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1例

张峰领;黎敏;鲁卫平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菌血症, 杆菌感染, 乙类传染病, 实验室诊断, 感染性疾病, 提供资料, 人畜共患, 工作人员, 畜牧业, 国家法, 病原菌, 治疗, 误诊, 漏诊, 临床, 经验, 患者, 概率, 地区
摘要:布鲁杆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它所引起的布鲁杆菌病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本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工作人员较少,发生布鲁杆菌感染的概率较小,当出现布鲁杆菌感染时,易漏诊和误诊[1].该文总结了1例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经验,为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布鲁杆菌感染提供资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进行Hcy、ET-1、BNP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Hcy、ET-1、BNP、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ET-1、BNP、D-D二聚体单项检测及4项联合检测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00%、36.00%、34.00%、46.00%及98.00%.结论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芸华;徐勤燕;潘秋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和监测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手工法及仪器法对85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进行腹水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并将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分别对治疗前、后的PMN计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干预48 h后,两种方法计数结果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PMN的差值为(0.95±4.25)×109/L.以手工法PMN计数超过250个/μL为SBP诊断标准,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诊断的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97%;48 h后PMN计数减少25%以上,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抗菌药干预是否有效的诊断灵敏性为93%,特异性为100%.结论 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腹水PMN计数,不但能用于SBP诊断,而且能用于抗菌药干预效果的监测.

    作者:姚晓宾;盛家和;王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血液学参数分析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Hb(MCH)及血红蛋白A2(HbA2)筛查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价值.方法 选择单纯性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36例,其中,缺失突变型73例(-α3.7/αα基因型51例,-α4.2/αα基因型22例),点突变基因型63例[血红蛋白Constant Spring(HbCS)46例,Hb Westmead(HbWS)17例].将-α3.7/αα基因型(n=51)、-α4.2/αα基因型(n=22)及HbWS基因型(n=17)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作为混合组(n=90).将46例HbCS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作为HbCS组,104例- -sea/αα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作为- -sea/αα基因型组,628例无α地中海贫血(αα/αα)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MCV、MCH及HbA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项参数的截割值,评价MCV、MCH及HbA2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混合组MCV、MCH及HbA2的切割值范围分别为:74.00~86.00 fL、24.50~29.20 pg、≤2.70%.HbCS组MCV、MCH及HbA2的切割值范围分别为:73.00~83.00 fL、24.00~28.00 pg、≤2.30%.同一参数筛查两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不同的参数筛查同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V、MCH及HbA2对筛查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艳洁;刘鲲;黄水芬;吴得生;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清抑制素A检测在子痫前期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抑制素A检测在子痫前期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胎初产妇462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n=36)和正常妊娠组(n=426),上述孕妇均在孕24~28周、孕28~34周2个时间段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连续两步酶联免疫顺磁性微粒化学发光法(夹心法)测定血清抑制素A,检测下限为1 pg/mL,总不精密度小于5%.结果 孕24~28周,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浓度为(834.5±361.2)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96.6±212.3)pg/mL];孕28~34周,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浓度为(1 033.6±377.2)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526.7±26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浓度随妊娠进展逐渐升高.结论 孕妇血清抑制素A的测定对子痫前期的预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邱谷;戴世荣;王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形势下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医院感染的恶性事件,特别是安徽眼球事件、西安某附属医院新生儿感染暴发事件、山西某医院血透致20名患者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等,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医院感染的严重危害,它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每个部门、每位医务人员息息相关.

    作者:覃安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S)-人参皂苷Rg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目的 观察20(S)-人参皂苷Rg3(SPG-Rg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SPG-Rg3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计算其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G-Rg3作用后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PG-Rg3浓度为20~400 μg/mL时,SPG-Rg3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其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作用强度呈浓度依赖性,二者呈正相关(r=0.922 5,P<0.05).SPG-Rg3对Hela细胞的IC50为85.1 μg/mL.经SPG-Rg3作用48 h后,SPG-Rg3实验组Hela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G-Rg3实验组处于G2/M期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SPG-Rg3实验组Hela细胞于G1期峰前出现显著的凋亡峰,且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G-Rg3能杀伤体外生长的Hela细胞,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李向东;田新梅;刘楼;张婷;臧嘉;陈瑜;陈万瑛;于爱萍;陈道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未成熟粒细胞计数(IG)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这2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153例感染性疾病患者IG计数,并采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比较同期患者CRP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IG计数和CRP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其中,细菌感染组IG计数和CRP阳性率分别为72.9%和69.4%,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32.3%和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细菌感染组患者2种指标同时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分别为64.7%和13.2%.结论 IG、CRP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诊断有很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罗蓓;殷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HCV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HCV-RNA及IL-17,其余检测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结果 HCV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V组患者血清ALT、AST及HCV-RNA与血清IL-17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IL-17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作者:黄建宏;凌文辉;林心;禤彩云;郑通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关于新型甲型重组禽流感病毒H7N9的新研究结果于2013-04-11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线出版[1].研究人员从3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起源于鸟类的新型甲型重组流感病毒,并分析了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及病毒学数据,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验、病毒培养及序列分析,对上述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系统病毒进行了检测,终认为,新型重组H7N9病毒与患者所出现的致病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2].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禽类非常常见,但感染人的报道相对较少,除2003年H7N7在荷兰致1人死亡外[3],感染多为散发或致病程度较轻[4-6].H7N9似乎比以前观察到的甲型流感H7亚型具有更强的致病性,截至2013-04-23,全国108例患者被证实感染H7N9,其中死亡22人[7],随即,H7N9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8-11].H7N9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研究的新发现.现将该病毒的新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吕晓丽;白重阳;张晓晓;邹菊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896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血铅浓度与铅中毒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钟祥市城区学龄前儿童2 896例,将其按年龄分为2~<3岁组(n=693)、3~<4岁组(n=702)、4~<5岁组(n=726)及5~<6岁组(n=775).采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儿童血铅浓度.结果 2 896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浓度为(49.62±20.12)μg/L,其中有393例儿童血铅不低于100 μg/L,占13.57%;不同年龄组间儿童血铅浓度与铅中毒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血铅浓度有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作者:卢璐;陈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监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检测15例深部真菌感染重症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并结合临床资料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3例痰液培养证实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高于100 pg/mL,经氟康唑治疗后,(1,3)-β-D葡聚糖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可用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冯强生;哈小琴;宋月娟;高宏伟;高志武;薛荣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不同分析原理POCT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比对床旁检测(POCT)血糖仪的测定结果与主要性能,初步分析不同分析原理可能对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生产厂家校准过的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法和葡萄糖脱氢酶电化学法3种分析原理的POCT血糖仪[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仪(仪器Ⅱ)、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仪器Ⅲ)、罗氏优越AdvantageⅡ型血糖仪(仪器Ⅳ)]进行精密度实验和配对比对实验,并将其与日立公司7600-020生化分析仪(仪器Ⅰ)测定结果进行性能比较分析.结果 仪器Ⅱ、仪器Ⅲ及仪器Ⅳ的血糖测定精密度实验结果分别为5.45、5.54和5.53 mmol/L,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血糖仪测定变异系数(CV)分别为2.48%、3.07%和2.17%;3种血糖仪与仪器Ⅰ血糖测定的配对实验直线斜率分别为0.972、0.978和0.949,直线相关系数为0.958、0.946和0.981.结论 三种分析原理血糖仪测定精密度符合国家标准,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与生化分析仪配对比较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关系,可以满足临床快速血糖测定和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的需要.

    作者:梅松;张家;顾光煜;王军;张宏伟;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6SrDNA序列测定在采血耗材污染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在鉴定采血耗材中未知细菌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采血原辅耗材样本进行采样、分离、纯化培养.可疑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16SrDNA基因测序检测,同时用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实验阳性对照.结果 15例样本中有3例细菌培养可疑阳性,PCR扩增其16Sr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分别与Macrococcus caseolyticus strain(巨型球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与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99%.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16SrDNA基因测序结果与来源一致.结论 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可用于血制品耗材中未知细菌的污染检测,在菌株鉴定方面有快速、特异的优势.

    作者:肖洁;宋建;彭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邯郸地区不孕不育妇女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探讨邯郸地区不孕不育妇女及孕妇TORCH感染的状况.方法 选择女性不孕不育患者961例(不孕不育组)及健康孕妇1 985例(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TORCH IgM检测.结果 不孕不育组患者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21%、0.42%、0.42%、0.42%,总感染率为1.47%;健康对照组孕妇上述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0.10%、0.20%、0.20%、0.20%,总感染率为0.70%.两组TORCH总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TORCH 检测对临床优生、优育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永杰;张小芳;张运刚;李海新;李守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肝癌切除术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肝癌切除术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后细胞免疫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者及PLC患者肝癌切除术联合3次TACE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 T 细胞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 PLC患者肝癌切除术联合3次TACE治疗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 T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3个治疗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治疗组患者CD4+CD25+FoxP3+ T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3个治疗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FP阳性患者TACE治疗期间,AFP的水平均远远高于健康者(P<0.05),三个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 T细胞与血清AFP的相关系数为0.542.结论 TACE并不能改善PLC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免疫状况,但机体的细胞免疫与疾病的发展呈正相关的.

    作者:莫红梅;柴晓玮;玄祖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A125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1].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15%~20%[2],原因之一在于其不易被早期发现,且手术和化疗后的复发率高.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对非黏液性卵巢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很高的灵敏性,但其特异性较差[3].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血清CA125的半衰期为4.8 d,且代谢很快,因此,所测即时结果可反映肿瘤的近期变化状态[4].近发现CA125的受体在多种免疫细胞表面高表达,另有研究表明高浓度CA125能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5].本文对CA125的研究现状及其与卵巢癌患者免疫抑制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宋桂瑜;刘中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提升检验临床实习学生形态学能力的教学体会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大型全自动分析设备和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项目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临床服务能力.但是,传统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检验技术中的难点与重点[1].虽然近年来检验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形态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却没有得到加强,主要是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不重视形态学的学习及讲解带教,导致检验临床实习生的形态学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目前这种情况已引起学校和实习基地的高度重视[2].本科作为检验系的大教学基地,每年承担20余名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形态学教学是实习带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几年的工作总结,笔者体会到在提升自身形态学能力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形态学的教学实践与改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形态学知识的兴趣,增加形态学实践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的形态学能力具有明显效果,笔者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作者:夏云;赖利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清sB7-H4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4(sB7-H4)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sB7-H4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sB7-H4浓度为(48.26±12.32)ng/mL,显著高于胃炎组[(33.53±10.29)ng/mL]和对照组[(28.40±9.2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sB7-H4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类型无关.结论 sB7-H4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作者:胡建慧;陈忠;毛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山市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A组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疑似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969例标本中168例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17.34%,男女比例为2.23:1.00.6~12个月年龄段婴幼儿为易感.在该地区秋冬季节是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高峰在11~12月.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中山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对A组轮状病毒进行监测对其诊断和合理治疗及流行情况的监控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结珍;梁培松;黄福达;林灿康;缪丽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比较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ECL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相关性,评价ECLIA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方法 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例,痛风患者12例作为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将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合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及ECLIA检测215份血清标本的抗CCP抗体.结果 ECLIA法试剂盒的敏感度为71.26%,特异97.66%;ELISA法试剂盒敏感度为68.97%,特异性96.88%.分两种方法测定215份血清标本,2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有61例,均为阴性的有147例.二者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6.74%.2种方法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5).结论 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试剂盒与ELISA法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

    作者:李珍萍;郭庆昕;林宜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