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迪;任宝松;张凡
1 病历摘要男,64岁.主因发作性眩晕2 d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 a,糖尿病史2 a.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治疗5 d后痊愈出院,出院后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得高宁)10 mg、 2次/d,二甲双胍2.5 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75 mg、1次/晚.0.5 a后出现下颌牙为主的牙龈增生,自认为牙周炎,先后口服红霉素、甲硝唑等效果不佳,又在诊所就诊,考虑糖尿病并发症,口服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后仍不见效.
作者:杜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我科2010-03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督导下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大多数患者入院时病情急、危、重,就如何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改变了过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只是护理技术,而现在不只是护理技术更注重的是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服务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1].
作者:孙承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疑似脑血管病的Wernicke脑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2岁.因双下肢疼痛10 a,精神恍惚3d入院.患者10 a前出现双下肢疼痛,双足明显,近1周来进食差,3 d前精神恍惚,问话不答,无肢体抽搐及尿便失禁.既往饮酒20 a,每日白酒50~100 g.
作者:王小俐;曹红;雷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绞痛患者术后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设计,入选行择期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PCI术前1.5~2.5 h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于术前及术后18~24 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浓度.结果 PCI术后两组cTn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TMZ组cTnT及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可显著降低术后血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发挥抗心肌损伤作用.
作者:申艺冬;吕新湖;曹亚珍;杜丽梅;司东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2010-11-18 1例女性肾癌术后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a-2b600万U(每支300万U)肌内注射每周3次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排除脑部转移后行肺部CT平扫提示非心源性肺水肿,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敏;李三梅;李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建立和实施规范流程的护士交接班,提高交接班工作质量.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的理论,制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和落实护理措施的程度,以及护士提出预见性护理观察和患者了解健康宣教内容为评价指标,检验其效果.结果 采取流程管理的护士交接班后,护士在掌握患者病情、落实护理措施以及对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均好于原有的交接班方法.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结论 采取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作者:肖威;钱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老年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82岁.因反复皮肤紫癜20 d余,口腔出血2d收入院.查体:神志清,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双下肢皮肤可见少许出血点,部分融合成片,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牙龈可见少量渗血,舌尖可见多处米粒样大小血泡,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HR 78次/min,律齐,心音清,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孙青菊;孙青刚;苑同业;梁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后康复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78例接受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予以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观察,系统的康复训练、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7 d均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 系统的护理在患者术前术后起到重要作用,术前术后的功能训练,心里护理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郜蔓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据有关资料统计:预计204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至3.6亿,约占总人口的23%[1].老年心理障碍患者也就越发的突显出来.其中抑郁性障碍也就是抑郁症,是老年人心理障碍中常见、多发的表现,是威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与此同时,抑郁症也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刘照月;王英;罗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千叶针引导射频针穿刺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采用CT下千叶针引导射频针穿刺技术对其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穿刺成功率,分析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千叶针一次到位者236位点(72.6%),射频针一次到位者318位点(97.8%).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少量气胸1例(2.1%),肝包膜下出血2例(4.2%),无腹腔内出血,胆囊穿孔,结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千叶针引导射频针穿刺技术可使每个位点射频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准确率大大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可在肝癌的射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俊卯;刘艳华;周士琦;陈建立;王长友;赵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25例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结果 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与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重症肝炎正确的护理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华莹;张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胃管置入作为基础护理操作之一,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领域.但现实工作中,不同的护士要为患不同疾病的不同患者操作,胃管置入困难、置管失败,却屡见不鲜.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失败原因,探索分析对策,从而提高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现分类综述如下.1 能吞咽患者胃管的放置
作者:薛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s)的定义是,从简单的木制压舌板、尖端的植入物到医学成像设备等的一系列器械[1].随着近些年泌尿外科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医疗器械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并伴着使用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及使用频次的增加,管理起来显得特别凌乱复杂.而我科护士长采用护理秘书专人负责科室器械的方法,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现将泌尿外科护理秘书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李映;刘静;达建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骨科手术病历186份回顾性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一种抗菌药物96例(51.61%),两联用药78例(41.94%),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较大.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72.04%、84.95%、68.82%.结论 有差距,应加强宣传引导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
作者:李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医护人员抽血是一项必不可缺少的操作,特别是危重,术前,术后,新人等患者往往抽血很多,检验项目多,抽血管管数多,加之夜班医护人员工作忙,繁琐,患者周转快,我科采用乳胶胶圈捆扎抽血管,把需抽血的抽血管放入治疗盘内,抽血管上的床号,姓名,诊断,性别,年龄,抽血日期与患者阅览表核对无误后,以同一位患者所有抽血管检验项目为一捆,根据床位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床旁核对患者无误,按抽血要求进行抽血,抽血完毕后再用乳胶胶圈捆扎好,放入治疗盘中等待送检.
作者:彭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有药物、封闭、激光、微波、手术等各种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有利有弊.本科2002-05-2010-05采用经鼻内窥镜下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56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玉;郑迎春;李建美;欧锦添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角膜铁锈异物对角膜损害的临床观察及剔除后护理.方法 裂隙灯下用1 ml注射器由瞳孔区向周边部轻轻剔除,小范围内将4周的铁锈刮出.若异物较深,不易剔除,可隔日再行剔除.结果 角膜铁锈异物618例患者,经2次取净铁锈26例,5例发生角膜云翳.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铁锈异物应及早在裂隙灯下取出,疗效好,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程莹莹;丁颖;王理理;卢玉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现代医学对创伤、疾病早期发展影响临床预后认识的深入,公众对急诊医疗服务需求的日渐提高,医疗技术的快速进展,都要求在致伤或发病早期快速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保护器官功能,争取良好的临床预后.
作者:杨艳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 病历摘要男,28岁.于2011-01因特大面积烧伤收住入科,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液500 ml加普通胰岛素16 U+10%氯化钾10 ml+辅酶A 100 U+三磷酸腺苷注射液40 mg+维生素C注射液4 g+多种微量元素Ⅱ针6 ml静脉滴注,在配药过程中发现多种元素Ⅱ针(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与维生素C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混合后立即变色,查看多种微量元素Ⅱ针说明书,上面注明在配伍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使用时不可直接添加其他药物,以避免发生沉淀,立即告知医生,医生给予更改医嘱.
作者:王林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东菱迪芙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东菱迪芙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长春西汀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东菱迪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许素娟;田红军;贺力男;李彦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