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60例分析

玉素甫·艾买提;阿牙提·阿不都;李春光;阿布都热合甫

关键词: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现报告如下, 不剥离骨膜, 有限扩髓, 微创方法, 临床实践, 疗效满意, 骨折愈合, 闭合复位, 小切口, 创伤小, 并发症, 血供, 特点, 手术, 骨块, 保护
摘要: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对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不剥离骨膜、有限扩髓、保护碎骨块血供等微创方法治疗,其特点为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疗效满意.2001年7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0例,疗效佳,现报告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神经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面肌痉挛患者3D-TOFMRA表现与手术结果.结果:43例面肌痉挛患者共86侧面神经,3D-TOFMRA检查发现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经统计学分析,患者症状与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性意义(P<0.01).43例患者症状侧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均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3D-TOFMRA诊断血管与手术不符者8例.结论:3D-TOFMRA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面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提供手术依据.

    作者:刘新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长期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与鼻饲间隔时间的探讨

    当吞咽障碍等原因不能经口进食时,为保障营养,通常采用鼻饲.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增加,长期鼻饲的患者越来越多,因经济原因,自制匀浆膳食(普通饮食经搅拌机搅碎),被许多患者家庭所采用,而此种鼻饲的鼻饲量,鼻饲间隔时间尚在探索中.本研究拟探讨长期鼻饲自制匀浆膳食患者适应的单次鼻饲量及鼻饲间隔时间.

    作者:米娜瓦尔·吐尔逊;井渝;景彩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血管专科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培训方法与效果分析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过程.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心身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

    作者:刘爱梅;魏兰;姚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36例诊治体会

    下消化道出血(bleeding from lower alimmtary ca-nal,BLAC)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的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15%.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以往术前确诊率较氐,相当一部分病例需要靠剖腹探查才能确诊.随着内窥镜与介入技术的发展,人们对BLAC的认识与处理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作者:周晓刚;蔡翔;肖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84例冠心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预后观察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调脂治疗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益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1,2],为此我们对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在确诊后即开始进行调脂治疗的84例及同期单独常规扩冠药物治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诊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文;董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AC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检查过程中多有恶心、呕吐、憋气等痛苦症状,有些患者对纤支镜检查怀有恐惧心理,甚至拒绝检查.我院于2008年7月以来开展监护下麻醉管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技术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庆军;熊宇翔;伍湘伊;马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在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治疗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对肢体血管条件差的糖尿病患者、多次动静脉内瘘闭塞使肢体血管耗竭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及近期等待肾脏移植又对穿刺有畏惧心理的年轻患者,行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有其独特的优势.我血液净化中心自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对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患者采用了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达来提;张磊;何俞;谢丽;祁风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水提液常用精制技术及应用

    现代中药制剂工艺普遍存在药材水提液的精制问题.传统工艺一般采用醇沉法,其缺点在中药现代化潮流中越来越突出,更为重要的是有效成份包括一些微量元素损失严重[1,2].

    作者:贺冰;郭伟;朱卫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组织承诺研究与比较

    组织承诺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学家Becker(1960),他把组织承诺看作是员工随着对组织投入的增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了雇员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

    作者:郭亮;姚华;张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新进展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llsion,PAH)是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严重的、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作者:付丽红;娄育红;朱卫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穿刺标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前列腺癌(Prostme cancer,PCa)在我国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同时穿刺活检诊断的复杂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艾合买提;张宇;毕兴;汪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普外科危重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普通外科危重患者给予适当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手术后康复,从而提高手术疗效.现将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6月32例患者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琪;刘艳;肖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熊去氧胆酸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治疗作用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m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药物,我院自2000年以熊去氧胆酸治疗23例PBC患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月娴;黄晓玲;宋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语言障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造成左侧或右侧肢体瘫痪,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ADL能力是指一个人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每天进行的必要活动.

    作者:王小军;李奕;阿曼古丽;张爱萍;崔文华;耿新娥;王敏莉;帕提古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亦称错构瘤,系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中相对较多的一种.本文搜集我院经CT检查并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部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通过对该肿瘤各种CT表现的再认识,提高其术前确诊率.

    作者:李和破;杜昌辉;张玉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症诊治体会

    随着糖尿病发病人数的增多及人口老龄化,人们对老年糖尿病的研究日趋重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低血糖症.现将我院2003~2008年诊治的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发病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梅普;卢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Tei指数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超声研究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长期高血糖的存在对左心室可产生严重的影响.Tei指数是近年出现的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新指标,本文旨在探讨Tei指数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变化.

    作者:马梦红;曹春宁;康燕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172例肩周炎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门诊或住院患者.依据肩关节活动范围分轻、中、重型,轻型:肩部活动范围轻度受限,前伸上举≥120°,外展≥70°,后伸≥40°,中型肩部活动障碍,活动时疼痛加剧,前伸上举80°~120°,外展20°~70°,后伸20°~40°,重型:肩部活动严重障碍,疼痛剧烈,前伸上举≤80°,外展≤20°,后伸≤20°.

    作者:何立萍;杨爱萍;热孜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4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本文对24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力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以资临床诊治.

    作者:阿力木江·阿不力米提;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患者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在我国死因占第二位[1,2],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在谮现有条件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所有神经内科医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者:何瑛;张晓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