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汉斌;赵孟;李四冬;巫珺;肖卫东
目的 探讨改良式森田疗法联合内观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12月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森田内观整合组和森田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改良式森田治疗,但森田内观整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内观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月、第6月分别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ATIQ)量表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ANSS,SSPI和ATIQ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3月后、6月后,森田内观整合组的PANSS评分评分低于森田组,ATIQ和SSPI评分高于森田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改良式森田疗法联合内观疗法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社会功能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艳;赵景新;王秀梅;宋长惠;董万森;梁学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SF-36量表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自责、退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肠造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少华;郭翠华;张艳;李丽;黄晓临;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PDCA护理对住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6例住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病人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整个过程进行PDCA护理.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相比较,研究组得分明显较低(P<0.05);术后1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48、72h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较低(P<0.05);与护理前相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病人相对比,研究组评分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的满意度(82.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65.1%)(P<0.05).结论 PDCA护理能够使住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能够使住院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促进患者康复,并且可以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孟继红;洪晔;严缘园;吉冬梅;周林林;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联合序贯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强迫症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 所有患者确诊后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序贯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即刻记忆、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持续性错误数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延迟记忆、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序贯性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晓鹏;喻廉;徐俊健;刘向;汤深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研究组给予三天帕利哌酮片3mg/日口服,无药物过敏反应即予以棕榈酸帕利哌酮150mg肌肉注射;间隔8天注射100mg,之后每月一次,剂量75mg或100mg或150mg,无口服药补充;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口服,起始日剂量5mg,大剂量30mg;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2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同一时点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时点PANSS、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4.226 P1=0.014 F2=4.823 P2=0.01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126 P---0.172);两组血糖、血脂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772P=0.017).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当;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奥氮平轻.
作者:戢汉斌;赵孟;李四冬;巫珺;肖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越来越多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对自助小组感兴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复习,综述了国内外自助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照料者负担和家庭经济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倍慈模式及其自助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的影响,为自助小组和倍慈模式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曹敬华;张云淑;张丽丽;栗克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8例,将实施强化心理干预护理的49例归为研究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不良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各项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孕妇的不良情绪评估及血糖水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血糖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妇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强化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孙赵娜;李云云;吴兰君;吴小燕;朱庆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焦虑状况与其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心理韧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测定.生存质量评价采用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LQ-C30)进行测评,分析患者焦虑状况与其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中合并焦虑者为42例(53.84%).直肠癌患者中女性、离婚或丧偶、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较困难者容易合并焦虑(P<0.05).女性患者、已婚、文化程度越高和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者其心理韧性更好(P<0.05).已婚患者和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者其生存质量更好(P<0.05),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焦虑与心理韧性不同维度(自强、乐观、坚韧)、生存质量各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家庭经济水平、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心理韧性与生存质量影响直肠癌患者的焦虑程度.结论直肠癌患者焦虑程度与其生存质量和心理韧性程度存在负相关,应积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以改善焦虑和心理韧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起贤;魏荣华;张生梅;李青红;王林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循证护理对患者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6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用POM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两组患者护理后紧张、抑郁、慌乱、精力、与自我相关的情绪5个因子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组护理后紧张、抑郁、慌乱3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精力、与自我相关的情绪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循证护理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郭艳阳;邓旭;马静;吕兰兰;任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晚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0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和EORTC QLQ-C30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果;郝君峰;金海花;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此类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来分析所研究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等.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等.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护理前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PANSS、SAS、SDS、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SS-QOL、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躯体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睿;王笑忆;仵晓庆;桑文霞;张会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开展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其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MHD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从医院至家庭施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的情绪状况,采用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P<O.05).结论 在MHD患者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莉;范艳敏;马静;杨维;刘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和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颅脑肿瘤术后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100例颅脑肿瘤术后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1.2±4.5)和(36.8±3.6),均显着低于干预前的SAS评分(52.8±5.2)以及SDS评分(43.6±4.2)(P<0.05),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P<0.05).干预后,观察患者组及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VAS评分(P<0.05).结论 对颅脑肿瘤术后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显着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并减轻其疼痛感觉,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宋玉慧;徐晚月;盛玉霜;志芳;毕铭媛;徐小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80例确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于此基础上行团体心理治疗,评估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对TAS因子I、Ⅱ、Ⅳ存在交互作用,P<0.01;干预前的TAS因子分数和团体心理治疗可显著预测TAS因子Ⅰ、Ⅱ、Ⅳ的减少值,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团体心理治疗、TAS因子Ⅰ、Ⅱ和Ⅳ是影响治疗结果的主要因素(0R=9.322-1.240).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经团体心理治疗后疗效显著.
作者:陈文泽;陈雪芬;包祖晓;陈宝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庭行为认知干预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的COPD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COPD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行为认知干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JFVC)和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中症状部分、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和总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全身性呼吸体操等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均出现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家庭行为认知干预,可以更明显改善COPD合并抑郁焦虑情绪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爱军;赵颖;崔跃明;崔更力;张小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佐匹克隆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予以佐匹克隆+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24hSBP、dSBP、nSBP)、舒张压(24hDBP、dDBP、nDBP)、心率(24hHR、dHR、nH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压下降率(NDR)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激素(AngⅡ、NE、Cor、ET-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失眠总有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率为67.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佐匹克隆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血压形态、降低心率水平,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
作者:郝丽娜;吴军娟;康春萍;黄英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组心理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儿童心理病房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小组心理护理,护理前及护理6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评估健康教育知晓率,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评估功能失调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与SAS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部分抑郁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失调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功能失调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失调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功能失调,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作者:卢微;谭扬亚;刘彦茹;何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天癸一号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闭经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科收治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闭经的女性初治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和常规治疗闭经的药物,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天癸一号方”.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月经状况改善的临床疗效、内分泌调节情况和精神状况等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6%)显著高于对照组(72.9%)(P<0.05);两组的泌乳素(PRL)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雌二醇(E2)、卵泡生成素(LH)等激素指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差异均显著(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后各激素指标的差值更大;在情绪指标上,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癸一号方”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状况,对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药源性闭经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幸福;李宁宁;张士巧;乔云栓;郗玲燕;崔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烧伤科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地方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予以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促进了护理效果,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亚川;刘西玲;吴小花;慕生枝;周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小儿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伴中央颞区棘波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 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精神内科治疗且确诊BECTS伴ADHD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若6个月内复查脑电图稳定,联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进行继续治疗.观察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前后患儿注意力和行为改善情况、癫痫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卡马西平治疗3个月后有效的56例患儿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6个月治疗后,ADHD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且与联合治疗前相比,Conner儿童行为的问卷评分显著降低.1例(1.82%)患儿在治疗2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和EEG异常放电频率增加,停药后即未发作,停药4周后再服药,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增加现象.结论 卡马西平联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能够有效的控制BECTS伴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及其社会功能,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赵秀莲;王汉艳;冉苗苗;孙亚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