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维思通治疗后血常规结果的变化及分析

董芳青;张晓光;徐华坤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换药治疗, 血常规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将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换为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先用氯丙嗪、氯氮平或奋乃静治疗一个疗程,然后换用维思通进行治疗。结果换药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换药前。淋巴细胞计数多于换药前,中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换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丙嗪、氯氮平或奋乃静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改用维思通治疗后,白细胞分化有所改变,红细胞平均容积明显增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45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COPD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455例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55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1.0%,其中大肠杆菌占30.5%,铜绿假单孢菌占17.0%,克雷伯杆菌占14.5%,不动杆菌占10.5%;药敏结果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碳青霉烯类药物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COPD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亚胺培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的抗菌活性强,可作为COPD患者的经验性用药。临床应尽量开展药敏试验,根据当地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或交替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梁玉兰;赵新惠;潘士虎;田新村;张晓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16、Ki-67在鳞状上皮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 HPV 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P67、Ki‐67在鳞状上皮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188例。其中,宫颈癌48例(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00例(CIN组),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炎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组织中 P16、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 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CIN组P16、Ki‐67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宫颈炎组(P<0.05),宫颈癌组P16、Ki‐67表达阳性率均高于CINⅠ和CINⅡ组(P<0.05),但宫颈癌组与CINⅢ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IN级别的增高,P16、Ki‐67表达阳性率增高,CINⅠ~Ⅲ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INⅢ组P16、Ki‐67过表达率均高于其他3组(P<0.05);CINⅠ~Ⅲ3组中P16和Ki‐67过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表达强度与 HPV阳性率呈正相关(rs =0.706,P=0.011);Ki‐67表达强度与 HPV阳性率呈正相关(rs=0.695,P=0.021)。结论可以通过联合检测 HPV、P16、Ki‐67对CIN、早期宫颈癌进行辅助诊断,并对CIN进展进行预测。

    作者:潘燕珍;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检验形态学检验系列课程融合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以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1]。医学检验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从事检验工作技能型、应用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基本岗位胜任能力包括两大模块,其一是常规检验技术操作能力,其二是形态学的辨认能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常规的检验工作绝大部分都由自动化的仪器来完成,形态学检验的金标准是人眼显微镜下观察,是检验仪器无法替代的,因此敏锐的形态学辨认和诊断能力已成为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形态学检验的岗位胜任能力,笔者对医学检验形态学检验系列课程进行融合,对教学方法和方式、实验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并且建立了形态学检验的课程网站,通过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费嫦;张荔茗;李树平;胡荣;米华;王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4819份新生儿脐带血ABO 及 Rh(D)血型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带血ABO及Rh(D)血型鉴定结果,探讨临床准确检测新生儿脐血ABO、Rh(D)血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脐带血标本和母亲血标本各4189份,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和试管法检测新生儿脐带血,Rh(D)阴性进行确认试验及其他抗原分型,疑难血型鉴定1年后随访,血型鉴定结果与母亲血型对比,并分析是否符合遗传规律。结果新生儿ABO血型百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O、B、AB型,Rh(D)阴性检出率为0.33%;Rh(D)血型阴性抗原表型主要为ccdee(占68.75%)与Ccdee(占25.00%),母亲与新生儿各种表型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同型显性遗传给新生儿的百分率A、B、O、AB型分别为58.68%、47.55%、46.92%、21.88%,Rh(D)阳性为99.69%,Rh(D)阴性为5.56%,符合遗传规律,夫妇双方认同。结论新生儿脐带血临床常用血型检测方法可控制抗原抗体减弱所致误差,检测结果准确。

    作者:周慧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纤维蛋白单体、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检测对产科早期D IC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 )、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检测在诊断产科早期DI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健康的体检妇女(对照组)、270例正常妊娠的妇女(早、中、晚孕各90例)、36例产科早期DIC患者(早期DIC组)进行纤维蛋白单体(FM)、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检测。结果早期DIC组FM、D‐D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妊娠组各期(P<0.05);晚孕组PT、APTT比早、中孕组及对照组明显缩短,FI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PTT、FIB能反映妊娠晚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不能诊断产科早期DIC ,对于产科早期DIC的诊断,FM、D‐D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和平;陈冬莲;陈晓英;章青英;董宝荣;曾凡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幽门螺杆菌致病性及耐药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H P )与消化道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十二指肠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以及胃癌等密切相关,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相关研究组织归为Ⅰ类致癌原[1]。随着研究的深入,H P不仅与胃肠疾病,特别是胃癌关系密切,还可能与一些胃肠外疾病如呼吸、造血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有关[2]。对于 H P 感染者,大约10%~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1%~2%会发生胃癌及淋巴瘤,由于其可以引起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形增生‐癌变的典型病程,约有60%~80%的消化性溃疡由HP感染引起,而且在功能性消化性不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关HP感染的问题是全世界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感染率较经济落后地区低,胃癌的发病率也低。Sonnenberg等[3]利用中心实验室数据库对美国居民共78985人的活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率仅为7.5%。我国属于 HP染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在一项由我国 H P科研协作组于在2002~2004年进行的一项 H P流行病学调查,包括19个省市自治区、39个研究中心共26341人,显示总感染率为56.22%,间接粪‐口传播和生活条件是重要危险因素,多数儿童期即被传染[4]。体内实验大都显示出根除 H P的胃炎、消化溃疡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在治愈率、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体外实验也从细胞分子水平观测到了 HP具有的强大的对Wnt/β‐catenin等蛋白信号途径的异常激活作用,从而引起β‐catenin蛋白向细胞核内的移位,上调了其下游LEF/TCF依赖的靶基因Cy‐clinD、c‐myc、c‐jun和axin2的表达,调控了细胞的周期、凋亡,促进了细胞增殖、迁移和肿瘤的生成[5‐6]。但是对于不同型别的HP感染在致病性、耐药性及针对性治疗方面尚缺乏大规模分子实验及临床统计数据,进而影响了根除指征的确定及根除成功率。由于现在对HP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已日趋完善,本文重点阐述当前HP感染在检测、预防、治疗及耐药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杜刚;左强强(综述);冯琴(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ADM 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其不同亚组的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并分析ADMA与ACS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ACS组患者101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7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1例),其中AMI组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9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2例);对照组(40例)为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标本ADMA水平,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血浆ADMA浓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组血浆ADM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浆AD‐MA浓度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DMA水平与 HDL‐C呈负相关(r=-0.222,P<0.05),与LDL‐C呈正相关(r=0.357,P<0.05),与CRP呈正相关(r=0.619,P<0.05)。结论血浆ADMA水平与ACS的发生及其部分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陈敏;腾永生;黄恒柳;段梦;陈鸣;邓少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梅毒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梅毒患者作为患者组。另外,在体检中心随机抽取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16例,HBV感染率为28.57%,而对照组HBsAg阳性患者10例,HBV感染率为1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3项阳性者在患者组中占50.00%(8/16),在对照组中占30.00%(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乙肝e抗体(HBeAb)、HB‐cAb 3项阳性者在患者组中占37.50%(6/16),在对照组中占10.00%(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的 HBV感染率明显增加,临床治疗梅毒的同时,应警惕 HBV的传播。

    作者:陈和银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高校招募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献血是贵阳市无偿献血工作的重点,他们是临床血源供应的主要来源,高校学生在献血条件上有很多优越性:年龄符合标准,健康状态优良,容易动员,参与性高,重复献血率高等。贵阳市近年来将零散分布于市内、远郊的高校进行整合,设立了大学城、职教城,给贵阳市高校献血工作带来了便利。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工作质量管理小团队,一般6人左右,大家集思广益,找出工作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其特点是强调团队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1],是质量管理工作细化开展的表现,是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困难、提升工效的工作方法。笔者运用品管圈工作原理,制定了适合本地区高校献血管理的工作方法,并应用在每年3~6月、9~12月两个开学季节的34所高校无偿献血工作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者:冉贤江;陆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婴幼儿嗜肺军团菌并发乙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临床分析

    1~3岁婴幼儿嗜肺军团菌并发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报道较为少见,笔者对2011年至2013年以“呼吸道感染”于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婴幼儿嗜肺军团菌并发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顺琪;樊茂;冯星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自身抗体的处理方案

    目的:分析含有冷‐热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儿的血清学特点,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方法将3人份O型红细胞吸收患儿血清中的自身抗体(采用冷吸收的方法);2‐硫基乙醇(2‐M e )破坏 Ig M 抗体。结果此例AIHA患儿血型为B+,含冷‐热自身抗体,配血不相合。结论患儿冷‐热自身抗体同时存在,干扰血型鉴定、影响交叉配血。紧急情况时,结合患儿病情,输血与药物联合应用,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封彦楠;李明伟;陈麟凤;汪德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171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的辅助诊断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 M )初诊患者辅助诊断检查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对171例初诊M M 患者的辅助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检测中171例患者的浆细胞百分率均增高,浆细胞百分率为5.0%~88.0%,浆细胞形态异常。112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155例患者的骨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81例患者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及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结论综合各项辅助诊断检查的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能提高MM的检出率。

    作者:卢萍;宋容;吴立翔;黄学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山地区表面健康中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中山地区中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评价中山地区中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对200例纳入研究的表面健康中老年人进行桡骨骨密度测定,根据骨密度结果将其分为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以及骨质疏松组。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在200例纳入研究者中,25羟维生素D严重缺乏(<25 nmol/L )7例(3.5%),缺乏(25~<50 nmol/L )35例(17.5%),不足(50~<75 nmol/L)102例(51.0%),充足(≥75 nmol/L)56例(28.0%);不同25羟维生素D水平组间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60例(30%)出现骨密度降低,10例(5%)出现骨质疏松;骨密度正常、骨密度降低以及骨质疏松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67.31±18.28)、(65.62±15.41)、(64.95±19.86)nmol/L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分析,骨密度与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存在直接相关性( P>0.05)。结论在中山地区中老年人中存在着较严重的25羟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状况,25羟维生素D的状况可能与骨密度无直接关联,对于骨质疏松的实验室诊断应考虑更敏感的检验指标。

    作者:官燕飞;彭建明;袁斌;黄绍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卵巢恶性肿瘤与血小板增多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卵巢恶性肿瘤患者80例(A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B组),健康体检者80例(C组);A组又分为FIGOⅠ期组30例,FIGOⅡ期及以上组5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小板计数,并同时检测血清CA125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小板计数、血清CA125水平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小板增多率、血清CA125阳性率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Ⅰ期组与FIGOⅡ期及以上组术前血小板计数、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并发血小板增多多见于晚期患者,血小板增多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曾兰兰;郑婕;刘非;梁绮华;杨伟华;顾晓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类风湿因子、快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目的:评价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RA患者74例(RA组),与RA症状相似的非RA患者9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RF、CRP、ESR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这3项指标用于RA诊断的效能。结果 RA 组 RF、CRP、ESR分别为(271.4±560.9) IU/mL、(28.7±35.6)mg/L、(60.9±40.1)mm/h ,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6.8±189.3)IU/mL、(15.4±24.7)mg/L、(45.1±33.1)mm/h ;ROC曲线RF、CRP、ESR单独检测以及3项联合检测用于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666、0.615、0.75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CRP、ESR在RA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以RF的诊断效能高。

    作者:朱旭明;丁小青;杨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法检测对照组和疾病组(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脑肿瘤患者,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LDH。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 LDH水平为(28.68±9.29)U/L,高于无CNSL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患者中脑转移组脑脊液LDH水平为(125.20±115.24)U/L,高于无脑转移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肿瘤患者中脑膜癌病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77.37±128.15)U/L,高于原发性脑肿瘤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患者中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54.48±84.60)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LDH水平为(43.54±32.05)U/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检测对CNSL、淋巴瘤脑转移及脑膜癌的早期诊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秋菊;梁贤明;卢鑫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年龄和性别因素是否影响精神分裂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T G )的浓度。采用 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比对照组胆固醇浓度高,结果分别为(4.90±0.10)mmol/L和(5.77±0.16)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该研究将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年龄分组,发现在健康人群中,≥50岁的平均血脂浓度比小于50岁组的血脂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50岁和小于50岁组的平均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以性别进行分组,发现性别因素对健康组和精神分裂组的血脂浓度并无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血脂浓度有影响,年龄与性别的差异不影响精神分裂症与血脂的关系。

    作者:徐阿红;李丹;易正辉;薛志强;汪作为;林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来宾市兴宾区2010~2014年婚检人群艾滋病、梅毒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该地婚检人群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婚检时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婚育指导。结果2010~2014年自愿参加婚检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和梅毒抗体检测97859例,婚检率95.12%(97859/102880);其中梅毒筛查阳性率0.68%(664/97859);艾滋病检筛查阳性率为0.31%(300/97859)。对筛查阳性者转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认定确诊并纳入传染病系统管理。结论对准备结婚的人群在婚检时同时进行艾滋病和梅毒的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人群进行专门的婚育指导并进行确诊和治疗,纳入系统管理,对预防这两类疾病的母婴传播和平行传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张素琼;何梓静;陈世新;林隆;张金莲;张三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童肺炎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肺炎患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97例肺炎患儿,所有患者在入院前1周均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采用瑞士罗氏e601、7600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4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及48例健康儿童血清PCT及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6.42±1.75)μg/L]、CRP[(35.85±41.36)mg/L]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 [(0.33±0.12)μg/L]、CRP[(28.97±36.4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对儿童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作者:屈英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Q uikRead Go对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校正功能的评价

    目的:对QuikRead Go在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时根据红细胞压积进行结果校正功能的验证,并对其校正范围进行检测。方法通过人工调整红细胞压积的比例,利用QuikRead Go和QuikRead 101对同一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QuikRead 101在测定C反应蛋白时没有红细胞压积校正功能,而QuikRead Go在测定C反应蛋白时则有红细胞压积校正功能,校正范围在10%~80%。结论 QuikRead Go免去了操作过程中人工校正的过程。

    作者:李坤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