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俊阁;亢文;魏九峰
2005-01-2010-10我们对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的幼女外阴炎156例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子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婴儿呕吐X线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9例婴儿呕吐的一组钡餐检查影像征象;追踪观察患儿钡餐检查后病情变化.结果 胃-食管返流11例,横形胃38例,胃蠕动乏力20例,钡剂滞留11例,钡餐检查后呕吐自行停止5例.结论 X线钡餐检查可了解婴儿胃结构特点、胃功能性改变及硫酸钡干混悬剂对部分患儿呕吐有治疗作用.
作者:姚治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医学知识了解的不断深入,患者从以前的盲从就医到如今的参与治疗,医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患者想参与其中,但又缺乏全面的医学知识,如果医患沟通不良,则可直接导致信任危机,或演化为医疗纠纷.报道称80%~90%的医疗纠纷缘于医患沟通不足,相互缺少理解<'[1]>.
作者:纪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临床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输注阈值,并对内、外、妇科输血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5-01-2009-12-31期间临床内、外、妇科输注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患者前1 d的Hb值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和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中红细胞输注要求Hb为标准输注阈值做比较性分析,观察其输血的合理性、科学性.结果 内、外、妇科输注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前阈值Hb平均分别为61 g/L、73 g/L、85 g/L,三科平均输注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阈值为73.3 g/L,内科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输注阈值>100 g/L的仅占6.5%、外科占10.8%、妇科占37.5%.结论 三者相比内科输血较为合理,妇科输血中非必要输血多,其次是外科.
作者:韩素英;刘国防;张燕林;冯岩;冯晓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检查前准备对冠状动脉CTA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冠状动脉CTA受检者检查前予以心理干预及心率、心律、呼吸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检查前的佳状态.结果 112例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可用于完成临床诊断图像97例,因各种原因导致检查失败15例,检查成功率约86%.结论 检查前对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调整心率在65次/min以下、充分的呼吸训练以及医护人员对细节的重视,能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梁奕;肖金珠;汪汉林;李自凯;梁小萍;杜柏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07-10-2010-12期间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其中有5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该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0例经严格的诊断程序仍不能明确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发现其中有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内异物、炎症等原因,分别为36例、8例、4例、2例.结论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在排除常规原因后仍未发现原因者,有必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该检查对明确诊断原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6岁.5 a前活动后心慌不适,休息后稍缓解,疑有心脏病,到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010-10-25来我院就医,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见: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增大,室间隔缺损,右冠状动脉扩张,根部宽约1.0 cm,三尖瓣前方见一束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射入右心房,多普勒录得双期湍流频谱.
作者:孙连超;任瑞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近年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呃逆摘要如下.1 甲硝唑男,18岁.因左手外伤术后给予甲硝唑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输入本品1/3时,患者突然出现频繁呃逆,约18次/min左右,即停药,予对症处理后呃逆渐停止<'[1]>.
作者:姜翠玲;刘永迨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2003-12-2010-12间收治的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本组24例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治愈出院,平均15.7 d;手术治疗3例中1例术后发生肠瘘.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多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可治愈,选择手术应慎重.
作者:李博;于彦章;陈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的特点,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通过综合应用,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和保管制度,提高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不合理用药和不规范处方进行点评,提高全院药品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加强法律学习和业务等综合素质提高,药剂科的药品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严谨,管理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结论 基层医院药剂科加强药品管理是保证药吕安全有效和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青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在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须首先建立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血管通路技术亦不断发展,但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决定其血管条件普遍较差,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持越显困难,并发症较多<'[1]>.笔者就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希望为透析工作者在临床中提供部分参考意见.
作者:张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格尔木市,海拔2 808 m,年平均大气压538 mm Hg,氧分压113 mm Hg,气温4℃;平均相对湿度为34%.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老年人由于强烈的、反复的、长期的外界刺激,造成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失去了对血管的正常调节而发病.本文对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素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128例行腹腔镜手术和11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均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无明显手术瘢痕、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预防和控制检验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分析检验科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检验科存在布局不合理,院感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防护不到位等问题.结论 合理布局,加强管理,标准防护,达到有效预防院感发生的目的.
作者:张岳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科收治肾病综合征伴高热、鼻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危重患者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20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 d于2008-11-09入院.查体:T 37.3℃,BP 120/80 mm Hg,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18 g/L,RBC 4.10×10<'12>/L,WBC 2.3×10<'9>/L,N 0.37,L 0.53,M 0.09,B 0.01,PLT 153×10<'9>/L;尿常规:蛋白+++.潜血++,红细胞6~8/高倍;粪常规及潜血(一);尿蛋白定量:4.24 g/24 h.
作者:赵武;付宇;仇雷霞;石鹏;林为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常见的各种血液和血液成分均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FNHIR),据报道在多次输血的患者中发生率高达15%~37%<'[1,2]>,此外,还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等.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治疗效果,我院2007-09-01起在输血治疗时使用白细胞滤除器滤出血液中的白细胞,预防输血反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斌;赖俊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总结分析我院2005-03-2009-01间对10例非小细胞肺癌做介入综合治疗,包括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探讨其使用技术、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袁磊;徐亚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3岁.因发热、咳嗽、咳痰近1周,胸闷、胸痛3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咳嗽,在门诊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3 d,症状好转.第4天出现高热,高达39.5℃,用抗生素治疗后退热,第2天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4h而急诊入院.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1例运用针刀配合平乐郭氏推按法治疗.结果 治愈7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率80.2%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针刀结合平乐郭氏推按法手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在临床上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大煌;冯前;郑杰松;梁恒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应用于肛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ASA Ⅰ~Ⅱ级的肛门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2 mg,内含10 μg芬太尼行鞍麻;对照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3 mg行鞍麻.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而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术毕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两组患者术中肛门均松弛.结论 2 mg布比卡因复合10 μg芬太尼鞍麻,镇痛完全而不良反应小,比传统的鞍麻剂量更适合肛门手术.
作者:程庆钦;陈翔;贾宝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