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蓉
目的 观察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LH水平检测在临床睾丸生精作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到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进行原发性不育检查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且选择同期来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男性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FSH、LH水平检测,比较健康对照组和不孕组患者FSH、T/LH、LH水平,以及少精组、极度少精组、特发性无精组患者FSH、T/LH、LH水平,以及中度、重度和不可逆性睾丸生精障碍患者FSH、T/LH、LH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育组患者FSH、LH明显升高,而T/L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少精组比较,重度生精障碍组与不可逆性生精障碍组患者FSH与LH明显升高,而T/LH明显降低.与极度少精组比较,特发性无精组患者FSH与LH明显升高.而T/LH明显降低.与中度生精障碍组比较,重度生精障碍组与不可逆性生精障碍组患者FSH与LH明显升高,而T/LH明显降低.与重度生精障碍组比较,不可逆性生精障碍组患者FSH与LH明显升高,而T/LH明显降低.上述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H、T/LH、LH水平在睾丸生精作用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智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上海地区妊娠早、中期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范围,探究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检查的1233例单胎孕妇和364例非妊娠健康妇女进行研究,按照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筛选标准选出其中993例孕妇作为建立正常参考值的“标准人群”.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在孕8~12+6周及孕13~18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建立TSH、FT4及FT3妊娠特异性参考值范围,研究其在妊娠期的变化趋势.结果 (1)孕8~12-6周、孕13~18周和非妊娠期TSH中位数(P2.5,P97.5)分别为:1.48(0.08,4.49)、2.25(0.54,5.20)、1.76(0.56,4.90)mU/L;FT4中位数(P2.5,P9 7 5)分别为:10.23(8.09,13.81)、9.52(7.86,12.07)、11.22(8.64,15.36) pmol/L;FT3中位数(P2.5,P97.5)分别为:4.28(3.64,5.53)、4.12(3.17,5.16)、4.47(3.79,5.84) pmol/L.(2) TSH在孕8~12+6周较非妊娠期降低,在孕13~18周较孕8~12+6周升高.与非妊娠期相比,FT4及FT3水平在孕8~12+6周及孕13~18周逐步降低.孕8~12+6周、孕13~18周和非妊娠期各组间血清TSH、FT4及FT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孕8~12+6周时,TSH<P2.5者中79%(15/19)于孕13~18周随访甲状腺功能正常;TSH>P97.5者占71%(12/17),于孕13~18周随访TSH、FT4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发生特异性变化,不能采用非妊娠参考值范围.2011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推荐的参考值并不适合于上海地区妊娠妇女.
作者:郭苑青;胡荷宇;蔡蓓珺;张静;王毅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科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核酸的单管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单管多重RT PCR检测EV、CA16和EV71的反应体系,并优化退火温度、各引物比例和循环参数等反应条件;采用自建RT-PCR体系检测136例手足口病患儿大便标本的肠道病毒核酸.结果单管多重RT PCR检测体系的佳反应条件:退火温度为54℃;EV、CA16和EV71引物比例为2∶1∶1;循环参数为35.采用自建单管多重RT PCR从136例标本中检出EV阳性46例(33.82%),CA16阳性14例(10.29%),EV71阳性14例(10.29%),其中CA16、EV71同时阳性2例.结论 成功建立检测EV、CA16和EV71核酸的单管多重RT-PCR,并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测.
作者:龙辉;谢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在检查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德阳市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检查中,已经在其他医院确诊的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到德阳市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评价两组人群的肝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比较其差异.结果 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56.5±12.2)、(80.5±8.5)U/L,健康对照组ALT、AST分别为(25.4±6.6)、(39.2±7.1)U/L,观察组肝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分别为(3.1±0.9)、(6.7±1.1)mmol/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9±0.8)、(4.8±0.9) mmol/L,观察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ALT、AST、TG、TC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因此可以考虑将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作为脂肪肝的检测指标.
作者:刘朝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634例痰标本进行分析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结果与其培养结果进行比较,了解痰培养标本分析前涂片镜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34例痰标本,肉眼观察痰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颜色等,然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涂片镜检结果,将痰标本分为A、B、C三大类.同时对上述痰培养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分析比较镜检结果与细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634例痰培养标本中,涂片结果合格标本495例,占78.08%;不合格标本139例,占21.92%.共检出457株细菌.在495例涂片结果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08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2.42%,合格痰培养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71.72%.在139例涂片结果不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9株细菌,检出率为35.25%.肉眼观察痰培养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黏性、血性和脓性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或泡沫样痰;在不同颜色痰标本中,无色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低于其他颜色的痰标本.结论 痰培养标本分析前做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以筛除不合格的痰标本,提高痰培养的细菌检出率,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肖;朱同华;沈国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HBV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由于我国HBV感染较高,人群中HBV携带率高达10%,由此引起的肾脏损害亦非常常见.史文丽等[1]研究显示,HBV GN约占肾活检0.25%.HBV-GN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学说:包括免疫复合物介导、HBV直接感染肾脏、HBV诱发的自身免疫、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等[2].
作者:郝小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 1)、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58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53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5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3例,检测各组患者hs-CRP、sICAM-1、D-二聚体水平;另选取健康对照组52例,并与疾病组3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DR组、NDPR组、PDR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s-CRP、sICAM 1、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PR组、PDR组与NDR组比较,hs-CRP、sICAM-1、p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DPR组比较,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hs-CRP、sICAM-1呈正相关(r=0.578、0.482、0.438,P<0.05).健康对照组、NDR组、NDPR组、PDR组比较,hs-CRP、sICAM-1、D-二聚体单项阳性率和联合检测阳性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DR组、NDPR组、PDR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sICAM-1、D-二聚体水平变化能动态反映T2DM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联合检测可提高T2DM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ABO血型及肾功能参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0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ABO血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和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A型和AB型的分布比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型比例(21.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A型比例(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AB型比例(21.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B型比例(10.0%),但B型和O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血型的血清BUN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r水平,病例组中A型[(90±10)μmol/L]、AB型[(108±12) 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A型[(57±12) μmol/L]、AB型[(66±1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型和B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UA水平两组不同ABO血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A型、AB型和BUN、Cr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3.916、1.234、1.925、1.031.结论 A型、AB型、BUN、Cr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王俊文;王红敏;田颖;尹志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引起ABO疑难血型鉴定的血标本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对有疑问的血标本再用试管法进行复检,并做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进行确认.结果 在引起ABO疑难血型鉴定的97例血标本中,生理因素血标本14例(14.4%),疾病因素血标本27例(27.9%),临床治疗因素血标本16例(16.5%),其他因素血标本40例(41.2%).在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97例血标本中,正定型不相符6例(6.2%),反定型不相符71例(73.2%),正、反定型均不相符20例(20.6%).结论 血标本因素可引起ABO疑难血型鉴定,在血标本采集、保存及送检过程中应进行规范化操作,保证血标本采集的正确性和质量要求,以确保ABO血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杨琳;张勇萍;杨世明;安宁;李丹;穆士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据WHO估计全球有1/3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8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死于结核病[1].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10年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523万,占全球发病的14.3%[2].早期确诊可以有效控制结核,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文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成人贫血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直接抽样法,搜集201 4年1月至2015年8月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贫血的18周岁以上的患者957例,分析性别、年龄及不同海拔高度对贫血患病率及患病程度的影响.将所有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2次录入法,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学分析.结果 957例贫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0∶4.17,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极重度贫血患病率2.2%,重度贫血患病率40.1%,中度贫血患病率38.7%,轻度贫血患病率19.0%.18~27岁组贫血人数多,不同年龄组贫血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4000 m以上贫血人数高,与其他海拔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与海拔高度对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贫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女性贫血人数明显高于男性,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贫血人数也增加.
作者:贾礼华;陈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监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和2015年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并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和2015年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1202株,标本分布前5位分别为尿液、血液、痰液、分泌物和组织,本次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敏感率为99.9%,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99.2%,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97.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97.2%,对呋喃妥因敏感率为85.2%.2014年和2015年分离得到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菌共643株,占53.5%.2年分离得到的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达99.0%;而对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敏感率达80.0%以上.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相对稳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林丽英;郭旭光;邓穗燕;陈琼;陈金桃;夏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被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根据感染原因将患儿分为病毒感染组(32例)和细菌感染组(40例),检测两组患儿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14.52±2.51) mg/L,WBC计数为(15.11±3.0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hs-CRP水平为(3.03±1.01)mg/L,WBC计数为(8.02±2.03)×109/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80.00%)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hs-CRP阳性率(9.38%)和WBC阳性率(3.1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开展hs-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诊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吴杏喜;陈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倍比稀释法在指导实验室筛选质量可靠检测试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标本进行倍比稀释,采用3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对,并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实施验证.结果 A、B和C3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试剂检测出现全部阳性结果到全部阴性结果的梯度间均存在1个梯度差,PCR试剂检测全部阳性结果大稀释梯度与ELISA(C)试剂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倍比稀释法为实验室筛查与选用质量可靠的检测试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方法.
作者:王玉兰;刘培海;王远忠;闫荣军;付汝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孤儿核受体γt(RORγt)、microRNA-206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重症肌无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清晨空腹外周血标本,梯度离心得到人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BMC中KLF4、RORγt mRNA、microRNA-20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KLF4 mRNA为0.594±0.181,健康对照者为0.089±0.025;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为0.570±0.266,健康对照者为0.067±0.016,重症肌无力患者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microRNA-206表达水平为0.053±0.018,健康对照者为0.134±0.056,重症肌无力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KLF4、RORγt相对表达量与microRNA-206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675,P<0.05,r=-0.806,P< 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中KLF4mRNA、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及microRNA-206表达水平下降,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加平;朱继平;孟晓波;梅燕;秦文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新的专业分类和新的学制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的建立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国外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比较,国内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现状有待改革.自主学习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荣海燕;陈兆云;孟存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意外损坏的应急处理及其解决方案.方法 电脑老化主板损坏不能正常开机,从而引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检验之星”意外损坏.结果 “检验之星”瘫痪造成不能与实验室前处理-生化-免疫分析仪器设备建立正常通讯.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期检查设备及其操作电脑查找发现隐患,及时更换实验室老化装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检验之星”软件及数据库等应定期做异地备份保存,建立实验室管理应急预案.
作者:李红;杨洁;张勐;郭婧;范晨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就脐血血红蛋白电泳在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和说明.方法 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的1148例脐血标本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对1148例脐血标本分别采用脐血血红蛋白电泳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简称一管法)的筛查方式.对进行产前检查的1148例脐血标本进行脐血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并观察检查后1148例脐血标本地贫类型分布及一管法的筛查溶血率.结果 经过一管法筛查后发现,其溶血率大于60%,1148例脐血标本中有402例脐血标本检出Hb Bart's,其中α-地贫的静止型共29例,标准型108例,血红蛋白H病共12例,Hb Bart's水肿共5例.结论 对于α-新生儿地贫的诊断使用脐血血红蛋白电泳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进行判断,而且操作方便,但是对于β-新生儿地贫的诊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廖淑珍;丁凯宏;侯春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基础检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其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大胆改革与探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思辨能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对《临床基础检验学》课程实验教学设施、师资配置、教学内容等的探索与改革.
作者:方立超;李艳;黄辉;邓均;余抗抗;蒋丽莉;郑峻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α1-微球蛋白(α1-MG)的意义.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12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研究,以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甲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作为乙组;同时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α1-MG水平.结果 乙组血清Cys-C、尿a1-MG水平明显高于甲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血清S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Cys-C阳性检出者37例,占57.81%,明显高于SCr的14例(21.88%)和BUN的12例(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Cys-C、α1-MG水平与血清SCr、BUN呈正相关性(r=0.791、0.702、0.987、0.751,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Cys-C、尿α1-MG可有利于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黄双旺;沈素晶;宋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