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书宁
目的:探讨194例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包头市第八医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194例,病原菌分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及结果判定。结果194例标本中,共分离细菌254株。其中184株为革兰阴性菌,占72.44%;5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22.05%;14株为真菌,占5.51%。结论革兰阴性菌为尿路感染首要细菌,革兰阴性、阳性菌中均存在高耐药性,临床用药应加强监测。
作者:任建民;高雅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高水平纤维蛋白原(FIB)与氯吡格雷抗凝效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11月正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冠心病患者611例,并对其cyp2c19基因特征和 FIB水平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cyp2c19基因纯合子强代谢型组(n=261)、杂合子强代谢型组(n=272)及弱代谢型组(n=78);611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08例患者检测凝血项,分为高水平FIB组(n=116)、正常水平FIB组(n=224)及低水平 FIB组(n=68);再分为cyp2c19基因弱代谢型且高水平FIB组(n=24)、cyp2c19基因纯合子强代谢型且高水平FIB组(n=48),cyp2c19基因杂合子强代谢型且高水平FIB组(n=44),比较3组的凝血酶时间(T T )。结果 cyp2c19基因型别有*1/*1、*1/*2、*1/*3、*2/*2、*2/*3、*3/*3。经基因芯片检测发现,上述各型分别为261例(占42.7%)、235例(占38.4%)、37例(占6.0%)、60例(占9.8%)、17例(占2.9%)、1例(占0.2%)。cy p2c19*1、*2和*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0%(794/1222)、30.5%(373/1222)和4.5%(55/1222);纯合子强代谢型组占42.7%(n=261),杂合子强代谢型组占44.4%(n=272),弱代谢型组占12.9%(n=78)。高水平FIB组的T T水平与正常水平FI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8);无论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cyp2c19基因强代谢型均比cyp2c19基因弱代谢型对氯吡格雷抗凝效应更敏感(P<0.05)。结论高水平FIB对氯吡格雷抗凝效应并无显著影响;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的抗凝效应有显著影响,有助于临床指导用药,降低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李勤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内毒素(ET )、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肺炎患者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49例)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46例),并设对照组(40例),检测3组ET、PCT 和CRP值,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3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ET水平和阳性率高,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和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ET和PCT、CRP均无相关关系(P>0.05),PCT和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感染患者时,肺炎患者体内的PCT和CRP的表达差异不大,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体内的ET水平更高。ET比PCT和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性肺炎时有更高的特异性。
作者:张瑾;夏秋风;段秀杰;肖大平;邵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IL‐2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67例良性胸腔积液及73例恶性胸腔积液的IL‐22、IL‐27、VEGF、TF及TFPI 5种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的IL‐22、IL‐27、VEGF、TF及TFPI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VEGF是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胸腔积液IL‐22、IL‐27、VEGF、TF及TFPI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治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VEGF可做为胸腔积液良恶性鉴别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赖馨;李小峰;陈丽芳;胡琴;万彦彬;林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 )对湖南省湘西地区胃溃疡及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PGⅠ、Ⅱ血清水平。结果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和PGⅠ/Ⅱ比值(PGR)血清检测水平与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 PG Ⅰ、PGⅡ血清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R、PGⅠ+PGR各自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Ⅰ和(或)PGⅠ+PGⅡ升高,考虑患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的可能性较大;在萎缩性胃炎检测中优先选择PGⅠ+PGR组合。
作者:王颖颖;赵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人芽囊原虫(B .h .)是一种常见的人与动物肠道寄生虫。于1849年首次报告,1912年从人体粪便中发现,根据其形态特征归属于酵母菌,并命名为人体酵母菌,其后,在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昆虫类都得到检出。B.h.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1976年有学者进一步对形态特征进行了光镜与电镜区别。根据其性质、生理和形态体征发现, B.h.严格厌氧,采用培养细菌或真菌的培养基不能生长,营养类似原虫,室温培养3 d死亡,pH 7环境生长,无细胞壁,具有伪足和原虫线粒体等特点[1]。1996年以后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体分离虫株间的遗传性显示了多形态特点。目前,确定B.h.分为9个遗传子类型,另在鸟类、哺乳类同样亦可检出,确定其为人畜共患病原菌[2]。为提高B .h .检出率,本研究重点就B.h.形态学鉴定、方法与B.h.病进行综述。
作者:韩呈武(综述);曹兴午(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 )B、C基因型全基因组序列克隆。方法从 HBV无症状慢性携带者中筛选B、C基因型,提取病毒核酸,设计引物,应用高保真酶对3200 bp的HBV DNA进行全序列扩增,通过克隆技术构建pGEM‐HBV重组质粒,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 HBV B基因型和 HBV C基因型重组质粒各1株。结论成功构建 HBV B基因型和HBV C基因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克隆,可为进一步研究HBV分子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提供工具。
作者:赵建华;陆仁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影响因素。方法该实验室对1378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无菌操作下羊水穿刺获得孕中期羊水14mL ,接种T瓶培养7~9d。及时处理不合格羊水,规范培养环境,严格要求无菌操作。采用消化法收获细胞,常规染色体制片后进行产前诊断,分析核型。结果通过消化法培养1378例羊水细胞,失败13例,成功1365例,成功率99.1%。结论羊水细胞培养各个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培养结局;符合产前诊断适应征孕妇的异常率高于正常孕妇,应指导其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定胎儿核型。
作者:加米拉?热扎克;湃孜莱提?哈斯木;夏燕;叶尔登切切克;段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糖尿病发病率多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因此,尽早发现糖尿病并及时干预尤为重要。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可反映过去8~12周血糖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推荐 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切入点。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颁布的新指南将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并将其作为判断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价指标[1]。
作者:于强;汪咏新;吴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20 m g阿立哌唑血液中的药物水平范围。方法采用阿立哌唑检测方法测定阿立哌唑在血液中的水平。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服用阿立哌唑20 mg/d ,服药1周后,采集血液,采用美国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数据采用 x ±1.96 s表示,从而确定其血药水平范围。结果服用20 mg阿立哌唑1周后,患者血药水平范围为90.57~438.67 ng/mL ,女为144.57~438.67 ng/mL ,男性为90.57~429.26 ng/mL。结论成功建立20 mg时血药水平范围,且在相同剂量下,男性低于女性。
作者:杨娜;孙丽芳;方洁芸;张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方法参照微生物标本检验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测,严格控制检测质量,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2015年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及尿液标本的阳性率高于2014年,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个时间段痰液标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响标本阳性率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不规范、标本运送与接收不规范及检验医师技术水平问题等。结论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标本,其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不同。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提高临床检验水平。
作者:赵晓红;李明安;徐庆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门诊符合M S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为M S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门诊查体健康人群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MS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112.6±18.6)pg/mL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0.3±5.7)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静脉空腹血糖水平(FPG)、腰臀比(WHR)、收缩压(SBP)和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0、0.626、0.595、0.595,P<0.05);血清 NT‐proBN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r=-0.745,P<0.05)。结论血清NT‐proBNP与MS密切相关,血清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估MS患者早期预防高危因素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赵沙沙;董钊;武士芳;张飞飞;张景义;张馨允;高景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武汉市计划生育科技所及各区服务站自2012年3月开展孕前优生实验室检查,至2013年7月30日共接受自愿孕前优生检查服务对象85689例,相关结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致敢;候群杰;王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立克次体是一大类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常呈多形性,革兰阴性。根据第2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立克次体目分为3个科,共16个属。多种立克次体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立克次体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排泄物、气溶胶进行传播。由于与媒介生物联系密切,此类传染病通常与战争、贫穷和落后卫生条件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立克次体病在我国已大幅降低。现在,立克次体病是一类新发突发传染病,多种立克次体病如Q热、恙虫病等在多个地区仍是临床常见病,有待引起更多重视。
作者:于永慧;王涛(综述);宋立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以评估筛查系统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91例中孕期孕妇血清学产前筛查孕妇的电话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91例孕妇中,随访成功8166例,随访成功率为72.32%。低风险组10604例,随访成功7657例,随访成功率72.21%;高风险组687例,随访成功509例,随访成功率74.09%。孕产妇的工作调动频繁、手机更换频率高及当前社会诚信度较低是造成随访成功率低的可能原因。结论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起重要作用。通过随访,可了解筛查的假阳性、假阴性率,监测产前筛查工作质量。
作者:白秀伟;闪全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确诊糖尿病患者68例,其中无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甲组,合并有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乙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并评估尿微量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尿微量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甲组和乙组患者中异常高表达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甲组和乙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升高,且在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可作为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赖海燕;张义彪;李品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表达及作用,JN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活化情况,探讨JNK信号通路活化与BCMA表达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单核细胞(PBMCs)中BAFF及其受体BCMA、TACI、BAFF‐R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细胞中BCMA蛋白的表达及信号通路蛋白ERK、p‐ERK、JNK、p‐JNK、p38及p‐p38的表达及活化情况;采用WST‐1法检测MM细胞的增殖与存活。结果 MM患者PBMCs中BAFF及BCMA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人BAFF重组体(rhBAFF)促进MM细胞的增殖,Si‐BCMA可抑制rhBAFF对MM细胞的增殖作用。除了ERK、JNK及p38的表达外,MM细胞中还有活化蛋白p‐JNK的表达。Si‐BCMA 可下调 p‐JNK的表达,JNK 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下调p‐JNK 及BCMA 的表达。结论 MM细胞中,BAFF通过BCMA促进MM细胞增殖。JNK信号通路活化与BCMA表达相互作用,共同促进MM 细胞的增殖与存活。
作者:徐光;班永宏;鞠少卿;朱宝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 )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孕28~40周妊娠糖尿病患者85例(GDM 组)和健康妊娠孕妇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者30例作为A组[GFR≥90 mL/(min?1.73 m2)],GFR轻度下降25例作为B组[60 mL/(min?1.73 m2)≤GFR<90 mL/(min?1.73m2)],GRF中度下降30例作为C组[30 mL/(min?1.73m2)≤GRF<60 mL/(min?1.73 m2)],分别检测各组CysC、β2‐MG、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DM 组CysC、β2‐MG、BUN、Cr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ysC、β2‐MG、Cr水平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水平高于A、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ysC及β2‐MG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 肾损伤时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GDM 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对GDM早期肾病的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宋文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荆门市居民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荆门市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荆门市大于或等于40岁居民9303例,对脑卒中调查中H cy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血清 H cy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血清 Hcy水平逐渐增高,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比较,70岁及以上人群与前一年龄组比较血清 Hcy水平增高显著,Hcy水平异常率与前一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血清Hcy水平高于农村居民(P<0.05),脑卒中人群血清Hcy水平高于非脑卒中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门市40岁及以上居民血清 Hcy水平较高,对居民身体健康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检测血清 Hcy水平,以便预防和及时治疗脑卒中。
作者:鄂立红;业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严重的并发症,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常出现头痛、腰痛、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输入少量(20~50 m L )即可;而后者因起病时间较长、反应症状较隐匿而被忽略,导致抢救时机延误而出现严重后果,更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作者:屈雅川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