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报告

李雅博;齐月仙

关键词:亚急性联合变性, 神经系统疾病, 深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 植物神经, 脊髓后索, 共济失调, 感觉异常, 恶性贫血, 代谢障碍, 维生素, 双下肢, 疼痛, 侵犯, 麻木, 临床, 汇报, 患者, 大脑, 病人
摘要: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维生素B12代谢障碍或恶性贫血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侵犯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但并不局限于此,少数病人可影响神经、大脑和植物神经.其临床特下是末梢型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双下肢僵硬、行走不稳.2003年我院收治1例SCD患者现汇报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残余胆囊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治疗27例报告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残余胆囊27例,男性8例,女性19例,年龄33~76岁,平均48岁,所有病例均为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开腹胆囊切除术(OC)23例,其中急诊手术5例,有2例为胆囊大部切除术,另有一例术后10年时行胆总管空肠R-Y吻合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例,其中一例一年后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990年后手术的有17例,1989年前手术的有10例.

    作者:韩振魁;罗苏明;肖柯;周毅;李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髓坏死2例报告

    骨髓坏死是在白血病、恶性肿瘤或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础上,继发骨髓组织大面积坏死的一种疾病.病人多出现难以忍受的骨痛,常伴有发热,病死率极高.本病首次报道于1924年,随后各国相继有报道;我国报道始于1979年,至1997年已有36例报道[1],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我院2003年1月~2003年9月,发现2例骨髓坏死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光;李国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青光眼手术麻醉方式改进的探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措施.成人手术治疗采用局部麻醉,一般常规采用球后麻醉,但易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近2年来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进行改进,采用手术部位结膜下注射局部麻醉剂,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甫拉提;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抗HIV初筛检测结果分析

    2002年1月~200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对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血清来源:医院门诊就诊者1462例,住院患者7979例,共9441例(主要为孕妇和手术前患者).其中男性4266例,女性5175例;汉族5586例,维族2974例,回族397例,哈萨克族406例,其他(蒙、满、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俄罗斯族、巴基斯坦外籍)78例.

    作者:周梅;田永芳;卡米拉;孟晓辉;华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确滴眼在治疗眼病中的作用

    滴眼是眼科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眼科护士常操作的一项技能.如果护士在滴眼过程中注意病人的心理感受和治疗效果,在操作过程中方法正确、得当就会加快眼病的痊愈速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并使病人感到舒适、安宁.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引起病人的反感,影响疗效,严重时尚可引起一些并发症.现将一些临床滴眼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明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褪黑素的体内过程及生理功能

    褪黑素(melatonin,MT)化学名称为5-甲氧基-N-乙酰色胺,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不仅参与调节昼夜节律及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功能,还具有镇热镇痛、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1].褪黑素应用于临床多年,其功能也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现对褪黑素的体内过程及生理功能做一阐述.

    作者:万明;安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291例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分析

    在1291受检者中,HbsAg阳性合计299例,阳性率为23%,其中HBsAg(+),HBsAg(+)HBsAg(+)132例(44%),HBsAg(+)HBsAg(+)HBsAg(+)122例(40%),HBsAg(+)HBsAg(+)45例(16%).在299例HBsAg阳性患者中,男性177例,占59.2%,女性122例,占40.8%.

    作者:何玉荣;李佳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4月~2002年11月在我院就诊要求紧急避孕.符合本课题标准的健康女性412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150例,Ⅱ组150例,Ⅲ组112例.Ⅰ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50 mg、Ⅱ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 mg、Ⅲ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2.5 mg.结果:避孕有效率3组依次为100.0%、92.0%、50.0%.Ⅰ组、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Ⅱ组与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月经周期改变大,无改变占70.7%,与Ⅱ组、Ⅲ组比较(84.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次口服米非司酮50 mg或25 mg都可用于紧急避孕,推荐使用量为25 mg.

    作者:王春燕;马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脐部3种消毒方法的对比观察

    新生儿脐带是通向其内环境的门户,但细菌极容易在此部位生长繁殖而引起脐部感染,导致脐炎或败血症等疾病.我们于2004年1~4月对我院正常分娩的300名新生儿用过氧化氢、活力碘、酒精三种消毒剂消毒,并观察这三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中华长城三维矫形系统治疗脊柱侧弯

    目的:介绍中华长城三维矫形系统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中华长城矫形系统治疗脊柱侧弯患者17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特发性侧弯11例,先天性侧弯5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2例;术中平均失血680ml,手术时间平均143分钟.结果:17例病人获平均7.6个月的随访,冠状面畸形平均为43.2°,平均矫正率为45%;躯干移位平均为2.2cm,平均矫正率为61.4%.所有病例未发生术中脊髓损伤、术后感染和脱钩断钉现象.结论:中华长城系统具有三维矫形能力,能很好地矫正脊柱冠状和矢状面的畸形,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的优点.

    作者:赵疆;艾克拜尔;项泽文;黄异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肠禁锢症3例诊治分析

    小肠禁锢症较为罕见,病因至今不明.我院有3例经手术征实为小肠禁镏症,予以分析.一、病例简介:例1,男性,32岁.反复腹胀、腹痛2年,发作时伴恶心、呕吐.患者发病3天,1998年3月15日入院,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脐周可扪及约18×18 cm大小包块,光滑无压痛,活动差.

    作者:王勤学;才仁加甫;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201例临床分析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肝病和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丙型肝炎目前成为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其自然史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大约10~20年后,20%~30%慢性丙肝患者将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这些病人患肝癌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可达1%~4%.5%~10%的丙肝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在美国,每年有300~400万人感染丙肝,其中约有1万人死于丙肝.国外学者预测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15年将增加3倍.200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健康方面高度重视,并制定了预防和控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1994年~2003年新疆医科大学肝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丙型肝炎发病构成情况,感染途径、主要并发症和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刘彩霞;张跃新;姜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青春期护生的带教问题及对策

    多年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层次为主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的年龄大多在18~20岁之间,按照美国心理分析学家爱瑞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口感期、肛-肌期、生殖-运动期、潜在期、青春期、成人早期、成人期、老年期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1].护理专业毕业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爱瑞克森的理论强调了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青春期为人生为关键的阶段,此期的主要矛盾为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对青春期护理的带教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席晓玲;杨荣;马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静脉肾盂造影应用不同造影剂的副反应比较

    本文对我院放射科连续编号的84例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类型造影剂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使用,比较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的优缺点.

    作者:钟华;王滨;张卫红;唐乃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库尔勒市人民医院内感染细菌耐药调查分析

    医院内感染原菌的种属变迁及耐药菌株的质粒快速变异与滥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规范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是分不开的.一定时段内了解和摸清本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是掌握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白新珍;刘静旋;王前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次性雾化器MICROMIST和ASIPRO雾化器临床的对比应用

    雾化吸入因药物可直接到达病灶局部,起到消炎、解痉、平喘,稀释痰液,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等疗效,而受到现代临床各科的重视和普遍应用.但临床应用中,因使用雾化器种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使用方法与治疗效果.现将我科室使用MICROMIST一次性雾化器(以下简称一次性雾化器)与ASIPRO雾化器(以下简称雾化器)两种不同雾化方法进行讨论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戚瑞艳;韦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病人脑局部血流变化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病人的脑局部血流变化及异同.方法:75例住院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病期17.9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7例在年龄、性别、族别、病期相匹配的神经症患者,采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SPECT)技术进行脑血流量测定,所得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脑缺血者为45例(60.00%),神经症组为59例(55.14%),经统计学比较两组病人的脑局部血流变化无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病人的脑局部血流变化无区别.两类病人都以右脑缺血为主,SPECT用以精神病的诊断无特异性.

    作者:张薇;胡红星;库木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预后的影响(附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严重的致残原因,为探讨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总结分析了102例早期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对2个月~1岁内120例患儿,经评价诊断为脑瘫及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药物、运动疗法、理学疗法.结果:对102例患儿追踪至3岁评价,82例坚持治疗患儿效果良好,尤其是50例诊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48例达正常化.而20例未坚持治疗的患儿,脑瘫发生率极高.结论:脑瘫早期诊断是指1~9个月间诊断.由于婴幼儿脑代谢快,代谢能力强.给予药物可使其损伤修复,给予运动及感觉刺激又促进脑的发育及髓鞘形成.早期诊断及干预是提高脑瘫治愈率,减少残疾的关键.

    作者:王晓雯;孙岩;毕学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应用体会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术式,传统方法创伤大,常引起分流管远近端堵塞等并发症.常见原因为分流管脑室端被脉络丛堵塞,腹腔端被大网膜包裹,本组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目的在于探索减少分流管两端粘连堵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勇;吴红星;迟广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1例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内固定钢丝脱落分析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损伤,髌骨横行骨折使用两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其首选内固定方法.术后内固定钢丝脱落是固定失败重要原因之一.自1996年5月~2003年2年,收住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钢丝脱落31例,本院12例,外院转入我院的19例.通过对26例(膝)的翻修,克氏针安放及钢丝的缠绕技术正确与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昆;陈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