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型半胱氨酸及 C677T 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分析

程立子;王冬娥;叶贵诚;袁春雷;彭建明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妊娠期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以91例GDM孕妇为GDM组,123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检测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清Hcy、血糖水平。结果GDM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Hcy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GDM组与对照组MTHFRC677T多态性基因CC、CT、T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TT型基因携带者Hcy水平高于CC型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Hcy与G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Hcy水平而影响GDM的发生、发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亲缘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b)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和敏感菌株蛋白指纹图谱,了解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亲缘性远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22株)和敏感的 Ab(18株),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细菌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 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分析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和敏感 Ab 相关差异蛋白,采用 SPSS 19.0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追溯其临床感染的亲缘性。结果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与敏感的 Ab 菌株间蛋白质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Ab 在院内的分布以A 型为主,B 型次之。结论聚类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 Ab 蛋白质谱结果能够判断细菌亲缘关系远近,可为 Ab 感染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光荣;向成玉;杨葵;刘靳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转铁蛋白联合血红蛋白检测粪便潜血的分析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联合在检测粪便潜血中的意义。方法统计连续10 d 733例住院患者(其中消化科189例)的粪便潜血结果,分别统计血红蛋白和转铁蛋单阳性及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双阳性的标本例数,对阳性和阴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红蛋白单阳性率8.59%,转铁蛋白单阳性率17.59%,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双阳性率7.5%,总阳性率18.14%。结论转铁蛋白检测粪便潜血检出率明显高于血红蛋白检出率,血红蛋白联合转铁蛋白检测粪便潜血能够提高粪便潜血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女及儿童尿液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 LabUMat 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对妇女、儿童尿液分析镜检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9月在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儿童和妇女的随机尿液常规标本共1036份,用 LabUMat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和有形成分分析;检测完毕后采用双盲法进行显微镜检查,采用人工镜检与全自动沉渣分析仪器检测平行比对的,探讨复检规则及复检方法,并计算复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漏诊率)、复检率。根据自动化尿液分析工作站的检测方法,根据妇女儿童尿液标本的特点,参照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发表的有关尿液有形成分的复检规则的方案,设计制订适合妇女儿童的复检规则。选取2014年10月门诊和住院的随机尿液常规标本300份进行复检规则的验证。结果建立复检规则的1036份尿液标本中,阳性标本占35%,阴性标本占65%。其中 RBC 阳性标本占65.30%,WBC 阳性标本占53.32%,管型(CAST )阳性标本占3.86%。验证规则的符合率为86.5%,漏诊率为0.5%,复检率为21.7%。300份尿液常规标本进行复检规则的验证,验证结果符合率为91.67%,漏诊率0.67%,复检率为19.67%,图片审核修正后的复检率为8.67%。结论针对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根据妇女儿童尿液标本的特征,制订适合本实验室的复检规则及方法能够有效地筛选异常标本,结合图片人工审核,可显著减少工作量。

    作者:梁肖云;黄镇华;张素娟;曾兰兰;赵学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65例血尿标本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法和 UF-1000i 法检测尿红细胞形态的符合率以及这两种方法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方法用相差显微镜和 UF-1000i 法同时检测165例已经明确临床诊断的血尿标本的尿红细胞形态。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各型红细胞形态的符合率分别是90.8%、93.8%、6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是85.7%、86.7%和93.3%、80.0%。结论相差显微镜法和 UF-1000i 法检测尿红细胞形态学的结果无差异,这两种方法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相关性较好,相差显微镜法人的因素影响较大,而仪器法在排除尿中其他物质干扰下符合率和一致性均较好,结果表明 UF-1000i 仪器法检测尿红细胞形态可以作为常规报告结果供临床参考。

    作者:陈亚军;欧兴义;孙小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女性尿碘和超氧化物歧化物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妊娠女性碘营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甲状腺激素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接受产检的妊娠女性380例,收集血液及尿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原理检测尿碘水平,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 SOD 水平。结果380例妊娠女性尿碘中位数为173μg/L ,碘营养总体处于碘充足水平。碘充足组与碘缺乏组游离甲状腺素(FT4)、SO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碘充足组与碘过量组FT4、促甲状腺激素(TSH)、SO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充足组与碘缺乏组、碘过量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疾病组 SOD 水平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女性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疾病及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及时对妊娠女性进行筛查干预可减少和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刘伟旗;刘伟玲;黎志全;何宝贤;冉江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生儿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目的:建立适用于当地的新生儿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取于禅城区中心医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529例,年龄小于28 d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FT3、FT4、TSH 建立参考区间。以不同来源参考区间为标准,对370例新生儿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判断,比较不同来源参考区间条件下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新生儿 FT3、FT4、TSH 参考区间分别为2.67~6.24 pmol/L 、9.74~27.99 pmol/L 、0.94~18.52μIU /L 。不同来源参考区间条件下,新生儿 FT3、FT4、TSH 检测结果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实验室应建立适用于当地新生儿的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

    作者:黎志全;刘伟旗;温燕妮;冉江帆;刘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NKT细胞亚群研究进展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自然杀伤 T 细胞(NKT 细胞)是一类共表达 NK 细胞受体及恒定 T 细胞受体(TCR)的特殊细胞亚群[1],既不同于 T 、B 淋巴细胞,亦区别于自然杀伤(NK )细胞,该 TCR 与高度偏向的 Vs 链(主要为 Vβ8.2)相关,由 Vα14和 Jα281基因节段所编码[2]。 TCRVα24片段通常和 Vβ11片段相结合,NKT 细胞活化后能迅速分泌大量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促进Th2型应答,NKT 细胞可识别 CD1d 提呈的糖脂类抗原,且具CD1d 识别限制的特殊性质[3]。因此,NKT 细胞作为先天免疫性淋巴细胞,在移植免疫和机体免疫调节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 NKT 细胞亚群在移植免疫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师煜博(综述);黄建敏(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学检验专业新生研讨课对职业规划讨论的实践与思考

    由于国家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修订改革,全国各普通高校自2013年起按四年制理学学士培养方案安排招生培养工作。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如何应对学制的改革,在转变中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通过新生研讨课的方式,对本校五年制检验本科专业新学员开展未来职业规划的探讨,初探本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改革实践,分析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基本思路,探讨并总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帮助医学检验专业学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深造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向阳;郭鹰;毛旭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鹦鹉热衣原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鹦鹉热衣原体(Cps)是一种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二相型发育周期,可形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原体(EB)和具有繁殖能力的网状体(RB),革兰染色阴性的细菌。 Cps 归类于衣原体科中的衣原体属,早期 Everett 等[1]将其归类为嗜衣原体属,国内虽一直沿用这样的分类体系,但国际衣原体委员会已明确 Cps 属于衣原体属,同时取消嗜衣原体属分类。 Cps 可感染人和畜,产生多种临床特征。 Cps 因为其致病性强,且作为生物战剂的特殊性,少有实验室能进行深入研究,对 Cps 致病机制的阐述更是鲜有报道,本文结合衣原体属其他种的毒力因子,综述了 Cps 可能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

    作者:李鹏(综述);宋立华;苗晋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量输血前后血钾浓度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患者血钾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以62例非挤压伤大量输血患者为观察组,以62例外科手术非输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后12 h 、输血后24 h 检测血钾浓度,对照组患者术后检测血钾浓度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后12 h 、输血后24 h 血钾水平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并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但仍需密切监测患者血钾水平的变化。

    作者:梁燕霞;伍绍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浆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通过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终产物,其抗原性较强,浓度的升高是体内纤溶系统的激活和血栓形成的证据之一,也是临床上溶栓治疗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目前,随着方法学的不断更新,血浆 D-二聚体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对临床上的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对 D-二聚体的检测在静脉血栓塞疾病的形成,心脑血管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病情的观察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石恩荣(综述);周格琛(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教育应用中的探索与实践

    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 Michaelsen 提出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法(又称 TBL 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成人教育模式[1]。该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团队协作意识。本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授课特点是小班上课,课堂可控性强,适合应用 TBL 教学模式授课。本课题将 TBL 教学模式应用于本校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旨在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探索育人新模式。

    作者:李慧玲;邬剑;张吉生;李雅江;斗章;王芳;赵玉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种方法检测热毒宁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协同作用的比较

    目的:观察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检测体外环境下中药热毒宁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SCF)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协同作用的结果,比较两者的符合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筛选2015年该院住院患者感染的XDR-AB 共12株,将菌株培养传代,先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检测 SCF 和热毒宁单独及联合使用时的低抑菌浓度(MIC),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协同作用,再使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抑菌环直径和药物的协同作用。结果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检测热毒宁与 SCF 联合用药时,与单独用药时相比,MIC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热毒宁与 SCF 联合用药时的抑菌浓度指数均小于或等于0.5,具有协同作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出热毒宁原液的抑菌环直径为10 mm ,不同 XDR-AB 菌株对 SCF 的抑菌环直径有所差异,其中5株为15 mm ,3株为16 mm ,4株为17 mm 。但当热毒宁与 SCF 联合作用时,抑菌环直径扩大,12株也都出现了协同作用。结论体外环境下,热毒宁联合 SCF 对 XDR-AB 有很好的协同作用,2种方法结果一致,虽然纸片法更加简便,但结果判断带有一定主观性,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操作。

    作者:李新;杨桂芳;陈化禹;耿洁;贾志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 GP73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明确慢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GP73变化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109例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 GP73水平及可能的相关因素,其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49例。对血清 GP73鉴别代偿性及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诊断性能进行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 GP73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乙型肝炎病毒拷贝数(HBV DNA )水平显著相关,但与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215.9±96.56)ng /mL]血清 GP73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13.7±68.95)ng/mL ]。 ROC 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2(95% CI :0.74~0.90,P <0.05)。当 cut-off 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140.5 ng /mL 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人群中, GP73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5%和75.0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 GP73水平与肝损伤及病毒复制状态有关。检测血清 GP73有助于肝硬化代偿与失代偿期之间的鉴别。

    作者:王纯明;孙莉;张宝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炎性反应标志物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区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采集的136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0例(革兰阳性组),革兰阴性菌感染66例(革兰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 、3 d 、7 d 血清 PCT 、CRP 、NEU%水平和血清 PCT 浓度分布,分析血清 PCT 、CRP 和 NEU%鉴别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感染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入院后24 h 、3 d 、7 d 革兰阴性组的血清 PCT 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 两组患者的 CRP 和 NE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 d 、7 d 革兰阴性组的血清 CRP 和 NEU%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革兰阴性组 PCT 浓度在2~<10 mg/mL 、≥10 mg/mL 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当以 PCT ≥0.5 mg /mL 、CRP >10 mg/L 和 NEU%>70%作为临界值时,鉴别诊断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78.57%、95.71%和75.71%;特异度分别为87.88%、48.48%和36.36%。以三者同时超过临界值作为诊断标准,灵敏度为98.57%(69/70),特异度为93.94%(62/66)。结论血清 PCT 、CRP 和 NEU%水平测定可用于区分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是 PCT ≥0.5 ng/mL 、CRP >10 mg/L 和 NEU%>70%同时存在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作者:孟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影响血气标本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分析要点的探讨

    急诊医学的发展推动着检验医学朝着更加精准的方向不断进步,血气分析是急诊危重患者监测的重要内容。临床上血气标本的检测以动脉血结果为准[1]。根据世界检验医学的相关研究报道,血气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检测前的准备时间已经占到检测总耗时的58%。标本的采集到标本送抵实验室,这个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比例已占到71%[2]。血气分析的样品类型有动脉血样、静脉样、毛细血管血样。动脉血样,是常用的血样类型因为它可以提供患者体内氧吸收和运输的佳信息,所得信息是稳定不因为采样点而变化。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推荐采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受外周循环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不能被用来评估氧状态,但反应酸碱状态(pH 值,二氧化碳分压,CHCO3)ctHb ,FCOHb ,FmetHb ,FHBF ,ctBil 。毛细血管血样,动脉采用不允许的情况下可用于分析,SO2,氧分压(PO2), FOHb ,FHHb 结果仅供参考,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响应以下参数:ctHb ,FCOHb ,FMetHb ,FHBF ,ctBil 。鉴于以上情况下文就动脉血样分析前的准备及结果分析要点进行阐述分析。

    作者:汪咏新;万庆;易婷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水陆二仙丹水提物对人精子膜结构和功能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治疗男性畸形弱精死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的精子作为模型,精子悬液分为维生素 C 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水陆二仙丹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每1 mL 含1.0、0.5和0.25 g 生药。应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活性氧,在有氧环境下,精子悬液与0.25 g/L 维生素 C 及不同剂量(每1 mL 含1.0、0.5和0.25 g 生药)的水陆二仙丹水提物共同孵育后,采用精子低渗膨胀试验,对各组精子膜功能进行评估,同时检测各组丙二醛(MDA )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维生素 C 组及水陆二仙丹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组1、3及6 h 的精子膨胀率及精子活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水陆二仙丹水提物中剂量组(0.5 g/mL)的精子膨胀率及精子活率显著高于维生素 C 组(P <0.05)。与模型组相比,维生素 C 组及水陆二仙丹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组 MDA 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SOD 活力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剂量水陆二仙丹水提物(0.5 g/mL )的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 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陆二仙丹水提物具有保护精子膜功能和结构的作用,其作用与干预精子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何碧英;彭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子诊断学》课程教学探讨

    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1]。分子诊断学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检验医学发展的主要力量,是21世纪检验医学的主题[2]。如何发挥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优势,是检验医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适应新世纪检验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科的发展,本校自2014年开始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分子诊断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笔者总结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仕善;唐小异;杨盛清;侯德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酸水平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方法评价血清尿酸(UA)水平在脑卒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文献数据库中尿酸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交叉核对后提取数据,采用软件 RevMan 5.3进行 Meta 分析,并用漏斗图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终纳入5个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水平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高于低尿酸水平患者(HR =1.17,95% CI :1.10~1.24)。按性别分组后结果显示,高尿酸水平男性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高于低尿酸水平患者(HR =1.20,95% CI :1.09~1.33)。女性高尿酸水平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与低尿酸水平患者无差异(HR =1.06,95% CI :0.96~1.16)。结论尿酸水平与脑卒中的预后有关。

    作者:许伟琼;胡汉斌;冯锦才;梁明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液胱抑素C和NGAL联合检测在IgA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胱抑素 C(Cys C)和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 IgA 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IgA 肾病患者71例,Lee 氏分级为Ⅰ级12例、Ⅱ级20例、Ⅲ级17例、Ⅳ级13例、Ⅴ级9例;同时选取6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尿 NGAL 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尿 Cys C 水平。结果 IgA 肾病早期患者尿 Cys C 及 NGAL 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IgA 肾病的进展,尿 Cys C 及 NGAL 水平逐渐增高,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 Cys C 水平与血液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 =0.782,P <0.01);尿 NGAL水平与血液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701,P<0.01)。结论尿 Cys C 和 NGAL 水平不但可以早期诊断 IgA 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测 IgA 肾病的进展。

    作者:张春雷;曾学辉;李忠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