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CysC、Hcy、D-D及hs-CRP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治的临床效果研究

朱作平

关键词:血浆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浆CysC与 Hcy、D‐D和hs‐CRP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Hcy、CysC、hs‐CRP、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浆Hcy、CysC、hs‐CRP、D‐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面积梗死和小面积梗死患者。结论血浆Hcy、CysC、hs‐CRP、D‐D各项指标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联系,对上述几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患者尽早得到治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由1例CeM抗体阳性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引发的思考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严重的并发症,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常出现头痛、腰痛、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输入少量(20~50 m L )即可;而后者因起病时间较长、反应症状较隐匿而被忽略,导致抢救时机延误而出现严重后果,更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作者:屈雅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肿瘤标志物CA50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的水平变化及其阳性率,探讨CA50与RA及RA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2015年确诊为RA同时行肿瘤标志物CA50检测的住院患者86例作为RA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 RA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疾病活动度分数(DAS2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50阳性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RA 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50水平与 RF、抗CCP抗体、ESR、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hs‐CRP无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未发现肿瘤共存依据。结论 RA患者血清CA50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度相关,但并不提示相关肿瘤共存,之后患肿瘤风险是否增加仍需继续随访。

    作者:吴素琴;邱联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血浆N T-proBN P检查对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查对预防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9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34例未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浆B型钠利尿肽(BNP)、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与LVEF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62.13±3.24)pg/mL、(824.32±82.1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9.43±1.32)pg/mL、(71.43±6.46)pg/mL],LVEF水平[(50.15±5.14)%]显著低于对照组[(66.25±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和LVEF呈负相关(r=-0.38、-0.67,P<0.05)。结论血浆NT‐proBNP能较好地预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发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ECC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管内膜搔刮(ECC )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以避免单纯宫颈活检导致的漏诊。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0~2013年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486例的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报告。对其中行ECC操作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对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的阳性病变、ECC阴性病变患者和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的阴性而ECC阳性病变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行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和ECC患者1486例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 )为276例。宫颈活检阴性但ECC诊断为LSIL‐HSIL有24例(占1.6%),此为被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所遗漏的。结论 ECC常规使用报道较少,在怀疑细胞学有低、高度宫颈组织变异和大于35岁及对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不满意的妇女中采用将使其受益。

    作者:周红荣;蒋洪波;胡荷宇;龚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388株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对该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2388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388株大肠埃希菌标本分布为:尿液占37.5%(896/2388),下呼吸道占33.6%(802/2388),血液占9.5%(227/2388),分泌物占6.5%(155/2388)。科室分布为:泌尿外科占19.5%(466/2388),IC U占17.2%(420/2388),普外科占12.8%(306/2388),儿科占8.9%(213/2388),内分泌科占5.9%(142/238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达63.1%,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哌拉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率为88.0%、72.8%、72.1%和70.1%。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CRE)检出率为0.7%。结论大肠埃希菌为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临床应重视其流行情况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伟;彭红;肖太富;邵天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标本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分3组。1组采集自愿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离心血浆分别放置4℃冰箱及室温(20±5)℃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出标本进行检测;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1例,每7例标本分别在冰浴、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离心,检测血浆ACTH;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标本离心后,放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时间点取出一定量上层血浆进行ACTH检测。结果血浆标本、不同时间点离心的标本、离心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标本,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保存方法组间检测结果在24h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抗凝标本检测ACTH时,标本室温或4℃冰箱放置时,在24h内检测结果变化相对稳定。

    作者:林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美国药品说明书中有关造影剂干扰临床检验内容的介绍

    目的:介绍美国上市的造影剂说明书中有关干扰临床检验的关键性信息。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录的造影剂说明书为研究对象,检索其中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的相关内容。结果美国已上市的造影剂中,钆双胺等6种药物能够干扰临床检验,对检验结果的解释造成不利影响。钆剂可干扰血清中金属离子的测定,而碘普罗胺等碘剂可干扰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检验项目。结论合理安排各种医学检查时间,以减少造影剂对临床检验的干扰。

    作者:高良;李天来;刘璐;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帕累托图分析法在不合格标本质量控制持续改进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检验科分析前过程中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找出不合格的关键少数原因、次要多数原因及其关系,为改进不合格标本的现状提供依据,提高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该院2015年第3、4季度的不合格标本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这2个季度不合格标本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人为干预。通过对临床标本采集的培训和宣教、标本流程的改进,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一般原因发生了相互转换,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减少,为后续分析前标本管理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可找出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集中力量对主要原因进行纠正和验证,针对不同科室的不同原因精准发力,有效促进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作者:李雪丽;关小勇;高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快速诊断技术在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痰抗酸涂片、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 )、TB‐DNA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肺结核患者803例,以肺部非结核疾病患者216例作对照,采用以上3种快速诊断技术进行检测,研究其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单一检测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两两比较,痰抗酸涂片检测AUC(0.675)小,诊断效能差,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35.87%、99.07%;TB‐IGRA检测AUC(0.771)大,诊断效能好,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54%、65.74%。二联或三联组合检测两两比较,痰抗酸涂片+ TB‐IGRA、TB‐IGRA+ TB‐DNA及痰涂片+ TB‐IGRA+TB‐DNA的AUC较大,均大于痰抗酸涂片+ TB‐DN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抗酸涂片+ TB‐IGRA、TB‐IGRA+TB‐DNA及痰涂片+ TB‐IGRA+TB‐DN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指标诊断比较,多项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其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从成本效益学角度考虑,痰抗酸涂片+ TB‐IGRA、TB‐IGRA+ TB‐DNA联合检测AUC较大,检验效能较好。

    作者:陈蕾;徐俊驰;杨玉婷;赵静;王凤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炎性肠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炎性肠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炎性肠病76例分为克罗恩病(CD )组与溃疡性结肠炎(UC)组。2组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 ,经离心处理后收集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型与免疫球蛋白A(IgA)型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及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同时检测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pANCA)。结果 UC组ASCA‐IgG和IgA 的一种以上亚型阳性率低于CD组,其GAB、pANCA阳性率高于CD组(P<0.05);2组PAB均未有阳性;CD组ASCA阳性特异性、敏感性为96.53%、18.75%;UC组pANCA阳性特异性、敏感性为96.37%、53.33%。结论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可为炎性肠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马小波;梁朝霞;徐庆雷;张高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叶酸基因多态性和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与叶酸基因多态性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679例孕中期妇女血清中甲胎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进行检测;采用分析软件综合计算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受试孕妇进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包括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A1298C、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 T RR A66G和RFC1 A80G ;分析2组唐氏综合征风险水平中3种叶酸代谢基因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在唐氏综合征的高、低危组中,采用χ2检验MTHFR A1298C、MTRR A66G和RFC1 A80G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仅MTHFR A1298C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组中孕妇血清β‐HCG的MOM值大于低危组,而AFP和uE3的MOM值小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AFP、β‐HCG、uE3和M T HFR A1298C可能与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相关(P<0.05),OR值分别为0.076、43.224、0.071和0.306。结论叶酸代谢酶MTHFR A1298C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唐氏高危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而MTRR A66G和RFC1 A80G可能不具有相关性。

    作者:侯书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CD64与降钙素原对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与降钙素原(PC T )对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开放性骨折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80例,将其分为感染组(37例)和未感染组(43例),2组均于术后1、3、5、7 d采集静脉血检测CD64和PC T水平,评价2种指标在骨折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术后1 d ,感染组CD64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感染组比较,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D64和PCT水平在术后3 d达到高峰,术后3、5、7 d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64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PC T。结论 CD64和PC T测定均有助于骨折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农贤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细胞参数RPR和MPV对突发性聋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突发性聋(SSHL)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SSHL患者114例(患者组),对照人群116例(对照组),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数据,根据公式 RPR= RDW/血小板计数(PLT ),计算所有对象的 RPR。结果 SSHL 患者组和对照组人群的 PLT、MPV、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RPR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RDW、MPV对SSHL患者诊断价值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其值分别为0.784、0.683、0.590;RPR佳截点值为0.055时,敏感性为0.84,特异性为0.58,阳性预测值为0.85,阴性预测值为0.55;MPV佳截点值为8.45时,敏感性为0.71,特异性为0.47,阳性预测值为0.71,阴性预测值为0.46;RPR与MPV及PDW相关性较小。结论 RPR和MPV对于SSHL均有预测价值,但参数RPR的价值更高。

    作者:张建国;李治锋;陶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OXA酶基因研究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性、苯唑西林(OXA )酶基因及流行特性。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40株CRAB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oxa‐24、oxa‐51和oxa‐58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40株CRAB对16种药物中,对多黏菌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性高,耐药率小于或等于5.0%;改良 Hodge试验阳性29株(占72.5%);所有菌株均被检测到含有o x a‐51基因(占100.0%),o x a‐23基因为38株(占95.0%),未检出o x a‐24和o x a‐58基因。结论 oxa‐51及oxa‐23基因是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流行CRAB的主要基因型。

    作者:陆丹倩;芮勇宇;杨秋;顾向明;邓冲;王巧媚;邓聚辉;刘美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国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估

    目的:对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原相关抗原21‐1(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分析性能评估。方法依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等文件对试剂盒的敏感性、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交叉反应等性能进行评估,同时与电化学发光法平行比对,检测配对血清/血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该试剂盒检测低限为0.1 ng/mL ;线性范围为0.1~1000.0 ng/mL ;可报告范围达0.1~2000.0 ng/mL ;批内精密度为6.15%~9.46%,批间精密度为7.57%~11.00%;回收率达99.60%;与多种常见肿瘤抗原无交叉反应;轻度溶血、胆红素小于或等于340μmol/L、三酰甘油小于或等于18.1μmol/L及类风湿因子小于或等于400 U/mL时,对试剂无显著干扰;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总符合率为98.56%,一致性良好(P<0.05,Kappa=0.965);血清、血浆标本检测一致性良好(P<0.05,Kappa=0.936)。结论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各项性能评估良好,可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作者:方宜臻;叶辉铭;刘江武;金宏伟;林永志;颜水堤;于洋;高磊;徐飞海;张忠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荆门市居民脑卒中调查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荆门市居民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荆门市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荆门市大于或等于40岁居民9303例,对脑卒中调查中H cy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血清 H cy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血清 Hcy水平逐渐增高,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比较,70岁及以上人群与前一年龄组比较血清 Hcy水平增高显著,Hcy水平异常率与前一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血清Hcy水平高于农村居民(P<0.05),脑卒中人群血清Hcy水平高于非脑卒中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门市40岁及以上居民血清 Hcy水平较高,对居民身体健康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测血清 Hcy水平,以便预防和及时治疗脑卒中。

    作者:鄂立红;业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1291例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随访情况分析

    目的:对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以评估筛查系统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91例中孕期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电话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91例孕妇中,随访成功8166例,随访成功率为72.32%。低风险组10604例,随访成功7657例,随访成功率72.21%;高风险组687例,随访成功509例,随访成功率74.09%。孕产妇的工作调动频繁、手机更换频率高及当前社会诚信度较低是造成随访成功率低的可能原因。结论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起重要作用。通过随访,可了解筛查的假阳性、假阴性率,监测产前筛查工作质量。

    作者:白秀伟;闪全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NSE、SCC、CYFRA21-1与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3例作为肺癌组、肺良性疾病患者63例作为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3例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法测定SCC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SE、CYFRA21‐1、CEA水平。对比3组CYFRA21‐1、CEA、NSE、SCC表达水平及2种肺癌疾病CYFRA21‐1、CEA、NSE、SCC表达水平,并对比各项肿瘤标志物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肺癌组CYFRA21‐1、CEA、NSE、SC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CYFRA21‐1、CEA、SC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NSE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CEA、NSE、SCC联合诊断敏感性及准确度均高于CYFRA21‐1、CEA、NSE、SCC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特异性较CYFRA21‐1、CEA、NSE单独诊断略有降低。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NSE、SCC、CYFRA21‐1与CEA水平异常增高,联合检测NSE、SCC、CYFRA21‐1与CEA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及敏感性,同时对鉴别肺癌类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吴寒静;王凯;马卫红;李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人芽囊原虫(B .h .)是一种常见的人与动物肠道寄生虫。于1849年首次报告,1912年从人体粪便中发现,根据其形态特征归属于酵母菌,并命名为人体酵母菌,其后,在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昆虫类都得到检出。B.h.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1976年有学者进一步对形态特征进行了光镜与电镜区别。根据其性质、生理和形态体征发现, B.h.严格厌氧,采用培养细菌或真菌的培养基不能生长,营养类似原虫,室温培养3 d死亡,pH 7环境生长,无细胞壁,具有伪足和原虫线粒体等特点[1]。1996年以后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体分离虫株间的遗传性显示了多形态特点。目前,确定B.h.分为9个遗传子类型,另在鸟类、哺乳类同样亦可检出,确定其为人畜共患病原菌[2]。为提高B .h .检出率,本研究重点就B.h.形态学鉴定、方法与B.h.病进行综述。

    作者:韩呈武(综述);曹兴午(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NLR和PLR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轮状病毒感染婴幼儿与健康婴幼儿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探讨NLR和PLR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指示情况。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手指血标本53例(阳性组),健康体检幼儿手指血标本68例(健康组),使用希森美康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组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2组的NLR和PLR进行分析。结果比较2组检验结果发现,2组的NLR和PLR比较,阳性组比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感染轮状病毒后,严重腹泻和粪便隐血阳性可导致患儿 NLR和 PLR升高,提示患儿处于炎性应急状态;随着比值下降,可提示患儿疾病好转。

    作者:李一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