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华;徐勤燕;潘秋荣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疑似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969例标本中168例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17.34%,男女比例为2.23:1.00.6~12个月年龄段婴幼儿为易感.在该地区秋冬季节是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高峰在11~12月.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中山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对A组轮状病毒进行监测对其诊断和合理治疗及流行情况的监控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结珍;梁培松;黄福达;林灿康;缪丽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孕妇孕中期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 选择孕25~28周的子痫前期孕妇29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另选择同期妊娠结果正常的4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sEng、sFlt-1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Eng、sFlt-1水平分别为(10.4±1.5)ng/mL、(1 020.3±115.1)n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6) ng/mL、(289.4±14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ng与sFlt-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90.9%.结论 血清sEng、sFlt-1的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作者:赵小云;尚守亮;黄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酸(UA)与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水平,将其分为微量清蛋白组(n=36)及临床清蛋白组(n=40),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n=30).检测其血清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UA、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UA与TG、TC、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UA与血脂水平的检测对疾病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梁惠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进行Hcy、ET-1、BNP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Hcy、ET-1、BNP、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ET-1、BNP、D-D二聚体单项检测及4项联合检测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00%、36.00%、34.00%、46.00%及98.00%.结论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芸华;徐勤燕;潘秋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布鲁杆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它所引起的布鲁杆菌病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本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工作人员较少,发生布鲁杆菌感染的概率较小,当出现布鲁杆菌感染时,易漏诊和误诊[1].该文总结了1例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经验,为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布鲁杆菌感染提供资料.
作者:张峰领;黎敏;鲁卫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又称微卫星DNA,是一种可遗传且具高度多态性的短核苷酸重复序列,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根据所分布的染色体不同,分为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具有种类多、分布广、高度多态性、高突变率、易检测等优点,是目前DNA亲权鉴定实验室使用广泛的遗传标记,在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及应用前景.本文就亲权鉴定中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应用概况,高度遗传多态性、高度突变率研究,稀有等位基因在实际应用情况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纪凤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初步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和CK18-3A9以及间皮素的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4例恶性和46例良性胸腔积液,应用板式化学发光分别检测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的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胸腔积液中这三种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同时评估肾功能状况对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CK19-2G2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单独测定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0、0.49,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和CK18-3A9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62,三个标志物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63;患者肾功能状况对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胸腔积液中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付兵;周虎;舒清博;涂建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例CKD患者作为CKD组,根据其血清肌酐值再分为高肌酐组(47例,血清肌酐超过93 μmol/L)及正常肌酐组(43例,血清肌酐为39~91 μmol/L),同期选择4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血清SCC、CYFRA21-1及肌酐的检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苦味酸法.结果 高肌酐组患者血清SCC、CYFRA21-1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肌酐组及对照组(P<0.05),正常肌酐组患者血清SCC、CYFRA21-1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KD组患者血清肌酐浓度与血清SCC、CYFRA21-1浓度呈正相关(rSCC=0.66,rCYFRA21-1=0.25,P<0.05).结论 血清SCC、CYFRA21-1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肾功能的指标.
作者:陈建中;黄迪;张珏;何立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该院AMI患者50例作为AMI组,将同期体检提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AMI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检测血清tHcy、BNP;分别于发生AMI后2、24、48、72 h检测血清CRP水平.对照组健康者于同期检测上述指标.将tHcy>16.0 μmol/L,BNP>35.0 ng/L,CRP>0.6 g/L作为异常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45.6±10.5)ng/L、(19.0±5.5)μmol/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10.6±5.2)ng/L、(8.3±3.3)μmol/L.ANI组患者BNP与t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MI组患者发生AMI后2、24、48、72 h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0.6±0.3)、(3.5±1.0)、(6.0±1.5)、(2.0±0.5)g/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CRP水平为(0.3±0.3)g/L.AMI组患者发生AMI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可作为AMI病情严重程度及变化的重要指标,BNP、Hcy同时异常升高可作为AMI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桂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 选择18 400例无偿献血血液,献血者经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合格者抽取静脉血复检.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抗TP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采用速率法.检测由2个工作人员用不同厂家试剂对血液标本进行2次检测,2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均判为血液报废.结果 2010年度血液总不合格率与2011、2012年度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在检测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中,ALT占第1位,平均1.29%;抗TP抗体报废率占第2位,平均0.51%;HBsAg报废率占第3位,平均0.46%;再次是抗HIV抗体、抗HCV抗体.脂血占血液非检测原因报废的首位,平均8.25%.结论 血站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献血前的咨询和初筛工作,建立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倪晓丹;孟秀芹;王德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实验过程中建立区域性国际敏感度指数(Local ISI)的方法.方法 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ISI Calibrate血浆建立INR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分析,计算Local ISI和区域性平均正常PT(Local MNPT)值,并用INRValidte血浆验证INR值.结果 A、B、C、D ISI Calibrate血浆PT值分别为11.75、30.80、43.55、77.55 s.实验所得INR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 1.258 4X+2.412 7,Local ISI为0.79,Local MNPT为11.16,R2为0.999 5,斜率CV为0.6%.利用Local ISI和Local MNPT测定3种不同水平INRValidte血浆的PT-INR平均值分别为2.16、2.90、4.50.结论 利用Local ISI和Local MNPT值测定INRValidte血浆PT-INR具有可信性,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校正手段.
作者:辛敬平;张红胜;鲁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人和小鼠的IG-1R 、PRKCZ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检测的方法.方法 用亚硫酸氢钠处理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及小鼠骨骼肌组织中DNA标本,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对人和小鼠两个不同基因分别设计合适的引物对启动子区进行Touch-Down 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在利用合适的引物对修饰后DNA模板进行扩增时均能扩增出目的 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IGF-1R、PRKCZ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胞嘧啶碱基C不变,而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碱基C转变为胸腺嘧啶碱基T.结论 成功的建立了人和小鼠IGF-1R、PRKCZ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探讨这两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陈玲;严世荣;张吉才;陈炜;陈永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验证膜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93例临床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胸腔积液、腹水标本),根据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位点的DNA序列,设计用于检测rpoB、katG、inhA、rpsL和embB基因常见突变类型的膜芯片,对上述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将其与传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相符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PCR-DS)进行验证.结果 以常规培养法为金标准,膜芯片法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4%、98.8%和95.7%,其对结核分枝杆菌RFP、INH、SM和EMB耐药性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2.3%、83.3%、68.8%和83.3%;准确性分别为98.6%、97.3%、96.6%、和98.5%;特异性均达到100.0%.结论 膜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常规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的补充.
作者:李芳芳;唐曙明;李爱敏;侯沪;刘彩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案例教学法从本质上说就是将教材中空洞的理论与典型的案例进行系统整合,即授课老师参照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所涉及到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加以引导,让学生们通过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自主地分析案例、相互探讨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相互交融,这样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薛黎;孟存仁;张朝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Hb(MCH)及血红蛋白A2(HbA2)筛查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价值.方法 选择单纯性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36例,其中,缺失突变型73例(-α3.7/αα基因型51例,-α4.2/αα基因型22例),点突变基因型63例[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HbCS)46例,Hb Westmead(HbWS)17例].将-α3.7/αα基因型(n=51)、-α4.2/αα基因型(n=22)及HbWS基因型(n=17)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作为混合组(n=90).将46例HbCS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作为HbCS组,104例- -sea/αα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作为- -sea/αα基因型组,628例无α地中海贫血(αα/αα)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MCV、MCH及HbA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项参数的截割值,评价MCV、MCH及HbA2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混合组MCV、MCH及HbA2的切割值范围分别为:74.00~86.00 fL、24.50~29.20 pg、≤2.70%.HbCS组MCV、MCH及HbA2的切割值范围分别为:73.00~83.00 fL、24.00~28.00 pg、≤2.30%.同一参数筛查两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不同的参数筛查同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V、MCH及HbA2对筛查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艳洁;刘鲲;黄水芬;吴得生;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蛋白各组份的异常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13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NHL组,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对血清样品进行蛋白电泳,确定蛋白电泳各组份比例.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各区带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α1区结果显著升高,α2区结果明显升高,β1区结果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对血清蛋白电泳α1区带、α2区带、β1区带结果变化的观察可能会对NHL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温冠辉;王淼;金欣;池罗;曹新贞;郑纳新;宋世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琼脂糖电泳法检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HbA2的结果,探讨二者筛查β-地中海贫血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方法 产前筛查疑似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154例,同时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HbA2.HbA2分析采用法国Sebia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和HPLC分析系统同时进行分析.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采用反向点杂交法进行17种常见突变基因检测,以基因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HPLC分析仪和琼脂糖电泳的HbA2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154份临床样本中,基因诊断为阳性的样本为65例;以HbA2>3.5%作为诊断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佳临界值,琼脂糖电泳共筛查出57例阳性,与基因诊断符合率为87.6%;HPLC分析共筛查出63例阳性,与基因诊断符合率为96.9%;琼脂糖电泳与HPLC分析仪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4.6%、97.7%、96.9%及98.9%.HPLC分析仪阳性符合率、灵敏性明显高于琼脂糖电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LC特异性也稍高于琼脂糖电泳法,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LC筛查β-地中海贫血与基因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是一种筛查β-地中海贫血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度都较高的理想方法.
作者:巢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尿液HCMV-DNA检测对婴、幼儿HCMV感染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67例确诊为HCMV感染的婴、幼儿,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CMV-IgM及尿液HCMV-DNA.结果 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以肺炎和肝功能异常多见.67例确诊患儿中,血清HCMV-IgM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1.6%,尿液HCMV-DN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8.1%.二者联合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95.5%.结论 血清HCMV-IgM和尿液HCMV-DNA联合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徐新艳;赵艳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将64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以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复合扩增技术对受检者的D18S51、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D5S818、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D12S391、D6S1043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D18S51-19、D7S820-9及D6S1043-17的阳性率分别为18.75%、25.00%及20.3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等位基因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18S51-19、D7S820-9及D6S1043-17基因位点附近可能存在COPD的易感基因.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监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检测15例深部真菌感染重症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并结合临床资料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3例痰液培养证实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高于100 pg/mL,经氟康唑治疗后,(1,3)-β-D葡聚糖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可用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冯强生;哈小琴;宋月娟;高宏伟;高志武;薛荣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