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志忠;林月云;徐周超
目前产前筛查的主要疾病是唐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据统计,我国大城市中约有1/5~1/4的新生儿围生期死亡是由于出生缺陷造成的,每年大约有2万至3万缺陷儿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带给家庭精神上的负担和感情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预防和避免缺陷儿的出生,必须做到产前早筛查、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笔者对2 207例孕中期妇女产前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孔小玲;刘勇安;刘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过去20年中,由于检测试剂的研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输血传播病毒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1],但是输注1单位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两种血液成分的风险分别是1∶2 000和1∶20 000,比病毒感染高出250倍.这意味着,细菌污染是目前输血医学传染因素中导致死亡的大单一因素[2],因此认为输血传播感染(TTIs)引起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细菌性感染[3].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在输血医学上是一个为时甚久的问题,尤其是血小板制品(包括手工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细菌污染,是输血传播疾病的大的致命感染风险,目前还没有可充分应对的通用方法.有鉴于此,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对血小板制品的筛检[4] .本文将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红;陈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常量)和Micro(微量)2种标本检测模式,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某日来该院门诊就诊的53例无溶血、黄疸、脂血的血凝标本,分别运用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进行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因子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的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因子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较好,可互为使用.
作者:王金乐;张耀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该院2009~2011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统计的3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共285株(84.1%);其次为脓液及伤口分泌物,共34株(10.0%).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为主,共158株(46.6%),其次为ICU,共114株(33.6%).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且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和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有创技术的开展,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多重耐药菌(MDRO)[1],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MDR)是指对下列5类抗菌药中3类或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5类抗菌药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泛耐药(PDR)是指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或对以上5类抗菌药物均耐药.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血脂、脂质过氧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收集合并颈动脉硬化的老年甲减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4例,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试验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6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浆ox-LDL和LPO水平和颈动脉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ox-LDL、LPO和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TC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ox-LDL、LPO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颈动脉IMT和ox-LDL水平较对照组的降低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老年甲减可有效调脂、减轻脂质过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杨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WARM试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对需要输血的AIHA患者标本快速的处理能力.方法 用WARM试剂放散患者红细胞后进行自身吸收,通过对放散液、未处理血清和吸收后血清进行抗体筛查与鉴定及放散后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实验,了解WARM试剂吸收和去除自身抗体的效果.结果 该患者放散后的红细胞DAT为±;放散液中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经过自身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有意义的IgG抗S抗体.结论 WARM 试剂对于温自身抗体的放散及放散后红细胞对自身抗体的吸收效果好,可用于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处理.
作者:王芳;毛伟;李小红;黄霞;谭茜茜;程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它黏附力极强,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或器械传播,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尤其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不断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几乎各类化学结构的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高度的天然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导致治疗选择极其有限,而成为临床防治的棘手问题[1].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春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和脂肪酶(LIPA)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118例AP患者于发病不同阶段(2~8 h、8~24 h、24~48 h、48~72 h、3~7 d、7~10 d)的SAMY、UAMY和LIPA.结果 SAMY、UAMY和LIPA的检测结果及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尤其是UAMY和LIPA,二者呈平行改变.2~8 h时,三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均较低,而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增至43.2%;72 h后SAMY明显降低,造成SAMY检测阳性率降低,而UAMY和LIPA检测阳性率达80%以上,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且SAMY和LIPA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3.1%.结论 SAMY、UAMY和LIPA联合检测可为AP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许永志;林月云;陈彬;许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种不同检测原理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在不连续的5 d内共收集患者新鲜血浆标本77份,每份标本在2台仪器上分别进行APTT、PT、FIB和TT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回归,求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计算医学决定水平上的系统误差(SE)和相对偏差(SE%),以相对偏差小于1/2总允许误差(1/2TEa)为标准判断2台血凝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2台仪器的相关性较差(r<0.975),各项目在各医学决定水平上的相对偏差多大于1/2总允许误差(1/2TEa).结论 STAGO-STA和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不佳,检测病理浓度标本时尤其明显,在临床实验室中同时使用这2种仪器不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
作者:张芹;欧阳红梅;甸自金;牛华;王建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IL-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及其对IL-2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比较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差异;RT-PCR检测两者PBMC中IL-28 mR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水平的差异.结果 IL-28启动子在胎儿脐血中均以甲基化形式存在,而在产妇外周血中为非甲基化形式;胎儿脐血PBMC细胞核甲基化酶活性升高(P<0.05);IL-28 mRNA在产妇外周血PBM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胎儿脐血PBMC;胎儿脐血IL-28含量较产妇外周血低(P<0.01).结论 胎儿脐血细胞核内甲基化酶活性升高导致IL-28启动子高甲基化,进而引起IL-28的合成和分泌降低.
作者:马建鸿;张元珍;祝成亮;周春;王燕;陈红;李家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库尔特应用电阻抗法原理首创了早的血液分析仪,开创了血液分析仪器的新时代;因其检测的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易于操作等优点,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已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标本的采集不合格以及血细胞分析仪对于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局限性,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就使用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做血细胞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李荣辉;徐明鑫;孙立群;姜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在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GB)结果不同时对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并对校正效果进行验证,以帮助临床建立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案.方法 建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或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法,选取不同HCT分布HGB结果的全血样本分别进行血浆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不同HGB及HCT情况下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并对数据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经过校正公式对全血标本中高、低值HGB及HCT样本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了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结果的方案.结论 基于HCT和HGB的校正公式可有效纠正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过程中HCT和HGB不同而导致的干扰,保证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方便临床应用.
作者:裴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硒在佳浓度和致毒浓度之间的安全限度非常狭窄,开发低毒、高效的硒源一直是硒营养研究的重点.1997年张劲松创造性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零价单质硒制成了纳米硒(Nano-Se)[1],从而开辟了Nano-Se应用的新领域.与一般的零价硒相比,Nano-Se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显著的改变,因而能够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并且能发挥无机硒和有机硒所特有的功能,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大量研究表明,Nano-Se还具有低毒性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预防和治疗肿瘤都需要超营养水平的硒,而这些剂量接近或处在硒的毒性范围内,因此Nano-Se低毒性的特点将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
作者:邓修元;刘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常见风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他自身抗体.结果 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除肌炎/皮肌炎(PM/DM)灵敏度为50%外,其他风湿病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灵敏度在80%或80%以上,而特异度在60%以上.早期风湿病病例易稳定控制,控制稳定率在70%以上,而晚期风湿病病例不易控制,控制稳定率在20%以下,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并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对常见风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选择佳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傅林金;金容香;张永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其血清水平与各种感染、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等情况发生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指标[1-2].笔者就hs-CRP与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泽彬;杨剑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联合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与Ig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β2-GPⅠ)水平.方法 将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按发生自然流产的时间分为早期流产组(孕周小于12周)57例、晚期流产组(孕周大于或等于12周)45例,另将36例健康经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A和IgA抗β2-GPⅠ.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1.1%、12.7%、15.7%,IgA抗β2-GPⅠ阳性率为36.2%,其中早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0.3%、12.2%、15.7%,IgA抗β2-GPⅠ阳性率36.8%;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2.2%、13.3%、15.5%,IgA抗β2-GPⅠ阳性率35.6%.健康对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5.5%、0.0%、2.7%,IgA抗β2-GPⅠ阳性率8.3%.早期流产组、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流产组与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检测有助于临床病因的诊断.
作者:孙朋;董雪梅;杜晓钟;王临艳;张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该院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明确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2011年分离自临床标本的2 437株致病菌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细菌鉴定及药敏板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16株,占分离致病菌的17.1%(416/2 437);呼吸道标本非发酵菌分离率高[26.5%(170/641)],血液标本分离率低[4.8%(9/18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的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3.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5%).结论 非发酵菌在临床分离致病菌中占重要比例,且不同标本分离率不同,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从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易富;蔡敏琪;梁凯;何宇佳;王竹琼;钱林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唾液酸酶与线索细胞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唾液酸酶法、TCT法和Amsel法检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标本中唾液酸酶活性,TCT法检查标本中的线索细胞.结果 唾液酸酶法与TCT法诊断BV的灵敏度分别是87.1%和97.6%;特异度分别是93.5%和82.8%,同时联用两种方法可使诊断灵敏度提升至99.7%,先用TCT法筛查,再进一步检测唾液酸酶,可使诊断特异度提高至98.9%.结论 对两种方法的合理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BV的诊断效率.
作者:伍亚云;郭建华;张昭勇;刘俊宏;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离心方案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3例腹腔积液标本,分别采用不同的离心方案进行处理,并对离心前后的生化指标[总蛋白(TP)、清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钾(K)、钠(Na)、氯(C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离心方案(1 500 r/min 5 min和3 500 r/min 15 min)处理前后,TP、LDH、ADA、Na和Cl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积液经1 500 r/min 5 min离心后ALB、K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3 500 r/min离心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3 500 r/min 15 min 离心处理前后ALB、K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尚不认为离心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有影响,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离心标准化操作流程以规范检验.
作者:方欢英;周毅;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