs引起的体重增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提示这可能与基因有关.本文就SGAs引起的体重增加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永前;王志仁;张琪;杨甫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佐匹克隆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予以佐匹克隆+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24hSBP、dSBP、nSBP)、舒张压(24hDBP、dDBP、nDBP)、心率(24hHR、dHR、nH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压下降率(NDR)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激素(AngⅡ、NE、Cor、ET-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失眠总有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率为67.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佐匹克隆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血压形态、降低心率水平,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
作者:郝丽娜;吴军娟;康春萍;黄英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综合优质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4个维度评分以及总体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优质护理能更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文娜;郝聪;张彩虹;徐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PICC置管肝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肝肺疾病患者82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疲乏和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行PICC置管肝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建红;李洁;秦香;王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血清五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80例为抑郁组,另选取30例无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为帕金森病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三组的血清5-HT、E、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三组同期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比较抑郁组治疗前后的上述血清因子的改变,并分析其上述血清因子水平与MoCA总分的关系.结果 与帕金森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组治疗前的血清5-HT水平、MoCA总分较低,血清E、IL-6和TNF-α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病组结果类似(P<0.05) 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5-HT水平、MoCA总分均升高,血清E、IL-6和TNF-α水平则降低(P<0.05) 同期的MoCA总分≥26分患者的血清5-HT水高于MoCA总分<26分患者,同期血清E、IL-6和TNF-α水平则较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血清5-HT水平与MoCA总分呈正相关,而血清E、IL-6和TNF-α水平则与其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血清5-HT水平较低而血清E、IL-6和TNF-α水平较高,且上述因子水平异常与部分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朱文明;王继红;朱李李;徐顺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接受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髋部骨折复位术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在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n=21)和无精神障碍组(n=2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躯体疾病种类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发生精神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显著低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进行全身麻醉的比例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可能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芳;刘红侠;袁莲芳;王侠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手术室腔镜器械准备差错率及零部件遗失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未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完成的1780台腔镜手术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后完成的1915台腔镜手术对比,对其手术室腔镜器械准备差错、零部件遗失发生情况及临床医师对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细节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手术室腔镜器械准备差错率、零部件遗失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临床医师对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88.0%)显著高于实施前(56.0%)(P<0.05).结论 细节护理管理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更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降低手术室腔镜器械准备差错率及零部件遗失率,提高临床医师对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严文萍;郝晶;张婷;张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庭行为认知干预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的COPD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COPD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行为认知干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JFVC)和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中症状部分、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和总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全身性呼吸体操等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均出现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家庭行为认知干预,可以更明显改善COPD合并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爱军;赵颖;崔跃明;崔更力;张小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疗纠纷对女性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张家口某高校附属医院(三甲)临床21个科室女性护理人员共228名进行纵向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之前6个月未出现过医疗纠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遭遇过医疗纠纷的42人中,抑郁发生率是65.3%,焦虑检出率是81.6%,与研究开始时调查人群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181人中,抑郁发生率是40.1%,焦虑检出率是42.5%,与研究开始时调查人群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遭遇过医疗纠纷群体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群体相比,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遭遇医疗纠纷的人员SCL-90总分显著高于研究起始未发生医疗纠纷时,也显著高于研究结束时的未遭遇医疗纠纷群体;结论 遭遇过医疗纠纷的临床女性护理人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明显增加,人际交往也出现障碍.
作者:肖红媛;薛军;杨东东;袁美锦;南茹;朱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循证护理对患者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6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用POM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两组患者护理后紧张、抑郁、慌乱、精力、与自我相关的情绪5个因子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组护理后紧张、抑郁、慌乱3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精力、与自我相关的情绪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循证护理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郭艳阳;邓旭;马静;吕兰兰;任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孕妇焦虑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的健康初产妇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 (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情景模拟训练有利于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猛;李雅妹;周素芝;裴双义;王彦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共病情况以及其睡眠质量和心率变异性(HRV)的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诊断分组:伴焦虑者为A组(40例),伴抑郁者为B组(48例),伴焦虑和抑郁者为C组(35例),无焦虑抑郁的心律失常者为D组(3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E组(40例).评价并比较各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HRV时阈参数.结果 A、B、C、D组的HAMA、HAMD评分及PSQI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E组(P<0.05),且A、B、C组显著高于D组(P<0.05),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A、B、C、D组的HRV时阈参数(rMSSD、PNMS0、SDNN及SDANN)均显著低于E组(P<0.05),且A、B、C组显著低于D组(P<0.05),C组的SDNN及SDANN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可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及HRV降低,影响临床预后.
作者:李斌;郭颖强;安邦;田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