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秉财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应用生长抑索、激素、结合中药治疗,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等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腹部手术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临床表现,多数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作者:苗俊阁;亢文;魏九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结果 患者出院1 a后明显有效34例,有效10例,发生心脏事件1例,无死亡病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2%.结论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治疗后,远期疗效明显增高,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冠心病患者及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庆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气压治疗仪是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的治疗仪器,兼有局部按摩治疗作用,对于糖尿病足、静脉功能不全及曲张、动脉硬化所致缺血性疾病等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气压治疗仪近有一套气压套筒,多名患者交叉使用,易导致院内交叉感染.故我科自制下肢气压治疗套筒垫,介绍如下.
作者:姚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我院2005-2008年口服螺内酯致男性乳房发育症误诊误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9岁.高血压病史15 a,血压高170/90 mm Hg,长期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2次/d,血压控制在140/80 mm Hg左右.近1 a来出现高血压性心肌肥大,心功能不全,当地医院即加用利尿荆氢氯噻嗪25 mg,1次/d,螺内酯40 mg,1次/d.
作者:吴春祎;白引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与手术姿位相关的神经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1-3]>,为此应针对相关诱发因素进行全面监测、预防.今就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王永华;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海拔地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莲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测定血清胆红素及经皮胆红素,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和无其他干扰因素顺产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比较.结果 社会因素剖宫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是33.91%,顺产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是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会因素剖宫是引发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应加强孕期宣传教育,尽量采取自然分娩方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引入医学检验领域,使医学检验技术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大型自动化、高通量仪器设备相继问世,使模块化组合和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简便化、结果报告及时化、快速化,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因此,床旁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一种新的检验模式应运而生.现笔者将POCT的概念、技术平台、应用、进展及质量管理等问题做一概述,供大家参考.
作者:包芙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误输异型血导致严重溶血反应抢救成功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7岁,体重64 kg,血型报告:A型RH(+).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全髋置换术.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入室后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失血较多,50 min后累计失血600 ml,缓慢输A型RH(+)红细胞,20 min后估计输血100 ml,发现患者寒颤及烦躁,且患者自述周身痛疼和胸闷.血氧饱和度由100%降至90%,BP 135/80 mm Hg降至86/55 mm Hg,HR-度降低至62次/min.考虑为输血反应,停止输血,快速输胶体液扩溶.静脉分次推注地塞米松5 mg,麻黄碱30 mg,阿托品0.25 mg,30 min后心率,血压,SpO<,2>有所改善.
作者:徐樊;麻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心血管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功能抑制情况,以寻求更方便、可靠的监测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 每位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EG)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同时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检测微孔堵塞时间.结果 血小板聚集仪与PFA-100比较测得的抵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与T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
作者:李康;李健;王成彬;王海;杨丽;丛玉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也较高.笔者2007-11-2008-12应用CO<,2>激光和小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顽固性尖锐湿疣1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禁食组、微量喂养组、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组,观察3组喂养不耐受缓解情况.结果 联合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5.18±1.32)d,达全胃肠营养时间(12.53±2.33)d,住院时间(15.23±2.49)d,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索联合微量喂养能有效的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胃肠功能.
作者:姜燕;井卫;杨会慈;郭志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应用于肛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ASA Ⅰ~Ⅱ级的肛门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2 mg,内含10 μg芬太尼行鞍麻;对照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3 mg行鞍麻.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而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术毕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两组患者术中肛门均松弛.结论 2 mg布比卡因复合10 μg芬太尼鞍麻,镇痛完全而不良反应小,比传统的鞍麻剂量更适合肛门手术.
作者:程庆钦;陈翔;贾宝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本文对胎盘早剥误诊为先兆早产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8岁,孕<,3>产<,1>.主因宫内孕29周,不规律腹痛伴少许阴道出血4 h于2010-09-22T10:0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早期核对孕周无误,未进行系统产检,查体:T 36.7℃,P 92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 Hg,神志清楚,步入病室,双眼睑结膜及口唇无苍白,心肺部查体未见异常,腹纵隆,宫高28 cm,腹软,无压痛,LOA,胎心不规律,宫口可容1指,少许阴道出血,双下肢水肿(+),入院前B超:双顶径7.0 cm,股骨长5.5 cm,羊水指数9.0 cm,胎心胎动好,后壁胎盘.
作者:柳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婴儿呕吐X线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9例婴儿呕吐的一组钡餐检查影像征象;追踪观察患儿钡餐检查后病情变化.结果 胃-食管返流11例,横形胃38例,胃蠕动乏力20例,钡剂滞留11例,钡餐检查后呕吐自行停止5例.结论 X线钡餐检查可了解婴儿胃结构特点、胃功能性改变及硫酸钡干混悬剂对部分患儿呕吐有治疗作用.
作者:姚治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针灸在肠癌术后肠麻痹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氯化钠溶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4.44%,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对肠癌术后肠麻痹具有很好的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增强免疫,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临床操作简便,便于推广使用.
作者:穆立新;吕波;曲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阿仑膦酸钠是一种氨基二膦酸盐,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心律失常女,71岁.因骨质疏松症给予阿仑膦酸钠70 mg口服,每周1次,服药5 d后,患者感明显的胸闷及心悸,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服用本品后,二次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本品可增加心肌的兴奋性,心室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引起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提示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患者应慎用本品<'[1]>.
作者:刘月芬;尤琳;李恩泽;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剖宫产指征放宽,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疆塔城地区以哈萨克民族为主,我院行剖宫产术,哈萨克族占80%,哈萨克族为少数名族,允许生第2胎,故再次剖宫产人数明显多于汉族.本文通过再次剖宫产术的机会对74例2次剖宫产病例首次剖宫产采用的两种术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作者:孙红卫;魏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我院2000-03-2010-12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4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狼疮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硬化症3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1]>.
作者:王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检测.实验室检测自动化和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技术的进步共同使得分析过程中的差错明显减少,但分析前差错凸显出来,其占到临床实验室所有差错的60%~90%<'[1]>.对于血常规中易出现的误差,我们通过血涂片细胞形态的检奁进行防范,对临床快速诊断,防止误诊、漏诊,起到了明显效果.现对初诊患者血涂片见细胞形态异常80例作以分析,以供同行交流.
作者:贺姝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