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输血情况调查的意义及方法

陆祝选;苏相耿;李彬

关键词: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儿童, 输血, 调查研究
摘要:结合广西南宁地区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输血调查情况,从调查的背景、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调查的内容以及方法等做了简要的阐述,并指出,要解决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这个弱势群体的高额治疗费用以及血液来源,不仅需要血站的努力,更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制定统一的输血费用报销政策,提倡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门诊治疗,做到患儿能够登记在册,依据在册登记,定点供血,定点输血,定点规范治疗,定点报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联合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联合风险,为冠心病的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收集研究对象1 1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是否患病及其严重程度,按照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中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x2检验分析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单独及联合风险,采用线性估计回归模型评估风险趋势.结果 当两两风险因素联合存在时,冠心病及其轻、中、重度病变分布于高风险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在低风险组中的分布;当3种风险因素联合存在时,冠心病及其轻、中、重度病变分布于高风险组的比例分别高达95.9%、96.4%、92.9%和98.0%.各因素对男性冠心病的联合风险呈现出大于女性的趋势;3种因素对男性冠心病轻度病变和女性冠心病重度病变的联合风险为明显.在50岁以下人群中3种风险因素对冠心病及其轻、中和重度病变的联合风险明显大于50岁以上人群.结论 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两两联合风险及三者联合风险明显大于单风险因素的效应,联合风险在男性人群和50岁以下人群中的效应更为明显.

    作者:华丽;曹国君;邢志芳;冯楠楠;石欧敏;钱碧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乳汁成分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乳汁成分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检测的结果,为乳汁标本HBV DNA检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152例乙肝产妇乳汁分别选用混匀乳汁、乳酪、乳清和沉淀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选用不同的检测对象时,HBV-DNA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7,P=0.933);HBV-DNA载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5,P=0.043),沉淀中HBV-DNA载量高于乳清中HBV-DNA载量;两两比较后,混匀乳汁、乳酪、乳清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匀乳汁、乳酪、沉淀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汁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时,混匀乳汁可能是更为适合的检测对象.

    作者:汪东剑;余维涛;刘冬萍;张晓云;邱华琴;刘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实验室技术在血瘀证诊断中检测进展

    血瘀证主要是指各类致瘀因素,如气滞、气虚、痰凝、寒凝、血热和外伤等,导致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淤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而引起的病证.血瘀证一直是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热点领域,它的病因目前未能完全解析,很多研究者认为血瘀证与炎症发生、血流动力学和血小板功能改变等多因素相关,血瘀证形成过程中患者多项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发生改变.

    作者:张长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结合微生物检验课程的教学,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按照项目化教学的六步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研究性学习,使教学观念和模式发生改变,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马桂芳;潘红宁;杨李;吴芹;孙金霞;李启松;黄思怡;郑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胃粒细胞肉瘤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髓系肉瘤(GS)是指髓系原始细胞在髓外增殖,可同时发生于骨髓的髓系肿瘤,但也可单独发生[1].其特点是在骨或髓外局部大量浸润形成实质性肿瘤.GS不是白血病的一种类型,而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表现,就像骨髓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一样,应尽一切努力对髓系肉瘤细胞遗传学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发病部位不确定,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2].为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1例胃粒细胞肉瘤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柴华;白洁;朴文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脑钠肽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68例ACS患者、8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的BNP水平,ACS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各组之间的BNP水平差异.结果 ACS组BN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S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组随病变动脉支数的增加BNP水平也相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BN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ACS患者的风险评估指标.

    作者:柴晓文;谢振中;金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留置CAUTI者尿液细菌学培养情况,并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 85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CAUTI936例,感染率32.8%.共检出病原菌1 074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5.3%,大肠埃希菌居所有病原菌的首位,占38.1%;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但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仍保持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发现1例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结论 CAUT1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且耐药性较高,加强对CAUTI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艾娜;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仪器主控程序与LIS程序串口通讯共用主机解决方案

    目的 探讨串口通讯方式的仪器主控电脑和LIS软件共用主机的联机方式.方法 对LIS联机中标准物理串口联机方式进行物理串口和虚拟串口共用主机的两种改良方案,并对标本检测结果进行传输测试.结果 物理串口和虚拟串口共用主机两种方案均能将数据结果准确无误地传输到LIS中.结论 物理串口和虚拟串口共用主机两种方案都能满足临床实验室LIS需要,并且节省空间,节省成本.

    作者:肖春海;王阳;董志武;梁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秦皇岛市3787例机关工作人员健康体检部分项目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了解秦皇岛市在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状况,针对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所有参检人员均于体检当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血尿酸.结果 参检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体质量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36.5%和16.1%;高血糖和高尿酸的检出率为10.6%和13.6%;主要指标男、女分别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应得到高度重视,提倡健康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利于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董涛;魏欣欣;顾海英;印海娟;刘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抗氧化能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目的 探讨抗氧化能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RA患者91例作为病例组,根据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 28)将病例组分为低活动组和中高活动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并记录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检测血清总抗氧化状态(TA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分析其与RA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组中高活动组TAS、SOD水平显著低于低活动组及健康对照组,低活动组TAS、SO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TAS、SOD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DAS 28呈负相关(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参与RA的致病过程,血清抗氧化标志物SOD和TAS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用于RA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

    作者:刘延青;李志豪;宋佳;孙淑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临床检验液相色谱-质谱检验中质量控制

    本文从液相色谱-质谱(LC MS)检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着手,讨论了质控品选择、质控浓度和频率、LC-MS的额外质量控制样品、质控品可接受性评价、质控失控的纠正、多组分和多重检测的质控要求、周期性质量保证程序和其他质量保证方面,希望对LC MS检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供参考.

    作者:叶圆圆;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805例慢性胃炎患者14C和13C尿素呼气试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1C-UBT)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14C-UBT采用液体闪烁测试法和13C-UBT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胃镜、活检及病理学确诊的805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14C-UBT和13C-UBT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检测.结果 805例慢性胃炎患者14C-UBT和13C-UBT检测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p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802例(99.6%)和804例(99.9%).而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检出例数结果为324例(l0.2%).结论 14C-UBT和13C UBT优点在于无创伤、快速、简单、准确、费用低,有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Hp治疗和根除情况.

    作者:伏春明;杨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HLA-B*58∶01基因的人群分布

    目的 全面了解中国大陆各地区HLA-B* 58∶01基因的阳性率和频率,有效地指导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用药及临床基因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对中华骨髓库891 793例中国大陆人群行HLA高分辨分型,并按31个省市自治区分层,明确HLA-B* 58∶01基因阳性率和基因频率.结果 中国大陆人群HLA B*58∶01基因阳性率呈现南方人群中较其他地区高;按地区分类,华南地区的HLA-B* 58∶01基因阳性率高,西南地区及北方地区阳性率较低;按省市自治区分类,阳性率较高的分别为福建(28.43%)、广西(20.75%)、海南(20.20%)、广东(19.66%)、浙江(18.38%),阳性率较低的为天津(3.52%)、内蒙古(3.49%)、西藏(3.27%)、河北(3.11%)、山西(3.08%).结论 重视高尿酸血症HLA-B* 58∶01基因阳性人群,尤其应对中国南方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HLA-B*58∶01基因筛查,以避免使用别嘌呤醇所致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马骁;张志欣;蔡剑平;潘芹芹;樊甦;王晓艳;毛伟;王振雷;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精准医学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和要求,精准医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席卷全球.1 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作者:景鹏举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罗氏公司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目的 系统地对罗氏公司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COBAS C501)酶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了解和掌握罗氏公司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GGT及ALP的精密度(批内、日间)、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正确度及生物参考区间等相关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NCCLS)文件(EP5-A2、EP15-A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简称卫生行业标准)的相关文件进行评价.结果 ALT、AST、GGT及ALP的高、中、低值的批内精密度均小于1/4总误差(TEa),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3TEa;ALT、AST、GGT及ALP的各项目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均在1.00±0.03范围内,R2均≥0.95,线性范围分别为2~730、2~673、3~1 266、3~1 156 U/L,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2~14 600、2~13 460、3~25 320、3~23 120 U/L;对上海市5份室间质控物的ALT、AST、GGT及ALP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分别为0%~5.88%、1.03%~3.33%、-1.64%~1.68%、-0.34%~6.25%,均小于1/2TEa;各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本实验室引用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罗氏公司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LT、AST、GGT及ALP检测的主要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够满足各大、中型医院的临床检测需求.

    作者:夏万宝;张冬青;周庆丰;沈嘉;侯彦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微粒子化学发光和ELISA检测及分析

    目的 对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微粒子化学发光(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比较及分析.方法 对2015年10~11月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TP抗体的CMIA和ELISA检测,并进行比较,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院2015年10~11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标本2 841例,抗TP的ELISA检测阳性人数为160例,总感染率为5.63%;抗TP的CMIA检测阳性人数为165例,总感染率为5.81%.对两种方法检测出来阳性标本进行梅毒微粒凝集试验法(TPPA)确认试验,阳性率为53.14%,阴性率为44.57%,可疑为2.29%.结论 ELISA和CMIA初筛实验灵敏度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应和TPPA结合,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严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激素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10项相关激素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罗氏公司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Cobas e601,对76例男性抑郁症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相关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将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怠者治疗后与患者治疗前、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的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T4、FT3、FT4、F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激素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作者:陆喜建;陆沈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146株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布、来源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分离的1 46株肺炎链球菌数据,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标本以呼吸内科的分离率高(97株,占66.4%),其次是神经科(11株,占7.5%),主要来自痰液(122株,占83.6%)和支气管盥洗液(1 3株,占8.9%).146株肺炎链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3%、70.5%、77.4%、54.8%;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1%和0.0%、0.0%.比较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与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前者出现更高的耐药率.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有效药物,而氟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有效.应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俊;王书平;彭柿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3083例幼儿园从岗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个特定人群的梅毒流行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标本先用胶体金法筛检,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确认,并以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以确定其是否为现症感染.另外抽取所有筛检阳性及部分筛检阴性的标本以胶体金法、TPPA和TRUST方法同时检测,以观察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3 083例标本梅毒检测结果阳性33例,阳性检出率1.07%;男女比例为1∶3.71;男女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6岁组高于年龄≤25岁组(P<0.05),其余年龄组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招聘从岗人员梅毒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幼教人员(P<0.01).以TPPA为标准,TRUST、胶体金法的灵敏度分别为59.09%、100.00%;特异度分别为100.00%、96.40%.结论 选择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梅毒筛查方法对幼儿园从岗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并且每学年定期复检,保证合格的上岗人员,对感染者及其性伴要予以正规治疗,杜绝具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幼儿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邹冬梅;林向东;林君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检验科战略管理研究

    过去较多地对检验科科学管理进行探讨,而很少关注战略管理,科室战略管理可以使科室有意识地选择适合科室发展的政策、能力、环境,以便能够集中全科努力,明确科室定位,制订科室发展目标,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发展.通过使用SWOT分析工具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的威胁,进而实施战略管理,为医院长远发展做努力.

    作者:王伟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