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中的评价

张莉萍;崔云芝

关键词: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智能发育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智力发育中的疗效.方法:对29例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除综合抢救治疗外,应用早期教育和家长合作,实施早期干预,以探索患儿智能发育情况,采用贝莱智力量表改编和标化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表(CDCC量表)来评价;对照组为同期的2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仅做综合抢救治疗.结果:早期干预组CDC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早期干预能及时弥补脑损伤后发育的不足,减少小儿后遗症的发生和减轻伤残的程度.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手术麻醉方式改进的探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措施.成人手术治疗采用局部麻醉,一般常规采用球后麻醉,但易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近2年来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手术部位结膜下注射局部麻醉剂,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甫拉提;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对90例(102只眼)泪道阻塞病人实施了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病人可以住院或亦可在门诊手术.治疗一年时随访20只眼,治愈率75.00%,有效率95.00%;治疗半年时随访90只眼,治愈率79.30%,有效率94.50%;治疗三个月时随访102只眼,治愈率91.50%;有效率99.00%.结论:类Y形硅胶管逆行置入术是一种颜面部无手术疤痕的微创泪道疏通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易行,经济实用和临床效果肯定.适用于各种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特别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病人再治疗,可重复操作,适应范围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宏伟;努力艳·依布拉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报告

    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维生素B12代谢障碍或恶性贫血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侵犯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但并不局限于此,少数病人可影响神经、大脑和植物神经.其临床特下是末梢型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双下肢僵硬、行走不稳.2003年我院收治1例SCD患者现汇报如下.

    作者:李雅博;齐月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留胰腺的十二指肠切除术

    对于十二指肠、胰头或壶腹部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已经成为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但是,PD的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对于某些疾病如严重的十二指肠损伤、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和癌前病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牺牲部分胰腺是不合理的.为此,保留胰腺的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ssparingduodenectomy,PSD)近年在国外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注意并被采用,作者近为3例病人完成了PSD,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尔班;欧明辉;阿不都外力;刘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发展中西结合影像学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形成的两种医学体系,无论从基础理论上,思维方法上,诊断标准上,发病机理的解释上均有很大的差别[1].

    作者:孙绪荣;田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石化地区2型糖尿病家庭聚集性的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2型糖尿病血缘亲属中发生2例及2例以上病例的家系并不少见,提示2型糖尿病发生中遗传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1].但有关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程度及相对危险度的大小,报道较少.乌鲁木齐石化地区人群集中,病员固定,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探讨乌石化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有无家庭聚集性倾向.

    作者:汪传意;陈萍;娜青;王英;韩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

    我科近3年来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科2000年10月~2003年12月住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共90例.诊断:按小儿毛支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年龄小3个月,大2岁.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翟雪玲;雎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切口开腹手术切除子宫、附件良性肿瘤

    现代外科手术在向微创化发展,小切口开腹手术是介于腹腔镜和传统手术之间的一种开腹手术.我院自2003年1月经腹小切口切除子宫、附件良性肿瘤,皮肤切口仅4~6cm,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昕霞;代翠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青年医师应珍惜住院医生阶段

    外科的住院医师阶段是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关键时机,十分可贵,切勿等闲视之.在这一阶段里,每个青年外科医师都应树立事业心,应善于学习.在大学毕业后的5~6年或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到一手过硬的外科本领,为担任主治医师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郭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褪黑素的体内过程及生理功能

    褪黑素(melatonin,MT)化学名称为5-甲氧基-N-乙酰色胺,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不仅参与调节昼夜节律及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功能,还具有镇热镇痛、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1].褪黑素应用于临床多年,其功能也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现对褪黑素的体内过程及生理功能做一阐述.

    作者:万明;安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斑鸠菊擦剂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约占皮肤病门诊总数的1.0%~1.03%[1,2],预计全疆患者约数万人.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对患者的精神及思想压力很大,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交往.本文着重报告新时代保健品公司生立的复方斑鸠菊擦剂治疗白癜风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石得仁;普雄明;沈大为;高效贤;郭学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13例临床分析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与甲亢病情不成比例,在临床较少见,且易被忽视.本文就我院1997年~2002年间收治的13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周黎黎;赵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8例多胎妊娠产妇产褥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称为多胎妊娠.与单胎产妇相比,多胎妊娠的产妇有更多的焦虑、危险和未知数.本文通过对本院2003年收治的48例多胎产妇分娩情况的分析,根据围产儿的结局,实施人性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两次调查,病人的总满意度在95%以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平风娟;王彦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残余胆囊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治疗27例报告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残余胆囊27例,男性8例,女性19例,年龄33~76岁,平均48岁,所有病例均为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开腹胆囊切除术(OC)23例,其中急诊手术5例,有2例为胆囊大部切除术,另有一例术后10年时行胆总管空肠R-Y吻合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例,其中一例一年后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990年后手术的有17例,1989年前手术的有10例.

    作者:韩振魁;罗苏明;肖柯;周毅;李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次性雾化器MICROMIST和ASIPRO雾化器临床的对比应用

    雾化吸入因药物可直接到达病灶局部,起到消炎、解痉、平喘,稀释痰液,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等疗效,而受到现代临床各科的重视和普遍应用.但临床应用中,因使用雾化器种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使用方法与治疗效果.现将我科室使用MICROMIST一次性雾化器(以下简称一次性雾化器)与ASIPRO雾化器(以下简称雾化器)两种不同雾化方法进行讨论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戚瑞艳;韦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宿主对棘球蚴感染的免疫反应

    免疫是机体识别、清除抗原异物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系统可被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激活,出现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包虫病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是一种伴随免疫或称带虫免疫状态.

    作者:朱兵;徐明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斯奇康联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面部平疣50例临床观察

    2001年~2004年,我们应用斯奇康注射液(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斯奇康注射液),肌注病毒唑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配合外用,治疗面部扁平疣患者5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迪力拜尔·热夏提;张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肠腺瘤120例临床病理分析

    大肠腺瘤是界线清楚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但有恶变潜能[1].本文收集120例大肠腺瘤及恶变病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的认识.

    作者:郭一川;郭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肠禁锢症3例诊治分析

    小肠禁锢症较为罕见,病因至今不明.我院有3例经手术征实为小肠禁镏症,予以分析.一、病例简介:例1,男性,32岁.反复腹胀、腹痛2年,发作时伴恶心、呕吐.患者发病3天,1998年3月15日入院,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脐周可扪及约18×18 cm大小包块,光滑无压痛,活动差.

    作者:王勤学;才仁加甫;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结核性多发性浆膜腔积液1例报告

    一、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5岁,已婚.胸闷、胸痛半年,加重20天,于2004年10月26日入院.2004年4月患者出现胸闷、气喘、胸痛症状,经摄片、B超检查,发现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及心包积液,未予抽液,给予抗痨及强的松30 mg,每日一次口服,经治15天,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基本消失出院.

    作者:李海燕;阿丽菲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