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强;江闰德;王倩;朱金华;叶荷平;袁志明;万红娇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16例AIDS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深部咳出的痰液以及其他深部组织液进行真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快速鉴定(API)/ATB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真菌鉴定.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1,3)-β-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 116例AIDS患者中真菌培养检出78例真菌,分别是18例念珠菌,44例马尔尼菲青霉菌,16例新型隐球菌;这78例真菌用(1,3)-β-D葡聚糖检测,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阳性分别为12、33、9例.8例痰液培养出念珠菌,但是其(1,3)-β-D葡聚糖浓度均小于20.0 pg/mL.有8例真菌培养阴性,而(1,3)-β-D葡聚糖检测呈阳性;重新检测后,结果依然.14例真菌培养阴性,而(1,3)-β-D葡聚糖检测呈阳性;重新检测后,(1,3)-β-D葡聚糖检测为阴性,真菌培养仍为阴性.真菌培养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阳性标本及健康对照组标本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1,3)-β-D葡聚糖浓度分别为(310.22±143.23)、(530.61±263.24)、(50.15±22.33)、(4.00±1.52)pg/mL,前三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6、65.38、18.65,P<0.05).结论 (1,3)-β-D葡聚糖检测和真菌培养可以互为补充,(1,3)-β-D葡聚糖检测是诊断AIDS患者真菌感染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黄素钦;李圣聪;吴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常见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高原地区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93株肠杆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1年标准进行判读,质控菌为ATCC25922大肠埃希菌,ESBL阳性株为ATCC700603肺炎克雷伯菌.结果 293株肠杆菌中有137株产ESBL,其中,大肠埃希菌76株,肺炎克雷伯菌21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二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黄胺甲噁唑耐药率的差异明显,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强力霉素的耐药率无显著差异.ESBL菌株对头孢他啶的体外敏感率为14.90%.结论 肠杆菌产ESBL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多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代金宴;冯东方;石泉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解决疑难交叉配血的检测策略以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对交叉配血不合的115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型检测、直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对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进行血型的进一步检测;对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的标本根据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的结果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检测.结果 115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血型正、反定型不符30例(26.09%);检出不规则抗体50例(43.48%);检出直接和(或)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呈阳性35例.结论 根据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制订适宜的检测策略,可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作者:王芳;毛伟;黄霞;李小红;程磊;张涛;朱素敏;廖红梅;谭茜茜;黄红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血脂异常的情况.方法 选择8 310例进行健康体检并接受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检测的成都地区人员.设计统一调查表.受检人员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3(FT3)、FT4、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受检者按血脂水平高低分为血脂升高、血脂边缘升高和血脂正常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 310名受调查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亢及亚临床甲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39%、1.20%、0.52%及16.19%.甲亢、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血脂升高组、血脂边缘升高组及对照组分别有100例(44.8%)、145例(53.1%)及66 例(22.3%)受调查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异常.3组人员TSH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FT3、FT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年龄与TSH(r=0.169,P<0.01)、总胆固醇(r=0.194,P<0.01)及HDL-C(r=0.142,P<0.01)呈正相关,与FT3((r=-0.223,P<0.01)、FT4(r=-0.258,P<0.01)及三酰甘油(r=-0.012,P<0.01)呈负相关.结论 成都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以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为主,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血脂异常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梁利波;何訸;吕瑞雪;王佑娟;李双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及其早期干预情况.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桂林市住院分娩的111 578例活产新生儿进行筛查,CH、PKU筛查指标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苯丙氨酸.结果 111 578例新生儿中,确诊CH 39例,发病率为0.35‰(39/111578);确诊PKU 1例,发病率为0.01‰(1/111578).早诊断、早治疗的CH、PKU患儿,治疗效果好.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提供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蒋群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黄石地区婴幼儿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黄石市中心医院1 766例患儿手指末梢血,利用免疫层析技术采用捕获法检测抗EV71-IgM抗体.结果共检出抗EV71-IgM抗体364例(20.61%),手足口病、皮疹、扁桃体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疱疹性咽炎、支气管炎患儿的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18%、33.70%、15.56%、15.38%、14.08%、13.94%、2.5%、2.44%.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手足口病和发热为主.结论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对疑诊EV71感染的患儿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
作者:林传俊;左芳;汪宏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pha1-antitrypsin deficiency,AATD)是一种严重的基因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编码α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AAT)的基因突变引起血浆中蛋白酶抑制剂AAT 的缺乏,从而使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剂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组蛋白酶不断积累并降解肺组织的弹性蛋白,损伤肺泡的弹性纤维,破坏肺泡间隔,从而导致肺气肿[1].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主要引起肺气肿、肝硬化,极少引起致死性脂膜炎和继发性脉管炎.
作者:秦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卵巢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匿,常在广泛转移时被发现,此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患者5年生存率一般小于30%[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Ⅰ、Ⅱ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Ⅲ、Ⅳ期,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gene protein 4,HE4)被认为是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后动态监测极具潜力的新型肿瘤标志物.本文拟对HE4的结构、表达、功能及其在卵巢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杨佳锦;黄猛;杨静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青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于唐山市第九医院就诊的青年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中120例测定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8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择50例健康体检的青年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上述人员空腹血,分离血浆,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Hcy水平检测,测量患者血压.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23.70±3.27)μmol/L],其次为高血压组患者[(19.07±2.31)μmol/L],对照组患者低,为(10.69±3.25)μmol/L.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cy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酰甘油及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Hcy是青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么桂兰;王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10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的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检测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来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类整合酶、整合子和NDM-1基因,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结果 6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9株对美罗培南耐药,5株同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从患者1的脑脊液、引流管和脓液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PFGE结果显示有1~2个条带的差异;PCR检测显示Ⅰ类整合酶均呈阳性,而整合子和NDM-1均呈阴性.从患者2血液和痰液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PFGE结果完全一致,当该患者出现鲍氏不动杆菌的血液感染后,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至15.34 ng/mL,患者随后很快死亡.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药的鲍氏不动杆菌在呼吸道定植要引起高度重视,其随后的血液感染预后严重.
作者:杨虹;李迎慧;白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胸腔积液及腹水中红、白细胞计数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抗凝管采集204例胸腔积液及腹水标本,在2 h内分别用手工法和仪器法检测胸腔积液及腹水标本中的红、白细胞数.手工法检测采用标准改良牛鲍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仪器法采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根据红、白细胞的高、低浓度值,计算仪器的携带污染率.结果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9.9%及0.0%,均在规定范围内.采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在高浓度、较高浓度、较低浓度及低浓度4个浓度区间计数红、白细胞.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红细胞计数在较高浓度、高浓度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较低、低浓度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在4个浓度区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性标本的检测准确性较好,但对非血性标本的检测能力较差,此时应结合手工法进行检测.
作者:谭璇;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对2009~2011年于该院住院的78 372 例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并对其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2011年住院患者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5.73%(1 476/25 780)、7.30%(1 891/25 920)及6.63%(1 769/26 672),合计6.55%(5 136/78 372).不同年份间患者HBs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46,P<0.05).HBsAg阳性患者年龄主要在40~60岁之间.不同年龄段间患者HBs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591.463,P<0.05);不同性别间患者HBs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17.872,P<0.05).2009~2011年,内、外科检出HBsAg阳性患者分别为3 389(7.15%)和1 747例(5.6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04,P<0.05).结论 加强乙肝防控宣传力度,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
作者:苏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检出的441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细菌编码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测试板进行鉴定与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在尿液、腹腔引流液及血液标本中分离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的分离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百分比为60.7%,显著高于肺炎克雷伯菌(19.0%).耐药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加强对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陈芳;李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MI-921电解质分析仪是由深圳越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离子选择电解质分析仪,该仪器可一次性提供血清K+、Na+、Cl-、iCa2+、总钙、碳酸氢根、血清离子间隙7项离子指标,仪器操作方便、快捷.本科自2006年使用该仪器以来,对仪器出现的一般故障和异常现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尚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 一般资料患者1,男,74岁,普外科手术患者;患者2,男,48岁,保健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患者3,男,71岁,呼吸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仪器及试剂包括:日本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Olympus显微镜,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K2抗凝管;自制血小板稀释液(尿素10 g+枸橼酸钠0.5 g+40%甲醛0.1 mL,加H2O至100 mL过滤),2~8 ℃冰箱保存;瑞氏-姬姆萨染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自制.
作者:易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而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近有报道认为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患者在出生前营养不良、遗传过程中的甲基化改变(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各种功能紊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霞莲;武春梅;尹莉莉;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日本生研β2微球蛋白(β2MG)试剂评价雅培Ci16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及参考区间的验证.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文件,采用英国RANDOX公司高、低2个水平质控血清作为实验样品,进行检测精密度评价,用简便的正确度评价实验方案进行正确度评价,用20个参考值数据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以变异系数表示不精密度,实验样品高、低2个水平质控血清的批内、批间、日间不精密度均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β2MG总误差的1/4(2.25%),总不精密度均小允许总误差的1/3(3.00%),低于试剂厂商申明的总变异;正确度验证的相对偏差为0.25%~2.00%,明显小于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β2MG允许TE(9.00%);20例健康体检人员中有2例(10.00%)观测值超过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结论 采用日本生研β2MG试剂在雅培Ci16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提示该系统检测精密度、正确度良好.
作者:蒋红君;蒋杰;王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探讨其与胶质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8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作为胶质瘤组,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CD3+CD4+、CD3+CD8+、CD4+/CD8+、CD3+HLA-DR+、CD3+T淋巴细胞,CD3-CD19+B淋巴细胞,CD3-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K)及CD4+CD25+Tre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3+HLA-DR+及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与低级别组比较,高级别组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上述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3-CD19+B淋巴细胞、CD3-CD16+56+NK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4+CD25+Treg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低级别组比较,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3-CD16+56+NK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4+CD25+Treg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CD4+CD25+Treg水平的升高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马学华;张萱;滕雷;关秀茹;崔兰英;韩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病毒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控制这类疾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病毒感染或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降低病毒的活性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抗病毒药物缺乏特异性,且其较强的不良反应会对机体造成损害,此外,长期应用会诱发耐药株的产生.因此,寻找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序列特异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介导同源mRNA降解,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表型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新的基因阻断技术,具有高效、特异、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传统基因敲除技术和反义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及药物设计等领域,特别是在抗病毒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大量体外实验表明,应用RNAi技术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相关基因的表达,RNAi技术已成为抗病毒感染治疗的有力工具.
作者:付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60例HBV感染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h内采用ELISA、CLIA及FQ-PCR对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CEA)进行检测符合率及成本的判定.结果 160例标本ELISA、CLIA 及FQ-PCR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6.9%(155/160)、93.8%(150/160)及94.4%(151/16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检测1次的平均成本分别为425.9、126.3及625.6元.CLIA检测的成本-效果值低于ELISA及FQ-PCRA检测(P<0.05).结论 CLIA检测的应用效果优于ELISA及FQ-PCR.
作者:冯丽珍;石安平;韩宏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