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旁检验的现状及展望

包芙莉

关键词: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引入医学检验领域,使医学检验技术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大型自动化、高通量仪器设备相继问世,使模块化组合和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简便化、结果报告及时化、快速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因此,床旁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一种新的检验模式应运而生.现笔者将POCT的概念、技术平台、应用、进展及质量管理等问题做一概述,供大家参考.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涂片细胞形态检查在初诊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80例分析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检测.实验室检测自动化和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技术的进步共同使得分析过程中的差错明显减少,但分析前差错凸显出来,其占到临床实验室所有差错的60%~90%<'[1]>.对于血常规中易出现的误差,我们通过血涂片细胞形态的检奁进行防范,对临床快速诊断,防止误诊、漏诊,起到了明显效果.现对初诊患者血涂片见细胞形态异常80例作以分析,以供同行交流.

    作者:贺姝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辅助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肿瘤1例分析

    对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辅助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肿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 男,64岁.因单位健康体检行尿液检查,尿液混浊,颜色为淡红色.尿千化学结果:白细胞、亚硝酸盐、尿胆原、VC、酮体、胆红紊、葡萄糖均为阴性,比重1.025,pH 6.5,蛋白质(+),潜血(++).尿液沉渣显微镜定量检查:RBC 80个/μl,上皮细胞(++++).

    作者:岳文勇;喻涛;于兵兵;李俊;张勇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对采供血机构HIV反应性样本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 确证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携带者,有效屏蔽和淘汰不合格献血者,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方法 采用ELISA法及胶体硒法双孔检测后,对有反应性样本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证.结果 在157例送检样本中ELISA法、胶体硒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出HIV阳性情况分别为74例(47.1%)、61例(38.9%)和49例(31.2%),在HIV确证的献血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 采供血机构在日常献血者血液检测中存在HIV筛查假阳性和不合格献血者再献血现象.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神经妥乐平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神经妥乐平治疗组,给予局部痛点分层注射,3.6 U/次,1周2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痛点给予醋酸泼尼松龙25 mg和0.5%利多卡因混合液2 ml.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6.3%.结论 神经妥乐平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丰强;胡卫星;王昀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209例吻合口漏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双吻合器应用吻合口漏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01-2010-12209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应用18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18例(8.6%,18/209)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5例于术中采取预防性造瘘仍有2例发生吻合口漏,未经特别处理自愈;另外16例中11例经保守痊愈,5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吻合口治愈后二期还纳治愈.结论 双吻合器应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发生吻合口漏原因与直肠解剖学特点、患者性别、全身状况、手术医生使用吻合器熟练情况、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放化疗等密切相关.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

    作者:菅书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贺州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2例共43个病灶的高频超声、钼靶X线征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高频超声81.4%(35/43),钏靶X线79.1%(34/43);综合两种影像检查的敏感性为97.7%(42/42).结论 综合两种影像检查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作者:欧阳艳文;欧桂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肝炎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例分析

    现将以肝炎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0岁,因恶心、厌油、纳差、乏力半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查ALT178U/L,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政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抗均阴性,AFP、NA抗体谱阴性,抗O、RF、C反应蛋白阴性,彩超示肝、胆、胰、脾未发 现异常.

    作者:涂必红;刘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

    本文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6岁.因孕<,1>产<,0>孕36周,下肢水肿3个月收入院.患者孕19周始在我院产检,查尿蛋白(++),血压正常,无头晕、眼花.此后未定期产检.入院前3个月出现下肢水肿,孕36周来门诊查尿蛋白(+++),血压升高.追问病史,诉4 a前在外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平时口服硫唑嘌呤、泼尼松治疗,孕期仅口服泼尼松10 mg/d.

    作者:钱芳;赵小魁;孙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破伤风抗毒素经脱敏注射致迟发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摘要女,20岁.因右手中指外伤于2010-11-15来我院就诊.门诊清创缝合包扎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预防破伤风.先行TAT皮试阳性,随后按脱敏程序脱敏.注射TAT 1500U约观察30 min后患者无任何症状离开.回家后1 h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全身荨麻疹.即测T 36.8℃,HR 108次/min,R 24次/min,BP 110/70 mm Hg,即予吸氧,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1 h后症状逐渐减轻,随后观察1 h症状缓解方可离开.

    作者:陈秋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左卵泡膜细胞瘤误诊子宫阔韧带肌瘤1例分析

    对我院左卵泡膜细胞瘤误诊子宫阔韧带肌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4岁.因持续性下腹疼痛10 d,加重5 d急诊入院.患者17岁月经初潮,规律行经3 a后,20岁因外伤(由房顶坠落地面1次)后出现闭经至今.患者16 a来下腹时常坠痛不适.近几年来坠痛加重伴排便不畅未及时诊治.入院前10 d坠痛加重伴排尿不畅,前5 d下腹部疼痛突然加重,不能忍受,经当地抗炎治疗4 d效果不佳而入院.

    作者:杨秋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测定血清胆红素及经皮胆红素,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和无其他干扰因素顺产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比较.结果 社会因素剖宫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是33.91%,顺产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是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会因素剖宫是引发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孕期宣传教育,尽量采取自然分娩方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子宫三角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三角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组25例采用子宫三角切除术,随机选择对照组2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后临床效果,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三角切除术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秦久芳;苏爱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口服螺内酯致男性乳房发育症误诊1例分析

    对我院2005-2008年口服螺内酯致男性乳房发育症误诊误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9岁.高血压病史15 a,血压高170/90 mm Hg,长期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2次/d,血压控制在140/80 mm Hg左右.近1 a来出现高血压性心肌肥大,心功能不全,当地医院即加用利尿荆氢氯噻嗪25 mg,1次/d,螺内酯40 mg,1次/d.

    作者:吴春祎;白引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35例分析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黄葵胶囊治疗本病35例,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血浆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有效且较安全.

    作者:陈文革;刘碧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针刀配合平乐郭氏推按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1例分析

    目的 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1例运用针刀配合平乐郭氏推按法治疗.结果 治愈7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率80.2%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针刀结合平乐郭氏推按法手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在临床上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大煌;冯前;郑杰松;梁恒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介入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0例分析

    总结分析我院2005-03-2009-01间对10例非小细胞肺癌做介入综合治疗,包括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探讨其使用技术、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袁磊;徐亚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自噬基因Becl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目的 探讨Becl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与临床分型等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1)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和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8.5%(6/21)和72.5%(29/4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P<0.01).(2)Beclin-1在男性患儿中的表达率为36.3%(4/11),在女性患儿的表达率为20%(2/10),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分型L1中Beclin-1的表达率为33.3%(4/12),在L2型中为11.1%(2/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细胞.

    作者:李婉丽;杨惠军;张本山;黄彦勤;邹爱军;蒋小梅;杨海霞;吴攀;郑敏翠;宋国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海西州第二人民医院TIA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血栓通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次,1次/d,按1 mg/h微量泵输入3~7 d后,改尼莫地平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12 h一次,连用5~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梗死发生率、检测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TIA发作频率、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方便,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且出血的发生率低.

    作者:樊秉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结果 患者出院1 a后明显有效34例,有效10例,发生心脏事件1例,无死亡病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2%.结论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治疗后,远期疗效明显增高,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冠心病患者及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庆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野蜂蜜致室性心律失常1例

    1 病历摘要女,40岁.因自食野蜂蜜约50 g,出现胸闷、气促、心悸、恶心、呕吐、腹泻2 h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P 140次/min,R 20次/min,BP 80/40 mm Hg,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大量细湿啰音,心界不大,HR 140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作者:肖小强;龚福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