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应用体会

郑勇;吴红星;迟广明

关键词:腹腔镜, 辅助下,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 堵塞, 方法, 常见原因, 脑积水, 脉络丛, 大网膜, 并发症, 治疗, 粘连, 应用, 术式, 创伤, 包裹
摘要: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术式,传统方法创伤大,常引起分流管远近端堵塞等并发症.常见原因为分流管脑室端被脉络丛堵塞,腹腔端被大网膜包裹,本组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目的在于探索减少分流管两端粘连堵塞的有效方法.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海洛因中毒呼吸衰竭的抢救护理体会

    急性海洛因中毒是近年来临床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抢救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共2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玫;胡素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31例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内固定钢丝脱落分析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损伤,髌骨横行骨折使用两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其首选内固定方法.术后内固定钢丝脱落是固定失败重要原因之一.自1996年5月~2003年2年,收住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钢丝脱落31例,本院12例,外院转入我院的19例.通过对26例(膝)的翻修,克氏针安放及钢丝的缠绕技术正确与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昆;陈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低剂量胸部CT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的Hspeed CT/i单排螺旋CT机,对临床初诊为肺部炎性病变、肺间质病变(包括支气管扩张)、肺部结节病灶及胸部体检等50例受检查,分组用4种方法:(1)常规剂量+低剂量(Low-dose)15例;(2)低剂量扫描+常规剂量14例;(3)全肺部低剂量扫描13例;(4)低剂量肺部高分辨率CT扫描(Low-doseHRCT)8例.使用毫安量为30~80 mA的低剂量实行胸部CT扫描.进行了低剂量胸部CT的图像质量与常规胸部CT的图橡质量及低剂量胸部CT与常规胸部CT受检查所受射线辐射量的比较分析.结果:使用胸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与常规胸部CT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不仅使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下降了80%,同时还可以延长球管寿命,降低CT的运营成本.结论:胸部低剂量CT检查符合目前大力倡导的X线检查辐射防护优化原则,临床应用的潜力有待开发,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推广应用.

    作者:夏影洪;田彬;王艳;董兆虎;张林川;杨敏安;亚力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4月~2002年11月在我院就诊要求紧急避孕.符合本课题标准的健康女性412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150例,Ⅱ组150例,Ⅲ组112例.Ⅰ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50 mg、Ⅱ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 mg、Ⅲ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2.5 mg.结果:避孕有效率3组依次为100.0%、92.0%、50.0%.Ⅰ组、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Ⅱ组与Ⅲ组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月经周期改变大,无改变占70.7%,与Ⅱ组、Ⅲ组比较(84.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次口服米非司酮50 mg或25 mg都可用于紧急避孕,推荐使用量为25 mg.

    作者:王春燕;马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6例临床分析

    输卵管妊娠开腹手术是传统的首选手段,近10多年来随着电视腹腔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输卵管妊娠采用电视腹腔镜进行手术有着诸多的优点,已为临床广泛接受[1,2].我院从2002年3月~2004年3月共开展腹腔镜手术258例,其中异位妊娠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耿英;刘书鹏;殷红丽;姚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X线与功能学评价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价值.方法:将本组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24例进行术后平均17月的随访研究,采用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在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指标,X线骨愈合速度指标予以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本组优12(50%)、良8例(34%)、可2例(8%),差2例(8%),优良为83%.平均愈合时间6.5月.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高、骨愈合速度满意,而且适应症范围大、关节面解剖对位、生物力学固定牢靠、术后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艾合买提·吾买尔;艾瓦尔;金格勒;曹力;田征;王立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肿瘤患者由于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造成的静脉破坏以及化疗药物造成的血管损伤一直困扰着医护人员.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普及,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有关经验介绍给大家.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10例军团菌肺炎的临床观察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可造成人类感染.主要影响肺部,特点为严重的肺炎和支气管炎,亦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损害.我科在2003年1月~12月共收治了10例军团菌肺炎患者.因及时使用阿奇霉素,10例患者全部治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塞78例临床对比观察

    目前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塞(AAMI)下壁导联心电图ST压低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尚无定论.我们将本院心电图证实AAMI的病人经溶栓治疗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即探讨溶栓治疗AAMI对下壁Ⅱ、Ⅳ、QVF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莉;吴静;祖丽菲娅;帕提曼;艾则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切口开腹手术切除子宫、附件良性肿瘤

    现代外科手术在向微创化发展,小切口开腹手术是介于腹腔镜和传统手术之间的一种开腹手术.我院自2003年1月经腹小切口切除子宫、附件良性肿瘤,皮肤切口仅4~6cm,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昕霞;代翠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选择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全麻和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Ⅱ组选用0.2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共30ml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Ⅰ组于术前30分钟肌注氟芬合剂2~3ml;Ⅱ组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3ml,术中用微量泵以1~2mg.kg-1的速度持续输入芬太尼至手术结束;Ⅲ组用气管插管全麻.监测术中血压和心率,记录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分别增加24.1%和39.9%,30%以上主诉疼痛难以忍耐,75%病人有牵拉反应;Ⅱ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分别增加6.3%和9.5%,有1例疼痛主诉,3例有牵拉反应;Ⅲ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后血压下降,但手术开始血压恢复至麻醉前水平,手术结束前至拔管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术后35%病人有恶心呕吐、50%主诉咽部不适.结论:在加强辅助用药和监护的条件下,仍以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为首选.

    作者:帕夏古丽;蒋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青春期护生的带教问题及对策

    多年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层次为主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的年龄大多在18~20岁之间,按照美国心理分析学家爱瑞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口感期、肛-肌期、生殖-运动期、潜在期、青春期、成人早期、成人期、老年期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1].护理专业毕业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爱瑞克森的理论强调了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青春期为人生为关键的阶段,此期的主要矛盾为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对青春期护理的带教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席晓玲;杨荣;马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斯奇康联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面部平疣50例临床观察

    2001年~2004年,我们应用斯奇康注射液(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斯奇康注射液),肌注病毒唑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配合外用,治疗面部扁平疣患者5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迪力拜尔·热夏提;张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护理

    膝关节镜是用于诊断治疗膝关节疾病技术,是一种比较舷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对膝关节损伤轻,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具有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1].我院自2000年~2004年2月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共224例,由于关节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给护理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课题,能否对关节镜手术病人实施正确的康复指导,将直接影响术后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海洪;王淑勉;龚荣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发展中西结合影像学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形成的两种医学体系,无论从基础理论上,思维方法上,诊断标准上,发病机理的解释上均有很大的差别[1].

    作者:孙绪荣;田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石化地区2型糖尿病家庭聚集性的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2型糖尿病血缘亲属中发生2例及2例以上病例的家系并不少见,提示2型糖尿病发生中遗传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1].但有关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程度及相对危险度的大小,报道较少.乌鲁木齐石化地区人群集中,病员固定,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探讨乌石化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有无家庭聚集性倾向.

    作者:汪传意;陈萍;娜青;王英;韩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胆石病伴糖尿病78例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胆石病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佳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胆石病伴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糖尿病监测和控制上,术前3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早、中、晚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术中监测血糖,术后禁食水期间,每日补充的葡萄糖不低于125~150 g,并按糖:胰岛素为4~5:1的比例给予胰岛素治疗,以防止酮症酸中毒.结果:全组治愈77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胆石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血糖控制在6~9mmol/L,尿糖控制在(±)时实施手术较为安全.另外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辉;张峰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291例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分析

    在1291受检者中,HbsAg阳性合计299例,阳性率为23%,其中HBsAg(+),HBsAg(+)HBsAg(+)132例(44%),HBsAg(+)HBsAg(+)HBsAg(+)122例(40%),HBsAg(+)HBsAg(+)45例(16%).在299例HBsAg阳性患者中,男性177例,占59.2%,女性122例,占40.8%.

    作者:何玉荣;李佳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后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附50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和治疗效果经验.方法:对50例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做胃镜检查观察肠胃反流胆汁及胃粘液湖有无胆法染色,部分病人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50例中45例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率高,其中内镜下观察45例,病理学证实5例.治疗:内科治疗方法注意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应用办动力药、抗酸剂和藻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消炎利胆等.

    作者:帕丽;施培培;茹克娅;何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医疗质量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内已逐步形成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门科学,已经被人们所公认,同时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已成为共识.近几年来临床上侵袭性操作增加,免疫抑制剂和抗菌药物在大量应用,尤其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医院的内源性感染不断增加.国家已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等规章制度,近日卫生部又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我院十余年医院感染管理的经验,我们以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王效杰;易洪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