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镜检查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50例分析

黄晓

关键词:咳嗽/诊断, 气管镜检查
摘要: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07-10-2010-12期间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其中有5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该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0例经严格的诊断程序仍不能明确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发现其中有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内异物、炎症等原因,分别为36例、8例、4例、2例.结论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在排除常规原因后仍未发现原因者,有必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该检查对明确诊断原因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一般临床上的药物配伍禁忌都是由护士第一个发现的,特别是上新药时.在我科临床工作中发现,静脉注射夫西地酸钠后接着续滴维生素B<,6>或者顺序相反,维生素<,6>滴入茂菲氏滴管中液体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即刻关闭输液调节器,更换输液器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5~10 min再换上维生素B<,6>注射液,未发现上述现象,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

    作者:孙新云;张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肾炎片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肾炎片治疗早期CKD患者轻中度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CK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复方肾炎片,对照组加用阿魏酸哌嗪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7%,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蛋白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肾炎片为治疗早期CKD轻中度蛋白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宋东;李怀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加同步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及三维适行放疗加化疗的疗效.方法 对57例高分级脑胶质瘤进行临床观察,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29例,放射治疗加化疗(综合)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周开始常规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综合组第1天加用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100 mg,氟尿嘧啶750 mg第1~5天静脉滴入,4周重复1次,共4~6个周期.结果 1、3、5 a生存率单放组分别为58.6%、27.5%、10.3%,综合组分别为75.0%、53.5%、32.1%,综合组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加同步化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尚;姬安乐;李靖松;符李达;杨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与8-羟基脱氧鸟苷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精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含量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的糖尿病患者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无糖尿病对照组50例进行24 h尿中8-OhdG含量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的8-Ohd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OhdG与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胡品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物所致心律失常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摘要如下.1 氨曲南例1:女,67岁,因胆结石术后给予氯化钠溶液250 ml+注射用氨曲南1.5 g,静脉滴注,1次/d,次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加快,心电图示心律不齐.停药后予对症治疗,0.5 h后症状缓解.例2:女,40岁,因肠梗阻术后给予本品1.0 g+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用药结束后,患者出现头痛、胸闷、气促、心率加快,心电图示心律不齐.停药后改用头孢呋辛钠,未再出现上述症状<'[1]>.

    作者:张宇虹;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分析

    对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1岁.因反复心悸1 a余入院.常规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每次发作均用异搏定5 mg缓慢静脉推注,可迅速转为窦性心律.此次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无阳性体征.心内电生理检查示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快型).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对祛痰作用之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黏稠堵塞呼吸道而使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祛痰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2009-01-2009-06在对3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基础上,祛痰采用新型黏液溶解剂氨溴索针剂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潘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1~2级高血压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仅用西药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降血压疗效与对照组相近,但舒张压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黏度.

    作者:乔春风;耿新新;王翔;黄志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脱发32例分析

    我院2003-03-2009-02应用体外循环施行心脏手术621例,术后出现脱发32例,现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7~64岁.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联合瓣膜置换术7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3例,Ebstin畸形1例.

    作者:毛国璋;金辉;高成山;吴留广;韩劲松;宋宝丽;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98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粥样斑块形成情况,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预测因子.

    作者:魏莉娜;李永东;董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鞍麻应用于肛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ASA Ⅰ~Ⅱ级的肛门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2 mg,内含10 μg芬太尼行鞍麻;对照组注入用10%葡萄糖液配制成的布比卡因3 mg行鞍麻.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而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术毕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两组患者术中肛门均松弛.结论 2 mg布比卡因复合10 μg芬太尼鞍麻,镇痛完全而不良反应小,比传统的鞍麻剂量更适合肛门手术.

    作者:程庆钦;陈翔;贾宝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检查前准备对冠状动脉CTA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检查前准备对冠状动脉CTA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冠状动脉CTA受检者检查前予以心理干预及心率、心律、呼吸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检查前的佳状态.结果 112例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可用于完成临床诊断图像97例,因各种原因导致检查失败15例,检查成功率约86%.结论 检查前对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调整心率在65次/min以下、充分的呼吸训练以及医护人员对细节的重视,能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梁奕;肖金珠;汪汉林;李自凯;梁小萍;杜柏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胎盘早剥误诊为先兆早产1例分析

    本文对胎盘早剥误诊为先兆早产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8岁,孕<,3>产<,1>.主因宫内孕29周,不规律腹痛伴少许阴道出血4 h于2010-09-22T10:0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早期核对孕周无误,未进行系统产检,查体:T 36.7℃,P 92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 Hg,神志清楚,步入病室,双眼睑结膜及口唇无苍白,心肺部查体未见异常,腹纵隆,宫高28 cm,腹软,无压痛,LOA,胎心不规律,宫口可容1指,少许阴道出血,双下肢水肿(+),入院前B超:双顶径7.0 cm,股骨长5.5 cm,羊水指数9.0 cm,胎心胎动好,后壁胎盘.

    作者:柳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87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腹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0-12-2010-12 87例腹腔镜诊治腹部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55例于镜下作治疗性手术,12例免作治疗性处理,20例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3例.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诊治腹部外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等优点.

    作者:史坚强;刘杨;高翔;刘岚云;康晓保;张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209例吻合口漏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双吻合器应用吻合口漏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01-2010-12209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应用18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18例(8.6%,18/209)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5例于术中采取预防性造瘘仍有2例发生吻合口漏,未经特别处理自愈;另外16例中11例经保守痊愈,5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吻合口治愈后二期还纳治愈.结论 双吻合器应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发生吻合口漏原因与直肠解剖学特点、患者性别、全身状况、手术医生使用吻合器熟练情况、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放化疗等密切相关.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

    作者:菅书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在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96例肾脏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值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胱抑索C水平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尿素氮、肌酐.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作者:谭云昌;曾正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早期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与唐氏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与唐氏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早孕期(8~11周)孕妇血清中ADAM12-S水平,并分析ADAM12-S水平变化与唐氏综合征等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正常单胎血清ADAM12-S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唐氏综合征等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AD-AM12-S水平的明显低于正常单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12-S可作为产前筛查指标.

    作者:顾茂胜;王传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子宫三角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三角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组25例采用子宫三角切除术,随机选择对照组2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后临床效果,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手术3个月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三角切除术优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秦久芳;苏爱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细胞癌误诊13例分析

    胆管细胞癌症状隐匿,早期即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就我院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细胞癌误诊1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年龄50~70岁,病程30~60d.

    作者:刘文申;赵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幽门螺杆菌)后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 观察86例患者,以快速尿素酶法、<'13>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予经典三联疗法根除HP.以24 h食管pH值监测,检测有无胃食管反流,观察在根除HP治疗前后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 根除HP与治疗前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根除HP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治疗后患胃食管反流病风险增加.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