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王滨;张卫红;唐乃梅
一、卵巢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在手术前多诊断为输卵管妊娠,均因出现急腹症及休克体征后施行剖腹探查,根据术中所见和病理检查结果,才能明确诊断.很多资料报道卵巢妊娠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对我院10年中收治的卵巢妊娠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科近3年来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科2000年10月~2003年12月住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共90例.诊断:按小儿毛支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年龄小3个月,大2岁.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翟雪玲;雎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当代护理出现多样和复杂多变的态势,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沟通,评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整体护理的普及和深入,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护理人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作者:田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多年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层次为主体,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的年龄大多在18~20岁之间,按照美国心理分析学家爱瑞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口感期、肛-肌期、生殖-运动期、潜在期、青春期、成人早期、成人期、老年期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1].护理专业毕业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爱瑞克森的理论强调了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青春期为人生为关键的阶段,此期的主要矛盾为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带教经验,对青春期护理的带教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席晓玲;杨荣;马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可造成人类感染.主要影响肺部,特点为严重的肺炎和支气管炎,亦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损害.我科在2003年1月~12月共收治了10例军团菌肺炎患者.因及时使用阿奇霉素,10例患者全部治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自1997年10月~2004年7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带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51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拇指指腹缺损17例,示、中、环、小指指腹缺损34例.受伤原因为机械挤压伤,切割伤,绞和砸伤.应用皮瓣修复后,一期愈合39例,皮瓣边缘浅表坏死7例,伤口轻度感染5例.术后随访6个月~6年6个月,因感染坏死而致外形、感觉差外,其余感觉恢复好,指端、指腹饱满,无色素沉着.
作者:胡宗;牛新艳;谢崇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输卵管妊娠开腹手术是传统的首选手段,近10多年来随着电视腹腔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输卵管妊娠采用电视腹腔镜进行手术有着诸多的优点,已为临床广泛接受[1,2].我院从2002年3月~2004年3月共开展腹腔镜手术258例,其中异位妊娠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耿英;刘书鹏;殷红丽;姚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型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年龄65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伴糖尿病病人(男性53例,女性7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组(卡维地洛组30例)和单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的血压、心率、血糖、血脂无差别.卡维地洛初始剂量3.125 mg 1日3次;1~2周剂量递增,至25 mg1日3次,共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心率减慢.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脂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结论:卡维地洛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对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冯媛媛;杨红妮;彭程;文芳梅;黄淑敏;郝靖;王效杰;张爱伦;田文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8年2月~2001年11月,两院共收治腰椎部先天变异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6~61岁,平均48岁,腰椎骶化6例,骶椎腰化5例;疗程2~23个月,平均10个月.单侧横突肥大骶化10例,双侧横突肥大骶化1例.
作者:巴塔;伊力哈尔;张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大肠腺瘤是界线清楚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但有恶变潜能[1].本文收集120例大肠腺瘤及恶变病例,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的认识.
作者:郭一川;郭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若出生时无窒息,而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亦属窒息.严重者致全身性的多脏器受损,往往伴有并发症,是围产期婴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2001年4月~2003年4月共收治360例窒息患儿,现将有关预防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崔萍;王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我们现在的护理应做到体现以人为本,尽量满足病人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护理.病区环境中的设施往往固定于某一处,虽保证了整洁利于管理,但往往忽略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实际需求.如何从病区环境角度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呢?现根据我院病房设施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翟凤英;张广霞;贾莹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外科手术在向微创化发展,小切口开腹手术是介于腹腔镜和传统手术之间的一种开腹手术.我院自2003年1月经腹小切口切除子宫、附件良性肿瘤,皮肤切口仅4~6cm,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昕霞;代翠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于1994年~2003年共收治各种病症的危重新生儿251例,合并低钠血症68例,占27%,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4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收住院的危重新生儿251例,合并低钠血症者68例(27%).68例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汉族36例,维吾尔族20例,其它民族12例.早产儿38例,足月产30例;发病日龄出生后<1周40例,>1周28例;早产儿颅内出血者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9例,新生儿肺炎并呼吸循环衰竭15例,新生肠道感染并脱水6例,新生儿重度硬肿症5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低钠血症按血清钠<130mmol/L为标准.临床表现:反应差,神萎,哭声低弱无力23例,惊厥呼吸节律不齐或暂停20例,呼吸循环衰竭18例,明显浮肿及硬肿者7例.
作者:张凤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血液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化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均削弱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极易并发院内感染,成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血液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的104例,其中发生败血症26例,现探讨其发生败血症易感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燕;安利;王晓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疆城乡卫生系统的反应性现状.方法:利用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新疆扩点数据.结果:在城市,就诊患者对医院反应性差的方面是候诊时间长、投诉不方便及征求患者意见差,住院者对医院反应性差的方面是投诉不方便、所住房间和相关设施差及查询医药费用账单不方便;在农村就诊患者对医院反应性差的方面是查询医药费用账单不方便、就诊路上花时间长、投诉不方便,住院者对医院反应性较好;新疆城市两周就诊患者和住院者对医院满意率分别为37.5%和32.6%,农村两者对医院的满意率分别为51.5%和56.2%,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满意突出反应在医疗费用高.结论:政府应加强对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应重新审视和完善医院制度,提高居民对卫生系统的反应性.
作者:潘梁军;秦江梅;杨磊;刘佳铭;王秀梅;李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639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微创切口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639例患者,年龄2~53岁,体重10~70kg.先心病54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0例,心脏粘液瘤2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3例.心脏功能(NYHA)分级:Ⅰ级250例,Ⅱ级192例,Ⅲ级132例,Ⅳ级62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11例,胸骨下段小切口39例,右胸前外侧切口565例,右腋下小切口21例,右胸骨旁切口3例,纵膈引流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胸骨正中切口.结果:本组术后引流量50~540ml,术后2~12小时,拔出气管插管,住院天数10~15日.本组死亡率2.0%(13/639).有7例(占1.1%)因出血扩大切口后止血获救.结论:微创心脏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隐蔽可达到与常规切口相同效果,但不适于复杂心脏畸形矫正的手术.
作者:乔峻;于湘友;木拉提;马松峰;霍强;艾斯海尔;严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是甲亢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与甲亢病情不成比例,在临床较少见,且易被忽视.本文就我院1997年~2002年间收治的13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周黎黎;赵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院内感染原菌的种属变迁及耐药菌株的质粒快速变异与滥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规范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是分不开的.一定时段内了解和摸清本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是掌握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白新珍;刘静旋;王前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褪黑素(melatonin,MT)化学名称为5-甲氧基-N-乙酰色胺,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不仅参与调节昼夜节律及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功能,还具有镇热镇痛、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1].褪黑素应用于临床多年,其功能也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现对褪黑素的体内过程及生理功能做一阐述.
作者:万明;安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