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英
现将我科120例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冲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间断导尿时膀胱冲洗25例,留置导尿膀胱冲洗95例,颈椎损伤27例,胸椎损伤53例,腰椎损伤40例,年龄15~75岁.
作者:刘玉芬;史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曹贻训(1934-),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根本大法,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德强;蔡余力;曹贻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对照组UAP患者32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及心绞痛缓解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能有效治疗UAP,抑制冠脉粥样斑块的炎性反应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朱学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本文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6岁.因孕<,1>产<,0>孕36周,下肢水肿3个月收入院.患者孕19周始在我院产检,查尿蛋白(++),血压正常,无头晕、眼花.此后未定期产检.入院前3个月出现下肢水肿,孕36周来门诊查尿蛋白(+++),血压升高.追问病史,诉4 a前在外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平时口服硫唑嘌呤、泼尼松治疗,孕期仅口服泼尼松10 mg/d.
作者:钱芳;赵小魁;孙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海拔地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莲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心血管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功能抑制情况,以寻求更方便、可靠的监测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 每位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EG)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同时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检测微孔堵塞时间.结果 血小板聚集仪与PFA-100比较测得的抵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与T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
作者:李康;李健;王成彬;王海;杨丽;丛玉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开展实验室鉴别诊断,为发热出疹疫情处理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2007-11-2008-07南宁市疑似麻疹风疹病例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采用ELISA捕获法).结果 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8.46%(142/293),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9.80%(58/293).麻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6月龄~7岁,风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3~15岁之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抗体的同时,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可以提高麻疹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凤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常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检验步骤,总结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影响因素,并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检验前标本的准备、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检验过程中的标准操作规程、检验结果的研读等是ELISA法检测乙肝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两对半各项指标对临床诊治乙肝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临床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ELISA法是检测乙肝的灵敏方法,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排除影响因素干扰.
作者:薛春杨;周建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1~2级高血压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仅用西药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降血压疗效与对照组相近,但舒张压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黏度.
作者:乔春风;耿新新;王翔;黄志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医学实验室特别强调全面的质量管理,而分析前质量控制又成为讨论的热点.本文对我院25 580份常规生化标本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合格标本产生特点和原因,提出常规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意见.
作者:王新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临床分离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菌株日益增多.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之一,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也日益增多,给临床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我院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情况,我们对2010年度从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了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南汝洁;林雪峰;江丹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反复冲红机采血小板供者1例血象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献血者,男,36岁.符合机采血小板的献血标准<'[1]>,献血间隔期不低于国家规定的1个月标准,但在采集血小板时连续5次出现冲红现象,虽经更换仪器(本站有MCS+和Fresenius两种机型)和操作人员仍不能避免.
作者:聂华;郝世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疾病,其发病人数有急剧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局限性脂肪肝又称为非均质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和常见表现形式.超声虽然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出了手段,但由于这类病变声像图特殊,超声极易误诊.
作者:牟荣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经腹部、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83例经腹、经会阴及阴道超声检查的各种宫颈疾病的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检出宫颈疾病有宫颈息肉、宫颈肌瘤、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癌等.经腹、经会阴及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的准确诊断率分别是62.6%、74.6%及92.8%.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颈疾病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2009-10-2010-12对100例CINI患者采用复方沙棘耔油栓联合宫颈微波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10-2010-12在我院科门诊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异常或阴道镜检查异常,经病理检查结果为CIN I的患者100例,年龄(29.8±2.0)岁,孕次(2.31±1.13),产次(0.98±0.37)次.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科收治肾病综合征伴高热、鼻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危重患者1例,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20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 d于2008-11-09入院.查体:T 37.3℃,BP 120/80 mm Hg,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 118 g/L,RBC 4.10×10<'12>/L,WBC 2.3×10<'9>/L,N 0.37,L 0.53,M 0.09,B 0.01,PLT 153×10<'9>/L;尿常规:蛋白+++.潜血++,红细胞6~8/高倍;粪常规及潜血(一);尿蛋白定量:4.24 g/24 h.
作者:赵武;付宇;仇雷霞;石鹏;林为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Ie 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恶性增生,浸润骨骼或软组织,导致骨骼破坏,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贫血等.血清中单克隆蛋白(monoclonal protein,M-蛋白)或其多肽链的亚单位增多,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临床上常有感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表现.本例患者因腰背疼痛起病,查本-周蛋白阳性,进而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得以确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益军;杨定坤;彭毅;周钦;段六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应用临时性树脂罩冠(罩冠设计治疗通道)提高外伤性冠折露髓盖髓成功率的可能性,并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61颗因外伤致牙冠破折暴露活髓者,应用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同时装戴设有直达外伤露髓创面的治疗通道的临时性治疗树脂罩冠.盖髓术后3周无任何症状者,则安装烤瓷永久全冠或金属全冠以取代临时性治疗树脂罩冠.结果 47例61颗外伤冠折暴露正常活髓,应用上述盖髓方法随访1~2 a,盖髓成功率96.72%(59/61).结论 应用(带有治疗通道)临时性塑胶冠可以提高外伤冠折锘髓直接盖髓术的成功率.
作者:潘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格尔木市,海拔2 808 m,年平均大气压538 mm Hg,氧分压113 mm Hg,气温4℃;平均相对湿度为34%.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老年人由于强烈的、反复的、长期的外界刺激,造成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失去了对血管的正常调节而发病.本文对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素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我院2003-03-2009-02应用体外循环施行心脏手术621例,术后出现脱发32例,现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7~64岁.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联合瓣膜置换术7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3例,Ebstin畸形1例.
作者:毛国璋;金辉;高成山;吴留广;韩劲松;宋宝丽;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