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瑜;吴婷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及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1至6月和2016年1至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卫计委发布的15项质量指标要求,分别统计2015年上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及标本溶血率并进行比较.按照标本来源对比分析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内科病房标本及外科病房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标本率为0.21%(593/281 567),2016年同期不合格标本率为0.14%(382/268 6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1).门诊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P<0.01),住院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内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05),外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1).结论 通过向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情况,在医院进行宣教培训总结,并予以改进,提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王延群;丁志功;姚飞;张小会;胡成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Duffy血型等位基因FYES及FYX的表达情况.方法 随机提取200例无偿献血者EDTA-K2抗凝外周血血样DNA,采用PCR-SSP方法进行Duffy血型FYA、FYB等位基因分型;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测序法分析Duffy血型FYES及FYX等位基因序列特点.结果 PCR基因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200例标本中,检出FYA/FYA 180例,FYA/FYB 20例;测序结果表明,200例标本中未发现FYES及FYX等位基因表达.结论 FYES及FYX等位基因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表达频率极低,与其他人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马玲;刘衍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微流控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作为特征的技术,该技术将原来需要在生物、化学等实验室内完成的实验浓缩到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即微流控芯片,又叫芯片实验室[1-2].微流控芯片以微管道网络为特征,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技术主要涉及高精度的微机电系统、微流体技术、微电子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当前全球资源被过度消耗,微型化、集约化已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临床上基于微流控的分子诊断,主要是指在微流控平台上进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选取代表不同进展阶段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在疾病的诊断、监测和疗效观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微流控检测平台具有诸多优势.
作者:邢志芳;吕攀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20多年前,国内开始关注基质效应在检验准确性中的意义.目前国内使用的定标品及质控品多是由纯品水溶液制备,由于其基体同血样基体存在差异,纯水溶液中缺少血样中存在的小分子、脂类等成分,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这种检测成分以外的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即基质效应[1].本院在实验过程中也对基质效应进行了探讨.
作者:高雨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白银地区1月至14岁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及骨密度测定值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微量元素铜、锌、钙、铁、铅、镉异常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1 272例健康儿童按年龄段分为5组,对所有组别人群均进行了微量元素和骨密度的测定,并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成骨密度减低组与骨密度正常组,比较两组儿童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1)儿童各年龄段之间Z值(按照中国儿童数据库为参照标准计算得出的sOs值的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期骨密度水平较低,年龄越小骨强度Z值越低,随年龄增加骨密度和Z值呈升高趋势.各年龄段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月组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高,达73.25%,且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减低的趋势.(2)本研究中骨密度减低者432例,发生率为33.9%,骨密度正常840例(66.0%).骨密度减低者儿童铁、钙、锌缺乏的发生率与骨密度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缺乏及铅、镉中毒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铁、锌、钙水平的异常与儿童骨密度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实施儿童护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爱香;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血小板指标及胰腺血流参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组),同时期的61例轻症胰腺炎患者(B组)以及61例体检健康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及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指标及胰腺血流参数,同时比较A组患者不同病程分期时的血小板指标及胰腺血流参数.结果 A组的MPV、PDW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PCT则低于B组及C组,胰头及胰尾血流参数均差于B组及C组,B组的胰头及胰尾血流参数均差于C组,且A组患者不同病程分期时的血小板指标及胰腺血流参数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指标及胰腺血流参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较高,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程分期也有一定的检测价值,因此对其进行监测的价值较高.
作者:曾宪焕;李琳;李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糖类抗原72-4(CA72-4)的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门诊及住院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且未经治疗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24例为在本院体检、无肝肾疾病、急慢性消化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胃镜检查无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PG、G-17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72-4水平,并计算 PGR(PGⅠ/PGⅡ)值.比较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结果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其他疾病组相比,胃癌组的PGⅠ、PGⅡ、PGⅠ/PGⅡ、G-17和CA72-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GⅠ/PGⅡ的灵敏度高,分别为70.2%和73.4%,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1.7%和89.3%.结论 PGⅠ/PGⅡ、G-17和CA72-4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陶萍;钮伟国;陆峰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新布尼亚病毒在贵阳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潜在感染或既往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5-2016年贵州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人群血浆标本1 187份进行ELISA重复检测,使用Excel2007软件对所有标本基本资料进行录入整理,并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区、采集时间及民族来源的标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187份标本中,阳性标本共63份,在贵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新布尼亚病毒血清总抗体阳性率为5.31%,63份阳性标本总抗体效价为1∶2~1∶64.新布尼亚病毒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民族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行期与流行后期采集的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32).总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贵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新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阳性标本,提示贵阳市无偿献血人群存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可能.
作者:李琳;张嘉;钟江;郑祥顺;詹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IL-6及血清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检出率在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确诊的60例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妇女(CT组)、6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IL-2、IL-6、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及宫颈分泌物中的IL-2、IL-6.结果 CT组患者的血清及宫颈分泌物中IL-2、IL-6检测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的血清抗外膜蛋白复合物B蛋白C端肽(OmcBc)抗体、抗衣原体质粒偏码蛋白3(Pgp3)抗体、抗热休克蛋白60(HSP60)抗体、抗比841编码蛋白(CTT841)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00%、75.00%、23.33%、38.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患者IL-2、IL-6及血清抗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升高,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云;何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人员能力比对的参考方法,评价检验人员对血细胞识别的能力.方法 每次应用5份新鲜血样本制备血涂片、染色及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审核员评价血涂片的制作质量及染色效果,对分类结果进行重复测量行荷伊特(C.Hoyt)信度分析并计算信度系数r;考核50幅外周血细胞显微摄影照片并计算得分,以得分≥90分(共100分)的检验人员白细胞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的均值作为参考方法的靶值,采用精确概率法计算参考方法99%的可信范围,将比对人员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与可信范围进行比较,判定比对结果是否合格.结果 所有比对人员外周血细胞显微摄影照片的考核得分均在80分以上;比对人员血涂片制作质量与染色均合格,比对人员白细胞显微镜分类计数总信度系数r=0.985,5份临床样本,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6类细胞均有差异;比对人员间白细胞分类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位比对人员白细胞分类结果除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外r均大于0.60;分类计数均符合.结论 本室建立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人员能力比对方法设计科学合理,可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长征;肖秀林;张娟安;彭长华;张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寻找贫血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518例初诊为贫血患者的骨髓穿刺标本进行瑞氏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染色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4例贫血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确诊贫血病因,其中以白血病、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为3种主要类型所致的贫血病因.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查找贫血病因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指导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
作者:贺望娇;范柳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血液中存在一种能与视黄醇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机体各个部位的运输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其合成场所在肝脏,并且广泛分布在人体的体液当中.血清RBP的水平能够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的功能改变及程度,还可以对肝功能的早期损害进行检测和治疗.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血液中半衰期短,在急性时相反应过程中变化速度较快,因而机体的营养状况的改变就可以通过RBP的检测来进行监测.
作者:刘慧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预后与Wip1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的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蜡块标本作为实验组,标本均被病理证实,同期活检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Wip1在2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Wip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细胞中,Wip1免疫组化染色阴性或微弱.子宫内膜癌组织中Wip1染色呈浅黄色至黄褐色不等.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5%(93/120),高于正常内膜组织22.5%(27/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内膜组织Western blot结果:Wip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对含量为0.635±0.023.高于正常内膜组织的0.325±0.01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Wip1 mRNA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基因表达值分别为0.628±0.053、0.191±0.00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W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P<0.05).结论 (1)子宫内膜癌中Wip1表达量高,而正常内膜组织表达量低.(2)Wip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雌孕激素状态、HER2、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均无关,与P53表达水平存在关联.
作者:顾笑梅;李娟;高淑凤;郑玮;张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尿培养产CTX-M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型,耐药及毒力特点.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尿培养大肠埃希菌,环扩散法测定细菌的敏感性,ESBLs确定分析细菌产ESBLs的情况;采用肠杆菌属重复基因间隔共有序列-PCR(ERIC-PCR)对细菌进行遗传相关性分析;PCR扩增CTX-M编码基因和毒力基因iutA,ompT,fyuA,fdeC,fimH,traT,cvaC,pap,kpsMT,pAI,usp,aer,hlyA,cnf,和chuA;多重PCR分析产CTX-M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型;依据PCR对菌株的CTX-M编码基因的检验结果,将细菌分为产CTX-M组和非产CTX-M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在抗菌药物耐药性和毒力基因之间的差异.结果 162株尿培养大肠埃希菌中没有遗传相关性,126株ESBLs阳性菌株中,有91株细菌产CTX-M,其中,57株产CTX-M大肠埃希菌属于D型,16株属于B2型.统计学分析发现,产CTX-M组细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CTX-M组细菌(除外亚胺培南),毒力基因iutA、chuA和traT在产CTX-M细菌组中的流行显著高于非产CTX-M组,P值分别依次为:0.001、0.006和0.000.结论 产CTX-M大肠埃希菌是本院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多属于D型,其耐药率显著增高,且与毒力基因iutA、chuA和traT密切相关,是尿路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一个潜在威胁.
作者:李阳;沈瀚;张之烽;程莉;徐学静;宁明哲;周万青;曹小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功能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75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44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被研究对象均进行胃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活检术,并按要求抽血化验,检测胃功能相关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胃泌素17(G17)及幽门螺杆菌(HP).分析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胃功能指标的情况.结果 PGⅠ,PGⅠ/PGⅡ的表达,从低到高,分别是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组和对照组,且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G17低于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胃溃疡组的G17低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P阳性率低于浅表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低于胃溃疡组,胃溃疡组低于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低于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胃功能检测能较好地区分胃部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可作为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且易于接受、成本低,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应进行胃镜下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韦志鹃;张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112例术前膝关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112例术前、术后均无膝关节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观察以上指标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14天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前、术后第1天WBC、CRP、ESR、PCT、IL-6、G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WBC、CRP、ESR、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WBC、CRP、ESR、IL-6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WBC、CRP、ESR、PCT、IL-6、GR 6项指标均能预测膝关节感染(P分别为0.005、0.004、0.000、0.002、0.003、0.007).结论 WBC、CRP、ESR、PCT、IL-6、GR对于早期诊断和预防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林;李剑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近年来,因侵入性操作的增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成为了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文献报道,CRBSI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和念珠菌属[1-2].棒状杆菌菌属多数是人类皮肤和黏膜的表面定植正常菌群,该菌属中的纹带棒状杆菌是皮肤的正常菌群[3],导致血流感染罕见报道.笔者近期从1例血液透析患者血培养中检出纹带棒状杆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鸿;汪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0~6岁健康儿童干血滤纸片中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的检测,对儿童体内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为脂肪酸代谢障碍性疾病和有机酸血症诊断提供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应用同位素稀释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对广州地区263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干血滤纸片酰基肉碱进行检测.将所有儿童分成男、女两组;根据年龄分为分4个组:年龄0~28 d,孕周≥37周;年龄0~12月;年龄0~3岁;年龄0~6岁.结果 进行正态性检验后发现,儿童的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呈正态分布.男性儿童组与女性儿童组的游离肉碱和各种酰基肉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P=0.619).C4、C5、C6、C10、C12、C18各年龄组间方差齐(P>0.05),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C0、C2、C3、C5-OH、C8、C14、C16方差不齐(P<0.05),进行秩和检验.C0、C2、C3、C5-OH、C6、C8、C10、C12、C14、C16、C18不同年龄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不同年龄计算参考值范围.C4、C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合并组计算参考值范围.结论 根据年龄的不同建立儿童干血滤纸片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含量参考值范围对于脂肪酸代谢障碍和有机酸血症疾病的诊断、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蔡燕娜;彭敏芝;江敏妍;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ALCAM、IL-17RA和PIK3CA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病理参数患者间的表达差异,且对65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比较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ALCAM、IL-17RA、PIK3CA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65例患者中ALCAM表达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72.3%;IL-17RA阳性34例,阳性率为52.3%;PIK3CA表达阳性31例,阳性率为47.7%.不同的病理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ALCAM、IL-17RA、PIK3C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CAM、IL-17RA、PIK3CA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CAM、IL-17RA、PIK3CA在NSCLC组织中表达增加,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作者:魏朋华;沈志鹏;王华;钱素泉;高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酶学指标、血糖及血脂检测结果,并探索其临床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在该院检查出患有脂肪肝的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验者3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肝功酶学指标、血糖及血脂水平,观察其临床意义.结果 通过对两组检查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发现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轻度、轻至中度、中度以上脂肪肝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未发现脂肪肝独立危险因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对照组中呈高度正相关(r=0.871,P<0.05),在脂肪肝患者及其亚组中血糖与总胆固醇呈低度正相关(r=0.341,P<0.05).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和机体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肝功酶学指标、血糖及血脂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马占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