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酶学指标变化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评价

周碧燕

关键词:肝肿瘤/诊断, 丙氨酸转氨酶/血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血液, α-L-岩藻糖苷酶/血液, γ-谷氨酰转移酶/血液, 乳酸脱氧酶类/血液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H)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PHC138例、良性肝病组80例和正常对照者40例血清中ALT、AST、AFU、GGT和LDH同时进行测定.结果 PHC组各项指标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LT、AST、AFU、GGT和LDH对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梅毒吉赫反应误诊3例分析

    梅毒是可以侵犯全身器官,病情复杂<'[1]>,治疗过程中吉赫反应发生较高.笔者2008-2009年间在院门诊遇吉赫反应误诊3例,报道如下.

    作者:祖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创伤性膈疝1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1998-12-2008-12收治的17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急诊手术,1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全面检查,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抢救创伤性膈疝患者生命,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樊长胜;崔刘宝;齐拥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腹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诊断对比

    目的 比较经腹部、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83例经腹、经会阴及阴道超声检查的各种宫颈疾病的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检出宫颈疾病有宫颈息肉、宫颈肌瘤、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癌等.经腹、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的准确诊断率分别是62.6%、74.6%及92.8%.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对采供血机构HIV反应性样本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 确证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携带者,有效屏蔽和淘汰不合格献血者,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方法 采用ELISA法及胶体硒法双孔检测后,对有反应性样本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证.结果 在157例送检样本中ELISA法、胶体硒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出HIV阳性情况分别为74例(47.1%)、61例(38.9%)和49例(31.2%),在HIV确证的献血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 采供血机构在日常献血者血液检测中存在HIV筛查假阳性和不合格献血者再献血现象.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重症手足口病523例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23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患儿年龄4月龄~10岁,平均2.7岁,其中<2岁者占65.9%.农村及郊县患儿占90.6%,4~6月为发病高峰,占85.2%.发病急,多见精神差、肢体抖动、抽搐、呼吸节律及频率改变、血WBC升高、脑压高,危重患儿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经早期筛查及干预处理治愈518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 早期发现重症病例并积极处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孔霞;崔爱兰;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治疗组3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当归、水蛭等治疗;对照组28例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32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患者28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黄芪、丹参、当归、水蛭等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和延缓肾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韦振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209例吻合口漏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双吻合器应用吻合口漏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01-2010-12209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应用18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18例(8.6%,18/209)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5例于术中采取预防性造瘘仍有2例发生吻合口漏,未经特别处理自愈;另外16例中11例经保守痊愈,5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吻合口治愈后二期还纳治愈.结论 双吻合器应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发生吻合口漏原因与直肠解剖学特点、患者性别、全身状况、手术医生使用吻合器熟练情况、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放化疗等密切相关.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

    作者:菅书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参麦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初治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0例)以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对照组(22例)则仅采用CAG方案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0%和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缓解骨髓抑制,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世明;汪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活动平板试验及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评价活动平板试验(TET)与64排双源螺旋CT(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对7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行TET、DSCT、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参照,评价TET、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 TET和CAG在诊断冠状动脉的狭窄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DSCT与CAG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李玉东;高建步;杨守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分析

    对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1岁.因反复心悸1 a余入院.常规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每次发作均用异搏定5 mg缓慢静脉推注,可迅速转为窦性心律.此次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无阳性体征.心内电生理检查示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快型).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氩离子凝固术结合康复新液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康复新液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91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纯两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氩离子凝同术,并于术后加用康复新液喷洒及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病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康复新液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杰;谢胜;杨文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床旁检验的现状及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引入医学检验领域,使医学检验技术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大型自动化、高通量仪器设备相继问世,使模块化组合和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简便化、结果报告及时化、快速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因此,床旁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一种新的检验模式应运而生.现笔者将POCT的概念、技术平台、应用、进展及质量管理等问题做一概述,供大家参考.

    作者:包芙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清总胆红素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脂质异常是由于肝脏合成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各种脂蛋白水平紊乱而引起,临床上将这些异常的现象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可引起脂肪肝和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了了解血清总胆红素与脂质的关系,我们测定了高脂血症患者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作对比,分析与脂质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一般临床上的药物配伍禁忌都是由护士第一个发现的,特别是上新药时.在我科临床工作中发现,静脉注射夫西地酸钠后接着续滴维生素B<,6>或者顺序相反,维生素<,6>滴入茂菲氏滴管中液体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即刻关闭输液调节器,更换输液器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5~10 min再换上维生素B<,6>注射液,未发现上述现象,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

    作者:孙新云;张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脊椎结核脓肿彩超诊断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对脊椎结核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超声诊断的12例脊椎结核所致的寒性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92%.结论 彩超对脊椎结核脓肿的诊断有较高的治疗应用价值.

    作者:鲁月芹;王红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肾癌误诊12例分析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肾癌的诊断能力,避免或减少初诊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枣庄职业学院以肾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而延误诊断的肾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高血压病3例,肺结核及不明原因发热各2例,肝炎、精索静脉曲张、贫血、心衰及消瘦乏力原因待查各1例.结论 肾癌的肾外表现无特异性,早期易造成误诊,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肾癌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减少误诊及误治.

    作者:高红;吕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48例分析

    对我院2000-03-2010-12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4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狼疮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硬化症3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1]>.

    作者:王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微生态制剂在儿童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在人的肠道中栖息着大约1×10<'14>个约100多种细菌,构成了所谓肠内菌群,其中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仅占菌群的1‰,绝大多数为厌氧菌,健康情况下它们与宿主之间处于生理的、和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状态,维持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1]>.若这种平衡破坏,出现菌群失调,将会引起许多相关疾病.

    作者:王海燕;王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前置胎盘66例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母亲及胎儿的生命.鉴于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现对我院2007-01-2010-12收治的前置胎盘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邹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O2激光和小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14例分析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也较高.笔者2007-11-2008-12应用CO<,2>激光和小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1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